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ue Engineering
——————————————————————
—基金项目:武汉工程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CX2021136)。
作者简介:盛文翔(1998-),男,湖北云梦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波动测试与技术;柴华友(通讯作者)(1965-),男,安徽六安人,博士,教授,
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多相介质动力响应及波动特性研究。
0引言
市政建设会经常遇到地下存在含软土土洞、泥沙层、
填埋垃圾及飘石等异质体,
这些异质体的存在会影响市政施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特别是地下隧道施工,当掌子面前方存在含水砂土层、大的飘石会影响隧道施工安全、
损坏盾构机刀具,
七彩山鸡养殖
探明地下是否存在不良异质体,以及异质体的形状,对市政施工选址、
采取合适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方法非常重要。
回程间隙
使用瞬态瑞利波法对土层的剪切波速进行测试始于1988年,并在此基础上对路基路面、
地基处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解释[1-5]。
波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对物理参数中剪切波速度变化敏感,
通过地震的反射波与折射波法来分析探测地下异质体。对于浅部地下异质体,体波的散射波能
量较弱,识别难度大。与体波相比,
当浅部存在异质体时,瑞利波能力主要分布在一个波长深度范围内,
更容易识别地下存在异质体[6-10]。通过散射波理论得出其位移与力学特性参数差异隐
式积分关系式,通过关系式来模拟波场响应,
分析异质体位置、
几何形状等参数对散射波场影响,由于该方法涉及到复杂迭代计算[11-15]。下面将通过数值模拟波场相应。
1模型参数选取
选取土的介质参数为:
cs=130m/s ,泊松比μ=0.3,密度ρ=1800kg/m 3。震源选用Ricker 子波源,中心频率为100Hz 。模型的上边界采用自由表面,左边界采用轴对称边界,下边界和右边界采用二维无反射边界,并在无反射边界前设置阻尼为0.02的能量耗散区域。在模型上边界
选取60个接收点,
每个接收点之间的间距为0.4m 。设置的异质体形式有两种:
一是矩形空洞,尺寸大小为5×1m ,距震源的距离为14m ,钢丝绳滑轮
埋深为1m 。二是圆形空洞,尺寸大小为半径R=1m 的圆形空洞,其圆心离振源的距离为16m ,埋深为1m 。具体数值模型如图1所示。
书立2波场快照云图分析
智能缓存数值模拟瑞利波在遇到不同异质体时的波场快照云图如图2所示,此时R 波和S 波在遇矩形空洞时都会发生反射。将矩形空洞的前边界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点源,
使得产生其他类型的波相互叠加,
无法分辨。其中R 波中少部分能量遇到矩形空洞发生反射生成反射R 波,大部
分能量会沿着表面介质继续传播。
瑞利波传播到矩形空洞上方,将空洞上方看成类似板结构,此时瑞利波传播形式与板类似,
生成了兰姆波。S 波及P 波遇到矩形空洞生成相应的反射S 波及反射P 波,由于首波能量本身较小,
使得反射首波的能量会更小,难以分辨。随着时间增长使瑞利波传播到完全离开瑞利波空洞时,可以看到瑞利波大部地下浅部异质体形状对表面波的影响
Influence of the Shape of Subsurface Heterogeneity on Surface Waves
盛文翔SHENG Wen-xiang ;郑祥ZHENG Xiang ;刘圣奎LIU Sheng-kui ;
柴华友CHAI Hua-you
(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武汉430073)(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Wuh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Wuhan 430073,China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我国的市政建设经常会遇到地下存在含软土土洞、
泥沙层、填埋垃圾及飘石等地下异质体问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天然异质体的形状是各式各样,
不规则的,如天然的地下溶洞、填埋垃圾及漂石等。但绝大多数异质体是人为活动所造成,如地下修建污水管道,电缆及地下室等,
其形状大致可看作矩形和圆形,不同形状的异质体,对表面波场的影响也不相同。
基于波场快照云图在不同形状异质体周围的传播特征以及不同形状异质体的偏移距-波长谱图能量变化。结果表面:矩形空洞对瑞利波的反射较大,而圆形空洞相较于矩形空洞对瑞利波的反射相当小。
根据波场快照云图传播特征及谱密度强弱的变化,可以识别异质体的形状。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China's municipal construction often meets the problem of underground heterogeneity,such as soft soil caves,sediment layers,landfills and floating stones.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the shapes of natural heterogeneity are various and irregular,such as natural underground karst caves,landfills and boulders.However,the vast majority of heterogeneity is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sewage pipes,cables and basements.Their shapes can be roughly seen as rectangular and circular.Different shapes of heterogeneity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surface wave field.Based on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ve field snapshot cloud images around different shapes of heterostructures and the offset wavelength spectrum energy changes of different shapes of heterostructur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flection of Rayleigh waves from rectangular cavities is larger than that from circular cavities.According to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ve
field snapshot cloud image and the change of spectral density,the shape of heterogeneous body can be identified.
关键词:市政建设;瑞利波;空洞异质体;异质体形状;谱变化
Key words:municipal construction ;rayleigh wave ;cavity heterogeneity ;heterogeneity shape ;spectral variation
中图分类号:O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
(2023)02-149-03doi:10.3969/j.issn.1006-4311.2023.02.047·149·
价值工程
矩形空洞波场快照云图
圆形空洞波场快照云图
图2不同异质体波场快照云图
分能量穿出矩形空洞沿着表面介质继续传播,
形成透射R 波,还有小部分能量遇矩形空洞拐点时会发生绕射,发生
波的转换生成体波在介质内传播。
云图中还可以看到反射R 波、
反射S 波、反射P 波已经完全分离,且能清楚识别。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能够看出瑞利波遇矩形空洞时的传播特征及对表面波场的影响,将表面波场进行相应分析,可得出异质体形状对表面波场的影响。
图2为瑞利波传播到遇圆形空洞时瑞利波发生了反
射和散射。将两图对比分析,
云图中反射波对应的颜条能量比较浅,
而透射瑞利波与入射瑞利波对应的颜条能量基本没有变化。由此说明圆形空洞所反射的瑞利波和S 波能量较小,其大部分能量发生透射。通过分析发现圆形
含矩形空洞模型示意图含圆形空洞模型示意图
图1不同形状异质体模型示意图
·150·
Value Engineering
空洞与瑞利波的接触面为光滑的曲面,使得瑞利波的反射路径各不相同,使得反射波的能量无法聚集,
因此在云图上就无法清晰的识别反射波的种类。相较于矩形空洞,图形空洞不存在拐点,因此也不存在瑞利波在异质体拐点处发生绕射,所以瑞利波的传播是一直沿着圆形的轮廓进行
传播的。通过颜条能量对比可以发现,
沿着圆形轮廓传播的瑞利波能量较高,
说明其能量明显大于沿矩形空洞后边界绕射的瑞利波。圆形空洞和模型表面之间接触面为一弧面且并不均匀,并不能形成类似于板的结构,所以瑞利波在圆形空洞上方的传播形式不会发生改变。
3谱密度分析
通过MATLAB 将模型表面60个接收点的时域信号
提取出来,对其进行快速傅里叶变化,可得对应工况的偏
移距-波长谱图如图3所示,当瑞利波穿过矩形空洞前边
界后,其能量明显减少,
且前边界反射的瑞利波会对矩形空洞前方的波场产生扰动,
在图中可以看见明显的干涉条纹。当瑞利波完全穿过矩形空洞后边界后,
其能量基本集中在主频所对应的波长上。
并且由于有部分瑞利波的能量会沿着到矩形空洞后边界绕射,
对矩形空洞后方波场有一定的扰动。随着距离后边界越来越远,大部分能量又集中
到主频所对应的波长上。将两图对比可知,
圆形空洞产生的干涉条纹对应谱密度较小,
这是由于圆形空洞产生的反射瑞利波能量较小,
所以其对圆形空洞前方波场的干扰也比较小。而且谱图中圆形空洞区域瑞利波的能量是连续的,透射瑞利波的能量也比较分散,不是完全集中在主频所对应的波长上。
4结论
①质点速度分为水平质点速度和竖直质点速度,
将水平向和竖直向质点速度的频率域谱图的幅值进行归一化
处理得到偏移距-波长谱图,
通过偏移距-波长谱图可知,水平向的瑞利波受体波的影响较大,
使得瑞利波的能量发生散射现象。而竖直向的体波影响较小,瑞利波的能量较均匀。
②由于异质体形状的多样性,所以本文选取了矩形、圆形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异质体形状进行了研究,为了排除
异质体自身其他因素的影响,
选择空洞形式的异质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瑞利波在接触到光滑表面时所产生的反射波比较弱。
而且瑞利波在遇到不同角度带拐点的反射面时其反射路径有很大的区别,这会导致反射波
的分辨率明显不同。
两种形状中矩形对瑞利波的反射能力最强,圆形对瑞利波的反射能力最弱。
参考文献:
[1]吴世明,曾国熙,敏,等.利用表面波频谱分析测试土
层波速[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8(04):29-34.
[2]夏唐代,敏,吴世明.利用瑞利波速度弥散特性反演地基参数[J].振动工程学报,1991(04):31-37.
[3]张忠苗,魏玉伦,敏,等.瞬态面波测试技术在地基处理评价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1992(01):48-55.
[4]敏,吴世明,夏唐代.用表面波频谱分析法检测道路结
构的质量[J].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09-314.
[5]杨学林,吴世明.考虑高阶模态时SASW 法的反演[J].浙江大学学报,1996(02):149-156.
[6]GRANDJEAN G,LEPAROUX D.The potential of seismic methods for detecting cavities and buried objects:experimentation at a test site[J].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2004,56(2):93-106.
[7]GELIS C,LEPAROUX D,VIRIEUX J,et al.Numerical modeling of surface waves over shallow cavities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2005,10(2):111-121.
[8]NASSERI-MOGHADDAM A,CASCANTE G,PHILLIPS C,et al.Effects of underground cavities on Rayleigh waves —field and numerical experiments [J].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2007,27(4):300-313.
opbi
[9]TALLA VóF,CASCANTE G ,PANDEY M.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MASW tests for detection of buried timber trestles[J].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2009,29(1):91-102.
[10]柴华友,卢应发,李祺,等.半无限体介质内异质体方位探测数值研究[J].岩土力学,2007(01):188-192.
[11]VAN WIJK K.Multiple scattering of surface waves [D].Colorado:Center for Wave Phenomena,Colorado School of Mines,2003.
[12]CAMPMAN X H,VAN WIJK K,SCALES J A,et al.Imaging and suppressing near -receiver scattered surface waves [J].Geophysics,2005,70(2):21-29.
[13]CAMPMAN X H.Imaging and suppressing near -receiver scattered seismic waves [D].Delft: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5.
[14]RIYANTI C D.Modeling and inversion of scattered surface waves[D].Delft: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5.
[15]柴华友,柯文汇,朱红西.岩土工程动测技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1.
圆形空洞偏移距-波长谱图
图
3不同异质体偏移距-波长谱图
矩形空洞偏移距-波长谱图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