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阅读: 评论:0

滑模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民生建设的重要项目,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各项技术的科学应用对于整体工程的建设质量、施工进度等均有直接影响。滑模技术经过多年实践应用已经达到成熟水平,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当中应用滑模技术能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使施工具备效率高、造价成本低等优势。基于此,本文对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滑模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先分析技术的应用特征和优势,之后具体论述滑模技术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滑膜技术;水利水电;施工应用
引言
水利水电项目是我国人民生活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在不同的项目中,施工技术的选择应根据项目本身的特点,充分结合施工要点和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突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点,并适应其建设的特点。
一、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模板工程技术的必要性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模板工程技术的有效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包含了模板和支撑等施工形式;同时它还可以使混凝土和模板之间进行直接接触,能够实现混凝土和模板大小、尺寸方位等方面的完全符合,从而有效避免了不必要误差的产生。其支撑系统主要是用在模板支撑上的,可以有效确定模板在施工过程中的确定位置,且能够最大程度上承受模板所存在的荷载力。但是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倘若模板之间的接缝不够严谨,会导致在后续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漏浆的现象,随之就会伴随表面出现空洞,最终会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在模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支撑力度不充分,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就很容易产生变形或是错位等现象,同时也会使模板的位置、尺寸大小等产生一定的偏差,这不仅会对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严重时还可能会造成水利工程坍塌,进而引起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模板工程技术的有效利用,确保其施工质量能够全面满足施工的相关标准要求。
二、水利水电工程滑模技术概述
滑膜的模板构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普通模板,一个是专业模板,滑模施工的模板
当中有配套的动力机械及滑行伸臂等方面的设备。目前在滑膜动力机械当中,主要的动力源是液压型的千斤顶。在这种千斤顶的使用之下,可以将两米左右的模板顺着已经成型的混凝土进行滑动。混凝土可以经过发热的分层部分,在套槽之中浇灌,而且每一层的浇筑的厚度,应该控制在三十厘米左右,磨板下方的混凝土达到一定标准之后,模板的掏槽需要根据提升机的具体功能,按照已经浇灌完毕的混凝土表面的轨迹来滑动。也可以沿着模板外表面滑动,向上滑动二十五厘米左右之后,反复对其进行相同的施工,一直到符合相关要求之后,才可以完成施工。
三、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的使用策略
3.1模板施工时需主要事项
模板安装后应进行检查及清理干净,模板漆周转2~3次,达到周转数次后,应进行脱漆处理,或采用机具将原有漆膜打掉,不能在原有漆膜上直接涂刷新的模板漆。立模时要逐层校正上下层偏差,以免产生错台。砼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看护模板。验收严格执行“三检制”,并按要求填写验收资料,经由质检员报监理工程师申请验收。各工序验收通过,浇筑准备完成后,最后签砼浇筑开仓证。
3.2避免边坡坍塌
主要包括垫层坍塌及混凝土浇筑层的坍塌。避免垫层坍塌,一般会使用添加填出料的方法,使用大头木板通过锹拍来进行完成,同时在进行模具安装及移动的时候,必须要能够保障应力的均匀,防止出现混凝土的浇筑层因为不稳定而坍塌的情况。主要需控制混凝土当中的含水量,比如混凝土的含水量较大,虽然滑膜在移动的过程当中速度有所减慢。也很容易会因为边坡坍塌或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导致难以持续施工。
3.3混凝土浇筑
为避免混凝土温差产生裂缝,浇筑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混凝土由下库区拌合系统拌制,通过10m3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至闸井高程平台,经过泵机泵送入仓。采用50mm软轴振捣器,先平仓后振捣,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插入下层砼5cm左右,插入砼的间距小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5倍(一般40cm),模板的距离大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一般为20cm),呈梅花形布置,尽量不触动拉筋。顶部葫芦提升滑模→提升到位侧面葫芦安全保护→抺面、压光→砼入仓、振捣→下一个循环。滑模提升采用10t手拉葫芦,两侧各配一个10t平衡葫芦。在边坡坡顶设置2块长1.5m×1.5m宽×1.2m高的混凝
土配重块,滑模提升选用公称抗拉强度为1670MPa直径为26mm纤维芯钢丝绳,与配重块吊环连接,滑模提升系统布置。
四、加强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4.1打造科学化、高素质人才队伍
为了提升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平,首先需要提高施工管理者的专业技能,积极组织施工管理者开展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者认知水平,为管理者开展技术管理、制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其次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力度,鼓励施工人员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常见问题的处理能力,通过实践不断提升管理者和施工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工程建设切实取得良好的成效。
4.2深入落实施工安全制度
施工安全制度是保障水利工程安全、顺利施工的重要基础,能有效减少风险所引起的安全事故。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并根据以往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经验,制定针对性强、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制度,使得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有章可循。
同时,管理人员要将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深入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环节中,做好施工安全检查,督促施工人员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遵守制度,安全进行施工,使得施工风险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4.3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要投入大数量、多种类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也是完成预期建设目标的物资基础。一般情况下,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受原材料质量的影响显著,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控,以保证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其一,采购工程材料时,根据材料使用标准采购人员综合对比市场上的多种材料,确定能够达到施工要求的材料类型和可靠的材料供应商。其二,相关专业人员应在原材料进场前做好质量检查、验收工作,在质量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方可允许材料入场,否则禁止入场。其三,依据材料性能的差异性分类管理、存放各种施工材料,科学控制材料的存放环境,并做好相应的防潮工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建设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在水利工程建设实践中,风险伴随其施工的整个过程,既有自然环境因素形成的风险,也有技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施工单位应当提高对施工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做好勘查和技术准备工作,落实安全制度,加强风险监管,使得施工风险对水利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推动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梁荣,王华明,袁婷.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0):152-153+156.
[2]袁伟.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1(11):97-99.
[3]张晓明.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长江技术经济,2020,4(S2):219-220.
[4]杨加良.浅谈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23):146.
[5]罗绚.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9(21):245.

本文发布于:2023-05-10 17:55: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941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施工   技术   模板   水利水电   混凝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