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航道管理办法

阅读: 评论:0

安徽省航道管理办法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
变压器油箱∙【公布日期】1995.05.04
【字 号】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62号
【施行日期】1995.05.04
【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
【时效性】已被修订
酷基∙【主题分类】水运
正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
 (第62号)
  《安徽省航道管理办法》已经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七日省人民政府第六十六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省长 回良玉
                           一九九五年五月四日
           安徽省航道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航道管理,改善通航条件,保障航道畅通和航行安全,充分发挥水运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管理的已经通航和规划通航的航道、航道设施以及与通航有关的设施。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应统筹安排航道事业的发展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第四条 航道管理、养护和建设,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符合国家、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布的有关航道技术标准、规范。
  第五条 省交通厅主管全省航道事业。
  省水利、渔业、电力、城建、环境保护、土地等主管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协同省交通部门做好航道规划、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
第二章 航道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省交通部门设置的省航道管理机构负责全省航道及航道设施的管理、养护和建设工作。有航道管理任务的地、市、县,设置航道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的航道管理工作。
  淮河干线等航道由省航道管理机构直接管理。
  专用航道及航道设施由专用部门负责管理,业务上应接受航道管理机构的监督和指导。
  第七条 航道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执行与航道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国家有关航道政策和技术标准;
  (二)组织编制航道发展规划和航道维护、建设工程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拟订航道技术等级,审批与通航有关的拦河、跨河、临河建筑物的通航标准和技术要求;
  (四)负责航道管理、养护和建设方面的工作,对航道养护和建设工作实行质量监督;
  (五)负责航道养护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
  (六)组织开展航道科学研究、先进技术交流和对航道职工进行技术业务培训;
  (七)负责航道及航道设施的保护,依法对违反航道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罚;
  (八)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与通航有关河流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处理水资源综合利用中与通航有关的事宜;
  (九)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第三章 航道的规划和建设
  第八条 凡可开发通航和已通航的天然河流、湖泊、人工运河、渠道、水库等,都应编制航道发展规划。
  航道发展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水运发展的需要,按照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干支结合、全面治理的原则,结合江河流域规划、城市规划以及铁路、公路、水利、水电、水运发展规划制定。
  第九条 四级以上航道、跨省的五、六级航道以及专用航道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审批按《条例》的规定执行。
  五、六级省内航道的发展规划由省航道管理机构组织编制,经省交通部门审查,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抄报交通部备案。
  七级以下(含七级)航道的发展规划由地(市)航道管理机构编制,经地(市)交通部门审查,报行署、市人民政府批准,抄省交通部门及省航道管理机构备案。
  修改已经批准的航道发展规划,必须经原批准机关核准。
  第十条 各级交通部门编制渠化河流、人工运河航道发展规划和进行与水利、水电有关的工程设计时,必须有同级水利、电力部门参加。各级水利、电力部门编制河流流域规划和与通航有关的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以及进行与通航有关的工程设计时,必须有同级交通部门参加。
  主管部门在编制规划和进行工程设计过程中,应向参加部门提供有关资料,采纳有关部门的合理意见。各方意见不能协商一致时,应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决定。
  未按规定邀请有关部门参加编制的规划和进行的工程设计,审批部门不得批准。
  第十一条 航道应划分技术等级,确定航道管理、养护和建设的标准。航道的技术等级划分工作按交通部的规定进行。
移动电池  经批准的航道技术等级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必须报原批准机关核准。
  第十二条跆拳道护具 建设航道及其设施,不得危及水利水电工程、跨河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安全。
因建设航道及其设施,损坏或需搬迁水利水电工程、跨河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的规定给予赔偿、修复或搬迁,但违章工程设施除外。
  在行洪河道上进行航道整治,必须符合行洪安全的要求,并事先征求河道主管部门的意见。如意见不能协商一致时,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四章 航道保护
  第十三条 航道和航道设施受国家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
  航道管理机构有权依法制止、处理各种侵占、破坏航道和航道设施的行为。当地人民政府及公安、水利、渔业等主管部门应当支持航道管理机构依法行使职权。
  第十四条 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三级航道中心线的两侧各70米,四、五级航道中心线的两侧各50米,六、七级航道中心线的两侧各30米的水域内,设置拦河捕捞网具、有碍船舶航行的其他固定网具或种植水生作物;
  (二)向通航河流、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水域倾倒泥土、砂石、垃圾以及其他碍航物体;
  (三)在船闸引航道内装卸货物或建设有碍船舶航行、停泊、安全的建筑物;
  (四)在航道内任意锚泊船舶、排筏或流放竹木;
  (五)未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航道上擅自设置站卡、拦截船舶或强行登船检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五条 航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航道管理和养护工作,保持航道和航道设施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保障航道畅通。
无线存储  航道管理机构进行勘测、疏浚、抛泥、吹填、清障、维修航道设施和设置航标等航道养护工程,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非法阻挠、干涉或索取费用。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应征求城建部门的意见;对河岸稳定、阻水排流、安全泄洪和水工程安全有不利影响的,航道管理机构应事先征得水利部门同意。
  河道主管部门进行河道整治,涉及航道的,应当兼顾航运的需要,并事先征求交通部门的意见。
  第十六条 修建与通航有关的码头、驳岸、闸坝、水电站、桥梁、渡槽、架空电线、水下电缆、管道、隧道、滑道、抽水站、贮木场、房屋等拦河、跨河、临河建筑物和引水灌溉、水产养殖工程等,必须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通航标准及有关技术要求。
  第十七条 在通航河流上修建永久性拦河闸坝,建设单位应根据水运发展的需要,同时修建过船建筑物,并妥善解决施工期间的船舶安全通航问题,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工程施工确需断航的,断航前必须征得交通部门同意,并应修建临时过船设施或驳运设施。
  在不通航河流或人工水道上修建闸坝后可以通航的,建设单位应同时建设适当规模的过船建筑物;不能同时建设的,应当预留建设过船建筑物的位置,并创造条件,尽可能快地建设。所需费用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由交通部门承担。
  过船建筑物的建设规模,应依照批准的水运发展规划和交通部颁发的《船闸设计规范》的
规定执行。
  过船建筑物的设计任务书、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必须征得交通部门同意。工程竣工验收应有交通部门参加,符合设计要求的方可交付使用。
  第十八条 因紧急抗旱需要在通航河流上建设临时闸坝,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旱情解除后,建闸坝单位必须及时拆除闸坝、清理航道,恢复原通航条件。
  第十九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建的闸坝、桥梁和其他建筑物,造成断航、碍航、航道淤塞的,由省航道管理机构根据流域经济发展需要提出复航规划、计划和措施,经省交通部门审查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有关地方的人民政府应本着“谁造成碍航谁恢复通航”的原则,责成原建设单位或其主管部门补建过船建筑物,改建、拆除碍航建筑物,清除淤积,恢复通航和通航条件。
  第二十条 在通航河段或其上游兴建水利水电工程、控制或引走水源,建设单位应事先征求交通部门意见,并保证航道和船闸所需的通航流量。在特殊情况下,因控制水源或大量引水影响通航时,建设单位应采取补救措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水利、城建、电
力、农业、渔业、交通等有关部门共同协商,统筹兼顾给水、灌溉、水运、发电、渔业等各方面需要,合理分配水量。
斩波调速器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01:11: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29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航道   建设   有关   规划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