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电子元器件选型宝典

阅读: 评论:0

最新版电子器件选型宝典
一、综合考虑
1、易产生应用可靠性问题的器件
(1)对外界应力敏感的器件
CMOS电路:对静电、闩锁、浪涌敏感
小信号放大器:对过电压、噪声、干扰敏感
塑料封装器件:对湿气、热冲击、温度循环敏感
(2)工作应力接近电路最大应力的器件
功率器件:功率接近极限值
高压器件:电压接近极限值
电源电路:电压和电流接近极限值
智能美甲高频器件:频率接近极限值
超大规模芯片:功耗接近极限值点子通
(3)频率与功率都大的器件
时钟输出电路:捕鼠笼在整个电路中频率最高,且要驱动几乎所有数字电路模块
总线控制与驱动电路:驱动能力强,频率高
无线收发电路中的发射机:功率和频率接近极限值
2、选用元器件要考虑的十大要素
(1)电特性:元器件除了满足装备功能要求之外,要能经受最大施加的电应力;
(2)工作温度范围:元器件的额定工作温度范围应等于或宽于所要经受的工作温度范围 ;
(3)工艺质量与可制造性:元器件工艺成熟且稳定可控,成品率应高于规定值,封装应能
与设备组装工艺条件相容;
(4)稳定性:在温度、湿度、频率、老化等变化的情况下,参数变化在允许的范围内;
(5)寿命:工作寿命或贮存寿命应不短于使用它们的设备的预计寿命;
(6)环境适应性:应能良好地工作于各种使用环境,特别是如潮热、盐雾、沙尘、酸雨、霉菌、辐射、高海拔等特殊环境;
(7)失效模式:对元器件的典型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应有充分了解;
(8)可维修性:应考虑安装、拆卸、更换是否方便以及所需要的工具和熟练等级
(9)可用性:供货商多于1个,供货周期满足设备制造计划进度,能保证元器件失 效时的及时更换要求等;
(10)成本:在能同时满足所要求的性能、寿命和环境制约条件下,考虑采用性价比高的元器件。
3、失效模式及其分布
元器件的使用者即使不能了解失效机理,也应该了解失效模式。
失效模式分布:如果元器件有多种失效模式,则各种失效模式发生的概率是进行失效分析的前提。
4、高可靠元器件的特征
(1)制造商认证:生产厂商通过了权威部门的合格认证;
(2)生产线认证:产品只能在认证合格的专用生产线上生产;
(3)可靠性检验:产品进行并通过了一系列的性能和可靠性试验,100%筛选和质量一致性检验;自动打饭机
(4)工艺控制水平: 产品的生产过程得到了严格的控制,成品率高;
(5)标准化程度:产品的生产和检验符合国际、国家或行业通用规范及详细规范要求。
遮蔽肩垫5、品种型号的优先选用规则
优先选用标准的、通用的、系列化的元器件,慎重选用新品种和非标准器件,最大限度地压缩元器件的品种规格和承制单位的数量;
优先选用列入元器件优选目录,优先选用器件制造技术成熟的产品,选用能长期、连续、稳定、大批量供货且成品率高的定点供货单位;
优先选用能提供完善的工艺控制数据、可靠性应用指南或使用规范的厂家产品;
在质量等级相当的前提下,优先选用集成度高的器件,少选用分立器件。
6、供货商应提供的可靠性信息
详细规范及符合的标准:国军标、国标、行标、企标;
认证情况:QPL、QML、PPL、IECQ等;
苟仲武质量等级与可靠性水平:失效率、寿命(MTTF)、抗静电强度、抗辐照水平等;
可靠性试验数据:加速与现场,环境与寿命,近期及以往,所采用的试验方法与数据处理方法;
成品率数据:中测(裸片)、总测(封装后)等;
质量一致性数据:批次间,晶圆间,芯片间,平均值、方差、分布;
工艺稳定性数据:统计工艺控制(SPC)数据,批量生产情况;
采用的工艺和材料:最好能提供关键工艺和材料的主要参数指标;
使用手册与操作规范:典型应用电路、可靠性防护方法等。
二、工艺考虑
以集成电路为例:
最小线条:0.35、0.25、0.18、0.13μm;
衬底材料:Si>SOI>SiGe>GaAs>SiC;
互连材料:Cu>Al(国外先进工艺)Al>Cu(国内现有工艺);
钝化材料:SiN>PSG>聚烯亚胺 无机>有机;
键合材料:Au>Cu>Al(Si);
电路形式:数/模分离>数/模合一 RF/BB分离>RF/BB合一。
CMOS芯片成品率与可靠性的关系:

本文发布于:2023-06-25 19:31: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528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元器件   选用   可靠性   工艺   器件   电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