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第19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同步练习A卷

阅读: 评论:0

人教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第19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同
步练习A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10题;共19分)
1. (2分)下面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的诗歌《白马篇》(节选),诗歌描写的是边塞游侠少年形象。下列对其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A . “剽”字的读音是:piāo。“卑”字共8画,第五画是横。
B . “狡捷”二句,诗人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游侠儿的敏捷灵巧,勇猛轻疾。
C . “弃身”四句,诗人运用反问手法,揭示出游侠儿具有崇高思想品德的内心世界。
D . “捐躯”二句,诗人以比喻手法表现游侠儿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待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一样。
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和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红润竹蔑露宿(sù)恍惚(huǎng)
B . 陡峭幕撵走(niǎn)驿路(yì)
C . 悠闲简陋麂子(jǐ)聚拢(lǒng)
D . 漆黑漫步晶莹(yíng)菌子(jūn)
3. (2分)下列各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 . 其真/不知马也
C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 . 食之/不能尽其材
4. (2分)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扬州不仅有秀美的园林风景,更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她亲密接触,你会被她独特的诗词文化、书画文化、戏曲文化、餐饮文化和沐浴文化所吸引。置身其中,她的一点一滴都会让你心动:她的婉约灵动,她的精巧细致,她的清新秀气,她的沧桑沉浮,她的勃勃生机
①体现在莲花桥的绝美设计上②荡漾在瘦西湖的一波碧水上
③刻印在宋代石塔的斑斑印迹上④盎然在千年银杏的绿意正浓上
⑤洋溢在湖舟船娘的亲切笑脸上
A . ①⑤③④②
B . ②①⑤③④
C . ⑤②③④①
D . ②①⑤④③
5.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海绵真空吸盘B . 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 . 电子工业能够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D . 遭受了这样的挫折,大家都有点泄气,连一向沉得住气的车间主任也难免没有同样的情绪。
6. (2分)下列对本课两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人格魅力。
B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语调亲切委婉,热诚坦率,让人觉得似乎诗人就在眼前与自己交谈。
C . 《未选择的路》表面上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指的是人生之路。这是一种比喻手法。
D . 《未选择的路》一文中“恐怕我难以再回返”说明选择其中一条路意味着对另一条路的放弃,选择时应当慎之又慎。
7. (2分)《羚羊木雕》中写道“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她学习很好,人一点也不自私。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们俩叫‘合二而一’”。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此段文字共有三句话,主要的意思是突出“我”与万芳的友情特深
B . 在写法上此段文字属于概括叙述
C . “在一起”和“形影不离”都是说明友情特别深厚,意思一个样
D . “合二而一”加引号,表明是引述了老师的话
8. (2分)下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温馨(xīng)天骄(jiāo)诅咒(zhòu)掩饰(shì)
B . 琐屑(xiè)摇曳(yè)累赘(zhuì)风骚(sāo)
C . 声咽(yè)妥当(tuǒ)陶冶(yě)休憩(qì)
D . 献媚(mèi)斑斓(lán)漫溯(sù)吮吸(shǔn)
9.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通篇都是劝说口吻,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abp-486
B . 《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具有象征意味的政治抒情诗。
导电泡棉成型机C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诗人在严峻艰苦年代里的座右铭。
D . 《未选择的路》中,诗人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寄寓了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生活哲理。
10. (1分)填空。
投票箱制作①《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礼记》,相传是________(朝代)经学家________(作者)编纂的,是________(时期)间________(学派)论著的汇编。
②《虽有嘉肴》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二、诗歌鉴赏 (共3题;共37分)
11. (7分)
在山的那一边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山那边是什么呢?——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妈妈给我说过:海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哦,山那边是海吗?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妈妈,那个海呢?放水阀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1)结合语境,说说以上诗中的“铁青着脸”是什么意思?“给我的幻想打了个零分”应如何理解?
(2)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手法,诗人以“山”象征________ ,以“大海”象征________ ,把“爬山”比作________
(3)第二节诗写了什么内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12. (20分)黄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自动关窗器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
(1)这首诗的思路非常清晰,请分别用四字词语把四节内容概括出来。
(2)古今中外有许多诗人作家曾经对“路”有过精彩的描述,试写出两句让我们共勉。
13. (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这是大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堂实验课。教授拿出一个容器,注入一半清水,容器中的水呈现出常态。然后,他把容器放入冰柜,0℃以下后常态水结成了冰。最后,他又把成冰的容器放到点燃的酒精炉上,温度上升,冰慢慢融化,沸腾,变成了水蒸气。实验结束了。教授问:“水去了哪里?”教室里鸦雀无声。
“水升华到了辽阔的天空!”教授意味深长地说,“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莫不如此!常态的人
生就像容器里的清水,倒入小溪,流入江河湖海,可以拥有大地;炽热的人生就像水蒸气,不仅拥有大地,还会拥有蓝天;人生的温度如果在0℃以下,他的世界就只有巴掌那么大。”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材料的观点。(不超过15个字)
(2)教授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本文发布于:2023-05-29 21:44: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91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诗人   下列   容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