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式取液阀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嵌入式取液阀。


背景技术:



2.饮品是人们在聚会、休闲时的必备物品,主要包括有水、酒、饮料、奶等,通常以液体形态运输和售卖,随着人们对饮品需求量的日益提高,随之出现了5l,10l的桶装饮品供人们畅饮,这类小型桶装饮品常在桶壁中下部设置有出水的“龙头”,众所周知的“龙头”是突出在外的,这样的龙头在运输、仓储中不仅占用空间,而且受到撞击极易损坏,为此,能将“龙头”嵌入到桶内,并在使用时可以拉出的设计可以克服上述问题。
3.中国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cn205170371u公开啤酒桶用拉旋式啤酒阀,包括啤酒阀本体,啤酒阀本体内套装有酒管,酒管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酒口和出酒口,啤酒阀本体的密封管部上设有与进酒口相配合的进酒孔,将酒管从啤酒阀本体内拉出,使进酒孔与进酒口位置对应,从而使啤酒从进酒孔处进入酒管,然后从出酒口流出,这样进酒口和进酒孔的位置关系形成第一道阀开关结构,由于为了增加密封性,密封管部的材料为有回弹性的弹性材料,由于回弹性的材料整周压覆在酒管的外周,使其与密封管部之间的摩擦力增大,需要更大的力才能将酒管从啤酒阀本体中拔出,而且在拔出过程尚未停止阶段,即进酒孔与进酒口开始重合时,啤酒就会从出酒口流出;为此,在酒管远离啤酒阀本体的固定管部一端设有拉栓,拉栓上设有伸入酒管内的放酒旋钮,放酒旋钮上设有与出酒口相配合的出酒孔,放酒旋钮与酒管转动连接,通过转动使出酒口与出酒孔位置对应使啤酒流出,这样出酒口和出酒孔的位置关系形成第二道阀开关结构,为了增加密封性放酒旋钮上套装了密封环,密封环为有回弹性的弹性材料,由于啤酒桶内的啤酒是加压的,为了保证运输阶段的密封性,密封环整周设置在放酒旋钮与酒管内壁之间,使放酒旋钮与酒管之间的摩擦增大,在旋转拉栓时,其上设置的拉环极易断裂,且拉栓本体极难转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嵌入式取液阀,以解决使用阀时拉、旋费力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嵌入式取液阀,包括导流体、塞体和转向体,导流体一端设有开口,除开口处端面置于容器侧壁外部,其他部分嵌入到容器内部中,导流体内设有滑动连接的塞体,塞体可在导流体的延伸方向上滑动,塞体靠近导流体开口的一端与转向体转动连接,其中:
7.导流体内部设有直线型的滑腔,滑腔延伸至导流体的开口处,导流体侧壁上设有贯穿的进液口,进液口与滑腔连通;
8.塞体外周与滑腔适配,塞体内设有导液管,导液管的入口设置在塞体的侧壁上,导液管的出口设置在塞体与转向体的接触面上;
9.转向体内设有阀管,阀管的始端设置在转向体与塞体的接触面上,阀管的末端向
导流体外部延伸;
10.塞体远离导流体的开口端时,导流体的进液口被塞体的侧壁密封;塞体部分伸出导流体至不可滑动时,导流体的进液口与塞体上导液管的入口对应,液体可由进液口处进入导液管中;
11.转向体与塞体滑动方向水平设置时,塞体上导液管的出口被转向体与塞体接触面密封;转向体与塞体呈角度设置时,塞体上导液管的出口与转向体上阀管的始端对应,液体可由导液管流入阀管中,最后由阀管的末端流出。
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取液阀减少了整周设置的密封件,只在移动方向上设置条形的密封件,移动方向包括塞体相对导流体的直线运动,和转向体相对塞体的旋转翻折运动,减少各个组件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使用取液操作更为省力;并用转动翻折结构代替旋转结构,使液体在整个排出的过程中保持在同一垂直面内,避免侧喷现象发生。
13.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塞体与导流体进液口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层,第二密封层可设置在塞体上,第二密封层分布在塞体上导液管入口的外周,且第二密封层始终抵触在导流体进液口外周上;第二密封层有弹性,且宽度大于进液口的尺寸。该实现方式中,摒弃了塞体与滑腔之间使用环形密封方式,采用长条形的第二密封层,减少了密封件的用量,同时减少了塞体与导流体滑腔之间的摩擦。
14.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塞体与转向体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层,第三密封层可设置在塞体上,且第三密封层可与第二密封层连续,第三密封层分布在塞体上导液管出口的外周,且第三密封层始终抵触在转向体的阀管始端的外周上,第三密封层有弹性,且宽度大于阀管始端的尺寸。该实现方式中,摒弃了塞体与转向体之间整周设置的密封方式,只在必要的活动范围内使用密封件,减少密封件的用量,可减少转向体转动时的用力,且翻折转动使流出液始终保持在同一垂直面内,避免侧喷。
15.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导流体的进液口整周设有第一密封层,即第一密封层中心孔为进液口,第一密封层有弹性。该实现方式中,由于容器内的液体可能会被加压运输,该条件时,第一密封层被容器内压力压向塞体,从而可增加进液口处的密封性。
16.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导流体滑腔内壁上设有轴向限位部和周向限位部,塞体上设有与上述两种限位部适配的限位槽,轴向限位部和周向限位部是连续的,周向限位部延导流体的轴向方向设置,其与导流体轴线平行的两侧面抵触在限位槽上,这样可以约束塞体相对导流体的周向转动;周向限位部的末端设有轴向限位部,轴向限位部高于周向限位部,限位槽上远离导流体开口的面可在周向限位部上方滑动,其底部低于轴向限位部。该实现方式中,塞体在导流体内沿直线方向滑动,需要周向限位部约束其轴向的转动,在导流体的进液口与塞体导液管入口重合对应时,需要周向限位部约束塞体的移动,使塞体不可再向导流体外部移动。
17.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塞体靠近导流体开口一端设有球头,球头的端面为球面,两侧设有夹持面,夹持面为平面且与导液管出口所在平面垂直,转向体上设有与球头适配的球槽,转向体上设有向塞体一侧延伸的夹板,夹板有两个,对称设置在塞体两侧,夹板夹持在球头的夹持面外侧,夹持面上设有轴体,夹板上设有与轴体适配的轴孔,夹板与球头通过轴体转动连接。该实现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转向体绕塞体翻折的结构,结构简单有效,连接牢固,使转向体对导液管出口起到开启/关闭的效果。
18.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转向体外端面上设有拉板,拉板为板状结构,拉板朝向导流体开口一面上设有多个沟槽,沟槽有两个,对称设置,沟槽的尺寸适配拇指和食指的尺寸,拉板的宽度大于导流体的宽度。该实现方式中,拉板可增加手指与转向体的接触面积,便于手指在转向体上施加拉力,增加了接触面积,减少手指到手的压力。
19.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拉板远离导流体的一面上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卡头,导流体的开口处外缘上设有活动连接的挡板,挡板中心设有贯穿孔,卡头穿过该贯穿孔与挡板卡接。该实现方式中,挡板与卡头的连接是一次性的,可以避免二次销售,还可进一步限制转向体在外力作用下被拉出导流体。
20.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方案不矛盾的前提下,均可以进行组合。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入式取液阀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入式取液阀的塞体被拉出导流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入式取液阀的爆炸图。
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入式取液阀中塞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入式取液阀中转向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入式取液阀的塞体置于导流体中的示意图。
27.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入式取液阀的塞体被拉出导流体的示意图。
28.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入式取液阀取液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0.导流体;11.滑腔;12.进液口;121.第一密封层;13.轴向限位部;14.周向限位部;15.卡套;16.法兰;20.塞体;21.导液管;211.入口;2111.第二密封层;212.出口;2121.第三密封层;23.球头;24.轴体;25.夹持面;26.限位槽;30.转向体;31.夹板;311.轴孔;32.球槽;33.阀管;34.拉板;341.沟槽;342.卡槽;343.卡头;40.挡板;41.连体;5.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31.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嵌入式取液阀,该取液阀安装在容器5侧壁中下部,整体大部分嵌入在容器5内,通过改变取液阀中各组件的位置关系,使容器5内的液体可以通过取液阀流出,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该取液阀包括导流体10、塞体20和转向体30,其中,导流体10一端设有开口,除开口处端面置于容器5侧壁外部,其他部分嵌入到容器5内部中,导流体10内设有滑动连接的塞体20,塞体20可在导流体10的延伸方向上滑动,塞体20靠近导流体10开口的一端与转向体30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转向体30与塞体20连接的一端也设置在导流体10内;导流体10内部设有直线型的滑腔11,滑腔11延伸至导流体10的开口处,导流体10侧壁上设有贯穿的进液口12,进液口12与滑腔11连通;塞体20外周与滑腔11适配,塞体20内设有导液管21,导液管21的入口211设置在塞体20的侧壁上,导液管21的出口212设置在塞体20与转向体30的接触面上;转向体30内设有阀管33,阀管33的始端设置在转向体30与塞体20的接触面上,阀管33的末端向导流体10外部延伸;塞体20远离导流体10
的开口端时,导流体10的进液口12被塞体20的侧壁密封;塞体20部分伸出导流体10至不可滑动时,导流体10的进液口12与塞体20上导液管21的入口211对应,液体可由进液口12处进入导液管21中;转向体30与塞体20滑动方向水平设置时,塞体20上导液管21的出口212被转向体30与塞体20接触面密封;转向体30与塞体20呈角度设置时,塞体20上导液管21的出口212与转向体30上阀管33的始端对应,液体可由导液管21流入阀管33中,最后由阀管33的末端流出。塞体20和转向体30不局限于圆柱体,导流体10的滑腔11应与其适配设置。
32.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为了减少塞体20与导流体10滑腔11的之间的摩擦,相应的减少密封件的用量,塞体20与导流体10进液口12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层2111,可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层2111是设置在塞体20上的,第二密封层2111分布在塞体20导上液管入口211的外周,且第二密封层2111始终抵触在导流体10进液口12外周上;第二密封层2111有弹性,且宽度大于进液口12的尺寸。
33.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为了减少转向体30与塞体20转动时的摩擦力,改变了二者之间的转动关系,由整周转动变为翻折转动,且进一步减少了密封件的用量,塞体20与转向体30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层2121,可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第三密封层2121是设置在塞体20上的,且第三密封层2121与第二密封层2111是连续的,第三密封层2121分布在塞体20上导液管21出口212的外周,且第三密封层2121始终抵触在转向体30阀管33始端的外周上,第三密封层2121有弹性,且宽度大于阀管33始端的尺寸。
34.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容器5内的液体可能会被加压运输,因此需要提高导流体10与塞体20之间的密封性,请参阅图2,在导流体10的进液口12整周设有第一密封层121,即第一密封层121中心孔为进液口12,第一密封层121有弹性,在容器5内被加压状态时,第一密封层121被容器5内压力压向塞体20,从而增加进液口12处的密封性。
35.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通常导流体10和塞体20被设计成圆柱体,但导流体10和塞体20的相对运动仅为直线运动,因此需要对塞体20的运动进行约束,在导流体10滑腔11内壁上设有轴向限位部13和周向限位部14,塞体20上设有与上述两种限位部适配的限位槽26,请参阅图4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轴向限位部13和周向限位部14是连续的,这样限位槽26可以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周向限位部14延导流体10的轴向方向设置,一般是连续的,便于加工,其与导流体10轴线平行的两侧面抵触在限位槽26上,这样可以约束塞体20相对导流体10的周向转动;在周向限位部14的末端,即靠近导流体10开口处设有轴向限位部13,轴向限位部13高于周向限位部14,限位槽26上远离导流体10开口端的端面可以在周向限位部14方滑动,其底部低于轴向限位部13,这样当塞体20拉出导流体10时,限位槽26上远离导流体10开口端的一面抵触到轴向限位部13上,使塞体20不可再拉出导流体10,此时,导流体10的进液口12与塞体20导液管21的入口211对应。
36.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请参阅图4,塞体20靠近导流体10开口一端设有球头23,球头23的端面为球面,两侧设有夹持面25,夹持面25为平面且与导液管21出口212所在平面垂直,转向体30上设有与球头23适配的球槽32,转向体30上设有向塞体20一侧延伸的夹板31,本实施例中,夹板31有两个,对称设置在塞体20两侧,夹板31夹持在球头23的夹持面25外侧,夹持面25上设有轴体24,夹板31上设有与轴体24适配的轴孔311,夹板31与球头23通过轴体24转动连接。
37.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请参阅图5,为了便于对转向体30施加外力,转向体30
外端面上设有拉板34,拉板34为板状结构,拉板34朝向导流体10开口一面上设有多个沟槽341,本实施例的沟槽341有两个,对称设置,沟槽341的尺寸适配拇指和食指的尺寸,拉板34的宽度大于导流体10的宽度,使手指与拉板34背面有更多的接触面积。
38.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避免二次销售以及保证运输安全,拉板34远离导流体10的一面上设有卡槽342,卡槽342内设有卡头343,导流体10的开口处外缘上设有活动连接的挡板40,具体的挡板40通过连体41与导流体10外缘连接,连体41为长薄形塑料件,导流体10、连体41和挡板40一体注塑成型,连体41有韧性且可弯折,挡板40与卡头343和卡槽342适配,即挡板40可卡入到卡槽342中,挡板40中心设有贯穿孔,卡头343穿过该贯穿孔与挡板40卡接。
39.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塞体20的导液管21与转向体30的阀管33连通时,阀管33末端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近似平行,从阀管33末端流出的液体可以垂直下落。
40.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转向体30的外周尺寸小于导流体10滑腔11的尺寸,即转向体30在滑腔11内时转向体30外缘不与滑腔11的腔壁接触,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摩擦。
41.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导流体10的开口端设有外凸的法兰16,导流体10的外壁上靠近法兰16处设有卡套15,卡套15是弹性的,卡套15抵在容器5内壁上及容器5的开口处,法兰16抵在容器5的外壁上。
42.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密封层121、第二密封层2111和第三密封层2121均为弹性材料,通常使用食品级的软胶材质。
43.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容器5不局限于啤酒桶,如玻璃缸,水槽等均可;容器5内的液体也不仅限于啤酒,如水、饮料、牛奶等饮品,也可包括化学药剂等液体。
44.工作原理:请参阅图6至图8,图6中塞体20置于起始位,转向体30与塞体20平行设置,塞体20和转向体30置于导流体10的滑腔11内,此时,导流体10的进液口12被塞体20上的第二密封层2111封闭,长条形的第二密封层2111也密封在导液管21的外周,同时转向体30的阀管33始端被第三密封层2121密封,使用了尽可能少的密封材料,即只在有效密封方向上使用弹性材料,能极大的减少拉动塞体20或转动转向体30时的用力。
45.图7中,塞体20被拉动到终止位置处,此时,轴向限位部13抵靠在限位槽26远离导流体10开口一端的端面上,进液口12与塞体20导液管21的入口211重合对应,容器5内的液体可流入导液管21内,而转向体30的阀管33始端仍处于封闭状态,避免在拉动塞体20还未终止时,液体就从导液管21的出口212流出。
46.图8中,下压夹板31使阀管33的始端与导液管21的出口212重合对应,在整个下压的动作中,阀管33的始端与导液管21的出口212重合面逐渐增大,流出的液体也逐渐增多,但这些液体都是近似垂直的流出,而周向转动的转向体30,会有一个阶段流出的液体偏离垂直方向,对于容器5内有压力的情况,这样是很危险的。
47.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转向体30相对于塞体20向下转动时,导液管21与阀管33连通,而转向体30相对于塞体20向上转动时,导液管21与阀管33连通的可能也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结合图7和图8,当图7所示的状态时,导液管21的出口212置于转向体30阀管33的始端上方时,向上转动旋转体30也可以使导液管21的出口212与阀管33的始端重合对应。
4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嵌入式取液阀,包括导流体(10)、塞体(20)和转向体(30),导流体(10)一端设有开口,除开口处端面置于容器(5)侧壁外部,其他部分嵌入到容器(5)内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20)可在导流体(10)的延伸方向上滑动,塞体(20)靠近导流体(10)开口的一端与转向体(30)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导流体(10)内部设有直线型的滑腔(11),所述滑腔(11)延伸至导流体(10)的开口处,所述导流体(10)侧壁上设有贯穿的进液口(12),所述进液口(12)与滑腔(11)连通;所述塞体(20)外周与滑腔(11)适配,塞体(20)内设有导液管(21),所述导液管(21)的入口(211)设置在塞体(20)的侧壁上,导液管(21)的出口(212)设置在塞体(20)与转向体(30)的接触面上;当塞体(20)远离导流体(10)的开口端时,导流体(10)的进液口(12)被塞体(20)的侧壁密封;当塞体(20)部分伸出导流体(10)至不可滑动时,导流体(10)的进液口(12)与塞体(20)上导液管(21)的入口(211)对应,液体可由进液口(12)处进入导液管(21)中;所述转向体(30)内设有阀管(33),所述阀管(33)的始端设置在转向体(30)与塞体(20)的接触面上,阀管(33)的末端向导流体(10)外部延伸;当转向体(30)与塞体(20)滑动方向水平设置时,塞体(20)上导液管(21)的出口(212)被转向体(30)与塞体(20)接触面密封;当转向体(30)与塞体(20)呈角度设置时,塞体(20)上导液管(21)的出口(212)与转向体(30)上阀管(33)的始端对应,液体可由导液管(21)流入阀管(33)中,最后由阀管(33)的末端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取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20)与导流体(10)进液口(12)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层(2111),所述第二密封层(2111)分布在塞体(20)导上液管入口(211)的外周,且第二密封层(2111)始终抵触在导流体(10)进液口(12)外周上;所述第二密封层(2111)有弹性,且宽度大于进液口(12)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取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20)与转向体(30)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层(2121),所述第三密封层(2121)分布在塞体(20)上导液管(21)出口(212)的外周,且第三密封层(2121)始终抵触在转向体(30)的阀管(33)始端的外周上,所述第三密封层(2121)有弹性,且宽度大于阀管(33)始端的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取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体(10)的进液口(12)整周设有第一密封层(121),第一密封层(121)有弹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取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体(10)滑腔(11)内壁上设有轴向限位部(13)和周向限位部(14),所述塞体(20)上设有与轴向限位部(13)和周向限位部(14)适配的限位槽(26),所述周向限位部(14)延导流体(10)的轴向方向设置,其与导流体(10)轴线平行的两侧面抵触在限位槽(26)上;所述周向限位部(14)的末端设有轴向限位部(13),所述轴向限位部(13)高于周向限位部(14),所述限位槽(26)上远离导流体(10)开口的面可在周向限位部(14)上方滑动,但其底部低于轴向限位部(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取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20)靠近导流体(10)开口一端设有球头(23),所述球头(23)的端面为球面,两侧设有夹持面(25),夹持面(25)为平面且与导液管(21)出口(212)所在平面垂直,所述转向体(30)上设有与球头(23)适配的球槽(32),转向体(30)上设有向塞体(20)一侧延伸的夹板(31),所述夹板(31)夹持在球头(23)的夹持面(25)外侧,所述夹持面(25)上设有轴体(24),所述夹板(31)上设有与轴体
(24)适配的轴孔(311),夹板(31)与球头(23)通过轴体(24)转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6所述的嵌入式取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体(30)外端面上设有拉板(34),所述拉板(34)为板状结构,拉板(34)朝向导流体(10)开口一面上设有多个沟槽(341),拉板(34)的宽度大于导流体(10)的宽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嵌入式取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34)远离导流体(10)的一面上设有卡槽(342),所述卡槽(342)内设有卡头(343),所述导流体(10)的开口处外缘上设有活动连接的挡板(40),所述挡板(40)中心设有贯穿孔,卡头(343)穿过该贯穿孔与挡板(40)卡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嵌入式取液阀,属于阀技术领域。该取液阀包括导流体、塞体和转向体,导流体部分嵌入到容器中,塞体可在导流体的延伸方向上滑动,塞体一端与转向体转动连接;导流体内部设有滑腔,侧壁上设有贯穿的进液口;塞体外周与滑腔适配,塞体内设有导液管,导液管的入口设置在塞体的侧壁上,出口设置在塞体与转向体的接触面上;转向体内设有阀管,阀管的始端设置在转向体与塞体的接触面上,阀管的末端向导流体外部延伸。采用本申请的取液阀,能减少整周设置的密封件,只在移动方向上设置条形的密封件,减少各个组件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实施取液操作更为省力;使液体在整个排出的过程中保持在同一垂直面内,避免侧喷现象发生。避免侧喷现象发生。避免侧喷现象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

刘国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邢台市比奇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5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

本文发布于:2022-11-26 05:38: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43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侧壁   方式   夹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