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铺路板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快速铺路板。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不断的增高,人们会对周边的环境进行风格的设计,使得人们处于其中更加的舒适,而市政是一个地方的标志性建筑,其在修建时会更加的注重风格设计,而在设计中,人们会对周边的绿植、房屋的造型以及地面花纹规划、统一,其中市政铺路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铺路板能够方便行人出行或散步,也有助于市容的建设。
3.但是现有的铺路板存在着使用不方便,安装较为复杂繁琐,安装的时间较长,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错位的情况,导水效果较差,容易出现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快速铺路板,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为快速铺路板,包括砖体、凸块、凹槽环形支架、纵向板、导水槽、边框、定位锥和防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的边缘设置有凸块和凹槽,其中凸块和凹槽设置有三个;所述砖体的下侧面设置有环形支架,其中环形支架的中部中部穿过有纵向板,且纵向板的上侧面与砖体的下侧面焊接在一起;所述砖体的下侧面设置有导水槽,其中砖体的边缘下端设置有边框,该边框的内壁与纵向板焊接在一起;所述砖体的下侧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锥,其中砖体的上侧面设置有若干防滑块。
7.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锥包括椎体、外螺纹、尖刺和防护垫,所述椎体的外侧面设置有外螺纹,其中椎体通过外螺纹与砖体相连;所述椎体的下端设置有尖刺,其中椎体的上端他用过螺钉安装有防护垫,其中防护垫的上侧面与砖体的下侧面相接触。
8.进一步地,所述砖体的形状为正六边形,其中砖体的六条边焊接有凸块和凹槽,该凸块和凹槽交错设置;所述砖体的下侧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内螺纹,该砖体下侧面的通过内螺纹与定位锥相连。
9.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支架设置有两个,其中环形支架之间通过纵向板相连,该环形支架的中部穿过有导水槽,且环形支架与边框之间通过纵向板相连。
10.进一步地,所述凸块形状大小与凹槽的形状大小相同,其中凸块设置在砖体的边缘上侧面,该凹槽设置在砖体的边缘下侧面;所述凸块与凹槽的内侧面设置有边框。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凸块和凹槽的设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快速的对路板进行安装拆卸,操作较为简单,不需要进行培训即可进行使用。
13.2.本实用新型导水槽的设置,能够对路面上侧面的积水进行排出,避免雨水长时间堆积在路板下侧面,造成路板下陷的情况,使用效果较好。
14.3.本实用新型定位锥的设置,在进行安装时,通过定位锥插入地面,能够有效的防止路板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出现位移的情况,能够对路板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锥结构示意图。
19.图中:
20.1-砖体,2-凸块,3-凹槽,4-环形支架,5-纵向板,6-导水槽,7-边框,8-定位锥,81-椎体,82-外螺纹,83-尖刺,84-防护垫,9-防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快速铺路板显得非常必要,包括砖体1、凸块2、凹槽3、环形支架4、纵向板5、导水槽6、边框7、定位锥8和防滑块9,其特征在于:砖体1的边缘设置有凸块2和凹槽3,其中凸块2和凹槽3设置有三个;砖体1的下侧面设置有环形支架4,其中环形支架4的中部中部穿过有纵向板5,且纵向板5的上侧面与砖体1的下侧面焊接在一起;砖体1的下侧面设置有导水槽6,其中砖体1的边缘下端设置有边框7,该边框7的内壁与纵向板5焊接在一起;砖体1的下侧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锥8,其中砖体1的上侧面设置有若干防滑块9。
24.如图3所示,定位锥8包括椎体81、外螺纹82、尖刺83和防护垫84,椎体81的外侧面设置有外螺纹82,其中椎体81通过外螺纹82与砖体1相连;椎体81的下端设置有尖刺83,其中椎体81的上端他用过螺钉安装有防护垫84,其中防护垫84的上侧面与砖体1的下侧面相接触。
25.其中,砖体1的形状为正六边形,其中砖体1的六条边焊接有凸块2和凹槽3,该凸块2和凹槽3交错设置;砖体1的下侧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内螺纹,该砖体1下侧面的通过内螺纹与定位锥8相连。
26.其中,环形支架4设置有两个,其中环形支架4之间通过纵向板5相连,该环形支架4
的中部穿过有导水槽6,且环形支架4与边框7之间通过纵向板5相连。
27.其中,凸块2形状大小与凹槽3的形状大小相同,其中凸块2设置在砖体1的边缘上侧面,该凹槽3设置在砖体1的边缘下侧面;凸块2与凹槽3的内侧面设置有边框7。
28.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快速铺路板,其工作原理为:在进行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是否安装定位锥8,然后通过凸块2和凹槽3的配合,将多个路板进行组合安装,不需要进行培训即可进行组装,同时导水槽6能够对路面上侧面的积水进行排出,避免雨水长时间堆积在路板下侧面,造成路板下陷的情况,通过定位锥8插入地面,能够有效的防止路板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出现位移的情况。
2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0.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快速铺路板,包括砖体(1)、凸块(2)、凹槽(3)、环形支架(4)、纵向板(5)、导水槽(6)、边框(7)、定位锥(8)和防滑块(9),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的边缘设置有凸块(2)和凹槽(3),其中凸块(2)和凹槽(3)设置有三个;所述砖体(1)的下侧面设置有环形支架(4),其中环形支架(4)的中部中部穿过有纵向板(5),且纵向板(5)的上侧面与砖体(1)的下侧面焊接在一起;所述砖体(1)的下侧面设置有导水槽(6),其中砖体(1)的边缘下端设置有边框(7),该边框(7)的内壁与纵向板(5)焊接在一起;所述砖体(1)的下侧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锥(8),其中砖体(1)的上侧面设置有若干防滑块(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铺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锥(8)包括椎体(81)、外螺纹(82)、尖刺(83)和防护垫(84),所述椎体(81)的外侧面设置有外螺纹(82),其中椎体(81)通过外螺纹(82)与砖体(1)相连;所述椎体(81)的下端设置有尖刺(83),其中椎体(81)的上端他用过螺钉安装有防护垫(84),其中防护垫(84)的上侧面与砖体(1)的下侧面相接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铺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的形状为正六边形,其中砖体(1)的六条边焊接有凸块(2)和凹槽(3),该凸块(2)和凹槽(3)交错设置;所述砖体(1)的下侧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内螺纹,该砖体(1)下侧面的通过内螺纹与定位锥(8)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铺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架(4)设置有两个,其中环形支架(4)之间通过纵向板(5)相连,该环形支架(4)的中部穿过有导水槽(6),且环形支架(4)与边框(7)之间通过纵向板(5)相连。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铺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2)形状大小与凹槽(3)的形状大小相同,其中凸块(2)设置在砖体(1)的边缘上侧面,该凹槽(3)设置在砖体(1)的边缘下侧面;所述凸块(2)与凹槽(3)的内侧面设置有边框(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快速铺路板,包括砖体,凸块,凹槽,环形支架,纵向板,导水槽,边框,定位锥和防滑块,所述砖体的边缘设置有凸块和凹槽,其中凸块和凹槽设置有三个;所述砖体的下侧面设置有环形支架,其中环形支架的中部中部穿过有纵向板,且纵向板的上侧面与砖体的下侧面焊接在一起;所述砖体的下侧面设置有导水槽,其中砖体的边缘下端设置有边框,该边框的内壁与纵向板焊接在一起;所述砖体的下侧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锥,其中砖体的上侧面设置有若干防滑块。本实用新型凸块,凹槽,导水槽和定位锥的设置,使用方便,安装较为简单,便于快速安装,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错位的情况,导水效果较好,不容易出现损坏。不容易出现损坏。不容易出现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

宋玲玲 黄伟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杭州壁园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5

技术公布日:

2022/11/21

本文发布于:2022-12-20 13:19: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394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侧面   凹槽   所述   环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