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共振人体脂肪组成测定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人体成分组成数据测定处理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了一种针对磁共振编辑波谱技术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获得人体脂肪组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异位脂肪沉积是指出现于非脂肪组织内的脂肪异常增多现象,可能出现于肝脏,胰腺,骨骼肌,心肌等细胞内,是肥胖相关代谢类疾病的特征。研究表明,相比起脂肪含量,脂肪组成与代谢紊乱、细胞毒性等后果更加相关:饱和脂肪酸会诱导内质网应激,最终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细胞炎性等不良通路;单不饱和脂肪酸起保护作用,可能会开启脂滴在细胞内合成的通路,使脂肪酸不在细胞内过分累积引发脂毒性;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维持细胞膜流动性有重要意义,同时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还可以作为促炎、抗炎调节因子。因此,测量人体内脂肪组成将对研究脂肪代谢,代谢类疾病的病理过程有重要价值。
3.现有的磁共振波谱大多数技术仍停留在测量脂质总量上,而不能计算各个脂肪的具体组成。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磁共振编辑波谱技术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获得人体脂肪组成的方法。
5.本发明通过对编辑波谱的数据进行,能够排除其他可能的重叠代谢峰的干扰,从而实现不饱和脂肪酸质子中烯丙基质子、二烯丙基质子的精准测定,是一种非侵入性方法,能够准确测定获得不饱和脂肪酸质子并且精确测定脂肪酸的组成。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s1、从针对人体已测量获得的磁共振波谱中提取感兴趣质子的信号幅度;
8.s2、校正感兴趣质子的信号幅度,进而处理获得感兴趣质子的相对浓度与相对浓度比值;
9.s3、根据感兴趣质子的相对浓度代入模型处理获得脂肪酸比例,最终以感兴趣质子的相对浓度比值和脂肪酸比例作为测定结果。
10.所述的磁共振波谱是利用磁共振测量仪和编辑波谱技术针对人体的测量器官进行测量获得。
11.具体实施中,可根据人体不同测量器官,选择不同的辅助测量控制器或者不选择辅助测量控制器,进而结合磁共振测量仪进行测量,辅助测量控制器用于控制磁共振采集的时间:
12.测量皮下脂肪和肌肉器官,无辅助测量控制器;
13.测量腹部脂肪以及肝,脾,胰,肾等腹部器官,所述辅助测量控制器为呼吸门控;
14.测量心脏脂肪,所述辅助测量控制器为心电门控。
15.本发明基本测量仪器为磁共振测量仪,能够利用磁共振编辑波谱技术结合呼吸门控与心电门控,采集人体不同器官部位的质子信号。
16.所述s1具体步骤为:
17.s1.1、调节回波时间;所述回波时间设定为40至60ms,优选的采用45ms为最优值。
18.回波时间是指,磁共振测量仪中激发射频脉冲作用后,从横向磁化强度最初产生到接收信号间的时间间隔。本发明通过调节回波时间能够控制质子的信号幅度的大小。不同的质子具有不同的最优回波时间(即质子信号幅度达到最大值的回波时间),受到具体质子的标量耦合效应和自旋-晶格弛豫效应影响。s1.2、调整磁共振测量仪中的编辑波谱模块,设置编辑脉冲的工作模式;
19.所述s1.2中,编辑脉冲的工作模式具体设定为:
20.当磁共振测量仪采集的磁共振波谱为奇数谱,则关闭编辑脉冲,获得关闭编辑谱;
21.当磁共振测量仪采集的磁共振波谱为偶数谱,则开启编辑脉冲,获得开启编辑谱
22.具体实施中,还可以调换开启编辑谱、关闭编辑谱的上述顺序和关系,不会影响结果。
23.s1.3、按照编辑脉冲的工作模式获得关闭编辑谱和开启编辑谱的原始数据,并进行信号重建;
24.以关闭编辑脉冲下获得的磁共振波谱作为关闭编辑谱,以开启编辑脉冲下获得的磁共振波谱作为开启编辑谱。
25.所述s1.3中,是通过调整编辑脉冲的频率施加在固定的化学位移处获得关闭编辑谱和开启编辑谱:
26.关闭编辑谱中,编辑脉冲施加于任何一个不对最终的编辑谱结果产生影响的化学位移处,具体是施加于7至9ppm的化学位移处;
27.开启编辑谱中,编辑脉冲施加于能对乙烯基质子产生影响的化学位移处,具体是施加于5.31ppm的化学位移处。
28.s1.4、对信号重建后的关闭编辑谱和开启编辑谱去除被呼吸伪影、心跳伪影等因素污染的谱;
29.s1.5、对去除污染后的关闭编辑谱和开启编辑谱进行分别平均后获得各自的平均谱,用开启编辑谱的平均谱减去关闭编辑谱的平均谱,获得差分谱;
30.s1.6、对差分谱中的二烯丙基质子和烯丙基质子进行定量,提取差分谱中的二烯丙基质子的信号幅度s
二烯丙基
和烯丙基质子的信号幅度s
烯丙基

31.s1.7、对关闭编辑谱或开启编辑谱中的亚甲基质子进行定量,从关闭编辑谱或开启编辑谱中提取获得亚甲基质子的信号幅度s
亚甲基

32.所述的二烯丙基质子位于2.77ppm化学位移处,烯丙基质子位于2.03ppm化学位移处,所述的亚甲基质子位于1.32ppm化学位移处。
33.以二烯丙基质子、烯丙基质子、亚甲基质子作为感兴趣质子。
34.所述s2具体步骤为:
35.s2.1、针对测量人中所有人体的测量器官的脂肪酸的二烯丙基质子的信号幅度s
二烯丙基
、烯丙基质子的信号幅度s
烯丙基
和亚甲基质子的信号幅度s
亚甲基
分别求取平均,获得测量人下脂肪酸的二烯丙基质子的平均信号幅度测量人下脂肪酸的烯丙基质子的
平均信号幅度和测量人下脂肪酸的亚甲基质子的平均信号幅度
36.s2.2、根据事先测量获得的事先已知的测量人的测量器官中脂肪酸的二烯丙基质子的平均浓度烯丙基质子的平均浓度和亚甲基质子的平均浓度测量方法包括气相谱、薄层谱与质谱等脂肪酸测量方法。再结合测量人下脂肪酸的二烯丙基质子的平均信号幅度烯丙基质子的平均信号幅度和亚甲基质子的平均信号幅度按照以下公式先处理获得第一、第二校正因子α1、α2,公式如下:
[0037][0038]
s2.3、根据第一、第二校正因子α1、α2,按照以下公式处理获得测量人下测量器官的脂肪酸的二烯丙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二烯丙基
、烯丙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烯丙基
和亚甲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亚甲基
,作为感兴趣质子的相对浓度,公式如下:
[0039][0040]
s2.4、根据步骤s2.3获得的测量人下测量器官的脂肪酸的二烯丙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二烯丙基
、烯丙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烯丙基
和亚甲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亚甲基
,计算感兴趣质子的相对浓度比值c
烯丙基
/c
亚甲基
、c
二烯丙基
/c
亚甲基
、c
二烯丙基
/c
烯丙基

[0041]
所述s3具体步骤为:
[0042]
s3.1、根据步骤s2获得的测量人下测量器官的脂肪酸的二烯丙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二烯丙基
结合事先测量获得的事先已知的测量人的测量器官中脂肪酸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链长脂肪酸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中与二烯丙基基团无关的平均碳原子个数n1,按照以下公式先处理获得测量人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多不饱和脂肪酸
,公式如下:
[0043][0044]
s3.2、根据测量人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多不饱和脂肪酸
结合步骤s2获得的测量人下测量器官的脂肪酸的烯丙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烯丙基
、脂肪酸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平均烯丙基质子的个数n2,按照以下公式再处理获得测量人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单不饱和脂肪酸
,公式如下:
[0045][0046]
s3.3、根据事先测量获得的事先已知的测量人的测量器官中脂肪酸的饱和脂肪酸的平均链长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链长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链长脂肪酸的饱和脂肪酸中与亚甲基无关的平均碳原子个数n3,再结合测量人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单不饱和脂肪酸
以及步骤s2
获得的亚甲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亚甲基
,按照以下公式处理获得测量人的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饱和脂肪酸
,公式如下:
[0047][0048]
s3.4、根据测量人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单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饱和脂肪酸
按照以下公式处理获得测量人的脂肪酸的相对浓度总量c
脂肪酸
,公式如下:
[0049]c脂肪酸
=c
多不饱和脂肪酸
+c
单不饱和脂肪酸
+c
饱和脂肪酸
[0050]
s3.5、根据测量人的脂肪酸的相对浓度总量c
脂肪酸
结合测量人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单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饱和脂肪酸
,按照以下公式处理获得测量人的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占比成分p
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占比成分p
单不饱和脂肪酸
和饱和脂肪酸的占比成分p
饱和脂肪酸
,公式如下:
[0051][0052]
本发明所述的测量人中包括健康人或其他可以用作校正标准的人。所述测量器官包括人体的脂肪组织(包含皮下脂肪,腹部脂肪和心脏脂肪),肌肉,腹部器官(包含肝,脾,胰,肾等)。
[0053]
本发明将测定的烯丙基质子信号、二烯丙基质子信号结合亚甲基质子信号,通过建模能够精确测定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在人体不同部位脂肪酸总量中的占比成分。
[0054]
其中本发明的最优的回波时间(45ms为最优,40ms至60ms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已经经过密度矩阵仿真,油模实验和人体实验证明,能够使信号幅度最大化,从而提升两种质子共同采集时的信噪比。
[0055]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的采用磁共振编辑波谱技术测量并计算人体脂肪组成的方法。
[0056]
本发明通过所述质子信号的信号幅度校正计算质子的相对浓度;获得所述质子的相对浓度后,代入模型计算获得脂肪酸比例。
[005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创新性在于:
[0058]
本发明能够非侵入性测量人体脂肪成分,利用编辑波谱的数据能够精确定量不饱和脂肪质子,实现波谱信号校正,最终实现脂肪成分的精确测定。
[0059]
本发明设定的最优回波时间范围,使信号具有最优信噪比。
[0060]
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波谱重叠,去除非脂肪信号(例如水峰,蛋白质等),实现人体脂肪组成的精准测算。
附图说明
[0061]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流程框图;
[0062]
图2为本发明利用编辑波谱技术获取的一例肥胖患者的肝脏的感兴趣质子代谢峰波谱示意图(图中亚甲基浓度过高,因此未完全显示);
[0063]
图3为本发明计算的健康人和肥胖人的肝内脂肪酸组成差别示意图,图3a表示肝内感兴趣质子的相对浓度比值,图3b表示肝内脂肪酸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6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65]
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66]
本发明的实施例以腹部器官-肝为例。虽然肝器官对于脂肪代谢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呼吸运动干扰,肝是最难测量的器官之一,需要配合呼吸门控作为辅助测量控制器实现检测。其余人体器官的实施方案与肝大致相同。
[0067]
如图1所示,具体实施例如下:
[0068]
s1、选择测量人,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健康人和肥胖人,并将健康人作为校正标准。
[0069]
s2、选择测量器官,在本实施例中,选择腹部器官-肝。
[0070]
s3、选择辅助测量控制器,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呼吸门控作为辅助测量控制器,即结合编辑波谱与呼吸门控进行测量。
[0071]
s4、利用编辑波谱技术测量人体肝的感兴趣质子信号幅度,步骤包括:
[0072]
s4.1、由于肝靠近胸腔,易受到呼吸伪影的干扰,因此感兴趣区域需要选择尽可能远离胸腔、靠身体下方的位置,并且避开肝内血管。
[0073]
s4.2、调节回波时间为最优值45ms。
[0074]
s4.3、调整编辑脉冲为奇数谱关闭模式下获得关闭编辑谱,偶数谱开启模式下获得开启编辑谱。关闭编辑谱中,编辑脉冲施加于7ppm。开启编辑谱中,编辑脉冲施加于5.31ppm。
[0075]
s4.4、获得关闭编辑谱和开启编辑谱的原始数据,重建自由感应衰减信号;
[0076]
s4.5、重建后去除被呼吸伪影因素污染的谱;
[0077]
s4.6、对去除污染的关闭编辑谱和开启编辑谱进行分别平均后,用开启编辑谱减去关闭编辑谱,获得差分谱。图2展示了1例肥胖成人的肝的关闭编辑谱,开启编辑谱和差分谱的波谱示意图,感兴趣的烯丙基质子,二烯丙基质子和亚甲基质子分别在图中进行标注;
[0078]
s4.7、对差分谱中的二烯丙基质子和烯丙基质子进行定量,获得二烯丙基质子信号幅度s
二烯丙基
和烯丙基质子信号幅度s
烯丙基

[0079]
s4.8、对关闭编辑谱或开启编辑谱中的亚甲基质子进行定量,获得亚甲基质子信号幅度s
亚甲基

[0080]
s5、校正质子信号幅度,计算感兴趣质子相对浓度与相对浓度比值,步骤包括:
[0081]
s5.1、通过现有文献可得知,或者经过气相谱与薄层谱相结合的测量得到肝内各脂肪酸的相对比例;
[0082]
s5.2、根据肝内各脂肪酸的相对比例,计算健康人的肝脂肪中,二烯丙基质子的
平均浓度为136.80,烯丙基质子的平均浓度为226.64,与亚甲基质子的平均浓度为1995.75;
[0083]
s5.3、根据以下公式,代入健康人的肝脂肪各项数值,处理获得校正因子α1为7.74,α2为4.08;
[0084][0085]
s5.5、根据以下公式,代入校正因子α1,α2,计算所述测量人的所述测量器官的脂肪酸的二烯丙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二烯丙基
、烯丙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烯丙基
与亚甲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亚甲基

[0086][0087]
s5.6、计算所述测量人的所述测量器官的脂肪酸的感兴趣质子相对浓度比值c
烯丙基
/c
亚甲基
、c
二烯丙基
/c
亚甲基
、c
二烯丙基
/c
烯丙基
。健康人(n=4)和肥胖人(n=4)的感兴趣质子的相对浓度比值(均值
±
标准差%)如下表所示:
[0088][0089]
s6、代入模型计算脂肪酸比例,步骤包括:
[0090]
s6.1、通过现有文献可得知,或者经过气相谱与薄层谱相结合的测量方法获取健康人肝脂肪的饱和脂肪酸的平均链长为16.69,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链长为19.09,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链长为19.61,多不饱和脂肪酸中与二烯丙基基团无关的平均碳原子个数n1为17.19,多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平均烯丙基质子的个数n2为3.28,饱和脂肪酸中与亚甲基无关的平均碳原子个数n3为14.91。
[0091]
s6.2、按顺序代入以下公式,计算健康人和肥胖人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占比成分p
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占比成分p
单不饱和脂肪酸
和饱和脂肪酸的占比成分p
饱和脂肪酸

[0092]
[0093][0094]
计算的健康人(n=4)和肥胖人(n=4)的脂肪酸比例(均值
±
标准差%)如下表所示:
[0095][0096]
由此可以准确获得健康人和肥胖人的肝脂肪组成。图3统计显示了健康人(n=4)和肥胖人(n=4)的肝脂肪组成,包含(a)肝内感兴趣质子的相对浓度比值与(b)肝内脂肪酸比例。

技术特征:


1.一种磁共振人体脂肪成分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从针对人体已测量获得的磁共振波谱中提取感兴趣质子的信号幅度;s2、校正感兴趣质子的信号幅度,进而处理获得感兴趣质子的相对浓度与相对浓度比值;s3、根据感兴趣质子的相对浓度处理获得脂肪酸比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共振人体脂肪成分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步骤为:s1.1、调节回波时间;s1.2、调整磁共振测量仪中的编辑波谱模块,设置编辑脉冲的工作模式;s1.3、按照编辑脉冲的工作模式获得关闭编辑谱和开启编辑谱的原始数据,并进行信号重建;s1.4、对信号重建后的关闭编辑谱和开启编辑谱去除被呼吸伪影、心跳伪影等因素污染的谱;s1.5、对去除污染后的关闭编辑谱和开启编辑谱进行分别平均后获得各自的平均谱,用开启编辑谱的平均谱减去关闭编辑谱的平均谱,获得差分谱;s1.6、提取差分谱中的二烯丙基质子的信号幅度s
二烯丙基
和烯丙基质子的信号幅度s
烯丙基
;s1.7、从关闭编辑谱或开启编辑谱中提取获得亚甲基质子的信号幅度s
亚甲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共振人体脂肪成分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中,编辑脉冲的工作模式具体设定为:当磁共振测量仪采集的磁共振波谱为奇数谱,则关闭编辑脉冲,获得关闭编辑谱;当磁共振测量仪采集的磁共振波谱为偶数谱,则开启编辑脉冲,获得开启编辑谱。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共振人体脂肪成分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3中,是通过调整编辑脉冲的频率施加在固定的化学位移处获得关闭编辑谱和开启编辑谱:关闭编辑谱中,编辑脉冲施加于7至9ppm的化学位移处;开启编辑谱中,编辑脉冲施加于5.31ppm的化学位移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共振人体脂肪成分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步骤为:s2.1、针对测量人中所有人体的脂肪酸的二烯丙基质子的信号幅度s
二烯丙基
、烯丙基质子的信号幅度s
烯丙基
和亚甲基质子的信号幅度s
亚甲基
分别求取平均,获得测量人下脂肪酸的二烯丙基质子的平均信号幅度测量人下脂肪酸的烯丙基质子的平均信号幅度和测量人下脂肪酸的亚甲基质子的平均信号幅度s2.2、根据事先已知的测量人的测量器官中脂肪酸的二烯丙基质子的平均浓度烯丙基质子的平均浓度和亚甲基质子的平均浓度再结合测量人下脂肪酸的二烯丙基质子的平均信号幅度烯丙基质子的平均信号幅度和亚甲基质子的平均信号幅度按照以下公式先处理获得第一、第二校正因子α1、α2,公式如下:
s2.3、根据第一、第二校正因子α1、α2,按照以下公式处理获得测量人下测量器官的脂肪酸的二烯丙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二烯丙基
、烯丙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烯丙基
和亚甲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亚甲基
,作为感兴趣质子的相对浓度,公式如下:s2.4、根据步骤s2.3获得的测量人下测量器官的脂肪酸的二烯丙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二烯丙基
、烯丙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烯丙基
和亚甲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亚甲基
,计算感兴趣质子的相对浓度比值c
烯丙基
/c
亚甲基
、c
二烯丙基
/c
亚甲基
、c
二烯丙基
/c
烯丙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共振人体脂肪成分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步骤为:s3.1、根据步骤s2获得的测量人下测量器官的脂肪酸的二烯丙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二烯丙基
结合事先已知的测量人的测量器官中脂肪酸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链长脂肪酸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中与二烯丙基基团无关的平均碳原子个数n1,按照以下公式处理获得测量人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多不饱和脂肪酸
,公式如下:s3.2、根据测量人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多不饱和脂肪酸
结合步骤s2获得的测量人下测量器官的脂肪酸的烯丙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烯丙基
、脂肪酸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平均烯丙基质子的个数n2,按照以下公式处理获得测量人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单不饱和脂肪酸
,公式如下:s3.3、根据事先已知的测量人的测量器官中脂肪酸的饱和脂肪酸的平均链长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链长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链长脂肪酸的饱和脂肪酸中与亚甲基无关的平均碳原子个数n3,再结合测量人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单不饱和脂肪酸
以及步骤s2获得的亚甲基质子的相对浓度c
亚甲基
,按照以下公式处理获得测量人的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饱和脂肪酸
,公式如下:s3.4、根据测量人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单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饱和脂肪酸
按照以下公式处理获得测量人的脂肪酸的相对浓度总量c
脂肪酸
,公式如下:
c
脂肪酸
=c
多不饱和脂肪酸
+c
单不饱和脂肪酸
+c
饱和脂肪酸
s3.5、根据测量人的脂肪酸的相对浓度总量c
脂肪酸
结合测量人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单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浓度c
饱和脂肪酸
,按照以下公式处理获得测量人的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占比成分p
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占比成分p
单不饱和脂肪酸
和饱和脂肪酸的占比成分p
饱和脂肪酸
,公式如下: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完成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共振人体脂肪组成测定方法。方法针对人体已测量获得的磁共振波谱中提取感兴趣质子的信号幅度;校正感兴趣质子的信号幅度,进而处理获得感兴趣质子的相对浓度与相对浓度比值;根据感兴趣质子的相对浓度处理获得脂肪酸比例。本发明能够非侵入性测量人体脂肪成分,利用编辑波谱的数据能够精确定量不饱和脂肪质子,有效避免波谱重叠,去除非脂肪信号,实现波谱信号校正,最终实现脂肪成分的精确测定。分的精确测定。分的精确测定。


技术研发人员:

王旻 林丁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2.08.30

技术公布日:

2022/12/29

本文发布于:2023-01-01 17:53: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02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脂肪酸   质子   不饱和   测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