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
底座。
背景技术:
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但现有的锅炉底座,结构单一,稳定性差,且不能对不同型号的锅炉使用,降低了目前锅炉底座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5.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的锅炉底座,结构单一,稳定性差,且不能对不同型号的锅炉使用,降低了目前锅炉底座的通用性。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其包括底座组件,包括底座
本体、设置于
所述底座本体外侧的固定腿、设置于所述固定腿底部的垫块、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外侧的螺纹块、设置于所述螺纹块内部的螺纹杆,以及设置于所述螺纹杆底部的垫板;以及,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外侧的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固定座顶部的气缸,以及设置于所述气缸活塞杆一端的卡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本体包括设置于外侧的把手,所述把手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本体包括设置于内部的通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设置在通孔内部。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腿包括设置于外侧的加固杆,以及设置于所述加固杆外侧的安装块。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垫块包括设置于底部的第一防滑垫,所述垫板包括设置于底部的第二防滑垫。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纹块包括设置于顶部的手轮,以及设置于所述手轮外侧的保护套。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板包括设置于内侧的保护垫,所述保护垫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凸点。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座包括设置于底部的加固座,所述加固座与所述底座本体和加固杆均固定配合。
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使用者将底座本体安装固定,然后在螺纹块内部转动螺纹杆,使螺纹杆底部的垫板与地面接触,通过垫板与固定腿、垫块配合使用,提高底座本体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底座组件安装完毕后,使用者将锅炉放入底座本体内部,然后使用者将气缸开启,根据锅炉尺寸的大小,通过气缸带动卡板移动,通过卡板对锅炉进行挤压固定,提高锅炉在使用时的牢固度。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6.图1为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的结构图。
17.图2为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的固定腿结构图。
18.图3为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的螺纹块和螺纹杆连接结构图。
19.图4为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的气缸和卡板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2.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3.实施例1
24.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包括底座组件100和调节组件200。
25.具体的,底座组件100,包括底座本体101、设置于底座本体101外侧的固定腿102、设置于固定腿102底部的垫块103、设置于底座本体101外侧的螺纹块104、设置于螺纹块104内部的螺纹杆105,以及设置于螺纹杆105底部的垫板106。通过底座组件100对锅炉支撑固定,提高锅炉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26.较佳的,调节组件200,包括设置于底座本体101外侧的固定座201、设置于固定座201顶部的气缸202,以及设置于气缸202活塞杆一端的卡板203。通过调节组件200可以对不同尺寸的锅炉支撑固定,提高本装置的适用范围。
27.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底座本体101安装固定,然后在螺纹块104内部转动螺纹杆105,使螺纹杆105底部的垫板106与地面接触,通过垫板106与固定腿102、垫块103配合使
用,提高底座本体101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底座组件100安装完毕后,使用者将锅炉放入底座本体101内部,然后使用者将气缸202开启,根据锅炉尺寸的大小,通过气缸202带动卡板203移动,通过卡板203对锅炉进行挤压固定,提高锅炉在使用时的牢固度。
28.实施例2
29.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
30.具体的,底座本体101包括设置于外侧的把手101a,把手101a外侧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把手101a,便于使用者对于底座本体101的移动搬运,可以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31.优选的,底座本体101包括设置于内部的通孔101b,气缸202的活塞杆设置在通孔101b内部。通过设置通孔101b,便于气缸的活塞杆和卡板203在底座本体101内部自由移动。
32.较佳的,固定腿102包括设置于外侧的加固杆102a,以及设置于加固杆102a外侧的安装块102b。通过设置加固杆102a和安装块102b,可以提高固定腿10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底座本体101的牢固度。
33.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底座本体101安装固定,然后在螺纹块104内部转动螺纹杆105,使螺纹杆105底部的垫板106与地面接触,通过垫板106与固定腿102、垫块103配合使用,提高底座本体101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底座组件100安装完毕后,使用者将锅炉放入底座本体101内部,然后使用者将气缸202开启,根据锅炉尺寸的大小,通过气缸202带动卡板203移动,通过卡板203对锅炉进行挤压固定,提高锅炉在使用时的牢固度,通过设置把手101a,便于使用者对于底座本体101的移动搬运,可以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通孔101b,便于气缸的活塞杆和卡板203在底座本体101内部自由移动,通过设置加固杆102a和安装块102b,可以提高固定腿10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底座本体101的牢固度。
34.实施例3
35.参照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前两个实施例。
36.具体的,垫块103包括设置于底部的第一防滑垫103a,垫板106包括设置于底部的第二防滑垫106a。通过设置第一防滑垫103a和第二防滑垫106a,可以分别增加垫块103和垫板106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底座本体101的稳定性。
37.优选的,螺纹块104包括设置于顶部的手轮104a,以及设置于手轮104a外侧的保护套104b。通过设置手轮104a和保护套104b,便于使用者对于螺纹块104的转动,可以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38.优选的,卡板203包括设置于内侧的保护垫203a,保护垫203a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凸点。通过设置保护垫203a,可以将卡板203与锅炉隔离,防止卡板203对锅炉造成伤害,同时可以增加卡板203与锅炉之间的摩擦力。
39.较佳的,固定座201包括设置于底部的加固座201a,加固座201a与底座本体101和加固杆102a均固定配合。通过设置加固座201a,可以提高固定座201在使用时的牢固度,从而提高气缸202的稳定性。
40.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底座本体101安装固定,然后在螺纹块104内部转动螺纹杆105,使螺纹杆105底部的垫板106与地面接触,通过垫板106与固定腿102、垫块103配合使用,提高底座本体101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底座组件100安装完毕后,使用者将锅炉放入底座本体101内部,然后使用者将气缸202开启,根据锅炉尺寸的大小,通过气缸202带动卡板203
移动,通过卡板203对锅炉进行挤压固定,提高锅炉在使用时的牢固度,通过设置把手101a,便于使用者对于底座本体101的移动搬运,可以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通孔101b,便于气缸的活塞杆和卡板203在底座本体101内部自由移动,通过设置加固杆102a和安装块102b,可以提高固定腿10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底座本体101的牢固度,通过设置第一防滑垫103a和第二防滑垫106a,可以分别增加垫块103和垫板106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底座本体101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手轮104a和保护套104b,便于使用者对于螺纹块104的转动,可以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保护垫203a,可以将卡板203与锅炉隔离,防止卡板203对锅炉造成伤害,同时可以增加卡板203与锅炉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设置加固座201a,可以提高固定座201在使用时的牢固度,从而提高气缸202的稳定性。
41.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100),包括底座本体(101)、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101)外侧的固定腿(102)、设置于所述固定腿(102)底部的垫块(103)、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101)外侧的螺纹块(104)、设置于所述螺纹块(104)内部的螺纹杆(105),以及设置于所述螺纹杆(105)底部的垫板(106);以及,调节组件(200),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101)外侧的固定座(201)、设置于所述固定座(201)顶部的气缸(202),以及设置于所述气缸(202)活塞杆一端的卡板(20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01)包括设置于外侧的把手(101a),所述把手(101a)外侧设置有防滑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01)包括设置于内部的通孔(101b),所述气缸(202)的活塞杆设置在通孔(101b)内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腿(102)包括设置于外侧的加固杆(102a),以及设置于所述加固杆(102a)外侧的安装块(102b)。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103)包括设置于底部的第一防滑垫(103a),所述垫板(106)包括设置于底部的第二防滑垫(106a)。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块(104)包括设置于顶部的手轮(104a),以及设置于所述手轮(104a)外侧的保护套(104b)。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203)包括设置于内侧的保护垫(203a),所述保护垫(203a)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凸点。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01)包括设置于底部的加固座(201a),所述加固座(201a)与所述底座本体(101)和加固杆(102a)均固定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性好的锅炉固定底座,包括底座组件,包括底座本体、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外侧的固定腿、设置于所述固定腿底部的垫块、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外侧的螺纹块、设置于所述螺纹块内部的螺纹杆,以及设置于所述螺纹杆底部的垫板;以及,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通过垫板与固定腿、垫块配合使用,提高底座本体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底座组件安装完毕后,使用者将锅炉放入底座本体内部,然后使用者将气缸开启,根据锅炉尺寸的大小,通过气缸带动卡板移动,通过卡板对锅炉进行挤压固定,解决了现有的锅炉底座,结构单一,稳定性差,且不能对不同型号的锅炉使用,降低了目前锅炉底座的通用性。锅炉底座的通用性。锅炉底座的通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
张永红 任宝平 张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乌海发电厂
技术研发日:
2021.12.22
技术公布日:
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