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验收中实体检测实施细则0227

阅读: 评论:0

区间隧道工程实体检测实施细则
区间隧道可分为暗挖隧道区间及盾构隧道区间。为满足隧道单位工程验收要求,对实体检测实施规定。
第一部分  暗挖隧道区间
二次密封
暗挖隧道可分为正线隧道、联络通道及风井、风道。
一、正线隧道润滑油回收
(一)衬砌厚度及壁后空洞检测:
1、检测方法:地质雷达法或声波法。
2、检测频率:隧道竣工验收时质量检测应纵向布线,必要时可横向布线。
(1)纵向布线的位置应在隧道拱顶、左右拱腰和左右边墙各布1条。
(2)横向布线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5个点。
(检测依据:《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第4.2.1条第2点:隧道竣工验收时质量检测应纵向布线,必要时可横向布线。纵向布线的位置应在隧道拱顶、左右拱腰和左右边墙各布1条;横向布线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5个点。需确定回填空洞规模和范围时,应加密测线或测点。)
(二)衬砌主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检测:
1、检测方法:采用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检测。
2、检测频率:每100m衬砌的拱部、边墙各抽测不少于6根主筋;隧道洞门、端翼墙各不少于10根主筋.对每根钢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量测3点取平均值。
(检测依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10第10.0.3条第3点:隧道:每100m衬砌的拱部、边墙、仰拱(底板)各不少于1处,隧道洞门、端翼墙各不少于3处,每处不少于10个点。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第E.0.2条: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
部位量测3点取平均值。)
(三)衬砌实体强度检测:
1、检测方法:普通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
2、检测频率:每100m,拱墙抽测一处,每处10个测区。(参考加10.0.3第3点)
(检测依据:由于该检测项目抽检频率无任何规范要求,所以参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10第10.0.3条第3点:隧道:每100m。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第4.4.1条:检测泵送混凝土强度时,测区应选在混凝土浇筑侧面。)
(四)衬砌轮廓线检测:
1、检测频率:每5m抽检一个断面。
(检测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中14.3.3条:直线段每6m、
曲线段每5m测量一个横断面和底板高程点,结构横断面变化处和施工偏差较大段应加测断面。)
二、联络通道(含泵房)
(一)衬砌厚度及壁后空洞检测:(依据TB10223-2004)
1、检测方法:地质雷达法或声波法。
2、检测频率:
联络通道结构层分为单层和多层。
(1)单层:隧道竣工验收时质量检测应纵向布线,必要时可横向布线。纵向布线的位置应在隧道拱顶、左右边墙、底板各布1条;横向布线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5个点。
(2)多层:隧道竣工验收时质量检测应纵向布线。纵向布线的位置应在隧道拱顶、每个结构层左右边墙、底板各布1条。
(检测依据:《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第4.2.1条第2点:隧道竣工验收时质量检测应纵向布线,必要时可横向布线。纵向布线的位置应在隧道拱顶、左右拱腰和左右边墙各布1条;横向布线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5个点。需确定回填空洞规模和范围时,应加密测线或测点。)
(二)衬砌主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检测:
1、检测方法:采用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检测。
2、检测频率:每个边墙、拱部各一处,每处抽测6根主筋,对每根钢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量测3点取平均值。
(检测依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10第10.0.3条第3点:隧道:每100m衬砌的拱部、边墙、仰拱(底板)各不少于1处,隧道洞门、端翼墙各不少于3处,每处不少于10个点。
车载电视机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第E.0.2条: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
部位量测3点取平均值。)
(三)衬砌实体强度检测:
1、检测方法:普通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
2、检测频率:各结构层边墙抽测一处,每处10个测区。
(检测依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第4.4.1条:检测泵送混凝土强度时,测区应选在混凝土浇筑侧面。)
(四)衬砌轮廓线检测:
内胎硫化机每联络通道抽检每5m抽检一个断面。
(检测依据:联络通道一般长度较短)
三、风井、风道结构
tsf过载保护参考轨道公司下发的《关于工程验收实体检测工作开展说明》抽检内容及频率。
第二部分  盾构隧道区间
盾构区间可分为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及风井、风道。
一、盾构隧道
(一)盾构隧道结构表面裂缝、缺棱掉角及管片接缝检验:
1、检验方法:目测。
2、检验频率:全数检验。
(检测依据:《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 GB50446-2008第17.0.1条,结构表面应无裂缝、无缺棱掉角,管片接缝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数检验。检验方法:目测。)
(二)盾构隧道防水检验:
1、检验方法:目测。
2、检验频率:全数检验。
    (检测依据:《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 GB50446-2008第17.0.2条,隧道防水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逐环检验。检验方法:目测。)
(三)盾构隧道衬砌结构侵入建筑界限检验:
焦化废水
1、检验方法:全站仪、水准仪测量。
2、检验频率:每5环检验1次。
(检测依据:《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 GB50446-2008第17.0.3条,衬砌结构不应侵入建筑限界。检验数量:每5环检验1次。检验方法:全站仪、水准仪测量。)
(四)盾构隧道轴线平面位置和高程检验:
1、检验方法:全站仪测中线、水准仪测高程。
2、检验频率:每10环检验1次。
(检测依据:《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 GB50446-2008第17.0.4条,地铁隧道轴线平面位置允许偏差±100mm,用全站仪测中线,每10环检验1次;轴线高程允许偏差±100mm,用水准仪测高程,每10环检验1次。)

本文发布于:2023-06-18 22:21: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439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隧道   检测   检验   质量   验收   衬砌   盾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