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生物真题

阅读: 评论:0

超声波电子驱鼠器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面影响种的基因频率
tvline3.右图中曲线有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4.下列有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的H+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
旋转工作台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②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7.蚕豆根失细胞有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三合一连接件    D.每条染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密度的关系,
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26.(15分)为了更好地揭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可用猴进行科学实验(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在
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            向传
递的。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
动,其兴奋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
→神经末梢释放→                  →后膜电
位变化→右手部肌内收缩。
        若某运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
个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        兴奋,导致              分泌乖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   
  (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
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27.(18分)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黑体长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体。用A、a和B、b分别表示体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                    。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           
  (2)卷刚毛弯翅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染体上(如果在性染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者的理由是          。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
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结果预测:I 如果          ,则X染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II如果          ,则X染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III如果          ,则X染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35.(8分)[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1)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        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2)在体外培养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O2以维持细胞呼吸外,还需要提供    气体以维持       
  (3)图中过程A称为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4)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1—5:BDCAD    6—10:CBC
26.(15分)
  (1)单    神经递质(或:乙酰胆碱)
    与(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    停止传导(或:消失,抵消)
  (2)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无感电阻器
    神经-体液调节
  (3)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分泌增加
  (4)下丘脑或(神经)垂体    抗利尿激素(或:ADH)
27.(18分)
  (1)
  (2)X    常
    刚毛性状与性别有关且每种刚毛性状雌雄均有(或:交叉遗传)
    XDXdEe    XdYEe    1/8
  (3)①这只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
    ②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
    ③统计F2中雄蝇所占比例(或:统计F2中雌雄蝇比例)
    Ⅰ:F2中雄蝇占1/3(或:F2中雌:雄=2:1)
    Ⅱ:F2中雄蝇占的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中雌:雄在1:1~2:1之间)
    Ⅲ:F2中雄蝇占1/2(或:F2中雌:雄=1:1)
35.(8分)[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获能
  (2)CO2;培养液(基)的pH。
  (3)胚胎移植;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
1. 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答案:D.
解析: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旺盛,则核孔的数
目越多.A、C中的细胞分别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和抗体,代谢旺盛。B中细胞的分裂能力很强,代谢旺盛。只有D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代谢较弱。故而D中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核孔数目最少。
2. 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神奇蚯蚓养殖技术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的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于基因选择性表达概念的理解。只有在红细胞中,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才能选择性的表达。而其他选项中的ATP合成酶基因、DNA解旋酶基因、核糖体蛋白基因是在每一个具有生命活动的细胞中都要表达而分别合成ATP合成酶、DNA解旋酶、核糖体蛋白。
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高考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图示的方式考查了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方式。题目中的中的三种信息传递方式分别对应于课本上实例如下:对应于课本上的实例是:甲状腺激素这一内分泌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由血液循环运输到靶细胞处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对应于课本上的实例是: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过程中下丘脑这一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这一靶器官的过程;对应于课本上的实例是:神经元细胞产生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细胞(靶细胞)而完成兴奋传递的过程。显然在体温调节中三种方式都存在,C正确。方式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信息传递缓慢,且存在反馈调节,方式不需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速度相对较快,所以A,D正确。但方式是也是需要通过体液的,因为上个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是经过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组织液后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的,B错误。
4. 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块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
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高
答案:B.
解析:本题通过泥浆生物反应器的介绍考查了对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目中污染物的分解是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故而肯定是菌种进行有氧呼吸而分解有机物,故B正确。本题中的反应器中有土壤、营养物质和菌种,不满足生态系统(生物落及其无机环境)的概念范畴,更谈不上生态系统功能中的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A、C、D均错误。考
5.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一肌内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措施是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13:46: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35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细胞   基因   果蝇   方式   致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