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园景观设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一种交互感知的倒影景观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公园设计中需要通过交互感知装置来提高公园的美观度以及增加人们游览公园时的乐趣,便于更好的服务于人们。
3.现有的交互感知的倒影景观装置多为高耗能的电力装置,或为单纯的无动力游乐设施,但大部分仅限于针对单一的人体感知中的一种,互动性、低碳性、美观性不足,功能单一,景观效果不高,难以满足创新化、精细化的市场需求,因此急需提出一种交互感知的倒影景观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交互感知的倒影景观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交互感知的倒影景观装置多为高耗能的电力装置,或为单纯的无动力游乐设施,但大部分仅限于针对单一的人体感知中的一种,互动性、低碳性、美观性不足,功能单一,景观效果不高,难以满足创新化、精细化的市场需求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交互感知的倒影景观装置,包括
基坑、凹腔、固定柱和发电机,
所述基坑内设置有所述凹腔,所述凹腔内安装有所述固定柱,所述固定住底端设置有所述发电机,所述固定柱内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上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一端固定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侧壁上设置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外侧设置有
套筒,所述套筒外侧壁上设置有反光镜面,所述凹腔内壁上设置有反光不锈钢,所述套筒一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红外
热敏传感器。
8.进一步的,所述凹腔成型于所述基坑内部,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基坑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基坑通过螺栓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基坑可根据公园不同主题情景的需要,与场地进行融合设计相应图案,所述发电机用来进行发电,为装置提供所需的电能。
10.进一步的,所述蜗杆与所述马达键连接,所述连接盘与所述马达焊接,所述活动柱与所述连接盘转动连接,所述套筒与所述活动柱转动连接,所述套筒的直径从上至下递减。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马达通过所述蜗杆带动所述连接盘转动,所述连接盘依靠摩擦力带动所述活动柱转动,所述活动柱依靠摩擦力带动所述套筒转动。
12.进一步的,所述反光镜面与所述套筒粘接,所述反光不锈钢与所述基坑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反光不锈钢可设计组成为不同动物的形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反光不锈钢组成的动物形状反射在所述反光镜面表
面供人们观赏,动物可以为小马、小鱼、小鸟等。
14.进一步的,所述凹腔内填充有水或者沙子,水或者沙子的高度处于所述反光不锈钢最底端以下。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水或者沙子可提高装置的美观性和乐趣性。
16.进一步的,所述凹槽成型于所述套筒上,所述红外热敏传感器与所述凹槽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红外热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发电机以及所述马达均电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置使用过程中,无人时可静止展示该装置的条纹倒影所形成的图案,如小马、小鱼、小鸟等,当红外热敏传感器感应到人来时,将检测数据传输到控制器中,控制器控制马达工作,进而使其形成动态图案(如小马奔跑、鱼儿戏水、小鸟飞翔等动图),同时参与者可用手滚动外层的套筒实现速度的控制,进行加减速或在无动力状态下旋转,丰富观赏及参与互动体验,同时还可配合夜景灯光进行交互游玩,兼顾实用性、美观性和生态性。
18.(三)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为解决现有的交互感知的倒影景观装置多为高耗能的电力装置,或为单纯的无动力游乐设施,但大部分仅限于针对单一的人体感知中的一种,互动性、低碳性、美观性不足,功能单一,景观效果不高,难以满足创新化、精细化的市场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红外热敏传感器、控制器、马达、连接盘和活动柱,在装置使用过程中,无人时可静止展示该装置的条纹倒影所形成的图案,当红外热敏传感器感应到人来时,将检测数据传输到控制器中,控制器控制马达工作,进而使其形成动态图案,同时参与者可用手滚动外层的套筒实现速度的控制,进行加减速或在无动力状态下旋转,丰富观赏及参与互动体验,同时还可配合夜景灯光进行交互游玩,兼顾实用性、美观性和生态性。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交互感知的倒影景观装置的主视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交互感知的倒影景观装置的主剖视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交互感知的倒影景观装置中套筒与活动柱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5.1、套筒;2、连接盘;3、活动柱;4、反光镜面;5、凹腔;6、反光不锈钢;7、基坑;8、凹槽;9、红外热敏传感器;10、控制器;11、发电机;12、马达;13、固定柱;14、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交互感知的倒影景观装置,包括基坑7、凹腔5、固定柱13和发电机11,基坑7内设置有凹腔5,凹腔5内安装有固定柱13,固定住底端设置有
发电机11,基坑7可根据公园不同主题情景的需要,与场地进行融合设计相应图案,发电机11用来进行发电,为装置提供所需的电能,固定柱13内安装有马达12,马达12上连接有蜗杆14,蜗杆14一端固定有连接盘2,连接盘2侧壁上设置有活动柱3,活动柱3外侧设置有套筒1,马达12通过蜗杆14带动连接盘2转动,连接盘2依靠摩擦力带动活动柱3转动,活动柱3依靠摩擦力带动套筒1转动,套筒1外侧壁上设置有反光镜面4,凹腔5内壁上设置有反光不锈钢6,反光不锈钢6组成的动物形状反射在反光镜面4表面供人们观赏,动物可以为小马、小鱼、小鸟等,套筒1一侧壁上设置有凹槽8,凹槽8内安装有红外热敏传感器9,在装置使用过程中,无人时可静止展示该装置的条纹倒影所形成的图案,如小马、小鱼、小鸟等,当红外热敏传感器9感应到人来时,将检测数据传输到控制器10中,控制器10控制马达12工作,进而使其形成动态图案如小马奔跑、鱼儿戏水、小鸟飞翔等动图,同时参与者可用手滚动外层的套筒1实现速度的控制,进行加减速或在无动力状态下旋转,丰富观赏及参与互动体验,同时还可配合夜景灯光进行交互游玩,兼顾实用性、美观性和生态性。
28.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凹腔5成型于基坑7内部,固定柱13与基坑7通过螺钉连接,发电机11与基坑7通过螺栓连接,蜗杆14与马达12键连接,连接盘2与马达12焊接,活动柱3与连接盘2转动连接,套筒1与活动柱3转动连接,套筒1的直径从上至下递减,反光镜面4与套筒1粘接,反光不锈钢6与基坑7通过螺钉连接,反光不锈钢6可设计组成为不同动物的形状。
29.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凹腔5内填充有水或者沙子,水或者沙子的高度处于反光不锈钢6最低端以下,凹槽8成型于套筒1上,红外热敏传感器9与凹槽8通过螺钉连接,红外热敏传感器9与控制器10电连接,控制器10与发电机11以及马达12均电连接。
30.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根据公园不同主题情景的需要,与场地进行融合设计相应图案,然后将装置进行安装,在装置使用过程中,发电机11为装置提供所需的电能,无人时可静止展示该装置的条纹倒影所形成的图案,如小马、小鱼、小鸟等,当红外热敏传感器9感应到人来时,将检测数据传输到控制器10中,控制器10控制马达12工作,马达12通过蜗杆14带动连接盘2转动,连接盘2依靠摩擦力带动活动柱3转动,活动柱3依靠摩擦力带动套筒1转动,进而使其形成动态图案如小马奔跑、鱼儿戏水、小鸟飞翔等动图,同时参与者可用手滚动外层的套筒1实现速度的控制,进行加减速或在无动力状态下旋转,丰富观赏及参与互动体验,同时还可配合夜景灯光进行交互游玩,兼顾实用性、美观性和生态性。
3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交互感知的倒影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7)、凹腔(5)、固定柱(13)和发电机(11),所述基坑(7)内设置有所述凹腔(5),所述凹腔(5)内安装有所述固定柱(13),所述固定柱底端设置有所述发电机(11),所述固定柱(13)内安装有马达(12),所述马达(12)上连接有蜗杆(14),所述蜗杆(14)一端固定有连接盘(2),所述连接盘(2)侧壁上设置有活动柱(3),所述活动柱(3)外侧设置有套筒(1),所述套筒(1)外侧壁上设置有反光镜面(4),所述凹腔(5)内壁上设置有反光不锈钢(6),所述套筒(1)一侧壁上设置有凹槽(8),所述凹槽(8)内安装有红外热敏传感器(9),所述固定柱(13)内底端安装有控制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互感知的倒影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5)成型于所述基坑(7)内部,所述固定柱(13)与所述基坑(7)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发电机(11)与所述基坑(7)通过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互感知的倒影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4)与所述马达(12)键连接,所述连接盘(2)与所述马达(12)焊接,所述活动柱(3)与所述连接盘(2)转动连接,所述套筒(1)与所述活动柱(3)转动连接,所述套筒(1)的直径从上至下递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互感知的倒影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面(4)与所述套筒(1)粘接,所述反光不锈钢(6)与所述基坑(7)通过螺钉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互感知的倒影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5)内填充有水或者沙子,且水或者沙子的高度处于所述反光不锈钢(6)最底端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互感知的倒影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8)成型于所述套筒(1)上,所述红外热敏传感器(9)与所述凹槽(8)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红外热敏传感器(9)与所述控制器(10)电连接,所述控制器(10)与所述发电机(11)以及所述马达(12)均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互感知的倒影景观装置,包括基坑、凹腔、固定柱和发电机,所述基坑内设置有所述凹腔,所述凹腔内安装有所述固定柱,所述固定住底端设置有所述发电机。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红外热敏传感器、控制器、马达、连接盘和活动柱,在装置使用过程中,无人时可静止展示该装置的条纹倒影所形成的图案,当红外热敏传感器感应到人来时,将检测数据传输到控制器中,控制器控制马达工作,进而使其形成动态图案,同时参与者可用手滚动外层的套筒实现速度的控制,进行加减速或在无动力状态下旋转,丰富观赏及参与互动体验,同时还可配合夜景灯光进行交互游玩,兼顾实用性、美观性和生态性。美观性和生态性。美观性和生态性。
技术研发人员:
刘彦威 林兆涛 刘欢欢 陈宜羽 曾庆宜 吴铎权 林健日 曾荟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01
技术公布日:
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