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加热炉

阅读: 评论:0

蓄热式加热炉
一、蓄热式加热炉的分类和特点:
1、分类
蓄热式加热炉按预热介质种类分为如下两种方式:同时预热空气和煤气式和空气单预热方式。
    按结构型式来分,则蓄热式加热炉分为烧嘴式和通道式。其中烧嘴式又分为全分散换向和组换向两种;通道式也可分为单通道和双通道两种方式。
    按运料方式来分,蓄热式加热炉分为推钢式和步进式。
    全分散换向烧嘴式蓄热式加热炉能够实现单个烧嘴自动控制,与常规加热炉操作类似,能够满足各钢种对炉温的不同要求,实现炉温的灵活控制;组换向蓄热式加热炉一般将某一段的烧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集中控制,这种控制方式能够实现各段炉温的灵活控制,也能满足大多数钢种对炉温的不同要求;通道式蓄热式加热炉一般是全通道整体控制,不能实现炉
温的灵活调整,只能满足少数钢种(如普碳钢)的加热要求,而不能满足大多数钢种(如合金钢)加热的需求。
2、蓄热式加热炉的优点
    蓄热式加热炉有如下优点:
      ①能将空气、煤气预热到800~1000℃的高温,有利于低热值燃料的利用;
      ②充分利用烟气余热,节约燃料;
      ③排烟温度低,氮氧化物含量少,环境污染少;
      ④每对烧嘴交替燃烧,炉内温度均匀,可提高钢坯加热质量。
二、蓄热式加热炉燃烧系统简介
1、蓄热式加热炉的蓄热体
    蓄热式加热炉的蓄热体有两种型式,一种是陶瓷小球,另一种是陶瓷蜂窝体。蜂窝体单
位体积的换热面积大,在相同条件下,蜂窝体的传热能力是陶瓷小球的4~5倍。同样换热能力时,蜂窝状蓄热体的体积只需陶瓷小球蓄热体1/3~1/4。采用蜂窝体的烧嘴结构紧凑轻巧。
    蜂窝体体内气流通道是直通道,而陶瓷小球蓄热体的通道是迷宫式的,因此蜂窝体的阻力较小,陶瓷小球蓄热体阻力较大,前者仅为后者的1/3左右。
    蜂窝体壁薄,仅为0.5~1.2mm,透热深度小,蓄热放热速度快,换向时间仅需40~80秒,换向时间短,被预热介质的平均温度高,热回收效率高。由于换向时间短,因此换热周期内的炉温波动小,有利于炉温和钢坯加热温度的控制。
谐波检测    蜂窝体内部是直通道,在高速气流的正吹反吹的频繁作用下,通道不容易积灰和堵塞。
2、蓄热式加热炉换向装置
    蓄热式加热炉的换向装置有三通换向阀和四通换向阀两种。两种中又细分为小型和大型。小型换向阀一般用在全分散蓄热式烧嘴加热炉上,通常采用小型三通换向阀;大型换向阀一般用在组控制和通道式蓄热式加热炉上。小型三通换向阀采用立式双列布置,共
纳豆菌种三通道,由气压驱动(见下图)。
上部两通道,一为空气(或煤气)入口,另一通道为烟气出口,下部通道接烧嘴蓄热室。阀瓣与阀座采用平面密封,阀瓣上镶有耐温耐腐蚀特种密封材料,具有一定密封补偿性能,阀瓣与驱动杆采用柔性连接,因此密封可靠。两阀瓣通过两气缸分别驱动动作,并分别由两只电磁阀进行控制。阀瓣动作分别由两只位置检测开关进行检测,开关为磁性开关,直接装在汽缸上面。阀正常工作时,一个阀瓣打开,另一个关闭。换向指令发出后,
处于开启的阀瓣首先关闭,到位后,由其下面的检测开关发出信号,给原关闭的阀瓣指令,使其动作并打开,到位后给出一到位信号,至此换向动作完成。四个检测开关任何一个在换向动作指令给出后3~5秒还不能给出到位信号时,系统发出报警,表示有故障,应及时排除
陶瓷灯座。换向阀何时换向由整个燃烧系统要求决定,可通过时间控制,也可通过温度进行控制。
    在阀体下部设有安装热电阻的孔,可直接安装一个测温热电阻,随时检测阀的温度。一旦发生超温情况,两电磁铁同时失电,两阀瓣均处于关闭状态,能有效地对整个换向阀起到保护作用。
三、蓄热式加热炉排烟系统
    由于煤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为防止发生煤气爆炸事故,煤气和空气在管道内不能混合在一起输送,也不能在换向阀中交叉输送,必须分开,因此蓄热式加热炉设有空气换向阀和煤气换向阀。助燃空气通过空气换向阀的一个通道供入炉内,一定时间后炉内的烟气通过此换向阀的另一个通道排出炉外(我们把它叫空废);煤气通过煤气换向阀的一个通道
供入炉内,一定时间后炉内的烟气通过此换向阀的另一个通道排出炉外(我们把它叫煤废),因此蓄热式加热炉通常都有两个烟囱(空气换向排烟和煤气换向排烟)。
四、烧嘴式蓄热式加热炉
1、烧嘴式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
此类加热炉采用全分散换向或组换向蓄热式烧嘴供热。分散换向的炉子每组烧嘴由两个煤气烧嘴和两个空气烧嘴构成,每对烧嘴由炉子两侧各一组烧嘴组成。每对烧嘴共有两个空气三通换向阀和两个煤气三通换向阀。当一侧的一组烧嘴燃烧时,另一侧的一组烧嘴排烟蓄热;一定时间后,换向指令发出时,通过换向阀动作,燃烧侧的烧嘴排烟蓄热,而原来蓄热排烟的一组烧嘴转为燃烧,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蓄热式加热炉燃烧系统的烧嘴一般布置在加热炉的两侧,很少布置在炉顶。如图一所示,炉子同一侧上加热和下加热通入同类型气体(空气或煤气)的两个烧嘴共同使用一个换向阀,故蓄热式加热炉有煤气换向阀和空气换向阀之称。炉子两侧一条直线上对应位置的两个空气或煤气换向阀组成一个换向单元。炉子同侧相邻位置的一个煤气换向阀和一个空气换向阀控制的烧嘴(共四个烧嘴),我们将其称之为一组烧嘴;炉子两侧相邻位置的空气和煤气两个换向单元(共八个烧嘴也就是两组烧嘴)组成一对烧嘴,如图一所示。
图中,换向阀1和换向阀2组成一个换向单元;上加热烧嘴1和下加热烧嘴1(分煤气和空气烧嘴)共4个烧嘴形成一组烧嘴,上加热烧嘴2和下加热烧嘴2共4个烧嘴形成另一组烧嘴;通煤气与通空气的烧嘴1和烧嘴2共8个烧嘴组成一对烧嘴。
图一中,当换向阀1煤气(或空气)侧(连接煤气或空气管道的一侧,下同)阀门打开,而烟气侧(连接排烟管道的一侧,下同)阀门关闭时,管道中的煤气(或空气)通过上、下加热烧嘴1通入炉膛进行燃烧;此时,换向阀2的烟气侧阀门打开,进行排烟,而煤气(或空气)侧的阀门关闭。当达到设定的换向时间后,换向阀1的煤气(或空气)侧阀门关闭,随后其烟气侧阀门打开开始进行排烟;与此同时,换向阀2的烟气侧阀门关闭,随后其煤气(
或空气)侧阀门打开,将管道中的煤气(或空气)通过上、下加热烧嘴2供入炉内进行燃烧。
依此原理,在实际操作蓄热式加热炉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诸如a、空煤气配比;b、烟气调节阀(相当于烟道闸板)的调节(即引风机的进气阀开口度调节);c、换向时间;d、空煤气流量的调节;e、蓄热体的使用寿命;f、钢坯氧化烧损等方面的问题对操作带来的影响。
    组换向的炉子一般由较大型的换向阀控制多对烧嘴,通常为加热炉的某一段的烧嘴,这样同一段的空煤气烧嘴可同时实现换向和排烟,其燃烧控制方式与上述相同。
灌浆剂2、烧嘴式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结构
    烧嘴式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由如下部分组成:烧嘴砖、刚玉挡砖、蓄热蜂窝体、堇青石挡砖、炉外钢板防护套、蓄热体更换用法兰、空煤气管道。
    烧嘴砖是由较高级耐火材料做成的空腔,在其里面摆放刚玉挡砖、蓄热蜂窝体;刚玉挡砖的作用是防止蜂窝体向炉内倾倒;炉外钢板护套用以保护伸出炉墙外的烧嘴砖,护套与
炉皮钢板连接;为了实现在线更换蜂窝体,将护套的最外端做成法兰连接方式,当蜂窝体出现损坏时,拆开法兰钢板,将损坏的蜂窝体用工具掏出,将新蜂窝体替换进去。其断面简图如下:
dome sheet
五、蓄热式加热炉的操作
1、不能只在仪表室调整空煤气总管流量,而要勤调烧嘴前的手动阀门。因为任何流体均遵守最小阻力原则。阻力越小,流过的量就越多。流过的距离越短,阻力就越小。以下图为
例,靠近主调整阀的中间两根支管距离最短,而两边的各一根支管距离较远,根据最小阻力原则,靠近主管的两根支管流量大,两边支管流量小。在所有支管阀门开口度一致的情况下,调整主管调节阀,可同时增大或减少每根支管的流量,但并不能使每根支管的流量增大或减少的幅度一致。在主调节阀开口度关少到一定的程度时,甚至可观察到靠两边的支管没有流量的现象。所以,绝不能只在操作室调整总管阀门,图轻松,烧太平钢。
 
                                                  主调整阀   
2、根据以上分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烧嘴手动阀门不能一开始就全部开到100%,只要开度在80%左右就行,同时上加热的烧嘴阀门开口度应比下加热的烧嘴阀门开口度适当减少10%左右,为后续调整操作留出余量。
3、换向时间一般为40-90秒之间,控制在60秒,减少煤气浪费。因为,每次换向前换向阀至烧嘴之间的管道内充满了煤气,换向时,这部分煤气就随着烟气排入到了大气中。换向时间设定的越短,换向越频繁,浪费的煤气就越多。换向时间延长,蓄热体由于放热过度温度将变得很低,失去高温预热作用,长期运行将导致炉温难以保证,蓄热体使用寿命降低。
4、空煤气配比控制在0.65-0.7之间,以尽量使炉子处于还原性气氛,降低氧化烧损。但配比值不能太小。过小,将造成未燃尽的煤气在烧嘴蓄热体内二次燃烧,从而造成换向阀阀瓣密封圈烧坏,烧嘴不能使用,影响正常生产的现象出现。
5、操作过程中出现某个烧嘴烟气超温报警,是由于此烧嘴存在二次燃烧现象而导致。此时的调整方法是:调整超温报警烧嘴的对侧烧嘴空煤气阀门开口度,适当加大烧嘴空气供入量,意即调整空煤气比例,直至烧嘴烟气报警解除,而不能采取以前的只调整烟气流量总阀的方法。
6、引风机开口度的大小涉及到烟气能否顺利排出炉膛,但同时又影响到炉底和钢坯上的氧化铁皮被带入蜂窝体的量的多小。如果氧化铁皮被带入蜂窝体内,而通入的助燃空气或通
入的煤气未能将其重新吹入炉内,则将造成蜂窝体孔隙被堵塞和侵蚀损坏。开口度越大,抽力越大,氧化铁皮被带入蜂窝体的量就可能越多,铁皮就越容易堆积在蜂窝体的孔隙中,造成蜂窝体孔隙堵塞或损害加剧。久之,多个烧嘴蜂窝体孔隙被堵或损坏将引起加热能力不够,炉温难以保持。故引风机开口度的大小,需要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结合空煤气压力和流量及空煤气配比情况,不断摸索,进而得出最佳匹配数据。
7、节约煤气、降低煤气消耗的操作方法:
  a、日修时只留均热段一对烧嘴(炉子两侧4个空气烧嘴、4个煤气烧嘴,共8个烧嘴)保温,开轧前30分钟开启其它烧嘴提温;
  b、月修时先停炉3-4小时,待炉温降到650℃(此温度值的设定基于两点考虑:一是高炉煤气的燃点;二是钢坯在表面温度为650℃及以下的情况下基本上不被氧化),再点燃均热段一对烧嘴,在均热段炉温升到1000时又实施停炉3-4小时,然后再点燃其一对烧嘴,依此方法操作直至开轧前1-2小时。最后留均热段一对烧嘴保温,其余烧嘴在开轧前1小时再打开;
光盘封套
  c、在轧制产量较高的大规格成品时,视情况将一加热段烧嘴部分打开或全部打开,提高其炉温,适应高产量要求;而轧制产量较低的小规格成品时,应关停一加热段的部份或所有烧嘴,以节约煤气(注意:切分轧制时一加热段烧嘴必须开启)。

本文发布于:2023-06-20 07:32: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456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烧嘴   蓄热   煤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