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防漏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漏性能好的
油槽。
背景技术:
2.本公司的风电场ge风机投运已近6年,经总结发现双馈机组
齿轮箱漏油部位有温控阀端盖、齿轮箱滤筒中心杆、齿轮箱滤筒端盖、齿轮箱滤筒底座、齿轮箱油管、齿轮箱散热器螺栓,其中齿轮箱油管漏油情况风电场已对漏油油管进行更换并紧固散热器螺栓从而杜绝油管、螺栓漏油情况。
3.但在日常检修过程中,齿轮箱过滤系统漏油情况不易控制,在每年全年检修、半年检修过程中均需按照风机维护手册更换滤芯,更换温控阀芯,如遇密封圈老化等意外情况极易发生漏油现象,由于没有响应检测装置发生漏油后不易被发现,从而造成齿轮箱润滑油大量泄漏。在损失大量齿轮箱润滑油的同时污染塔筒及周边环境、增加后期清理积油的维护工作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安装漏油检测装置,做到提早发现漏油情况,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处理,降低风机漏油造成的油液损失,减少漏油造成的污染和清理费用,减少员工维护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漏性能好的油槽,通过我们现场的勘察和似实验后,将油槽设计为l型的箱体,油槽的上部采用大开口设计以增加集油面积,可覆盖齿轮箱过滤系统全部漏油隐患点,而下部采用狭窄设计,从而可以减小储油面积,降低触发油位开关所需油量,并且使得测量结果更加的精准,且在油槽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测量油位的浮球,且检测油位的浮球开关采用双浮球设计,两个浮球开关并联,从而降低风机振动造成的浮球震颤,降低误报可能性,并且通过设置有扁铁架以及固定夹环以及支撑架,可以将滤筒,油箱油筒等装置紧密的固定在一起,不容故意出现晃动和位移,使得油漏在油槽的外部,并且整个油槽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常见材质,材质造价低廉、易于加工,从而降低整体造价,十分适合推广和使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防漏性能好的油槽,包括油槽主体,
所述油槽主体的内底部一侧固定设置有油槽集油槽,所述油槽的两侧壁位于油槽集油槽顶部处均固定设置有固定螺孔,两个所述固定螺孔上均螺纹连接有l型支撑柱,两个所述l型支撑柱靠近油槽主体侧壁处均固定设置有限位
螺母,两个所述l型支撑柱远离限位螺母的一端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浮筒,两个所述固定浮筒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限位环,两个所述l型支撑柱远离限位螺母的一端均滑动设置有测量浮球,两个所述l型支撑柱远离限位螺母的一端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底部螺母,两个所述l型支撑柱靠近限位螺母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螺纹头,两个所述l型支撑柱均通过螺纹头螺纹连接在油槽主体的油槽集油槽的内部;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油槽设计为l型的箱体,油槽的上部采用大开口设计以
增加集油面积,可覆盖齿轮箱过滤系统全部漏油隐患点,而下部采用狭窄设计,从而可以减小储油面积,降低触发油位开关所需油量,并且使得测量结果更加的精准,且通过在油槽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测量油位的浮球,且检测油位的浮球开关采用双浮球设计,两个浮球开关并联,从而降低风机振动造成的浮球震颤,降低误报可能性。
8.进一步地,所述油槽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油筒;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板将油筒固定在油槽的顶部,且油槽可以完整的将油筒及油筒顶部的滤筒等装置包裹,防止油渗漏到油槽的外部。
10.进一步地,所述油筒的顶端中部固定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滤筒;
11.进一步地,所述滤筒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筒盖,所述滤筒的筒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夹环;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夹环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扁铁架,两个所述扁铁架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油槽主体的侧壁上;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夹环和扁铁架将滤筒与油槽固定,防止出现晃动而将油渗漏到油槽的外部。
14.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油箱,所述油箱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齿轮箱,所述油箱上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油槽主体的侧壁上;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架将油箱与油槽固定。
16.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箱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齿轮电机,所述齿轮箱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波纹管;
17.进一步地,所述油筒上固定设置有两个输油管。
1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漏性能好的油槽,通过我们现场的勘察和似实验后,将油槽设计为l型的箱体,油槽的上部采用大开口设计以增加集油面积,可覆盖齿轮箱过滤系统全部漏油隐患点,而下部采用狭窄设计,从而可以减小储油面积,降低触发油位开关所需油量,并且使得测量结果更加的精准。
20.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漏性能好的油槽,通过在油槽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测量油位的浮球,且检测油位的浮球开关采用双浮球设计,两个浮球开关并联,从而降低风机振动造成的浮球震颤,降低误报可能性。
21.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漏性能好的油槽,通过设置有扁铁架以及固定夹环以及支撑架,可以将滤筒,油箱油筒等装置紧密的固定在一起,不容故意出现晃动和位移,使得油漏在油槽的外部。
22.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漏性能好的油槽,整个油槽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常见材质,材质造价低廉、易于加工,从而降低整体造价,十分适合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漏性能好的油槽的轴测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漏性能好的油槽的浮球装置的正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漏性能好的油槽的正剖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漏性能好的油槽的装置安装效果图。
27.图例说明:
28.1、油槽主体;2、油槽集油槽;3、固定螺孔;4、l型支撑柱;5、限位螺母;6、螺纹头;7、连接线;8、固定浮筒;9、限位环;10、测量浮球;11、底部螺母;12、扁铁架;13、固定夹环;14、滤筒;15、筒盖;16、安装座;17、油筒;18、支撑板;19、油箱;20、支撑架;21、齿轮箱;22、齿轮电机;23、输油管、24、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防漏性能好的油槽,包括油槽主体1,油槽主体1的内底部一侧固定设置有油槽集油槽2,油槽主体1的两侧壁位于油槽集油槽2顶部处均固定设置有固定螺孔3,两个固定螺孔3上均螺纹连接有l型支撑柱4,两个l型支撑柱4靠近油槽主体1侧壁处均固定设置有限位螺母5,两个l型支撑柱4远离限位螺母5的一端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浮筒8,两个固定浮筒8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限位环9,两个l型支撑柱4远离限位螺母5的一端均滑动设置有测量浮球10,两个l型支撑柱4远离限位螺母5的一端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底部螺母11,两个l型支撑柱4靠近限位螺母5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螺纹头6,两个l型支撑柱4均通过螺纹头6螺纹连接在油槽主体1的油槽集油槽2的内部,两个螺纹头6内均固定设置有连接线7。
31.油槽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18,支撑板18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油筒17,油筒17的顶端中部固定设置有安装座16,安装座16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滤筒14,滤筒14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筒盖15,滤筒14的筒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夹环13,固定夹环13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扁铁架12,两个扁铁架1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油槽主体1的侧壁上,安装座1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油箱19,油箱19远离安装座1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齿轮箱21,油箱19上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架20,支撑架20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油槽主体1的侧壁上,齿轮箱2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齿轮电机22,齿轮箱21远离安装座1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波纹管24,油筒17上固定设置有两个输油管23。
32.工作原理:通过在齿轮箱21过滤系统下部设置油槽主体1,将渗漏的油液进行收集,在油槽内安装固定浮筒8测量装置从而对油槽主体1内油液量进行检测,当油液升高后,触发固定浮筒8油位开关,固定浮筒8开关采用常闭节点,串联到齿轮箱21油压检测开关回路,当固定浮筒8的开关触发后均处于断开状态,齿轮箱21油压检测回路断开,延时十秒后风机报出,齿轮箱21油压太低故障,即可及时发现齿轮箱21漏油情况,通过收集的齿轮油触发下固定浮筒8的开关时,油泵不动作,当油位上升触发上固定浮筒8的开关后,启动收集油泵,通过滤芯过滤后,将油品收集到油箱19内,可对油品进行检测合格后再利用,如不合格进行报废处理。当油泵将油槽主体1内油位降低至下固定浮筒8的开关以下时,油泵停止工
作。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漏性能好的油槽,包括油槽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主体(1)的内底部一侧固定设置有油槽集油槽(2),所述油槽主体(1)的两侧壁位于油槽集油槽(2)顶部处均固定设置有固定螺孔(3),两个所述固定螺孔(3)上均螺纹连接有l型支撑柱(4),两个所述l型支撑柱(4)靠近油槽主体(1)侧壁处均固定设置有限位螺母(5),两个所述l型支撑柱(4)远离限位螺母(5)的一端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浮筒(8),两个所述固定浮筒(8)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限位环(9),两个所述l型支撑柱(4)远离限位螺母(5)的一端均滑动设置有测量浮球(10),两个所述l型支撑柱(4)远离限位螺母(5)的一端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底部螺母(11),两个所述l型支撑柱(4)靠近限位螺母(5)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螺纹头(6),两个所述l型支撑柱(4)均通过螺纹头(6)螺纹连接在油槽主体(1)的油槽集油槽(2)的内部,两个所述螺纹头(6)内均固定设置有连接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性能好的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油筒(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漏性能好的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筒(17)的顶端中部固定设置有安装座(16),所述安装座(16)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滤筒(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漏性能好的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14)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筒盖(15),所述滤筒(14)的筒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夹环(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漏性能好的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环(13)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扁铁架(12),两个所述扁铁架(1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油槽主体(1)的侧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漏性能好的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油箱(19),所述油箱(19)远离安装座(1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齿轮箱(21),所述油箱(19)上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架(20),所述支撑架(20)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油槽主体(1)的侧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漏性能好的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2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齿轮电机(22),所述齿轮箱(21)远离安装座(1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波纹管(24)。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漏性能好的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筒(17)上固定设置有两个输油管(2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防漏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漏性能好的油槽,包括油槽主体,所述油槽主体的内底部一侧固定设置有油槽集油槽,所述油槽的两侧壁位于油槽集油槽顶部处均固定设置有固定螺孔,两个所述固定螺孔上均螺纹连接有L型支撑柱,两个所述L型支撑柱靠近油槽主体侧壁处均固定设置有限位螺母,两个所述L型支撑柱远离限位螺母的一端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浮筒。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油槽设计为L型的箱体,油槽的上部采用大开口设计以增加集油面积,可覆盖齿轮箱过滤系统全部漏油隐患点,而下部采用狭窄设计,从而可以减小储油面积,降低触发油位开关所需油量,并且使得测量结果更加的精准。结果更加的精准。结果更加的精准。
技术研发人员:
程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华润新能源(北票)风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9
技术公布日:
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