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管扶正器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开采辅助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油管扶正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与提高。其中作为重要燃料等其他物质来源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社会中方方面面。
3.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扶正器是一种较为常见且使用广泛的器件。扶正器固定安装于油管的外侧,用于防止抽油过程中油管蠕动对油管和套管壁造成的磨损。扶正器的结构和种类较多,橡胶扶正器是一种常见的且用途广泛的扶正器。橡胶扶正器使用耐磨橡胶制成,可通过管箍固定在油管的外壁上。油管蠕动时,耐磨橡胶代替油管与套管内壁接触,不会损伤油管,对套管内壁造成的损伤也很小,但是随着长时间的使用,橡胶扶正器会被逐渐磨损掉,当橡胶扶正器磨损严重时将会脱落,导致油管与套管内壁直接接触,进而导致油管和套管严重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汇总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管扶正器,旨在改善现有的橡胶扶正器与套管内壁是滑动摩擦,易磨损脱落,不能长时间使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油管扶正器,包括圆管套,所述圆管套上设置有将圆管套固定在油管上的固定螺栓,所述圆管套的外壁上沿其轴向方向至少设置有两组滚轮组件,每组滚轮组件至少包括四个滚轮组件,每组滚轮组件中的各滚轮组件沿着圆管套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导向管、弹簧、插杆、匚形板和滚轮,所述导向管沿着圆管套的径向方向贯穿圆管套的管壁,所述导向管的里端封口设置,所述插杆插入导向管中,所述弹簧位于导向管中,且位于插杆和导向管的封口端之间;所述导向管的外端管壁上设置有通向管内的螺纹通孔,且此螺纹通孔中安装有限位螺纹,所述插杆的杆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限位螺纹的杆部顶端插入导向槽中,所述导向槽与插杆的里端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所述匚形板设置于插杆的外端,所述滚轮安装于匚形板中。
7.所述圆管套包括上圆管部、上圆锥管部、中间圆管部、下圆锥管部和下圆管部,所述上圆管部、上圆锥管部、中间圆管部、下圆锥管部和下圆管部共中心轴线,所述上圆管部和下圆管部的内径和外径均分别小于中间圆管部的内径和外径,所述上圆管部和中间圆管部之间通过上圆锥管部相连,所述中间圆管部和下圆管部之间通过下圆锥管部相连。
8.所述上圆管部和下圆管部上各设置有一组螺纹通孔,每组螺纹通孔至少包括三个螺纹通孔,每组螺纹通孔中的各螺纹通孔沿着圆管套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每个螺纹通孔中安装有一个固定螺栓。
9.所述滚轮组件设置于中间圆管部上,所述导向管的里端位于中间圆管部的内侧,
所述导向管的外端位于中间圆管部的外侧。
10.所述滚轮为圆柱形,其两端均设置有圆角结构。
11.所述滚轮为圆柱形,所述滚轮外套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呈空心圆梭状。
12.所述限位螺纹的杆部顶端为半球状,所述导向槽的纵向截面也为半球状。
13.积极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于套管内壁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对滚轮和套管内壁的磨损都小,能够长时间使用。2、滚轮外套设有空心圆梭状的橡胶套,橡胶套与套管内壁的接触效果更好,而且由于是橡胶套与套管的内壁发生滚动摩擦,对套管内壁的磨损更小。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滚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套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组件的插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滚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套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中为:圆管套1、上圆管部101、中间圆管部102、下圆管部103、固定螺栓2、滚轮组件3、导向管4、插杆5、导向槽501、匚形板6、滚轮7、限位螺纹8、橡胶套9。
24.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26.实施例1
27.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油管扶正器,包括圆管套1、固定螺栓2和滚轮组件3。圆管套1包括上圆管部101、上圆锥管部、中间圆管部102、下圆锥管部和下圆管部103,上圆管部101、上圆锥管部、中间圆管部102、下圆锥管部和下圆管部103共中心轴线,上圆管部101和下圆管部103的内径和外径均分别小于中间圆管部102的内径和外径,上圆管部101和中间圆管部102之间通过上圆锥管部相连,中间圆管部102和下圆管部103之间通过下圆锥管部相连。上圆管部101和下圆管部103上各设置有一组螺纹通孔,每组螺纹通孔包括三个螺纹通孔,每组螺纹通孔中的各螺纹通孔沿着圆管套1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每个螺纹通孔中安装有一个固定螺栓2。圆管套1套设于油管的外部,通过各固定螺栓2将圆管套1固定于油管上。
28.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中间圆管部102的外壁上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两组滚轮组件3,每组滚轮组件3包括五个滚轮组件3,每组滚轮组件3中的各滚轮组件3沿着圆管套1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滚轮组件3包括导向管4、弹簧、插杆5、匚形板6和滚轮7,导向管4沿着圆管套1的径向方向贯穿圆管套1的管壁,导向管4的里端封口设置,导向管4的里端位于中间圆管部102的内侧,导向管4的外端位于中间圆管部102的外侧。导向管4的外端管壁上设置有通向导向管4内部的螺纹通孔,且此螺纹通孔中安装有限位螺纹8,限位螺纹8的杆部
顶端为半球状。导向管4为圆管,插杆5为圆杆,插杆5的直径与导向管4的内径相同,插杆5插入导向管4中。弹簧位于导向管4中,且位于插杆5和导向管4的封口端之间。插杆5的杆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槽501,导向槽501与插杆5的里端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导向槽501的纵向截面为半球状,与限位螺纹8杆部顶端的半球状相匹配,限位螺纹8的杆部顶端插入导向槽501中。匚形板6设置于插杆5的外端,滚轮7安装于匚形板6中,滚轮7为圆柱形,其两端均设置有圆角结构,滚轮7的外端位于匚形板6的外侧。
29.实施例2
30.如图6、图7和图9所示,一种油管扶正器,包括圆管套1、固定螺栓2和滚轮组件3。圆管套1包括上圆管部101、上圆锥管部、中间圆管部102、下圆锥管部和下圆管部103,上圆管部101、上圆锥管部、中间圆管部102、下圆锥管部和下圆管部103共中心轴线,上圆管部101和下圆管部103的内径和外径均分别小于中间圆管部102的内径和外径,上圆管部101和中间圆管部102之间通过上圆锥管部相连,中间圆管部102和下圆管部103之间通过下圆锥管部相连。上圆管部101和下圆管部103上各设置有一组螺纹通孔,每组螺纹通孔包括三个螺纹通孔,每组螺纹通孔中的各螺纹通孔沿着圆管套1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每个螺纹通孔中安装有一个固定螺栓2。圆管套1套设于油管的外部,通过各固定螺栓2将圆管套1固定于油管上。
31.如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中间圆管部102的外壁上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两组滚轮组件3,每组滚轮组件3包括四个滚轮组件3,每组滚轮组件3中的各滚轮组件3沿着圆管套1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滚轮组件3包括导向管4、弹簧、插杆5、匚形板6和滚轮7,导向管4沿着圆管套1的径向方向贯穿圆管套1的管壁,导向管4的里端封口设置,导向管4的里端位于中间圆管部102的内侧,导向管4的外端位于中间圆管部102的外侧。导向管4的外端管壁上设置有通向导向管4内部的螺纹通孔,且此螺纹通孔中安装有限位螺纹8,限位螺纹8的杆部顶端为半球状。导向管4为圆管,插杆5为圆杆,插杆5的直径与导向管4的内径相同,插杆5插入导向管4中。导向管4除了为圆管外,还可为方管,当导向管4为方管时,插杆5为与之相匹配的方杆。弹簧位于导向管4中,且位于插杆5和导向管4的封口端之间。插杆5的杆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槽501,导向槽501与插杆5的里端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导向槽501的纵向截面为半球状,与限位螺纹8杆部顶端的半球状相匹配,限位螺纹8的杆部顶端插入导向槽501中。匚形板6设置于插杆5的外端,滚轮7安装于匚形板6中,滚轮7为圆柱形,滚轮7的外端位于匚形板6的外侧。滚轮7外套设有橡胶套9,橡胶套9呈空心圆梭状,则橡胶套9的外壁层凸弧状,与套管内壁的接触效果更好,而且由于是橡胶套9与套管的内壁发生滚动摩擦,对套管内壁的磨损更小。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圆管套1套设于油管的外部,均匀拧紧各固定螺栓2,将圆管套1固定于油管上。插杆5在弹簧的作用下被向外推,由于限位螺纹8和导向槽501的相互作用,不但使得插杆5不会转动,还使得插杆5不会由导向管4中脱出。插杆5被弹簧向外推时带动滚轮7向外运动,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各滚轮7的外端与套管的内壁接触。油管带动本实用新型在套管内运动时,滚轮7转动,滚轮7与套管内壁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对滚轮7和套管内壁的磨损都小,能够长时间使用。
3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于套管内壁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对滚轮和套管内壁的磨损都小,能够长时间使用。而且当在滚轮外套设有空心圆梭状的橡胶套时,与套管内壁的
接触效果更好,而且由于是橡胶套与套管的内壁发生滚动摩擦,对套管内壁的磨损更小。
3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油管扶正器,包括圆管套(1),所述圆管套(1)上设置有将套管固定在油管上的固定螺栓(2),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套(1)的外壁上沿其轴向方向至少设置有两组滚轮组件(3),每组滚轮组件(3)至少包括四个滚轮组件(3),每组滚轮组件(3)中的各滚轮组件(3)沿着圆管套(1)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所述滚轮组件(3)包括导向管(4)、弹簧、插杆(5)、匚形板(6)和滚轮(7),所述导向管(4)沿着圆管套(1)的径向方向贯穿圆管套(1)的管壁,所述导向管(4)的里端封口设置,所述插杆(5)插入导向管(4)中,所述弹簧位于导向管(4)中,且位于插杆(5)和导向管(4)的封口端之间;所述导向管(4)的外端管壁上设置有通向管内的螺纹通孔,且此螺纹通孔中安装有限位螺纹(8),所述插杆(5)的杆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槽(501),所述限位螺纹(8)的杆部顶端插入导向槽(501)中,所述导向槽(501)与插杆(5)的里端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所述匚形板(6)设置于插杆(5)的外端,所述滚轮(7)安装于匚形板(6)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套(1)包括上圆管部(101)、上圆锥管部、中间圆管部(102)、下圆锥管部和下圆管部(103),所述上圆管部(101)、上圆锥管部、中间圆管部(102)、下圆锥管部和下圆管部(103)共中心轴线,所述上圆管部(101)和下圆管部(103)的内径和外径均分别小于中间圆管部(102)的内径和外径,所述上圆管部(101)和中间圆管部(102)之间通过上圆锥管部相连,所述中间圆管部(102)和下圆管部(103)之间通过下圆锥管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管部(101)和下圆管部(103)上各设置有一组螺纹通孔,每组螺纹通孔至少包括三个螺纹通孔,每组螺纹通孔中的各螺纹通孔沿着圆管套(1)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每个螺纹通孔中安装有一个固定螺栓(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3)设置于中间圆管部(102)上,所述导向管(4)的里端位于中间圆管部(102)的内侧,所述导向管(4)的外端位于中间圆管部(102)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7)为圆柱形,其两端均设置有圆角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7)为圆柱形,所述滚轮(7)外套设有橡胶套(9),所述橡胶套(9)呈空心圆梭状。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油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纹(8)的杆部顶端为半球状,所述导向槽(501)的纵向截面也为半球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管扶正器,包括圆管套,圆管套上设置有将圆管套固定在油管上的固定螺栓,圆管套的外壁上沿其轴向方向至少设置有两组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包括导向管、弹簧、插杆、匚形板和滚轮,导向管沿着圆管套的径向方向贯穿圆管套的管壁,插杆插入导向管中,弹簧位于导向管中,且位于插杆和导向管的封口端之间;导向管的外端管壁上设置有通向管内的螺纹通孔,且此螺纹通孔中安装有限位螺纹,插杆的杆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槽,限位螺纹的杆部顶端插入导向槽中;匚形板设置于插杆的外端,滚轮安装于匚形板中;本实用新型于套管内壁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对滚轮和套管内壁的磨损都小,能够长时间使用。能够长时间使用。能够长时间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

张建勋 杨恒 张清鹏 范杰 辛新平 别小飞 岳军文 邓书军 张高清 孙明闯 李广生 安益智 林萌 陈祖国 姚付明 李超 朱洪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河南省瓦斯治理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16

技术公布日:

2022/10/25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00:19: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63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圆管   导向   所述   滚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