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充胶Underfill填充流程

阅读: 评论:0

底部充胶Underfill填充流程
5.6、Underfill工艺控制要求
、如果客户没有特殊要求一般的产品BGA填充建议直接使用人工胶,普通的气动式胶机(脚踏型)就可以完成点胶过程。如果客户要强调点胶精度和效率的话可以选用各种在线或离线的点胶平台或全自动点胶机多拉寻物大冒险
、从冰箱取出胶水回温至少4小时以上,禁止采用加热方式进行回温。
、如果开封48小时后未使用完的胶水,需密封后重新放入冰箱冷藏;回温后未开封使用的胶水超过48小时也需重新放入冰箱冷藏。
根据元件本体尺寸大小合理计算出所需胶量,并通过点胶针管孔径尺寸和充胶的时间来准确控制胶量。
充胶时,如果使用的胶水黏度较大或PCB表面处理光洁度不理想,可以尽量将PCB倾斜30°放置,以便胶水充分渗透。
当PCBA上的器件充好胶以后需放置3~5分钟,以确保胶水充分渗透。
使用回流炉或专用烤箱加热固化,固化温度需控制在120℃~140℃之间,固化时间需5~10分钟。
、根据PCB表面平整度控制填充速度,避免胶水流动过快导致空气无法排出,结果导致空洞的形成,如图所示:
注:在锡球旁边产生空洞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接受范围是空洞体积不能超过锡球直径的25%,产生空洞的原因主要是在胶水渗透过程中,胶水的流动速度大于里面空气特别是锡球附近空气的排出速度造成,也就是说,胶水通过毛细现象流到BGA四周的时候,里面锡球周围的部分空气还没来得及排出就被封在BGA里面造成空洞的产生。
胶水固化后,在元件边缘的堆积高度不能超过元件的本体高度。
距离被填充元件边缘2MM以外的区域不允许胶。
、按键、连接器、定位孔、金边、测试点、SMI卡、T-卡不能沾胶,屏蔽架(双键式)外侧边缘禁止有胶水,以防止屏蔽盖上盖盖不上和不平整。
胶量需要达到75%以上的底部填充体积。
、要求从元件四周可以观察到固化后的填充胶。
、如果目检判断胶量不足,则要求进行二次填充。
在整个滴胶过程中,要求精确控制以维持胶的流动,避免损伤和污染芯片。
5.7、Uuderfill返修流程
待返修元件拾取
.1、工具准备及材料准备:
用胶带纸把返修板粘好,并将其固定于工作台上
.2、温度控制以及热风加热
持续用热风元件表面进行150加热,可将热风设置到300球头挂环@12秒使填充胶变软,热风与元件之间的距离约为3~5MM。
.3、元件周围残胶去除
用牙签或小木棍(禁用尖锐利器)去除元件周围已经被加热变软的残胶
.4、元件拆取
用返修工作台加热元件:
为确保元件表面温度达到或超过217(Lead-free)哑光玻璃,随着返修工作台加热到液相线以上一段时间(如15秒左右)牵引头
备选:用热风加热元件:
为确保元件表面温度达到或超过217可将热风调节到350石英陶瓷辊左右以使其达到液相线以上一段时间(如1分钟左右)。
用镊子拆取元件
注意可以先使用报费板进行实验,对加热方法理解后,再进行批量返工
.
5、元件底部残胶处理
将热风加热残胶(如可调节至200摄示度左右),即可马上进行残胶清理:用牙签或者尖头木棍把残留在电路板焊盘表面的残胶刮掉用烙铁和吸锡带将残留在电路板表面的残锡沾掉用丙酮或异丙醇清洗电路板焊盘
元件重新贴装
.1、滚锡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
用锡线和烙铁在电路板焊盘上滚锡(注意:必须保证这一步电路板焊盘无脱落以及焊盘清洁,可以借助10倍以上放大镜)
.1、元件的重新贴装
用返修台定位后进行(注意:为预防焊接不良,可以预先用助焊剂笔涂助焊剂在电路板焊盘上)
再次底部填充元件
再次底部填充重新贴装好的元件,遵照正常底部填充以及固化工艺流程(注意:空洞问题;再次底部填充必须保证电路板干燥,在施胶前必须先干燥(如可在2小时@125条件下;或者放在空气中8小时);再次底部填充流程须较正常流程慢,因为维修后的电路板情况相对条件以及品质较差)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07:56: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07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元件   胶水   加热   电路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