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

阅读: 评论:0

第一节  尿液分析
尿液是血液流经肾脏后,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与分泌作用而形成。肾小管基底膜的毛细血管壁可以允许血液中的水、离子、糖、尿素以及小分子蛋白质自由通过,但是其中大部分又被肾小管重吸收入血。每天肾小球滤过约180L的液体,而其中99%均被肾小球重吸收,所以,成年人实际每日(24h)尿量约1000~2000ml左右。生成的尿液经过肾盂,输尿管进入膀胱暂存,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尿液成分及其含量的改变不仅受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影响,而且与血液循环、内分泌、消化、代谢、呼吸等系统的生理或病理变化有关。尿液分析(urinalysis)主要包括尿液的常规检查(理学检查、常见化学成分定性或半定量分析,尿沉渣中有形成分的显微镜检查),尿液中细胞与管型的定时绝对计数(如1小时尿细胞排泄率测定),尿液的特殊化学检查等。
一、尿液常规检查
㈠适应症
1、泌尿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等。
塑料静电分离机靠谱吗2、全身性疾病伴继发性肾损害,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等。
3、其他系统或器官的疾病,如糖尿病、溶血性贫血、黄疸性肝炎、水与电解质或酸碱平衡失调等。
4、肾毒物的监测: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某些三代头胞菌素、磺胺类药物、某些免疫抑制剂。
5、健康体检,如接触重金属类导致肾损害的职业病监测等。
㈡、标本采集
1、采集前准备:患者正常饮水,用药者应需注明药物种类及用药时间。收集尿液前清洁采集部位,包括尿道口和周围皮肤,避免月经、阴道分泌物、前列腺液、精液、包皮垢、粪便等影响,不能从便池内采集。
2、准备收集尿液容器:一般为专用的惰性材料制品,如一次性透明塑料杯,最好带杯盖,
杯的容积应大于50ml,若要检查12或24h尿量则应用500ml以上的透明玻璃瓶,但必须洁净、干燥、无渗漏。
3、采集尿液
⑴晨尿(morning urine):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时采集,为首次晨尿,对检查尿液的理学特性(如比密)、化学成分和有形成分较好,但对尿糖检查可能因尿液在膀胱中停留时间过长(大于8h)、糖被分解而影响结果。采集后注意防尘、防污染,在1h内及时送检。
⑵随机尿(random urine):随时留取的尿液标本,对门诊和急诊患者均适宜,对尿化学成分和有形成分检查均可,但只能反映采集时的尿液改变,并易受多种因素,如饮食、饮水量、运动状态等的影响,有些病理变化可能不易被查出,导致漏诊,而且每一次随机尿的检查结果可能出现较大变化,重复性差,有时甚至可造成临床结果对比混乱。布鲁加达综合征
⑶尿三杯试验标本:一次尿标本分三次采集,即初段尿、中段尿和末段尿,分别盛于三个透明塑料尿标本采集杯中送检。
4、尿液的保存
⑴防腐:由于某些原因,标本采集后不能及时检查,可加入化学防腐剂保存。1000ml尿可加入40%的甲醛5~10ml,适于对尿液有形成分的保存。1000ml尿加甲苯5~20ml于液面上隔绝空气,可用于尿糖或尿蛋白测定。
⑵保存时间:2~8℃一般不超过6h,时间过长仍可致尿中成分破坏。冷藏时,尿酸盐、磷酸盐等易结晶析出,可干扰有形成分的显微镜检查。
㈢、检测方法
1、理学检查:包括尿量(必要时查)、颜、透明度、气味和比密;比密又称比重(specific gravity, SG),临床常用干化学法(化学试剂条法)作为筛查试验,折射计法(refractometer)测定较为准确。,
2、一般化学检查:包括pH值、蛋白质、葡萄糖、酮体、亚硝酸盐、胆红素、尿胆原、隐血、白细胞,比密一般也同时测定,总计有十项,临床常称为“尿十项”化学检查。目前,临床实验室均采用多联试纸条(multistrip)干化学法(dry chemistry)检测,其原理是将各种检测试剂干固在试剂条上的不同模块,当与尿液接触后发生颜反应,通过尿干化学
分析仪检测其颜变化并转换为定性或半定量结果。现已有半自动和全自动仪器应用临床。由于维生素C(Vitamin C, Vit.C)可干扰部分化学检查项目,如葡萄糖、亚硝酸盐、胆红素、隐血,因此在一些尿液多联试剂条中加入了Vit.C测定试剂模块,便于分析结果是否受Vit.C的影响等。
3、尿沉渣检查
⑴离心镜检法:将混匀后的10ml尿液放置尖底离心管中,经1500转/分(ring per minute, rpm)、5min离心,弃上清尿液留0.2ml尿沉渣(urinary sediments)滴入专用尿沉渣微量计数板中,显微镜下计数并换算成每微升(l)尿沉渣中细胞、管型等的数量,可以人工计数,也可用流动计数池,由计算机控制的仪器计数。目前临床常用离心镜检法:将上述条件下离心的尿沉渣均匀涂在载玻片上,显微镜直接下观察各种细胞、管型等数量,以每个视野中的最低至最高值(或平均值)报告,管型应观察20个低倍镜(10×10)视野(low power field,LPF),细胞应观察10个高倍镜(10×40)视野(high power field, HPF)。尿沉渣中的形态成分较为复杂,若将其染后观察,则更为准确。
⑵自动化尿沉渣分析仪检查:综合运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和沉渣染法,直接检测未离心
的尿液,可定量计数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如UF-100尿沉渣分析仪。但这种仪器只能对尿沉渣进行快速筛查,仍不能象人工观察那样准确识别各种细胞和管型等。对检查结果异常的标本应该用显微镜确认。
㈣参考范围
尿液的理学检查、常见化学成分的干化学检查、尿沉渣检查的参考范围见表4-1-1,其中干化学检查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计数值是通过检查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伪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和中性粒细胞脂酶活性换算而得,仅供筛查,准确计数结果应以尿沉渣微量计数板计数法为标准。
表4-1-1  健康成年人 尿液分析的参考范围
序号
检测项目
参考范围
检测方法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英文缩写
1
尿量
urine volume
1000~2000ml/24h
体积测量法
2
color
新鲜尿为淡黄
肉眼观察法
3
透明度
pellucidit
清晰透明
铅板加工肉眼观察法
4
气味
odor
新鲜尿有微弱芳香味
5
比密
specific gravity
SG
晨尿:1.015~1.025
随机尿:1.003~1.035
折射计法
6
酸碱度
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
pH
晨尿:5.5~6.5
随机尿:4.5~8.0
干化学法
7
蛋白质
protein
PRO
阴性(<100mg/L)
干化学法
8
葡萄糖
glucose
GLU
阴性(<2.0mmol/L)
干化学法
9
酮体
ketone
KET
阴性(<50mg/L)
干化学法
10
胆红素
bilirubin
BIL
阴性(<4μmol/L)
干化学法
11
尿胆原
urobilinogen
URO
阴性或弱阳性(0~20μmol/L)
干化学法
12
隐血或红细胞
occult blood or erythrocyte
OB/ERY
阴性或ERY<10个/μl
干化学法
13
白细胞
leukocyte
LEU
阴性或LEU<10个/μl
干化学法
14
发光材料
亚硝酸盐
nitrite
NIT
阴性
干化学法
15
维生素C
vitamin C
Vit.C
阴性(<100mg/L)
干化学法
16
红细胞
Red blood cell
RBC
①0~3个/HPF,平均0.4 ~1 个/HPF
②男性< 4个 /l,女性< 9个/l;
③男性< 10个/l,女性< 24个 /l。
①离心镜检法
②尿沉渣微量计数板计数法
③UF-100尿沉渣分析仪
17
白细胞
White blood cell
WBC
①0~5个/HPF,平均0.6 ~2.1 个/HPF
②男性< 5 /l,女性< 12个/l;
③男性< 10个/l,女性< 26个/l。
①离心镜检法
②尿沉渣微量计数板计数法
③UF-100尿沉渣分析仪
18
鳞状上皮细胞
Squamous epithelial cell
男性:偶见,女性0~5个/HPF
离心镜检法
19
移形上皮细胞
Transitional epithelial cell
偶见
离心镜检法
20
肾小管上皮细胞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
离心镜检法
21
透明管型
Hyaline cast
无或偶见/LPF
离心镜检法
22
颗粒管型
Granular cast
离心镜检法
细胞管型
Cellular cast
简易信号发生器
离心镜检法
㈤临床意义
1、尿量
健康成年人每日尿量约为1000~2000毫升,儿童按每公斤体重计量约为成年人的3~4倍。昼夜尿量之比为3:1,一般情况下夜尿量不超过750毫升。
⑴多尿(polyuria):指24h尿量超过2500ml。生理性饮水过多或食用含水分高的水果、饮料等可使排尿增多。病理性多尿常见于糖尿病、尿崩症。前者由于尿液中含有大量糖分,比密增高;后者比密减低,而且尿量大大超过前者,常多达5000毫升以上。此外,还见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
⑵少尿(oliguria):指24h尿量不足400毫升,而24小时尿量小于100ml为无尿(anuria)。引起少尿和无尿在临床上分为三种情况:①肾前性少尿:常见于严重脱水(剧烈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急性失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肝炎、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怔、休克等。②肾后性少尿:常见于尿路梗阻,如前列腺肥大、糖尿病合并神经膀胱等。③肾性少尿:主要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
2、尿液的颜与透明度
尿液的颜随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而不同,正常尿液为淡黄、清晰透明的液体。食物和药物可影响尿液的颜,例如服用黄连素后尿发黄,口服利福平后尿发红,不属病理性改变。透明度可以用浑浊度(turbidity)表示,分为清晰、雾状、云雾浑浊和明显浑浊几个等级。尿液的浑浊程度与尿液中混悬物质含量有关。正常尿液的浑浊常和尿液中结晶有关,如草酸盐、磷酸盐结晶析出。而病理性浑浊与尿液中细胞、细菌等含量有关。以下外观为病理性尿液。
⑴血尿(hematuria):每升尿液中含血量≥1ml时,尿液呈鲜红或暗红,混浊外观,出血量多时可见血凝块,称为肉眼血尿,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肾结核、泌尿系肿瘤、泌尿系外伤、急性肾盂肾炎及膀胱炎等;其它系统的疾病,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也可出现肉眼血尿;临床常见抗凝血药物,如香豆素类抗凝药、普通肝素使用过量时出现血尿。临床可通过简单的“尿三杯试验”鉴别血尿的来源, 尿道出血时血尿以第一杯为主,膀胱出血时出血以第三杯为主,肾脏或输尿管出血时三杯均有血尿。
⑵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尿液中血红蛋白含量>0.3mg/L时为血红蛋白尿,多呈
洗肉水样,隐血试验阳性。血尿与血红蛋白尿的鉴别,前者含大量红细胞,离心后上清液无;后者含血红蛋白,离心后上清液仍为红。如在酸性尿中,则表现为酱油、紫褐或紫黑尿,是亚铁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所致,属于血红蛋白尿的特殊类型,常见于慢性血管内溶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血红蛋白尿常见于急性溶血,如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急性溶血性贫血等。
⑶肌红蛋白尿(myoglobinuria):当心肌或骨骼肌组织出现严重损伤时,尿液中肌红蛋白检查呈阳性,尿液呈粉红或暗褐,称肌红蛋白尿。由于肌肉损伤时也常伴有红细胞破坏,因此肌红蛋白尿也常伴随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肌肉疾病、创伤等。
⑷胆红素尿(bilirubinuria):尿中含有大量结合胆红素时称胆红素尿,尿液呈深黄,震荡后呈黄,在空气中放置过久胆红素氧化为胆绿素,尿液可变为棕绿。胆红素尿常见于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胰头癌等。
⑸脓尿(pyuria):尿液中含有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及炎性渗出物等,尿液呈黄白脓状,常可见脓丝状悬浮物。脓尿常见于急性膀胱炎、淋病、前列腺炎、尿道炎等。
天然气裂解制氢⑹乳糜尿(chyluria)或脂肪尿(lipiduria):乳糜液或淋巴液进入尿中时,尿液呈乳白混浊,离心后无变化,加入脂溶剂如乙醚提取后,乳白混浊变清。提取物用苏丹III染后在显微镜下可见桔红脂肪滴。乳糜尿或脂肪尿可见于腹腔结核、肿瘤,丝虫病和创伤等。
⑺盐类结晶尿(crystaluria):尿液含较多的盐类结晶,可呈灰白或淡粉红混浊状,常见的有磷酸盐、碳酸盐、尿酸盐类和草酸盐结晶尿。
3、气味
正常尿液久置后可因尿素分解而有氨味。如果新鲜尿液有明显氨味则提示有慢性膀胱炎或尿储留;糖尿病酸中毒患者的尿液有烂苹果味;有机磷中毒时有大蒜味。

本文发布于:2023-06-18 23:13: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440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尿液   检查   急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