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质量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阅读: 评论:0

成品油质量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摘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本文对成品油质量检验的重要性、成品油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分析、准确度与误差、检验误差的控制措施进行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成油品 ;质量检验 ;误差分析
引言:近年来,随着汽车销量稳步增长,成品油的质量问题受到消费者广为关注。当前,成品油流通领域,产品质量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加强成品油质量检验工作,能有效防止不合格油品进入流通领域,既保证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一、成品油质量检验的重要性
成上上网
成品油质量检验是指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分析检验成品油理化性质、使用性能的科学试验。它的主要任务是检验成品油质量、评定成品油使用性能、对成品油质量进行仲裁、为控制工艺条件提供数据。对成品油进行质量检验,可以保证进入商品市场的成品油质量,促进生产、经销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成品油质量检验工作,能有效防止不合格油品进入流通领域,既保证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二、成品油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1.取样
取样,是指从一定数量的整批油料中采取少量检查试样的操作过程。所谓试样,是指供试验用的样品。取样是成品油质量检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手工取样的操作应按照GB/T 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标准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取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样人员须穿防静电服、鞋,应站在上风处并戴防护面罩,以防止吸入油蒸气,引起中毒;
(2)当油罐内油品是静止状态时才能够进行取样操作,从一个静止的油罐中采取代表性的试样,通常采取上、中、下部取样,并按规定混合;
(3)取样器具应彻底检查,保证干燥洁净,取样前应用被取样油品冲洗至少一次:
(4)采取的试样要分装在两个干燥洁净的容器里,一份2L作为检验用,另一份2L作为复检用:
(5)试样容器应留出为以后处理试样时所需要的至少有10%的无油空间。
2.硫含量的测定(紫外荧光法)
(1)测定意义
硫含量既是成品油质量控制关键指标,还可以用于指导成品油生产。
(2)误差分析
a.紫外灯预热时间应超过半个小时,以避免因为紫外灯不够稳定而造成检测结果误差;
b.配制或选购标样时,应尽量使标样的基质接近于待测样品的基质,以减小样品基质不同带来的校准计算误差;
c.每次分析都必须选择与样品结果接近的标样校验标准曲线;
d.仪器使用一段时间后,裂解管、裂解管出口尾管和后续的膜式干燥器都会有积炭生成,应定期检查,并及时清除积炭,积炭会影响检验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塑料机器人
3.闭口闪点的测定
(1)测定意义
闭口闪点是评价柴油蒸发倾向和着火危险性的指标。闪点与柴油的馏分组成相关,根据闪点的异常情况,还可以判断是否混入其他油品或发生取样错误。
(2)误差分析
a.试样量。试样量过多,会使测定结果偏低;反之,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b.加热速度。必须严格按标准要求控制加热速度。加热速度快,单位时间内蒸发出的油气多而扩散损失少,导致测定结果偏低,反之则偏高;
c.点火控制。点火时间的长短、火焰的大小对结果都有影响。火焰较规定的大、火焰停留或移动的时间长、火焰离试样液面低都会使结果偏低;反之,则会使结果偏高。
4.馏程的测定
(1)测定意义
馏程是成品油的主要理化指标之一,特别是车用汽油的重要质量指标,通过测定馏程可以判断车用汽油在使用时启动、加速和燃烧的性能。
(2)误差分析
a.加热速度和馏出速度的控制是馏程操作的关键点。严格控制加热速度,避免对测定结果造成影响;
b.试验前,蒸馏烧瓶应干燥洁净,不得残留有积炭,否则会降低导热性,从而对结果造成较大影响;
c.温度计安装位置:安装越高,结果越低;安装越低,结果越高;安装靠壁,结果偏低;安装松动,结果偏高;
d.测定不同油品馏程时,冷凝温度控制要求不同。汽油初馏点低,轻组分多,易挥发,为保证油气全部冷凝,减少蒸馏损失,冷凝温度控制为0~1℃。测定柴油等较重馏分时,冷凝温度不宜太低,以免油品在冷凝管内凝结。
5.凝点的测定
(1)测定意义
数字迎新系统凝点是反映柴油低温流动性的关键指标,对柴油的生成、储存、输送具有重要意义。
(2)误差分析
a.温度计的安装。温度计必须固定在试管中央,不能活动,防止影响石蜡结晶的形成,造成测定结果偏低;水银球距试管底部8~10mm,否则结果偏低;
b.冷却温度、冷却速度。控制冷浴温度比预期凝点低7~8℃,必须准确到±1℃。温度过低,冷却速度过快,晶体结构形成不及时,测定结果偏低;温度过高,冷却速度过慢,结晶快,阻止油品流动,使结果偏高;
c.凝点测定过程中,应尽量减小试管中油品的振动。
6.运动黏度的测定
铲雪机(1)测定意义
运动黏度是评价车用柴油流动性、雾化性和润滑性的指标。
(2)误差分析
a.温度控制。油品黏度随温度变化很明显,为此规定试验温度必须保持恒定(其中,车用柴油要求恒温20℃),否则,会造成测定结果明显误差。为维持稳定的测定温度,要求试验使用的恒温浴高度不小于180mm,容积不小于2L,设有自动搅拌装置和能够准确调温的电热装置;
b.流动时间。应根据试样在测试温度下的黏度选择适当的黏度计,试样的流动时间应不少于200s,内径0.4mm的黏度计流动时间不少于350s,这样可以保证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流动为层流,同时也可保证计时的准确性;
c.黏度计位置。黏度计必须调整成垂直状态,否则会改变液柱高度,引起静压差的变化,使测定结果出现偏差;
d.气泡的产生。吸样和测定过程中都不能有气泡存在,如果有气泡存在会使测定结果产生偏离。如果有不宜消除的气泡,可通过油样减压除去。
7.密度的测定(密度计法)
(1)测定意义
a.用于油品的计量;
b.不同油品的密度不同,通过测定密度可以大致确定油品种类。
(2)误差分析
a.测定密度的温度应尽可能接近标准温度20℃,这样可以将由于使用通用表面带来的不确定度减少到最小值;
b.密度计要轻轻放入试样,防止密度计快速下沉到底部时,撞坏密度计。试样必须搅拌均匀。试样内或表面上不宜存在气泡,否则会影响读数;
c.密度计在使用前应擦拭干净,擦拭后不要再握拿最高分度线以下部分,以免影响读数。
三、准确度与误差
准确度是指测试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一般用比对标准物质的办法评价实验
方法和检验系统的准确度。标准物质的检验结果比较可靠,尽量选择与试样组成相近的标准物质进行比对检验。比较标准物质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的一致性,及时发现系统误差的大小与正负。准确度的高低一般通过误差大小来反映。误差大,准确度低;误差小,准确度高。
四、检验误差的控制措施
1.定期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检定和校准,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温度计、密度计、黏度计、紫外荧光定硫仪、闭口闪点测定器、蒸馏测定器、凝点测定仪、运动黏度测定器等仪器设备都应定期进行校正,必要时还须进行期间核查。
2.检验人员需掌握成品油质量检验相关标准、实验方法、技术要求,具备一定实验操作水平和技能,并经培训考核方能上岗;检验人员需加强安全责任意识,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注意防火、防爆、防毒、防静电。
3.经常性参加比对试验,与经典的检验方法的测值进行比对,与不同的实验室或不同的检验人员的测值进行比对。通过进行比对试验,可以更好地了解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4.增加平行测定次数,以减小随机误差。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平行测定次数越多,平均值越接近真实值,因此,增加测定次数,可以减小随机误差。在检验过程中,对于同一试样,一般要求平行测定2~4次,以便获得较准确的检验结果。
结束语:成品油质量检验是一项检验项目多、专业技术性强的工作,检验机构需严格控制检验过程中出现的误差,提升各检验项目的检验准确度,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刘迪,尚华. 油品分析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10.
[2]田松柏.  油品分析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3]温泉.  油品检验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4]郭学本.  油品分析实训教程[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洗衣机面板

本文发布于:2023-06-21 01:58: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466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检验   测定   结果   成品油   油品   试样   进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