1.本实用新型涉及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火自动称量,是一种药品自动称量机用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2.药剂称量一致以来是火工品行业主要的生产工序,传统方式多为人工进行称量,但存在以下问题与缺点:
3.1 传统人工称量既需要大量的人力又耗费较多的时间,且整个称量过程中天平稳定时间较长导致称量效率低;
4.2 传统的人工称量方式单是靠人工进行称药,由于人工对加药量的控制度低,无法精确进行加药量的控制,从而导致药品称量精度低,且人工判断称药量是否合格速度较慢,进一步导致称量效率低;
5.3 传统的人工称量方式需要操作人员与药品长时间直接接触,由于药品易燃易爆性高、毒性强,在人工进行操作过程中,需要十分的小心谨慎,且由于人工操作时对药品药量的把握度低,进行倒药、补药时对倒药速度掌握度不高易产生电火花使人工称量存在较大风险,从而对人员的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
6.由以上问题,需要提供一种药品自动称量机,以解决传统生产效率低、称量精度低的问题,降低劳动者生产强度,实现称量过程人机隔离,提高火工品药剂自动称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在自动称量设备中,称量以后的药品需要倒入药盂中实现分装,因此,用于分装药品的下料机构是药品自动称量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药品自动称量机用下料机构,能够将称量以后的药品倒入药盂中实现分装,完成药品自动称量的最后一步。
8.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药品自动称量机用下料机构,其特征是:它包括悬挂架、平移
组件、码盘手抓组件、
漏斗架和漏斗,
所述悬挂架顶端与药品自动称量机的机架顶端固连,所述平移组件置于所述悬挂架的底端下面并固连,所述码盘手抓组件置于所述平移组件的下面并固连,所述漏斗架置于所述悬挂架的侧面、所述平移组件的下方,漏斗架的上端与所述平移组件固连、下端位于药盂上方,所述漏斗置于所述漏斗架内、且出料口与成品药盂对正。
9.在所述平移组件与所述码盘手抓组件之间设置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上端与所述平移组件固连、下端与所述码盘手抓组件固连。
10.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
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置于所述码盘手抓组件的侧面,第一气缸的缸体与码盘手抓组件的安装板固连,第一气缸的顶杆与所述码盘手抓组件的摆动气爪固连,以调节码盘手抓组件的高度位置。
11.在所述平移组件与所述漏斗架之间设置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二升降组件上端与所述平移组件固连、下端与所述漏斗架固连。
12.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板、第二气缸和直线轴承,所述升降板置于所述平移组件的过渡板上方,所述漏斗架的两个光轴上端均分别与所述升降板固连,所述第二气缸置于平移组件的过渡板与升降板之间,第二气缸的缸体与平移组件的过渡板固连、顶杆与升降板固连,用于调整漏斗架高度位置,所述直线轴承置于平移组件的过渡板与漏斗架的光轴之间,直线轴承与平移组件的过渡板固连、与漏斗架的光轴滑动连接。
13.所述悬挂架包括顶板、底板和连接柱,所述顶板与药品自动称量机的机架顶端固连,所述底板置于所述顶板下方,所述连接柱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并固连。
14.所述平移组件包括过渡板、侧立板和平移气缸,所述过渡板置于所述悬挂架的底板下面并固连,两个所述的侧立板均分别置于所述过渡板的两端并固连,所述平移气缸置于两个所述侧立板之间,平移气缸的导轨分别与两个所述侧立板固连,平移气缸的滑台套接在导轨上并滑动连接。
15.所述码盘手抓组件包括安装板和摆动气爪,所述安装板置于所述平移组件的滑台底面、且顶端与滑台固连,所述摆动气爪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并固连,摆动气爪的夹爪用于抓取固定药盂和倾倒固定药盂中的药品。
16.所述漏斗架包括托盘和光轴,所述托盘设置用于容纳漏斗的承接孔,托盘位于码盘手抓组件的摆动气爪的下方、平移组件的第一端,两个所述光轴均分别置于所述托盘两端、且分别位于平移组件的第一端的两侧,光轴的上端与第二升降组件的升降板固连、下端与托盘固连,光轴的中间穿过平移组件的过渡板、且通过直线轴承与过渡板固连,所述漏斗置于托盘的承接孔内。
17.在漏斗的出料口设置防漏盖,防漏盖中间设置过料孔,防漏盖上端与的出料口密封连接、下端封盖在成品药盂口部。
1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盛有称量以后药品的固定药盂到达下料工位后,平移组件带动固连的码盘手抓组件移动到固定药盂侧面,第一升降组件根据固定药盂位置调整码盘手抓组件的高低,使码盘手抓组件高度与固定药盂相适应,码盘手抓组件的摆动气爪伸出抓住固定药盂之后,平移组件带动码盘手抓组件和固定药盂移动到漏斗上方,第二升降组件带动漏斗架及其漏斗上下移动,调整到漏斗的出料口位于成品药盂口部,码盘手抓组件的摆动气爪翻转固定药盂,使固定药盂内的药品进入漏斗中,并通过漏斗进入成品药盂而完成分装。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能够将称量以后的药品通过平移组件、码盘手抓组件、漏斗架和漏斗装入成品药盂而完成分装,完成了药品自动称量的最后一步。其设置的悬挂架,摒弃了将各机构布设在设备台面的常规设计思路,开创性的将下料机构悬挂于药品自动称量机的机架顶面,既减少了药品自动称量机台面可能积存的浮药死角,又利于台面药粉收集与清理,还缩小了下料机构的固定结构,减小了下料机构的体积和重量;其设置的第一升降组件,能够根据固定药盂位置调整码盘手抓组件的高低,从而适应和利于码盘手抓组件抓取固定药盂,减少由于码盘手抓组件与固定药盂高度位置不对称导致的抓取失败和药品散落浪费;其设置的第二升降组件能够调整漏斗的出料口与成品药盂之间的高度位置,防止倾倒药品时漏斗的出料口与成品药盂之间距离过高导致的药品散落,进一步确保
药品称量的准确性,同时杜绝药品浪费。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药品自动称量机用下料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21.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22.图3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23.图4为图1的右视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药品自动称量机用下料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 顶板, 2 连接柱, 3 底板, 4 过渡板, 5 滑台, 6 安装板, 7 第一气缸, 8 连接板, 9 固定药盂, 10 摆动气爪, 11 漏斗, 12 托盘, 13 光轴, 14 侧立板, 15 直线轴承, 16 导轨, 17 第二气缸, 18 升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参见图1-图5,实施例1,本实施例一种药品自动称量机用下料机构,它包括悬挂架、平移组件、码盘手抓组件、漏斗架和漏斗11,所述悬挂架顶端与药品自动称量机的机架顶端固连,所述平移组件置于所述悬挂架的底端下面并固连,所述码盘手抓组件置于所述平移组件的下面并固连,所述漏斗架置于所述悬挂架的侧面、所述平移组件的下方,漏斗架的上端与所述平移组件固连、下端位于成品药盂上方,所述漏斗11置于所述漏斗架内、且出料口与成品药盂对正。
28.在所述平移组件与所述码盘手抓组件之间设置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上端与所述平移组件固连、下端与所述码盘手抓组件固连。
29.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气缸7,所述第一气缸7置于所述码盘手抓组件的侧面,第一气缸7的缸体与码盘手抓组件的安装板6固连,第一气缸7的顶杆通过连接板8与所述码盘手抓组件的摆动气爪10固连,以调节码盘手抓组件的高度位置。
30.在所述平移组件与所述漏斗架之间设置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二升降组件上端与所述平移组件固连、下端与所述漏斗架固连。
31.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板18、第二气缸17和直线轴承15,所述升降板18置于所述平移组件的过渡板4上方,所述漏斗架的两个光轴13上端均分别与所述升降板18固连,所述第二气缸17置于平移组件的过渡板4与升降板18之间,第二气缸17的缸体与平移组件的过渡板4固连、顶杆与升降板18固连,用于调整漏斗架高度位置,所述直线轴承15置于平移组件的过渡板4与漏斗架的光轴13之间,直线轴承15与平移组件的过渡板4固连、与漏斗架的光轴13滑动连接。
32.所述悬挂架包括顶板1、底板3和连接柱2,所述顶板1与药品自动称量机的机架顶端固连,所述底板3置于所述顶板1下方,所述连接柱2置于所述顶板1和所述底板3之间并固连,在顶板1与连接柱2之间、底板3与连接柱2之间均分别设置加强肋板。
33.所述平移组件包括过渡板4、侧立板14和平移气缸,所述过渡板4置于所述悬挂架的底板3下面并固连,两个所述的侧立板14均分别置于所述过渡板4的两端并固连,所述平移气缸置于两个所述侧立板14之间,平移气缸的导轨16分别与两个所述侧立板14固连,平移气缸的滑台5套接在导轨16上并滑动连接。
34.所述码盘手抓组件包括安装板6和摆动气爪10,所述安装板6置于所述平移组件的滑台5底面、且顶端与滑台5固连,两个所述摆动气爪10置于所述安装板6的底端并固连,摆动气爪10的夹爪用于抓取固定药盂9和倾倒固定药盂9中的药品。
35.所述漏斗架包括托盘12和光轴13,所述托盘12设置两个用于容纳漏斗11的承接孔,托盘12位于码盘手抓组件的摆动气爪10的下方、平移组件的第一端,两个所述光轴13均分别置于所述托盘12两端、且分别位于平移组件的第一端的两侧,光轴13的上端与第二升降组件的升降板18固连、下端与托盘12固连,光轴13的中间穿过平移组件的过渡板4、且通过直线轴承15与过渡板4固连,两个所述漏斗11置于托盘12的两个承接孔内并固连。
36.在漏斗11的出料口设置防漏盖,防漏盖中间设置过料孔,防漏盖上端与的出料口密封连接、下端封盖在成品药盂口部。
37.所述第一气缸7为:
38.所述第二气缸17为mgpm20-20z。
39.所述平移气缸为cy1s20—250bz。
40.所述摆动气爪10为mphq16。
41.所述直线轴承15为lmg12-d16。
42.本实施例采用现有技术制造,所述第一气缸7、第二气缸17、平移气缸、摆动气爪10和直线轴承15均为现有技术的市售产品。
43.本实施例工作过程是:
44.盛有称量以后药品的固定药盂9到达下料工位后,平移组件带动固连的码盘手抓组件移动到固定药盂9侧面,第一升降组件根据固定药盂9位置调整码盘手抓组件的高低,使码盘手抓组件高度与固定药盂9相适应,码盘手抓组件的摆动气爪10伸出抓住固定药盂9之后,平移组件带动码盘手抓组件和固定药盂9移动到漏斗11上方,第二升降组件带动漏斗架及其漏斗11上下移动,调整到漏斗11的出料口位于成品药盂口、且防漏盖封盖在成品药盂口部,码盘手抓组件的摆动气爪10翻转固定药盂9,使固定药盂9内的药品进入漏斗11中,并通过漏斗11进入成品药盂而完成分装。
4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药品自动称量机用下料机构,其特征是:它包括悬挂架、平移组件、码盘手抓组件、漏斗架和漏斗,所述悬挂架顶端与药品自动称量机的机架顶端固连,所述平移组件置于所述悬挂架的底端下面并固连,所述码盘手抓组件置于所述平移组件的下面并固连,所述漏斗架置于所述悬挂架的侧面、所述平移组件的下方,漏斗架的上端与所述平移组件固连、下端位于药盂上方,所述漏斗置于所述漏斗架内、且出料口与成品药盂对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自动称量机用下料机构,其特征是:在所述平移组件与所述码盘手抓组件之间设置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上端与所述平移组件固连、下端与所述码盘手抓组件固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品自动称量机用下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置于所述码盘手抓组件的侧面,第一气缸的缸体与码盘手抓组件的安装板固连,第一气缸的顶杆与所述码盘手抓组件的摆动气爪固连,以调节码盘手抓组件的高度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自动称量机用下料机构,其特征是:在所述平移组件与所述漏斗架之间设置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二升降组件上端与所述平移组件固连、下端与所述漏斗架固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品自动称量机用下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板、第二气缸和直线轴承,所述升降板置于所述平移组件的过渡板上方,所述漏斗架的两个光轴上端均分别与所述升降板固连,所述第二气缸置于平移组件的过渡板与升降板之间,第二气缸的缸体与平移组件的过渡板固连、顶杆与升降板固连,用于调整漏斗架高度位置,所述直线轴承置于平移组件的过渡板与漏斗架的光轴之间,直线轴承与平移组件的过渡板固连、与漏斗架的光轴滑动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自动称量机用下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悬挂架包括顶板、底板和连接柱,所述顶板与药品自动称量机的机架顶端固连,所述底板置于所述顶板下方,所述连接柱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并固连。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自动称量机用下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平移组件包括过渡板、侧立板和平移气缸,所述过渡板置于所述悬挂架的底板下面并固连,两个所述的侧立板均分别置于所述过渡板的两端并固连,所述平移气缸置于两个所述侧立板之间,平移气缸的导轨分别与两个所述侧立板固连,平移气缸的滑台套接在导轨上并滑动连接。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自动称量机用下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码盘手抓组件包括安装板和摆动气爪,所述安装板置于所述平移组件的滑台底面、且顶端与滑台固连,所述摆动气爪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并固连,摆动气爪的夹爪用于抓取固定药盂和倾倒固定药盂中的药品。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自动称量机用下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漏斗架包括托盘和光轴,所述托盘设置用于容纳漏斗的承接孔,托盘位于码盘手抓组件的摆动气爪的下方、平移组件的第一端,两个所述光轴均分别置于所述托盘两端、且分别位于平移组件的第一端的两侧,光轴的上端与第二升降组件的升降板固连、下端与托盘固连,光轴的中间穿过平移组件的过渡板、且通过直线轴承与过渡板固连,所述漏斗置于托盘的承接孔内。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自动称量机用下料机构,其特征是:在漏斗的出料口设置防漏盖,防漏盖中间设置过料孔,防漏盖上端与的出料口密封连接、下端封盖在成品药盂口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药品自动称量机用下料机构,其特点是:它包括悬挂架、平移组件、码盘手抓组件、漏斗架和漏斗,所述悬挂架顶端与药品自动称量机的机架顶端固连,所述平移组件置于所述悬挂架的底端下面并固连,所述码盘手抓组件置于所述平移组件的下面并固连,所述漏斗架置于所述悬挂架的侧面、所述平移组件的下方,漏斗架的上端与所述平移组件固连、下端位于药盂上方,所述漏斗置于所述漏斗架内、且出料口与成品药盂对正。料口与成品药盂对正。料口与成品药盂对正。
技术研发人员:
苏建洲 解植文 霍洪鑫 李闯 刘伯愚 薄华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长春航泰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8
技术公布日:
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