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用电热盘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90203615.7
  • 19900325
  • CN2068799
  • 19910109
  • 刘天仁
  • 刘天仁
  • A47J27/00
  • H05B3/32 A47J27/00 A47J36/24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二中街路南85号
  • 中国,CN,内蒙(15)
  • 内蒙古自治区专利服务中心
  • 崔爱国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煲用的电热盘,该电热盘由传热盘、电热丝和一个环形壳体组成,设在传热盘或壳体上的凹槽内填充有绝缘材料,电热丝环绕在凹槽内,通过螺钉将传热盘、环形壳体固定在一起。在环形壳体的下端设有接线端子,一端与电热丝相固定,另一端供与控制电路相连接。采用这种结构的电热盘,可以延长电热盘的使用寿命,方便地进行配件更换和维修。
权利要求

1、一种电饭煲用的电热盘,传热部分与电热丝预先铸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铝铸件,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将传热盘(1)、电热丝(2)各自分解为独立配件,所说的传热盘(1)还设置有通孔(8),在一个环形壳体(3)上设有内螺纹孔(9),螺钉(6)穿过通孔(8)与内螺纹(9)相配合,将传热盘(1)、电热丝(2)、环形壳体(3)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盘,其特征在于:电热丝(2)是环绕在传热盘(1)或环形壳体(3)内的凹槽(5)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5)内表面填充有绝缘材料,与传热盘(1)或环形壳体(3)形成绝缘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煲用的电热盘。

现有的电饭煲用的电热盘,传热部分与电热丝预先铸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铝铸件。这种结构的电热盘缺点是:电热盘的使用是一次性的,无论是传热部分,还是电热丝其中之一在使用过程中损坏,则整个电热盘报废,不符合家庭使用实际。并且,电热盘大部分使用价格昂贵的金属铝,造价较高,同时,由于传热不匀等原因,极易过热损坏,使用过程中有诸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造价低廉、维修方便、使用安全的电饭煲用电热盘,它能有效地提高电热盘的使用寿命,方便地进行配件更换及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将传热盘(1)、电热丝(2)各自分解为独立构件,所说的传热盘(1)还设置有通孔(8),在一个环形壳体(3)上设有内螺纹孔(9),电热丝(2)环绕在传热盘(1)或环形壳体(3)内所设的凹槽(5)中,该凹槽(5)内表面填充有绝缘材料,使之与环形壳 体(3)形成绝缘层,螺钉⑥穿过通孔(8)与螺纹孔(9)相配合,将传热盘(1)、电热丝(2)、环形壳体(3)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传热盘与电热丝相分离,各自成为独立配件,因而,方便更换,便于维修。

2.传热盘与环形壳体之间实现紧密配合,传热盘均匀受热,因此,使用寿命延长。

3.由于环形壳体下表面经过绝缘处理,使得热效率提高。同时,采用价格便宜的陶瓷、铸铁等材料,其成本将有所降低。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参照图1,电热盘由传热盘(1)、电热丝(2)、环形壳体(3)所组成。传热盘(1)、电热丝(2)、环形壳体(3)各自成为独立构件,在传热盘(1)或环形壳体(3)上具有凹槽(5),该凹槽(5)内表面填充有绝缘材料,使之形成绝缘层。电热丝(2)环绕在凹槽(5)内,该电热丝(2)的一侧表面与传热盘(10)或环形壳体(3)的相应表面形成一个平面。

在传热盘(1)上还设有通孔(8),环形壳体相应设有内螺纹孔(9),螺钉(6)穿过通孔(8)与内螺纹孔(9)相配合,将传热盘(1)、电热丝(2)、环形壳体(3)固定在一起,使传热盘与环形壳体之间实现紧密配合。

环形壳体(3)下表面经过绝热处理,如喷涂绝热材料,使底部控制机构免受辐射热的影响,所述的环型壳体(3)下端还设有支撑脚(7),以便将壳体(3)固定在电饭煲外壳支架上。

在环形壳体(3)下端还设有接线端子(4),安装时,先 电热丝环绕在凹槽内,并将电热丝的两端与接线端子(4)
相连接并固定,接线端子(4)的引出端则用于与控制电路相连接。

环形壳体(3)所用材料既可以是非金属材料如陶瓷,也可以是金属材料如铸铁等。

本文发布于:2023-03-28 00:41: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803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