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至攀枝花高速公路C13电渗析实验装置合同段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起讫桩号K44+558~K50+760.654全长6.203Km。位于攀枝花仁和区金江镇,场地总体属低中山构造剥蚀地貌,沟谷斜坡地形。场地南高北低,总体向北倾斜,地形坡度一般10°~20°,高程介于1132m~1016m之间,相对高差约116m。路线以填方形式横跨两个冲沟,两冲沟在机耕道处(钻孔K45000L30)交汇,冲沟总体走向约343°,呈“V”型,纵向坡度8°~15°,沟岸斜坡坡度一般25°~40°,切割深度20~35m。场地植被稀少,主要为剑麻及杂草。场地南侧斜坡有薄层的残坡积层覆盖,路线以北冲沟内覆盖一定厚度的填筑土层,其余地段基岩裸露,出露为晋宁期石英闪长岩。石方挖方总量为710772m3。
二、施工方案
1、爆破类型及业主要求
根据地质及地形、地貌(属台阶式)及沿线居民区很近等情况,爆破采用延长药包,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本段主爆区拟采用浅孔爆破(H<5.0m),一般钻孔深度控制在2~3m范围内。为保证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及边坡平整度,本工程对于岩石挖方路段坡面2~3m范围内拟采用光面爆破技术。 2、爆破参数的确定
(1)最小抵抗线W(m)
微波感应模块根据本段的岩石构造及地质条件等情况,取W=(0.5高增益天线~0.9)H
H为阶梯高度。
(2)孔深h(m)
根据岩石坚固性,采用以下参数:
坚硬岩石:h=(1.1~1.15)H
硬岩石:h=H
松软岩石;h=(0.85~0.95)H
本段为松软岩石,采用h=0.9H=2.7m
(3)孔径d(mm)
一般孔径d=32~50mm
(4)浅孔爆破时的装药量Q(Kg)
Q=eqabh
q---单位消耗量,见下表
土的类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q(kg/m3) | 0.5~1.0 | 0.6~1.1 | 0.9~1.3 | 1.2~1.5 | 1.4~1.65 | 1.6~1.85 | 1.8~2.6 | 2.1~3.25 |
| | | | | | | | |
本段属于五类土,q取值1.5;
e---换算系数,见下表
名称 | 型号 | 换算系数 | 名称 | 型号 | 燕窝饼换算系数 |
岩石硝铵 | 1号 | 0.9 | 35%胶质 | 普通 | 1.06 |
岩石硝铵 | 2号 | 1.0 | 混合胶质 | 普通 | 1.0 |
露天硝铵 | 2、3号 | 1.14 | 梯恩梯 | | 1.05~1.14 |
62%胶质 | 普通 | 0.89 |
| | 1.14~1.36 | 书法教学系统
62%胶质 | 耐冻 | 0.89 |
| | 1.14~1.42 |
| | | | | |
本路段采用2号岩石,采用其他乘以换算系数。
3、布孔参数的确定
(1)孔间距a(m)
本段拟全部采用电起爆,a=(0.8~2.0)W,本次取1.4W。 (滑水鞋2)孔排距b(m)
b=(0.8~1.2)W,本次取1.0W。
(3)布孔原则
本段由有经验的爆破工程师布孔,布孔应考虑炮孔类型、深度、角度、岩石地理结构及周边环境等因素。浅孔爆破一律采用平行于台阶的梅花形布孔方式,在底孔爆破时(路基面以上小于2m的高度)采取水平斜眼布孔,超钻15~20cm,防止欠挖及震松基底,为了翻松底碴,消除底坎,必要时可减少装药量,加密炮眼间距,以便施工机械工作,不影响施工进度。
钻机采用YT-24手风钻进行钻孔,钻孔直径φ32~φ50mm。
4、起爆网路连接方式及计算
a、串联式
R=Rm+Rb+n×r
I=U/R
i=I
R--- 总电阻(Ω)
r--- 一个的计算电阻(Ω)
i--- 一个中的电流(A)
Rb--- 支线电阻(Ω)
n---线路中电数
Rm---主线电阻(Ω)
U---电源的电压(V)
I---主线中的电流(A)
b、并联式
R=Rm+r/n
I=U/R
i=I/n
c、并串联
R=Rm+n(Rb+r/m)
I=U/R
I=im
d、串并联
R=Rm+(Rb+nr)/m
I=U/R
I= im
其中m—线路中电组数
根据本段石方爆破区离居民区近的特点,拟采用小型爆破,串联方式,一般一次性起爆数为m=10~20发。
5、起爆方式
(1)本合同段路堑石方爆破采用电力起爆为主,有特殊要求的(光面爆破、预裂爆破)可采用起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