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和科研工作中,经常要做许多试验。特别在纺织生产过程中,实际问题是错综复杂的。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单独起作用,有些因素的水平好坏与另一个因素水平的选取有紧密地依赖关系。在安排试验时总想多试验几个因素,但是逐个试验,次数必然很多,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有时还会因为时间的拖长,试验条件改变,使试验失败。那么,如何安排这种多因素的试验,使试验既能次数少,耗费小,又能得到正确结论,取得较好的效果呢?这就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正交试验设计是一种安排多因素试验的数学方法,它是从大量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它在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研究采用新工艺、新品种,了解新设别的工艺性能以及改进技术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正交试验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是:
1.合理安排多因素的试验,使试验次数尽量减少。
2.从试验数据中能分析各因素对试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即要能分析出哪些是主要因素,哪
些是次要因素,哪些是独立作用,哪些是交互作用。
第一节 正交表的一般知识
一、正交表的定义
设有a1,a2…ar和b1,b2…bs两组水平,把“水平对”
(a1,b1),(a1,b2)…(a1,bs)
(a2,b1),(a2,b2)…(a2,bs)
………………………………………
(ar,b1),(ar,b1)…(ar,bs)
称为上述两组水平所构成的“完全对”。一般写成(ai,bj),用数码表示,如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完全对”的个数=因素1的水平数因素2的水平数
如果一个矩阵的某两列中,同一行的水平所构成的“水平对”是一个“完全对”,而且每次出现的次数相同时,就说这两列搭配均衡。如
1 | 1 | 1 | | 1 | 1 | 2 | | 2 | 2 | 1 | | 2 | 2 | 2 |
1 | 2 | 2 | | 2 | 2 | 2 | | 1 | 1 | 1 | | 2 | 1 | 1 |
2 | 1 | 2 | | 1 | 2 | 1 | | 2 | 1 | 2 | | 1 | 2 | 1 |
2 | 2 | 1 | | 2 | 1 | 1 | | 满液式蒸发器 1 | 2 | 2 | | 1 | 1 | 2 |
| | | | | | | | | | | | | | |
在每两列中,(1,1),(1,2),(2,1),(2,2)都各出现一次,因此“搭配均衡”。又如
1 | 1 | 1 | | 1 | 1 | 1 | | 1 | 1 | 1 |
1 | 1 | 2 | | 2 | 1 | 2 | | 1 | 2 | 2 |
1 | 2 | 1 | | 2 | 1 | 2 | | 2 | 1 | 1 |
1 | 2 | 2 | | 1 | 1 | 1 | | 2 | 2 | 2 |
2 | 1 | 1 | | 2 | 2 | 1 | | 1 | 1-甲基环戊醇 1 | 2 |
2 | 1 | 2 | | 1 | 2 | 2 | | 1 | 2 | 1 |
2 | 2 | 1 | | 1 | 2 | 2 | | 2 | 1 | 2 |
2 | 2 | 2 | | 2 | 2 | 1 | | 2 | 2 | 1 |
抽油机模型 | | | | | | | | | | |
在每两列中,(1,1),(1,2),(2,1),(2,2)都各出现两次,因此也是“搭配均衡”的。
由此,可以得到正交表的定义为:设A是一个nm矩阵,如果A的任意两列都搭配均衡,则称A是一个正交表。
也就是说,只要任意两列的水平所构成的“水平对”是一个带有相同重复的“完全对”,或者说只要任意两列间各个水平相碰次数相同,搭配均匀,这样的表格就叫正交表。其实正交表就是利用“均衡分散性”和“整齐可比性”这两条正交性原理,从大量试验方案中挑选适当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试验点,并按照有规律的顺序排列成的表格。
可见,正交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每列中,各种水平出现的次数相等。
(二)任意两列中,“完全对”出现的次数也相等。
再看
(1) | 1 | 1 | 2 | (2) | 1 | 1 | 2 | (3) | 1 | 1 | 2 | (4) | 2 | 1 | 2 |
| 1 | 2 | 1 | | 2 | 1 | 1firmicutes | | 2 | 2 | 2 | | 2 | 四巧板2 | 1 |
| 2 | 1 | 1 | | 1 | 2 | 1 | | 1 | 2 | 1 | 本振频率 | 1 | 1 | 1 |
| 2 | 2 | 2 | | 2 | 2 | 2 | | 2 | 1 | 1 | | 1 | 2 | 2 |
| | | | | | | | | | | | | | | |
它们都是正交表,把(1)的第一列何第二列互换得(2)表,把(1)的第4行换到第2行得(3)表,把(1)表的第1列的水平编号1和2互换得(4)表。由此可知正交表有如下一些性质:
1.列的位置可以互换,互换后仍然是任两列搭配均衡。
2.行的位置可以互换,互换后“水平对”没有变。
3.同列的水平可以互换,互换后不影响“水平对”。
二、正交表的代号
正交表分为几种类型,由于水平数和列数不同,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正交表。现在仅对常用正交表的代号作如下介绍。
一般正交表的代号为
其中:----- 正交表;
----- 试验方案数(正交表的行数);
----- 因素的水平数(或叫位级数、处理数);
----- 正交表的列数。
如,表示试验4个方案,全是2水平,共有3列的正交表。
又如,表示试验8个方案,全是2水平,共有7列的正交表。
又如,表示试验9个方案,全是3水平,共有4列的正交表。
又如,表示试验25个方案,全是5水平,共有6列的正交表。
当试验因素的水平不相同时,有混合型正交表,其代号为
如,表示试验18个方案,有1列6水平和6列3水平的正交表。
如,表示试验16个方案,有3列4水平和6列2水平的正交表。
四、正交表的交互作用表
按正规方法排出的正交表,大多数都附有交互作用表,以便在考察交互作用时使用。现以的交互作用表(表5-9)为例说明交互作用表的用法。
表5-9 交互作用表
把两个列号像坐标交点一样,到表中的交点即为交互列的列号。如第1、2列的交互列在第3列;第3、6列的交互列在第5列。
有些正交表后面没有附上交互作用表,可能有以下原因:(1)在正交表下面注明一句话就能表达了,不必列成表,如,在下面注明,任意两列间的交互作用为另一列。意思表示:第1、2列的交互列在第3列;第1、3列的交互列在第2列;第2、3列的交互列在第1列。(2)这些表无法考察交互作用。(3)这张表不是按正规方法排出的。
关于交互列的知识,只简要介绍两点:
(一)任两列间都有个交互列(为因素的水平数)。如时,任两列间都有个交互列。时,任两列间都有个交互列。
(二)正交表中交互列的总数为个。式中,为排列符号,为安排因素的列数,如取时共有
个交互列。如取时共有
个交互列。
总的规律是:水平数越多,交互列数越多;考察的因素越多,交互列也越多。
第二节 正交试验设计的应用
正交试验设计法可用于纺织工程中的多因素问题分析。下面通过几个实例,从中总结出正交试验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例5-1 为了提高18特汗布的条干,减少由于条干粗细结较多产生的阴影,在工艺方面进行试验。根据经验,条干不好主要是握持力与牵伸力不相适应。按照工厂的具体条件,选择细纱后牵伸、细纱加压和粗纱捻系数这三个因素,并各取三个水平进行试验,其因素水平表如表5-10所示。
表5-10 因素水平表
| 细纱后牵伸A | 细纱加压重B | 粗纱捻系数C |
1 | 1.14 | 10×7kg | 95 |
2 | 1.01 | 13×7kg | 104 |
3 | 1.24 | 13×8kg | 112 |
| | | |
选什么样的正交表呢?考虑到三个水平的正交表有,,等,由于试验次数不能多,又没有考察交互作用,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