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工140128 王靖翔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建筑也越来越趋向规模化和现代化,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建筑垃圾,如何对其进行科学妥当的处理成为了环境保护的难点。本文对建筑固体废弃物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分选方法,阐述了国内建筑垃圾生产和资源化利用的基本情况,介绍了现有的处理技术。归纳借鉴了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化及再生处理的成功经验,针对国内建筑垃圾处理方面存在的管理和技术难题,提出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和资源化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建筑垃圾 资源化 综合利用
前言:
近年来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35%,旧城改造项目日益增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及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问题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建筑垃圾是指旧建筑物拆除和新建筑施 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近几年,我国的城市垃圾年排放量约1.5×1027.tv8t,其中,30%~40%为建筑垃圾,约4500×104~6000×104t。[2]过量的建筑垃圾必然会产生环境问题,同时又给建设单位和城市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遥控飞机制作但是由于我国垃圾处置层次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和处理途径简单化,大部分的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就近堆放或随意填埋,占用了大量土地,投入的物质条件也不够充足,只有极少量的垃圾经过简易分选,深度加工、再生利用的几乎为零,资源化水平极低,长期填埋或堆放还会污染当地土壤和水质,存在二次污染的危险。[6]
相关科研专家对建筑垃圾的组成进行分析,发现建筑垃圾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渣土、废砂浆、砖瓦碎块、碎玻璃、碎瓷砖、废砂浆、废塑料、废金属等,这些垃圾通过分拣、粉碎或剔除后是可以作为资源被重新利用的。[8]如果建筑垃圾能够全部再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大约三分之一的垃圾填埋占用土地问题,还可以降低与生活垃圾一起围城产生二次污染的风险。
一、结构与特性
1、2废塑料炼油005年建设部出台《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将“建筑垃圾”定义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11]。建筑垃圾的组成一般包括以下6 个部分: 建筑物拆除下来的砖; 旧建筑拆除后不能再使用的废弃部分;建筑物建造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未用完的材料、落地砂浆、混凝土、有金属制品、钢筋头、塑料制品、小五金等;建筑物建造施工中,开挖基础的基坑土、边坡土或碎石等;家庭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料;道路翻修产生的废料。[9]
建筑垃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不同时代、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在材料组成上具有很大的差异。90年代以后,由于新型建筑材料的大量应用,建筑物的组成材料趋向多元化,尤以化学建材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以框架结构为主的建筑逐步取代了原来的砖混结构,碎砖砌块等废料有所减少,而混凝土、砂浆、钢材等大幅增加,成为建筑垃圾的主要来源。但从总量看,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砖瓦、陶瓷等烧黏土制品仍占主导地位。新建工程中的施工垃圾主要是在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混凝土、砂浆、碎砖瓦、陶瓷边角料、废木材、废纸等。
2、随着建筑标准的提高,伴随着新科技及新材料的广泛推广与应用,垃圾数量和种类也不断增多,增加了收集与处理的难度。建筑垃圾在城市垃圾中属危害程度较小的部分,只要合理利用就不会产生二次污染[12]。
从垃圾产生的空间而言,建筑项目具有固定场地,产生的垃圾较为集中; 从时间上看,项目开工到竣工完成是排放垃圾的主要时间,且建筑物都具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物最终会变成建筑垃圾,其产生具有阶段性,易于初步的收集管理;在回收处理方面,建筑垃圾收集处理的难度较小,并且伴随垃圾处理技术的进步,很多建筑垃圾都可以转化为可用资源,带来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然而,从危害性看,建筑垃圾具有持久危害性。建筑垃圾对土质、水质、大气等具有持久的危害性,建筑垃圾如果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运往堆放场或填埋场,一般需要数十年才能趋于稳定。即使建筑垃圾已达到稳定化程度,但仍然会占用大量土地,并继续导致持久的环境问题。
p2p网络电视录像专家因而,在充分认识建筑垃圾特性的基础上,相关主体对建筑垃圾实施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综合管理显得尤为关键。
二、国内外现状
1、国外现状:
国外建筑垃圾大多施行的是“建筑垃圾源头消减策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 对于已经产生的建筑垃圾则采用科学的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近年来,废弃混凝土块被用来生产再生混凝土骨料,废弃的屋面沥青成为了道路的铺筑材料等,建筑垃圾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环保的再生资源,不仅节约资源,还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是建筑材料市场的发展势.
美国是较早提出环境标志的国家,美国政府制定的《超级基金法》规定: “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卸”。日本对建筑垃圾的主导方针是: ①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②建筑垃圾尽可能重新利用; ③对于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应予以适当处理。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环境标志的国家。德国的每个地区都有大型的建筑垃圾再加工综合工厂,仅在柏林就建有20多个。法国利用碎混凝土和碎砖块生产出了砖石混凝土砌块。英国已开发了专门用来回收湿润砂浆和混凝土的冲洗机器。北欧各国如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等1989年实施了统一的北欧环境标志。【2】
脱硫催化剂国外成功经验 :发达国家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视为实现经济环境平衡发展的重要目标.将建筑垃圾处理的全过程分为“产生、清运、中间处理、回收再利用”四个阶段,以法律规制为保障进行建筑垃圾的综合管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和再生利用的管理环节涉及政府、建设单位、垃圾处置企业,国外在法规规制、政府监管、施工管理及回收利用技术方面,对建筑垃圾进行了严格的管理
国外的成功管理经验如图1.[7]
1注塑鞋、国内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总量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绝大部分垃圾未经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耗用大量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遗洒和粉尘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我国现在对于建筑垃圾的利用主要有: 粉碎后按比例拌合作为骨料; 与粉煤灰、石灰类混合做道路基层; 铺筑路面等用途。[2]
三、资源化处理
建筑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有多种,包括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循环再生等。其中填埋、焚烧、堆肥为传统型处理方式,处理利用等级较低,目前国内已有较多应用;回收利用、循环再生为较高等级处理应用方式。减少建筑固体废弃物最有效、对能源环境破坏最少的方式为回收利用、循环再生。
1、用建筑垃圾配制再生骨料混凝土
对建筑废料中的废弃混凝土进行回收处理,作为循环再生骨料,一方面可以解决大量的废弃混
凝土的排放及其造成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 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天然骨料的消耗,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的日益匮乏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因此,再生骨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建材。
2、废砖的综合利用
建筑物拆除的废砖,如果块型还比较完整,且黏附的砂浆比较容易剥离,通常可作为砖块回收,重新利用。但倘若块型已不完整,或与砂浆难以剥离,就要考虑其综合利用问题。废砖的综合利用主要有将废砖适当破碎,制成轻骨料,用于制作轻骨料混凝土制品。
3、废陶瓷的综合利用
废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一般属于炻质类陶瓷。吸水率较低,坚硬,耐磨,化学性质稳定。将废陶瓷破碎至5~10 mm的颗粒,可得到一种优秀的人工彩砂原料。在塑料、橡胶、涂料中使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与高分子材料结合牢固、耐磨、耐热、绝缘等特点。因此,无论生产有机彩砂,还是无机彩砂,用废陶瓷粒做原料均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
4 、废木材、木屑的资源化
废木材可作为木材重新使用。从建筑物拆卸下来的废旧木材,一部分可以直接当木材重新利用,如较粗的立柱、椽、托架以及木质较硬的橡木、红杉木、雪松等,另一部分也可用于生产 黏土-木料-水泥 复合材料。对于建筑施工产生的多余木料,清除其表面污染物后,根据其尺寸直接利用,而不用降低其使用等级,如加工成楼梯、栏杆和饰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