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新教材的开放性数学教学研究

阅读: 评论:0

基于数学新教材的开放性数学教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变革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开放性的数学教学逐渐受到教育者的重视。针对现行教材存在的缺陷,新的数学新教材实施了开放性学习方式,强调知识的探究和个性化的学习,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开放性数学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一、开放性
    开放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开放性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参与到探究性、研究性的学习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数学学科中,由于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性的学习方式,更注重让学生实现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探究。
    二、探究性
    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概念、命题和定理组成的,它们之间的联系错综复
杂,可以供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在开放性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适当的探究活动和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概念、掌握方法、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知识的探究。
    三、个性化
    开放性数学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各不相同,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
    四、创新性
    开放性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发掘、思考问题,尤其要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寻求答案的不同思路和方法,并将不同方法归纳总结,从而形成个人的思路和想法。
    开放性数学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讨论、引导、启发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掌握基本概念、常识和方法,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研究问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分组布置任务或让学生自行组队,通过合作探究问题,收集资料、讨论分析问题,最终共同达成目标,这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三、个人独立学习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对某一问题独立思考、探究、分析,通过课上案例、课外例题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案例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究知识规律,引导学生发掘数学无处不在的情境和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二、培养探究能力
    数学学科的探究是学生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过程,教师可以创建多种形式的数学学习活动,比方说教师可以挖掘每一章节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通过探究理解概念、揭示规律、推断结论、猜想解题等方式,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总之,基于数学新教材的开放性数学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和探究,注重个性化学习和创新性思维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及差异性,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3-05-11 05:52: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948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学习   数学   探究   开放性   教师   问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