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况
下水库大坝填筑需各种填筑料总方量为137.08万m3,其中垫层料全部在地下输水发电系统人工碎石加工系统采购上坝,下库明挖料堆存场约有20万m3利用料可用于坝体填筑,粘土铺盖料从土料场开采,石渣铺盖料为建筑物开挖利用料,其余9.94万m3过渡料和84.4万m3堆石料全部从常家冲石料场开采。常家冲石料场位于大坝左岸下游0.9~1.3km,料场储量完全可满足大坝填筑要求,料场岩石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满足筑坝要求。
1.1、料场地质情况
料场地质构造较简单,石料以二长花岗岩为主,局部分布花岗伟晶岩脉或石英脉,花岗岩岩石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等。料场地表坡度16°~55°岩体风化较深,全、强风化岩体下限埋深分别为2~10m、3~12m,局部发育NWW向断裂构造,沿断裂构造多形成风化深槽,对料场开采有一定影响。高程60m以上剥离层平均厚度5.6m,无用层体积93.6×104m3弱风化及其以下石料储量368.8×104水泥增强剂配方m3。
1.2、交通运输条件
常家冲石料场位于大坝左岸下游,内、外交通方便,经常家冲渣场公路及对外公路可与外界相连;经左岸上坝道路和下水库左岸施工道路,料场开采的石料可直接运抵坝址,目前左岸上坝道路和下水库左岸施工道路已经完工,交通较为便利。料场正式开采前将新修料场L5施工道路,该路起点为常家冲渣场公路的末端120m高程,终点为料场180m高程,全长约300m,路面宽12m,碎石路面,平均坡度6%。 1.3、主要工程量
料场高程60m~180m可开采储量368.8×104m3。本工程需从料场开采石料总量为94.34×104m3,经初步分析,从料场180m高程开采至120m高程,其方量即可满足坝体填筑需要,主要工程量见表1。
表 1 料场开采主要工程量表
项目名称弧形门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无用层剥离 | 万m3 | 25~30 | |
堆石料开采 | 万m3 | 88.8 | 利用系数按0.95考虑 |
过渡料开采 | 万m3 | 10.46 | 利用系数按0.95考虑 |
| | | |
1.4、施工特点
⑴料场开采强度高,根据大坝填筑进度计划,最高开采月强度约20万m3/月,为形成流水作业布局,对料场进行分区开采,合理布置料场内作业道路,施工时配备性能先进合理、数量充足的机械设备,以满足高强度上坝供料要求。
⑵质量要求高,坝体填筑质量和进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料源质量,为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料场开采前应进行全面的爆破试验,确定合理的爆破参数,使开采石料的各项指标和数量满足工程需要。
⑶安全、环保要求高,工程位于黑糜峰森林公园,料场开采爆破频繁,开挖后形成的永久边坡高达数十米,因此,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控制爆破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爆破有害效应,做好料场排水系统,及时对料场永久边坡进行支护,确保施工期安全,确保料场周边原始生态环境和景观不受破坏。
石墨密封圈2、石料场的复查
进场后,及时进行石料场的复查工作,通过对料场的复查,进一步探明石料场的地质条件
和储量,为石料场中规划不同品质料开采分区、优化开挖爆破参数、布置规划存储料场和弃渣场以及对开挖、装运设备等的资源配置提供第一手资料。
⑴首先进行料场原始断面的测量,为复核料场的总贮量提供依据;
⑵根据料场表层剥离后揭露出的地质情况,有针对性的加密布置地质钻孔,确定有效开采层厚度和软弱夹层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复核料场有用料的储量;
⑶对所需各品种的开挖料和不同高程段的岩石进行物理力学性能的取样复核试验,进一步确定强风化、弱风化和新鲜岩石的界面,复核各种品质料的贮量和分布情况,指导施工;
⑷在石料场开采施工中,及时进行地质描述工作,随着石料场开挖进程的不断变化,所揭露出的地质条件逐渐清晰和完善,因此,通过对不断揭露出的地质条件分析、研究和推测,可进一步明确料场的储量分布情况,用以不断优化开挖规划,指导施工。
3、料场开采规划布置
3.1、料场开采分区规划
常家冲料场作为大坝填筑石料的主要料场,将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向工程提供过渡料、堆石料,为满足开采强度要求,减少施工干扰,方便料场管理,布置循环流水施工作业面,拟将料场由东南向西北方向依次划分为Ⅰ、Ⅱ、Ⅲ三个开采施工区,其中Ⅰ、Ⅱ区全部开采堆石料;Ⅲ区以开采过渡料为主,开采堆石料为辅。
各采区长度因开采高程变化而变化,采区长度为50~70m。
3.2、料场开采道路规划
根据料场的地形条件和料场的开采分区规划,为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料场施工道路的布置规划应满足:
⑴整个料场形成循环道路,避免钻爆挖运等工序之间的相互干扰,防止因爆破导致施工道路阻塞中断,影响石料的正常运输。
⑵在各区之间布置施工支线道路,施工支线道路的控制范围在30~40m,确保每个开挖工作面均有施工支线与施工主干道相通。
⑶临时施工支线的布置主要根据施工现场灵活布置。
低压成型机
⑷支线道路采用泥结石路面,路面宽8m,平均坡度控制在7%以内,最大坡度控制在10%以内,个别特殊路段可略超出,作为开挖和运输的通道。
3.3、石料场开采施工用风、水、电规划
3.3.1、施工用风
料场开采选用自带风系统的液压钻机为主要钻孔设备,另设3#供风站,站内配备3台20m3移动式空压机和2台9m3pc abs合金移动式空压机,为边坡预裂钻孔、边坡支护、大石解炮钻孔等供风,整个料场用风采用分散供风方式。
3.3.2、施工供水
上坝料的加水采用运输途中集中加水和坝上补水相结合的方式。由于石料场范围仅有边坡局部锚喷支护时施工用水、机械设备冷却用水且用水量较小,为简化布置、方便施工,在料场施工用水较集中的部位布置10m3可移动的钢制水箱(采用洒水车送水),内置1台高压水泵接水管向作业面供水。
txue3.3.3、施工用电
料场施工用电主要是夜间施工照明和边坡支护小型设备用电,拟从系统供电线路就近接支线至料场向料场供电。
3.4、料场场地排水规划
为确保石料场施工的正常进行,首先要结合料场范围的永久排水设施,作好施工期的场地排水工作。
⑴在开挖轮廓线以外,形成永久截水沟,将雨水引排到石料场下游的冲沟或河道,防止雨水流进开挖工作面,形成对工作面的污染和对边坡造成危害。
⑵在永久边坡的马道内侧,布设排水沟,并与截水沟连通,形成综合排水系统,及时将坡面雨水,汇集后外排。
⑶石料场的开挖施工工作面要平整,而且,在布置时应注意整个工作面要形成一个自然的顺坡,便于及时将雨水排走,在开挖工作面上不形成积水,避免对钻孔爆破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