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锅炉排污热能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排污热能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在锅炉使用过程中需要向外排放
污水,污水中还存在较多的热能。
3.现有的锅炉在排污过程中,大都是将高温污水直接排放至降温池内,经降温后再处理排放,这样就未能回收其热量,造成热能的浪费,降低了锅炉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锅炉在排污过程中,大都是将高温污水直接排放至降温池内,经降温后再处理排放,这样就未能回收其热量,造成热能的浪费,降低了锅炉的实用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锅炉排污热能循环利用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锅炉排污热能循环利用装置,包括:
7.锅炉本体,
所述锅炉本体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且排污管的相对面安装有换热箱,所述换热箱的内侧安装有保温板,所述换热箱的内部安装有板式换热器,且换热箱的右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内部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相对面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另一端设置有水箱,所述板式换热器与锅炉本体之间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相对面连接有第二水泵。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排污管内的电动阀门,污水通过排污管流至板式换热器内,再打开进气口,使得外部空气流至换热箱内,排污管内的高温污水将会对换热箱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通过保温板能够有效的减缓热空气热量的散发,换热箱内的热空气能够在污水不排放时对出水管内的软化水进行预加热工作。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污管的相对面与换热箱的左侧安装有过滤箱,且过滤箱的内部开设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内部连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正面安装有推块,所述过滤箱的底部安装有收纳盒,且收纳盒与活动杆之间连接有隔热伸缩套,所述活动杆的右侧与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外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连接有收集盒,且收集盒的正面安装有收集板,所述收集板的正面安装有拉环,且收集板与连接孔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放置槽的右侧与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
滑槽,且滑槽的内部连接有阻尼滑块,所述阻尼滑块的相对面安装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的正面安装有过滤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工操作过滤板,过滤板使得阻尼滑块移动至滑槽内,这样就方便完成过滤网的安装工作,通过过滤网就能够对污水进行过滤工作,避免污水中的杂质影响板式换热器的使用。
1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活动杆与过滤箱之间通过导轨、推块构成升降结构,且活动杆的外壁与导轨的内壁相贴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工操作推块,推块通过导轨带动活动杆进行上升操作,活动杆将上升至排污管的上方,这样就能够将排污管封闭。
13.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收集盒与过滤箱之间通过放置槽、连接杆构成可拆卸结构,且收集盒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工操作收集板,收集板使得连接杆移动至连接孔外、收集盒移动至放置槽外,这样就能够对收集盒的内部进行清理。
1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网与过滤箱之间通过阻尼滑块、滑槽构成移动结构,且阻尼滑块的外壁与滑槽的内壁相贴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工操作过滤板,过滤板通过阻尼滑块、滑槽带动过滤网进行移动操作,过滤网将移动至过滤箱外,这样就方便对过滤网进行更换工作。
1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隔热伸缩套与过滤箱之间通过活动杆、推块构成伸缩结构,且隔热伸缩套的横截面积大于排污管的横截面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工操作推块,推块带动活动杆进行上升操作,活动杆的上升使得隔热伸缩套进行拉伸操作,这样就能够在对收集盒进行处理工作时避免排污管内的污水流至过滤箱内。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锅炉本体、换热箱、保温板、板式换热器、进水管以及排污管,通过板式换热器就方便将排污管内的高温污水与进水管内的软化水进行热交换工作,排污管内的高温污水还能够对换热箱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通过保温板能够有效的减缓热空气热量的散发,换热箱内的热空气能够在污水不排放时对出水管内的软化水进行预加热工作,有效提高了污水热能的利用率,节约了能源,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21.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过滤箱、过滤网、收集盒以及拉环,通过操作拉环就方便带动收集盒进行移动操作,这样就方便完成收集盒的拆卸工作,该拆卸机构,使用方便,便于对收集盒内的污垢以及杂质进行清理,缩短了收集盒的清理时间,提高了清理效率。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套与过滤箱连接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例说明:
27.1、锅炉本体;2、排污管;3、换热箱;4、保温板;5、板式换热器;6、进气口;7、进水管;8、出水管;9、第二水泵;10、第一水泵;11、水箱;12、过滤箱;13、收纳盒;14、过滤板;15、收集板;16、拉环;17、推块;18、隔热伸缩套;19、活动杆;20、导轨;21、连接杆;22、连接孔;23、收
集盒;24、放置槽;25、阻尼滑块;26、滑槽;27、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实施例:
30.参照图1-4,一种锅炉排污热能循环利用装置,包括锅炉本体1,锅炉本体1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2,且排污管2的相对面安装有换热箱3,换热箱3的内侧安装有保温板4,换热箱3的内部安装有板式换热器5,且换热箱3的右侧开设有进气口6,板式换热器5的内部连接有进水管7,且进水管7的相对面安装有第一水泵10,第一水泵10的另一端设置有水箱11,板式换热器5与锅炉本体1之间连接有出水管8,且出水管8的相对面连接有第二水泵9,打开排污管2内的电动阀门,污水通过排污管2流至板式换热器5内,再打开进气口6,使得外部空气流至换热箱3内,排污管2内的高温污水将会对换热箱3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通过保温板4能够有效的减缓热空气热量的散发,换热箱3内的热空气能够在污水不排放时对出水管8内的软化水进行预加热工作;
31.排污管2的相对面与换热箱3的左侧安装有过滤箱12,且过滤箱12的内部开设有导轨20,导轨20的内部连接有活动杆19,且活动杆19的正面安装有推块17,活动杆19与过滤箱12之间通过导轨20、推块17构成升降结构,且活动杆19的外壁与导轨20的内壁相贴合,人工操作推块17,推块17通过导轨20带动活动杆19进行上升操作,活动杆19将上升至排污管2的上方,这样就能够将排污管2封闭,过滤箱12的底部安装有收纳盒13,且收纳盒13与活动杆19之间连接有隔热伸缩套18,隔热伸缩套18与过滤箱12之间通过活动杆19、推块17构成伸缩结构,且隔热伸缩套18的横截面积大于排污管2的横截面积,人工操作推块17,推块17带动活动杆19进行上升操作,活动杆19的上升使得隔热伸缩套18进行拉伸操作,这样就能够在对收集盒23进行处理工作时避免排污管2内的污水流至过滤箱12内,活动杆19的右侧与过滤箱12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槽24,且放置槽24的外部开设有连接孔22,放置槽24的内部连接有收集盒23,且收集盒23的正面安装有收集板15,收集盒23与过滤箱12之间通过放置槽24、连接杆21构成可拆卸结构,且收集盒23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人工操作收集板15,收集板15使得连接杆21移动至连接孔22外、收集盒23移动至放置槽24外,这样就能够对收集盒23的内部进行清理,收集板15的正面安装有拉环16,且收集板15与连接孔22之间连接有连接杆21,放置槽24的右侧与过滤箱12的内部设置有滑槽26,且滑槽26的内部连接有阻尼滑块25,阻尼滑块25的相对面安装有过滤网27,且过滤网27的正面安装有过滤板14,人工操作过滤板14,过滤板14使得阻尼滑块25移动至滑槽26内,这样就方便完成过滤网27的安装工作,通过过滤网27就能够对污水进行过滤工作,避免污水中的杂质影响板式换热器5的使用,过滤网27与过滤箱12之间通过阻尼滑块25、滑槽26构成移动结构,且阻尼滑块25的外壁与滑槽26的内壁相贴合,人工操作过滤板14,过滤板14通过阻尼滑块25、滑槽26带动过滤网27进行移动操作,过滤网27将移动至过滤箱12外,这样就方便对过滤网27进行更换工作。
32.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33.首先打开换热箱3内的进气口6,使得外部空气进入换热箱3内,经过几分钟后,关闭进气口6,打开排污管2内的电动阀门并启动第一水泵10,排污管2内的污水将在排污管2内流通,当污水流至过滤箱12内时,污水通过滤网27进行过滤工作,过滤后的杂质将截留在
过滤网27上以及收集盒23内,过滤后的污水将流至板式换热器5内,第一水泵10将通过进水管7将水箱11中的软化水输送至板式换热器5内,板式换热器5使得污水与软化水进行热交换工作,启动第二水泵9,第二水泵9通过出水管8将加热的软化水输送至锅炉本体1内,排污管2(换热箱3内的排污管2)内的高温污水又会对换热箱3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通过保温板4能够有效的减缓热空气热量的散发,换热箱3内的热空气能够在污水不排放时对出水管8内的软化水进行预加热工作,当需要对过滤网27以及收集盒23进行处理时,人工操作推块17,推块17带动活动杆19进行上升操作,活动杆19的上升使得隔热伸缩套18进行拉伸操作,这样就能够避免排污管2内的污水流至过滤箱12内,再人工操作拉环16以及过滤板14,拉环16带动收集板15进行移动操作,收集板15又带动连接杆21、收集盒23进行移动操作,连接杆21将移动至连接孔22外,收集盒23将移动至放置槽24外,这样就能够对收集盒23内部的污垢以及杂质进行清理,过滤板14通过阻尼滑块25、滑槽26带动过滤网27进行移动操作,过滤网27将移动至过滤箱12外,这样就方便对过滤网27进行清理或者更换工作。
3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排污热能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1),所述锅炉本体(1)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2),且排污管(2)的相对面安装有换热箱(3),所述换热箱(3)的内侧安装有保温板(4),所述换热箱(3)的内部安装有板式换热器(5),且换热箱(3)的右侧开设有进气口(6),所述板式换热器(5)的内部连接有进水管(7),且进水管(7)的相对面安装有第一水泵(10),所述第一水泵(10)的另一端设置有水箱(11),所述板式换热器(5)与锅炉本体(1)之间连接有出水管(8),且出水管(8)的相对面连接有第二水泵(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排污热能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2)的相对面与换热箱(3)的左侧安装有过滤箱(12),且过滤箱(12)的内部开设有导轨(20),所述导轨(20)的内部连接有活动杆(19),且活动杆(19)的正面安装有推块(17),所述过滤箱(12)的底部安装有收纳盒(13),且收纳盒(13)与活动杆(19)之间连接有隔热伸缩套(18),所述活动杆(19)的右侧与过滤箱(12)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槽(24),且放置槽(24)的外部开设有连接孔(22),所述放置槽(24)的内部连接有收集盒(23),且收集盒(23)的正面安装有收集板(15),所述收集板(15)的正面安装有拉环(16),且收集板(15)与连接孔(22)之间连接有连接杆(21),所述放置槽(24)的右侧与过滤箱(12)的内部设置有滑槽(26),且滑槽(26)的内部连接有阻尼滑块(25),所述阻尼滑块(25)的相对面安装有过滤网(27),且过滤网(27)的正面安装有过滤板(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排污热能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9)与过滤箱(12)之间通过导轨(20)、推块(17)构成升降结构,且活动杆(19)的外壁与导轨(20)的内壁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排污热能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23)与过滤箱(12)之间通过放置槽(24)、连接杆(21)构成可拆卸结构,且收集盒(23)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排污热能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7)与过滤箱(12)之间通过阻尼滑块(25)、滑槽(26)构成移动结构,且阻尼滑块(25)的外壁与滑槽(26)的内壁相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排污热能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伸缩套(18)与过滤箱(12)之间通过活动杆(19)、推块(17)构成伸缩结构,且隔热伸缩套(18)的横截面积大于排污管(2)的横截面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排污热能循环利用装置,涉及锅炉排污热能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且排污管的相对面安装有换热箱,所述换热箱的内侧安装有保温板,所述换热箱的内部安装有板式换热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锅炉本体、换热箱、保温板、板式换热器、进水管以及排污管,通过板式换热器就方便将排污管内的高温污水与进水管内的软化水进行热交换工作,排污管内的高温污水还能够对换热箱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通过保温板能够有效的减缓热空气热量的散发,换热箱内的热空气能够在污水不排放时对出水管内的软化水进行预加热工作,有效提高了污水热能的利用率,节约了能源,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
李国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无锡川汇热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12.08
技术公布日:
202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