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智能控制器行业行动计划
20xx年
随着锂电池不断普及,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等下游
领域对锂电池的需求快速提升。智能控制器作为锂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可实现对锂电池充放电电压和电流控制、以及温度、电量等指标
监控,保证了锂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电池容量的增大和
快速充电技术渐趋成熟,智能控制器不仅可实现锂电池快速充电,还
延长了可使用寿命,其市场需求将伴随锂电池需求的增长而快速上升。
新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产业发展要把握好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要求,结合产业自身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科学制定具有战略性、前
瞻性和导向性的发展规划,全面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对扩大就业,
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未来几年产业健康 快速发展,按照“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和“产业倍增”的战略部署,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制定本规划。
第一条发展路线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立足国内市场需求,以技术创新和创意设计为动力,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注重增值服务,着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 业创新联盟,加快创新发展,加强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打造创新化、创意化、品牌化、绿化、信息化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
持续发展。
第二条指导原则
1、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加强区域产业集中谋划,统筹产业
协同发展。创新产业合作模式,打破市场壁垒,推动要素自由流动,
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2、坚持总量控制。继续严格控制产能盲目扩张,把调整产业结构
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进联合重组,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生产集
中度。
3、坚持创新发展。开发高效适用新技术,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创
新行业经营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融合,实现创新发展。
4、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充分结合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
源条件,分地区、分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路线,指导推动产业现
代化发展。
5、加强引导,市场推动。完善法规和标准,规范产业市场主体行为,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6、坚持融合发展。推进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深
度融合,强化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跨界互动,加快产业跨越式发展。
第三条产业发展分析
随着锂电池不断普及,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等下游
领域对锂电池的需求快速提升。智能控制器作为锂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可实现对锂电池充放电电压和电流控制、以及温度、电量等指标
监控,保证了锂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电池容量的增大和
快速充电技术渐趋成熟,智能控制器不仅可实现锂电池快速充电,还
延长了可使用寿命,其市场需求将伴随锂电池需求的增长而快速上升。
自2010年以来,全球锂电池总产量年均增速在25%以上。2017年,全球锂电池总出货量达到143.50Gwh,同比增长24.35%,预计2020年
达到279.90Gwh。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锂电池产值将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全球锂电池产值将达到3,436亿元。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产品的强劲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
锂电池发展最活跃的地区。2017年,我国锂电池产量达到80.50GWh,
同比增长27.00%,在全球出货量中占比超过50%。
第四条区域发展环境
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全力做好“六稳”工作,采取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
理旧账、补短板,防风险、守底线的重大举措,区域经济持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初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xx%;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以上;新增
就业首次突破xx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xx%;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增长xx%;居民消费价格上涨xx%;节能减排降碳完成年度目标。今
年是区域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任
务十分艰巨。正处在负重前行、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紧要关头,面
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既要正视困难迎接挑战,更要保持定力增强信心。应当看到,区域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不断为区域注入新动力,区位
各方面优势正在日益彰显。经济运行持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结构
不断优化,新动能不断成长,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并不断巩固。应当看到,已经探索形成了一套新打法,拼质量、拼效益、拼结构、
拼绿度已成为区域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目标更加明确,路
径更加清晰,成效更加明显。随着营商环境的改善,创新创业生态不
断优化,各类要素加快聚集,市场活力持续释放。长期积累的突出问
题和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和化解,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
解决问题、化解风险积累了宝贵经验。
当前时期,随着创新驱动时代加速到来,地区在大数据发展方面
已经呈现先行态势,可以顺势而为抢占发展制高点;国家采取一系列
稳增长措施,地区迎来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资源优化组合的历史机遇;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完善基础设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等提供了良好条件。
立足区域创新功能定位,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强化协同创新
支撑,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吸引区域创新资源,积极推动科技园区、
创新基地、技术市场、转化基金、创新联盟共建共享,为建设创新型
提供有力支撑。
(一)强化协同创新支撑
协作共建科技创新园区,吸引和利用区域高端创新资源,鼓励各
地加强与区域知名产业园区、企业总部、科研院所校的合作,采取一
区多园、总部—孵化基地、整体托管、创新链合作等模式,合作共建
产业园区和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联合打造区域创新联盟,围绕全省产业发展需求,鼓励我省优势
企业联合区域企业、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共同组建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