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络欣丸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动物肝功能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肝络欣丸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 HF)的效果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酒精诱导HF动物模型。6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阳性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肝络欣丸低、中、高剂量(剂量分别为2.5、5和10g/kg)组。模型组和肝络欣丸组造模4周后,模型组和正常组0.85%氯化钠灌胃,组大鼠予肝络欣,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5、5和10g/kg),灌胃,每日2 次,对照组试验时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浓度为1.25mg/ml的混悬液使用。实验8周后结束,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HA、LN、Ⅳ-C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络欣丸低、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均可降低血清ALT、AS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络欣丸低、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均可降低HA、LN、Ⅳ-C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络欣丸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LN、HA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络欣丸能有效改善酒精诱导的HF大鼠肝组织损伤程度,可以有效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LT、AST等酶学指标和HA、LN、Ⅳ-C肝纤维化指标的含量水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保护肝细胞,减轻肝脏炎症,抑制星状细胞活化和胶原合成,减轻肝 细胞纤维增生以及肝细胞脂肪样变,促进肝脏代谢和肝细胞再生来实现的。
【关键词】肝络欣丸;肝纤维化;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117-02
中频钎焊机彩油泥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指外界因素导致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CM)过度增生并异常沉积,并致肝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一种可逆的创伤修复病理过程,是大多数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特征,也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进一步发展、恶化的必经中间环节[1]。中医因其独特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在防治HF已取得了确切疗效。在抗HF方面,化学合成药物通常只作用于单一环节或靶位,而复方中药由于其多层次、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综合药理学作用而更引人关注,值得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肝络欣丸改善肝功能,HF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实验依据,特进行了本实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
ap劫 1.1材料
1.1.1动物:SPF级Wistar大鼠68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0g,购自华北煤炭医学院动物中心。
1.1.2药品、试剂及仪器:肝络欣丸(由蚂蚁、黄芪、人参、枸杞子、黄精、丹参、白术
、地黄、赤芍等20味药组成),采用先进工艺制成水蜜丸。用培养液配制成10mg/ml灌胃液,实验过程中根据要求予以相应稀释分别作为低、中、高剂量组实验用药剂并采用0.45um滤膜除菌备用。秋水仙碱片由由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3020166,产品批号:20070901),实验时用0.85%水配制成浓度为1.0mg/ml的混悬液,备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试剂盒由北京中生生物高技术公司提供,生产批号:20050704、20060704;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试剂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生产批号:2006070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060型,日本HITACHI公司。γ-放射免疫计数器:GC1200型,合肥科大创新中佳分公司生产。Biofuge-Stratos多功能台式冷冻离心机。
1.2方法:实验大鼠由华北煤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SPF级)实验室提供并按每笼5-6只分笼饲养,饲养温度:20-28℃,相对湿度:40-60%,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各为12小时。实验期间动物自由饮水和摄食无菌普通饲料。大鼠适应1周后随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实验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秋水仙碱组及肝络欣低、中、高剂量组均12只,雌雄各半。实验大鼠采用范建高等酒精性肝纤维化动物制作方法[2-3]用60 %酒精按1.5ml/100g大鼠体重的剂量灌胃,每日2 次,共计6周。高脂低蛋白饲料(以玉
米面为饲料,加0.5%胆固醇,20%猪油),实验动物自由饮水。6周后建成损伤性HF模型。各组于造模6周后给药,1次/d,每天同一时间灌胃,连续4周,分别根据大鼠体重确定药量,每3~4日称体重调整剂量1次。用药剂量:肝络欣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2.5、5、10 g/kg灌胃;秋水仙碱组按0 1mg/kg灌胃给药[6];模型组和正常组每日予蒸馏水灌胃1次,2 ml/次。实验过程中无大鼠死亡。实验10周后结束,均于末次给药后24 h,禁食12 h,脱颈椎处死。迅速股动脉放血5ml左右,在自然温度下静置15分钟左右,待血液凝固后置于离心机中,以3500r/min离心5分钟,移取上层血清,在-20℃下冷冻备检。
1.3检测指标及方法:血清HA、LN、Ⅳ-C均采用放免法(RIA法)测定,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血清ALT、AST采用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4统计学处理方法: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作t检验,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
2结果
调光镇流器 2.1各组大鼠血清ALT、AST变化的比较,结果见表1。
2.2各组大鼠血清HA、LN、Ⅳ-C变化的比较,结果见表2。
3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血和主疏泄。(1)主藏血是肝主调节的物质基础,肝血是化生肝气的物质基础,肝血充足则肝气化生有源,肝主疏泄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故有“肝贮藏充足的血液,化生和涵养肝气,使之冲和畅达,发挥正常的疏泄功能[7]”。其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调节血量:①根据人体不同状态而分配不同血量到人体组织器官需要的场所,以保证其功能活动。②滋养肝脏本身:即所谓“肝需血养”,若肝血不足,则出现眩晕眼花,目力减退,视物不清。(2)肝主疏泄是对人体脏腑器官生理活动的具体调节作用,即肝气宜泄,肝气是指肝的功能: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郁而不散,外邪入侵,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则血行不畅,脉道不利,瘀血内阻,变生积聚之证[7]。李寿山[8]认为瘀血在肝维化、肝硬化的发病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是肝维化发生的关键所在。刘宏元[9]等也指出,肝细胞及血窦内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引起肝组织微循环障碍而产生血瘀证,同时贮脂细胞及肝细胞增生分泌大量胶原蛋白,形成胶原纤维束,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也可形成血瘀证。瘀血在肝纤维化中的病理表现为肝脏微循环障碍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HF虽病在肝,但其病机转化、临床表现均与脾有关,肝脾同病是其重要病机之一。血清ALT、AST是反映肝细胞炎症和坏死的敏感指标。HA可作为抗HF药物动态观察指标[10],Ⅳ-C被认为是反映胶原蛋白生成出现最早的重要指标[11]。实验中
肝络欣丸各剂量组均有显著降低ALT、AST的作用(P<0.01,<0.05),不同剂量组肝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肝络欣丸均可降低血清HA、LN和Ⅳ-C水平的作用,且其疗效与剂量大小正相关。肝络欣丸组方中以蚂蚁补肾养肝,健脾益气,活血解毒为君药,辅以黄芪、人参、枸杞子等以补肝脾肾,丹参、赤芍、陈皮等以活血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健脾,行气化湿,疏肝解郁。因而,该药可以达到抑制病毒、保护肝脏、调节免疫、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促进再生的功效,减轻大鼠血清所致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细胞质或细胞器中的ALT或AST溢入血清中以及减少肝内胶原纤维的水平。本实验证实该药具有改善肝功能,HF的作用。
v型钢
与正常组比较a P<0.01;与模型组比较b P<0.05,c P<0.01;与肝络欣丸高剂量组比较d P<0.05,e P<0.01;与肝络欣丸中剂量组比较f P<0.05,g P<0.01
与正常组比较a P<0.01;与模型组比较b P<0.05,c P<0.01
参考文献
[1]尤金 R.希夫,迈克尔F.索雷尔,威利斯 C.马德里 主编.黄志强 主译.希夫肝脏病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医学图书出版中心,2006,第1版.376-384
[2]范建高,曾民德,李继强,等.肝内脂肪和脂质过氧化与肝纤维化关系的实验研究[J]. 中华内科杂志,1997,36(12):808
[3]李异玲,傅宝玉,王炳元,等.实验化学性与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动物模型的比较[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5,34(1):25-27
[4]梁润,英路嵘.鳖甲抗纤方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1):16-17
[5]唐智敏,茹清静,等.论肝血瘀阻与肝纤维化的关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3):14-18
[6]辛邵杰,邹正升.细胞外基质的代谢[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l0(1):54-56
[7]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第1版:89
[8]于家军,李戈,等.李寿山教授慢性肝炎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1999,26(11):483-484
[9]刘宏元,刘作恩.慢性乙肝早期肝纤维化的研究[J].天津中医,1997,14(3):101-102
[10]Sakata R,Ueno T,Nakamura T,et al. Green tea polyphenol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i
nhi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induced proliferation human hepatic stellate cell line LI90[J]. Hepatol,2004,40:52-59
[11]冯新利,徐贵平,欧阳艳.肝纤维化血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3,16(2):111-112
陶瓷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