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主要有蝗虫、蚱蜢等。发生时可用氧化乐果或敌杀死防治。病害主要有枯萎病、茎腐病、菌 核病等,农民称 “ 荸荠瘟”,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生。防治方法:一是杜绝菌源,催芽前将种茎用 2 5 %多菌灵5 0 0倍液浸泡 5 一 l 0小时排种前将有芽球茎浸泡1~2小时;苗床地和大田前2 ~ 3年不应栽过荸荠;荠田水源应清新, 不宜串灌。二是及早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 0%多菌灵5 0 0 ~ 1 0 0 0倍液、4 5 %代森猛锌或 7 0 %托布津 8 0 0倍液,隔5天喷1次, 连喷2 ~ 3 次,防治效果较好。 纯白金针菇主要有绿霉自毛和菇螨 菇蝇等病虫害 。其防治方法分别如下 : ( 一) 绿霉该病菌发生后菇体呈浅绿或 绿。它可污染培养料,与子实体争夺营养和空间,通过分泌霉素杀伤、杀死金针菇。 当绿霉菌丝接触到金针菇菌丝时将金针菇菌丝缠绕切断,抑制菌丝生长 ,严重时,绿霉可长满整个料面,使金针菇无法生长。防方法:东方人体
培养室栽培场所应保持低温,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8 5 %左右, 并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一旦发 生绿霉危害, 立即挖除带菌的培养基 ,在处理部位上撒施石灰粉或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等.也可用多菌灵 、施保功、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 防治。发生严重的要将整个菇袋带出棚外销毁 ,同时立即 通风降湿,注意不要把水喷到菇体上。菌简感染初期 ,可采用 2 %甲醛溶液或 3 %~ 5 %的石碳酸注射, 抑制绿霉的扩张。金针菇绿霉如何防治降低菇房温度和湿度加大通 风量并用草木灰覆压霉菌处,防止霉菌孢子飞扬传播。先用3 % 的来苏儿溶液或3%的甲醛溶液室内喷熏再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霉菌处。在霉菌处撒上高锰酸钾颗粒后,喷水于霉菌外围。取生石灰9 份多菌灵1份与适量水混合洗刷霉菌处用5%的石灰水浸泡霉菌,待霉菌消失后排 卷钉除石灰水,补上新料用l 2 0 0 克霉 灵溶液注射料袋内的绿霉或洗刷床面绿霉用1:8 0 0 苯菌灵溶液喷洒料袋 霉菌处。在霉菌处涂刷9 5 % 的酒精或煤油,点火烧掉,然后挖除,填补新料。用3 % 的来苏儿溶液喷洒霉菌处,洗擦工具后将霉菌挖掉每挖1 次将工具洗擦1次挖除后填补培养料和菌种。此法可彻底根治晚期霉菌生料栽培时,每1 0 0 公斤培养料中添加克霉灵1 0 0 克可彻底根除霉菌。
( 二)白毛 该病病原菌菌丝棉絮状、白 ,菌丝发达, 病原菌主要来自培养料其次是 空气中悬浮的孢子落在料面或洒水时带人。在温、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孢子萌发侵染料面,菌 丝迅速蔓延形成白菌丝,在金针菇基部侵染,菌柄变褐并腐烂,进而向上发展覆盖整个子实体,并长满整个出菇的袋口。被害处呈水浸状,并逐渐变成褐软腐。防治方法:菇房在进料栽培之前要用6 5%代森锌粉剂喷洒。当局部发病时,立即停止喷水,加强通风降低湿 度,
摘除局部病菇,在患处撒生石灰。严重的 将整个菇袋带出棚外销毁。患病区继续扩大时.立即喷洒6 5 %代森锌 6 0 0倍液、4 0%多菌灵8 0 0倍液、7 0%甲基托布津8 0 0倍液或5 0%苯菌灵l 0 0 0倍液防治
三合一打印机
( 三 ) 黄汤 侵染初期在培养基表面,菇丛中浸出白混浊的液滴,使菇柄很快腐烂,褐变成麦芽糖,最后成黄褐发粘变臭。发病原因主要是把带菌的水直接喷到菇体上,由于菇丛密表面面积大,呼吸作用很强,水分不能及时散失产生热量,病原菌在适宜条件下,大量繁殖生长,形成腐烂。防治方法:禁止水喷到菇体上,一旦发病立即采收.加强通风,降湿控温,并用 0.1窑链%多菌灵或农用链霉素处理 。
( 四) 黑筋 子实体染病后,先从单个菌株开始,轻者产生斑点,使商品价值降低,重者整丛变黑腐烂,失去食用价值。该病发展很快,菇 房内一般从上向下传染,水是其传播的主要媒介,病株上的水滴滴到健康的菌株上健康的菌株会很快发病。防治方法。选用抗病的金针 菇品种,合理调控菇房温湿度,出菇期间菇房温度应控制在1 5 ℃以下,发病后立 即将病菇 袋带出棚外销毁并用农用链霉素喷施防治。
( 五) 菇螨和菇蝇 主要发生在温度偏高的秋季和春季。发生后严重影响金针菇的产量与品质,
使其失去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防治方法: 搞好环境卫生,菇棚内外要打扫干净.不存放人畜粪作物秸秆等杂物, 培养室、菇房(棚) 使用前用敌敌畏密闭熏杀,然后关闭门窗熏蒸一昼夜,或用石灰水喷刷。菇房门窗及通气孔应安装尼龙纱网防止成虫飞入。菇房 内外经常撒石灰,消毒灭菌减少虫源。一旦发生,可用粉虱一熏净熏杀,效果较好 。
( 一) 病原菌黑头病又叫细菌性褐斑病,是一种假单孢杆菌,属于裂殖菌门、裂殖菌纲。病菌呈杆状,形 成白菌落,革兰染呈阴性反应 。
( 二 ) 病害症状
细菌性褐斑病起金针菇褐腐的细 菌性病害,对生产影响很大 病菌一般 只侵染子实体的表面组织 ,不深入菌 肉。子实体被侵染初期,菌盖表面出现 小的黄或苍褐变区,以后变成暗 褐的删陷病斑,菌盖上的病斑成圆形 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颜加深并毗连 成不规则的人型斑块,致使浅菇变为 黄 ,深 菇转为酱 。在潮湿 条件 卜,病斑表 面有一薄层菌脓 ,发 出臭 味,当斑点干燥后,菌盖开裂,形成不 对称的子实体。病菇形态变化 大,也 不会引起腐烂。金针菇菌盖病斑外围 较深,呈深褐 潮湿时中央灰 白, 气候干燥时中央部分凹陷,菌柄上的病 斑菱形,褐。有轮纹 ,外面一圈较 深
在发病严重的情况下,病斑连成一 片,包括整个菌柄 ,使菌柄全部变成褐 ,不能直立,有黏液’ ,最后整朵菇变 为黑褐甚至腐烂。
三 )发 生 条 件
该病害发病的内是品种的不抗病性,外因是高温、高湿或喷洒不干净的水把细菌带到子实体如菌盖表向长时问有水滴或湿度过大极有利丁该病害的发生,通风不畅能加剧病害的发展,中温条件适合 发病。
(四 )防 治 措 施
l红豆杉提取物、保持菇场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病 菇和废料;菇房 、床 架、用具等用前要用l :5 0倍的金星消毒液或 2 %的漂白粉等彻底消毒,尤其是原发病害较重的菇棚 。
2、拌料时应将疣霉净按 l :l o o 0倍比例兑水拌料不可用高毒高残留的防污剂之类,以确保生产效果 。
3、 工厂化栽培金针菇螨害的防治
摘要通过对在龙岩市星火微生物研究所金针菇示范场的金针菇工厂化设施化生产螨害发生情况多年观察分析阐述了工厂化金针菇发生螨害的一般性规律总结摸索简便而有效的无公害防治方法工厂化栽培金针菇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按工业化标准化的要求建立的一种食用菌生产模式是近年来食用菌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提供优质食用菌产品的有效保障在工厂化生产中病虫害相对较少发生但由于菌丝培养长期处于恒温恒湿的空间连续生产南方气候多变螨虫由于其个体 繁殖快世代交替现象严重一旦携带害螨进入培养室便可常年发生虽经多种方式进行消毒杀虫处理也很难使虫害灭绝在气候适宜时常再次爆发成灾 在常规生产中 立磨衬板对金针菇螨害的发生与防治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但对工厂化栽培金针菇螨害的危害与防治未见相关报道 笔者根据多年实践观察发现了工厂化生产螨害发生时期分析了发生的规律性采用预防为主的措施 杜绝螨害的大规模爆发。螨害发生季节经多年观察工厂化金针菇螨害主要发生于菌丝体培养阶段通常在 月底到月初尤其以忽冷忽热的短时雷雨大风天气以及梅雨季节为害最重在持续高温的月螨类的危害又稍微较轻其它季节只要坚持正常的杀虫防虫处理便很少发生或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