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线路保护目的:保证在放射性同位素药物污染后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及处理,尽量减少或避免科室及其他人员不必要的辐射伤害小型塑料封口机。
2.范围:核医学科全科。
3.定义:放射性污染事故是指由于放射物使用不当(药物洒、泼等)原因引起周围辐射量的增加,超出正常环境安全辐射量的事故。
4.相关文件:《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
5.内容:
5.1基本内容
5.1.1进行放射物操作应认真,仔细,做好准备工作,避免放射性污染。操作时要在相应的屏蔽(铅砖、铅玻璃屏蔽)后面操作,小心开启瓶塞,防止玻璃容器打。稀释、分装、标记与给药时认真核对放射物剂量、稀释溶剂的体积,所有操作应在铺有吸水纸的搪瓷盆
内或操作台面完成。注射放射物要在专用注射车内或有适当屏蔽设施后完成。如发生放射性污染事故(药物泼、洒),应及时进行以下应急处理:
5.1.1.1及时封闭被污染的现场,迅速切断污染的来源,防止事故的扩大,对受污染的人员采取必要的去污措施,若污染严重须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
5.1.1.2现场去污:如污染地面或台面,先用吸水纸吸干,再用清水仔细洗涤。如仍有较高放射性,应以屏蔽覆盖,标明放射性名称,污染日期,以等待衰变。
5.1.1.3皮肤卫生处理:皮肤清除沾污应注意保护皮肤的表皮及真皮,否则能使皮肤的通透性增强,使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所以皮肤的卫生处理一般以3—4次为宜,常用的清洗剂有肥皂﹑过锰酸钾饱和溶液。
5.1.1.4器具去污染:用清水和洗衣粉交替刷洗。
5.1.1.5三废处理:处理污染事故后的固体废物应放置10个半衰期后置入黄医用垃圾袋,由医疗废物处理部门进行处理,液体废物用大量清水稀释后排入专用衰变池,待放射性浓度低于1×104Bq/L后排入下水道。
5.1.1.6使用表单:放射性事故处理登记表。
放射性事故处理登记表
时间 | 放射性事故详情 | 放射性事故处理方案 | 普通注塑机射咀头备注 玻璃模具设计 | 签字 |
| | | | |
| | | | |
| | | | |
移动商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意外事故,如发生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应立即向保卫科、防保科、医务科汇报处理,立即追查去向,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启动有害物质管理计划之放射性同位素事故应急处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