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保温管道材料性能检测
一、工作钢管
(一)工作钢管材质、尺寸和性能的检测按GB 3087、GB/T 3091、GB/T 8163、GB/T 9711、SY/T 5037、API SPEC 5L的规定执行。钢管液压测试应按GB/T 241的规定执行。 (二)采用分度值为1mm的钢直尺、钢卷尺,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工作钢管的公称直径、外径及壁厚。
(三)采用目测检查工作钢管的表面质量。
二、(5.2)保温材料
聚氨酯泡沫塑料各项性能检测的试样,应在室温(23±2)℃下存放72h后的保温管道上切取,
取样点应距管道保温层两端头大于500mm处。取样时应去除紧贴工作钢管和外护管的泡沫皮层,去除皮层厚度分别为5mm和3mm。多块试样应在保温层同一环形截面均匀分布的位置上切取。 2、泡孔尺寸
(1)沿保温层环向均匀分布的3个位置上分别切取1块试样,每块试样的尺寸为50mm×50mm×tmm,t为保温层径向最大允许厚度,但不应小于20mm。
(2)用切片器沿每块试样的任意一个切割面切取厚度为0.1mm~0.4mm的试片。
(3)将两片50mm×50mm的载玻片,用胶布沿一边粘接成活页状,上层载波片上贴附1张印有30mm长标准刻度的透明塑料膜片。
(4)分别将3块试片夹在两载波片之间,再将载波片置于投影仪或放大40倍~100倍有标准刻度的读数显微镜之下,调节成像清晰度。在30mm直线长度上计数泡孔数目,并以30mm除以泡孔数目,分别求得每块试片上泡孔的平均弦长。然后计算3块试片泡孔的平均弦长。当试片长度不足30mm,可在最大长度上计数泡孔数目,再将实际最大长度除以数
得的泡孔数目,得到泡孔的平均弦长。
(5)当泡孔结构尺寸在各个方向上明显不均匀时,则应在3块试样的3个正交方向上各切取试片,求取9块试片上泡孔的平均弦长。
(6)平均泡孔尺寸按式(2)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式(2):
式中:
D——泡孔平均尺寸,单位为毫米(mm);
L——泡孔平均弦长,单位为毫米(mm);
A——弦长与直径的换算系数,按0.616取值。
(7)采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量试样尺寸。
3、闭孔率
飘窗的制作(1)泡沫闭孔率的测试应按GB/T 10799的规定执行。
(2)试样应取3组,每组为2个正立方体或2个圆柱体。正立方体边长为25mm;圆柱体的直径不应小于28mm,高为25mm。
(3)用干燥的氮气(或氦气)重复清扫仪器样品室、膨胀室和系统不少于2次;隔离膨胀室后,使样品室升压至20kPa,待气压稳定时,记录升压值;连通膨胀室系统,待气压稳定时,记录降压后的最终气压值。
(4)根据升、降压的比值和试样室、膨胀室体积,计算出试样体积,并根据与试样几何体积的比值关系,计算出体积开孔率和闭孔率。
(5)测试仪器设备:采用气体比重仪测试泡沫闭孔率,应校准仪器的试样室体积和膨胀参考体积,精确至100mm3;标准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0kPa~175kPa,线性精度为0.1%;尺寸测量采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或千分尺。
4、空洞、气泡
(1)在距管道外护管端头1.5m处起,沿管道轴线方向每间隔100mm长度,环向切割外护管和泡沫保温层,共切割5刀,形成4个环状切块,切面应垂直于保温管轴线。依次剥开4个环状切块,露出的保温层环形切面应平整完好。
(2)测量环形切面上的空洞和气泡尺寸。对大于6mm的空洞和气泡(平面上任意方向测量),应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测量其尺寸,这两个尺寸的乘积定义为空洞或气泡的面积。小于6mm的空洞和气泡不做测量。
一流多开(3)计算各个环形切面上的所有被测空洞和气泡面积之和,该面积之和占总环形切面面积的百分率即为测定的空洞、气泡百分率。
(4)测试仪器设备:分度值1mm的钢直尺;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
5、密度
(1)泡沫密度的测试应按GB/T 6343的规定执行。
(2)从管道保温层泡沫的中心切取3块试样(不应含有空洞),每块试样的尺寸为30mm×
30mm×tmm,其中t为保温层径向最大允许厚度,但不应大于30mm。试样也可按保温层轴线方向取30mm长的圆柱体,圆柱体直径为保温层径向最大允许厚度,但不应大于30mm。
(3)测量试样的尺寸,单位为毫米(mm),计算尺寸的平均值,并计算试样体积;称量试样,单位为克(g);计算表观密度,取平均值,精确至0.1kg/m3。
(4)测试仪器设备:分辨率0.01g的电子秤或天平;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
6、压缩强度
(1)泡沫压缩强度的测试应按GB/T 8813的规定执行。
(2)从管道保温层泡沫的中心切取5块试样,试样尺寸为30mm×30mm×tmm,或直径为30mm、高度为t的圆柱体。t为保温层径向最大允许厚度,但不应小于20mm。
(3)试验机以每分钟压缩试样初始径向厚度10%的速率进行压缩,直到试样厚度变为初始厚度的85%,记录力-位移曲线。
(4)在试验曲线上出使试样产生10%相对形变的力,分别计算5块泡沫试样的径向压缩
强度,并取平均值。
(5)(5.2.1.6.5)测试仪器设备:试验机的量程为0kN~20kN,精度0.5级,试验力和变形示值误差为±0.5%,移动速度调节范围为0.01 mm/min~500mm/min、相对误差±1%;精度为0.01mm的千分尺或精度0.02mm的游标卡尺。
7、吸水率
(1)从管道保温层泡沫的中心切取3块试样,试样尺寸为边长25mm的正立方体;也可沿管道轴向取高度为25mm、直径为25mm的圆柱体。试样表面用细砂纸磨光。
(2)试验室室温保持在(23±2)℃。将试样放入温度设定为50℃的干燥箱中,干燥24h。取出试样放入干燥器中自然冷却,待达到室温后称取并记录试样的质量;将试样重新放入干燥箱中干燥4h,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后称取、记录质量。如此反复进行烘干、冷却和称重,并对比连续两次称重的结果。当连续两次的称重值相差小于0.02g时,则判定试样达到恒重要求,最后一次称重值为试样吸水前的质量m0。
(3)测量试样线性尺寸,计算试样几何体积V3。将试样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采用
化学膨胀螺栓不锈钢丝网压住试样,使水位高出试样上表面50mm,试样与试样之间不得互相接触,并用短毛刷除去试样表面的气泡。加热蒸馏水,水沸后保持90min。取出试样并立即浸入(23±2)℃水的烧杯中保持1h。取出试样后,用清洁滤纸轻轻吸去表面水分,立即称重,得到试样吸水后的质量m1。
(4)吸水率按式(3)计算:
式(3):
式中:
η0——试样吸水率;
m0——试样吸水前质量,单位为克(g);
m1——试样吸水后质量,单位为克(g);
模具制作ρ——蒸馏水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测试结果为3块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取3位有效数值。
(5)测试仪器设备:温度范围为常温至300℃、控温精度为±0.5℃的电热鼓风干燥箱;硅胶干燥器;分辨率为0.01g的电子天平;1000mL烧杯;1kW电炉;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分辨率1℃的温度计;计时器。
8、(5.2.1.8)导热系数
(1)泡沫导热系数的测试可按GB/T 10294、GB/T 10295、GB/T 10296、GB/T 10297中的任一种方法,以GB/T 10294作为仲裁检测方法。
(2)导热系数测试仪的精度为±3%~±5%;数显温度计的精度为±0.5℃。
(二)(5.2.2)泡沫玻璃绝热制品
1、体积密度
(1)体积密度的测试应按JC/T 647规定的试验方法执行。
rfid标签生产
(2)制作3块试样,每块试样的尺寸不应小于200mm×200mm×25mm。
微波感应开关
(3)称取试样质量,测量试样几何尺寸,计算体积密度,取3块试样体积密度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kg/m3。
(4)测试仪器设备:分辨率为0.1g的天平;分度值为1mm的钢直尺;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
2、抗压强度
(1)抗压强度的测试应按GB/T 5486的规定执行。
(2)制作5块试样,每块试样的尺寸为100mm×100mm×40mm。测试前,试样应在(110±5)℃温度下烘干至恒定质量。试样上下100mm×100mm的两受压面均匀涂刷乳化或熔化沥青,并覆盖沥青油纸,然后在干燥器中至少干燥24h。
(3)在试验机上以(10±1)mm/min的速度施加荷载,直至试样破坏,记录荷载-压缩变形曲线。
(4)确定压缩变形5%时的荷载为破坏荷载,并按受压面积计算抗压强度。剔除其中1块试样偏差较大的测试结果数据,取4块试样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为测试结果。
(5)测试仪器设备:温度范围为常温至300℃,控温精度为±0.5℃的电热鼓风干燥箱;量程为2kg,分辨率为0.1g的天平;分度值为1mm的钢直尺;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