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属于辊底式热处理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炉辊应急处理
装置及热处理炉。
背景技术:
2.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钢铁作为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其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而在热处理过程当中,热处理设备往往是是不可或缺的,在现有的热处理设备当中,热处理炉因其温度范围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辊底式炉因物料两面受热,加热较快、较均匀,从而广泛的应用于常化、退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
3.但是,现有的辊底式炉,因炉子较长,且在正常生产过程当中炉内的温度较高(最高可达到1000℃),所以炉内都是采用单独的辊子进行转运,同时也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不停的转动来防止变形,但是在停电后,炉内的温度不会立刻下降,辊道却立刻停转,炉底辊就会因高温和自重产生变形,工厂就需要停炉更换炉底辊,造成生产线停产、炉底辊报废,损失巨大。目前停电后,通常采用人工进行转炉,但是炉辊有很多,每个炉辊都要有工人进行手动转炉,消耗大量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辊应急处理装置及热处理炉,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热处理炉在停电后,人工难以保证所有炉辊均能继续转动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炉辊应急处理装置,用于热处理炉,热处理炉包括
多个并排布置的炉辊,炉辊应急处理装置包括:多个同步轮,多个同步轮一一对应的固定安装在多个炉辊的端部,并与对应的炉辊同轴;驱动部,驱动部安装在位于两端的同步轮中的至少一个上,以驱动驱动部所在的同步轮转动;
柔性同步件,柔性同步件呈闭环状,柔性同步件的两端套设于位于两端的同步轮上,多个同步轮均与柔性同步件驱动连接,以使多个同步轮能够同步转动。
6.可选地,柔性同步件可拆卸地安装在多个同步轮外。
7.可选地,柔性同步件包括同步链条,同步轮包括同步齿轮,同步链条套设于多个同步齿轮外,并与多个同步齿轮啮合。
8.可选地,柔性同步件包括同步带,同步轮包括同步齿轮,同步带内壁设置有多个凸齿,多个凸齿沿同步带的周向布置,同步带套设于多个同步齿轮外,并通过多个凸齿与多个同步齿轮啮合。
9.可选地,驱动部包括驱动摇臂,驱动摇臂安装在位于两端的同步轮中的至少一个上,驱动摇臂的转轴与该驱动摇臂所在的同步轮同轴设置。
10.可选地,驱动摇臂的转轴外部设置有沿转轴周向布置的多个轮齿,炉辊应急处理装置还包括具有自备电源的电驱动部,电驱动部的输出端与驱动摇臂的转轴之间通过多个轮齿驱动连接。
11.可选地,电驱动部包括变速箱,变速箱的输出端与转轴上的轮齿相啮合。
12.可选地,电驱动部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转轴上的轮齿之间通过驱动链进行驱动连接。
13.可选地,位于两端的同步轮的轮径小于其他同步轮。
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处理炉,热处理炉包括主体及炉辊应急处理装置,炉辊应急处理装置为上述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主体上设置有挂设件,在柔性同步件从多个同步轮上取下后,挂设件能够挂设柔性同步件。
15.本技术提供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通过在多个炉辊辊轴的外侧上设置同步轮,并在所设的同步轮上设置可快速拆装的柔性同步件与多个同步轮配合,通过驱动柔性同步件运动带动多个同步轮转动,进而使多个炉辊转动,同时本技术提供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还设置有驱动部,驱动部为柔性同步件的运动提供动力,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时,能够使热处理炉中的炉辊在设备断电的情况下继续转动,避免了热处理炉断电时,炉辊停转后因自重和热处理炉内残留的高温而产生变形。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的主视图;
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的主视图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的轴测图;
20.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21.10、同步轮;20、驱动部;21、驱动摇臂;30、柔性同步件;40、炉辊。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4.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6.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目前,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钢铁作为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其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而在热处理过程当中,热处理设备往往是是不可或缺的,在现有的热处理设备当中,热处理炉因其温度范围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辊底式炉因物料两面受热,加热较快、较均匀,从而广泛的应用于常化、退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但是,现有的辊底式炉,因炉子较长,且在正常生产过程当中炉内的温度较高(最高可达到 1000℃),所以炉内都是采用单独的辊子进行转运,同时也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不停的转动来防止变形,但是在停电后,炉内的温度不会立刻下降,辊道却立刻停转,炉底辊就会因高温和自重产生变形,工厂就需要停炉更换炉底辊,造成生产线停产、炉底辊报废,损失巨大。目前停电后,通常采用人工进行转炉,但是炉辊有很多,每个炉辊都要有工人进行手动转炉,消耗大量人力。
27.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炉辊应急处理装置,用于热处理炉,热处理炉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炉辊40,炉辊应急处理装置包括:多个同步轮10、驱动部20和柔性同步件30,其中多个同步轮10一一对应的固定安装在多个炉辊40的端部,并与对应的炉辊40同轴;驱动部20安装在位于两端的同步轮10中的至少一个上,以驱动驱动部20所在的同步轮10转动;柔性同步件30呈闭环状,柔性同步件30的两端套设于位于两端的同步轮10上,多个同步轮10均与柔性同步件 30驱动连接,以使多个同步轮10能够同步转动。在炉辊应急处理装置工作时,首先将柔性同步件30安装到多个同步轮10上,然后通过安装在位于两端的同步轮10中的至少一个上的驱动部20带动同步轮10转动,从而带动柔性同步件 30运动,进而带动与柔性连接件其他的同步轮10转动,从而使炉辊40转动,起到防止炉辊40因自重和高温而产生形变。
28.为了使热处理炉在不断电的状态下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的柔性同步件30 可拆卸地安装在多个同步轮10外。由于热处理炉的每个炉辊40均为单独驱动,为了使热处理炉能够正常工作,柔性同步件30在热处理炉正常工作时应远离同步轮10,避免对正常工作的热处理炉产生影响,当热处理炉断电后,再将柔性同步件30安装在多个同步轮10外,起到同时对多个同步轮10进行传动的作用。
29.参见图1和2所示,为了保证每个炉辊40均能同时转动,本实施例中的柔性同步件30包括同步链条,同步轮10包括同步齿轮,同步链条套设于多个同步齿轮外,并与多个同步齿轮啮合。采用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传动装置进行传动时,同步轮10和柔性同步件30之间没有弹性滑动和打滑,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同时所需要的张紧力较小,作用于辊轴的压力也小,可以减少轴承的摩擦损失,并且这种传动装置的结构较为紧凑,能在温度较高、
有油污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低,传动结构简单。
30.为了保证每个炉辊40均能同时转动,本实施例中的柔性同步件30包括同步带,同步轮10包括同步齿轮,同步带内壁设置有多个凸齿,多个凸齿沿同步带的周向布置,同步带套设于多个同步齿轮外,并通过多个凸齿与多个同步齿轮啮合。本实施例中的柔性同步件30具有良好的挠性,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同时采用本实施例中的传动装置进行传动时,可以拥有准确的传动比,并且传动效率较高,节能效果好,同时结构紧凑,便于维护和保养,运转费用较低,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
31.参见图1和2所示,为了使炉辊应急处理装置可以通过人工进行驱动,本实施例中的驱动部20包括驱动摇臂21,驱动摇臂21安装在位于两端的同步轮 10中的至少一个上,驱动摇臂21的转轴与该驱动摇臂21所在的同步轮10同轴设置。通过设置驱动摇臂21,使工人能够通过转动驱动摇臂,带动所有炉辊 40进行转动,从而达到对炉辊应急处理装置进行驱动的目的,同时驱动摇臂21 为省力机构,可以使工人在对炉辊应急处理装置进行驱动时更加轻松。
3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驱动摇臂21安装在位于两端的同步轮10之中的一个上,当需要对炉辊应急处理装置进行驱动时,每台设备只需派遣一名工人即可对其进行驱动,节省了人力资源,降低了维护成本。
33.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热处理炉的长度较长,需要驱动的炉辊40较多,一个人无法独立的对其进行驱动,这时驱动摇臂21可以安装在位于两端的同步轮 10上,当需要对炉辊应急处理装置进行驱动时,每台设备需要派遣两名工人即可对其进行驱动。
34.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摇臂21可拆卸的安装在多个同步轮 10上,当断电后的热处理炉内有较多工件正在进行热处理时,一两个人无法对其进行驱动,这时可根据需要,在多个同步轮10上设置驱动摇臂21,将正在进行热处理的工件排出后,在将多余的驱动摇臂21拆除,这样设置驱动摇臂 21,可以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35.在另一实施例中,驱动摇臂21的转轴上设置有输入链轮,输入链轮与人力输出装置的输出链轮通过链条相来连接,其中人力输出装置为设置有固定支架、链轮组、链条、座椅和脚蹬等零部件的动力输出设备,在动力输出设备工作时人坐在座椅上,双脚踩在脚蹬上,通过双脚的错位的往复运动使脚蹬做周向运动,同时使与之相连的主动链轮旋转,连接在脚蹬上的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设置在支架上的从动链轮进行传动,从动链轮的转轴上设置有与驱动摇臂21的转轴上设置的小链轮相匹配的输出链轮,输出链轮与驱动摇臂21的转轴上设置的输入链轮通过对应的链条进行传动,以此将动力输出到炉辊应急处理装置上,通过这样的装置来对炉辊应急处理装置,可以使人更加的方便和轻松。
36.为了使炉辊应急处理装置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摇臂21 的转轴外部设置有沿转轴周向布置的多个轮齿,炉辊应急处理装置还包括具有自备电源的电驱动部,电驱动部的输出端与驱动摇臂21的转轴之间通过多个轮齿驱动连接。
3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电驱动部的电源为可充电的蓄电池,并具有匹配的充电设备,其中的充电设备可以是太阳能充电模块,也可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人力输出装置为动力的人力发电机,还可以是普通的电池充电器。
38.为了使电驱动部能够对炉辊应急处理装置进行驱动,本实施例中的电驱动部包括变速箱,变速箱的输出端与转轴上的轮齿相啮合。采用变速箱可以使电输出部输出更大的
扭矩,便于对炉辊应急处理装置进行驱动。
39.本实施例中的电驱动部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转轴上的轮齿之间通过驱动链进行驱动连接。通过驱动链进行连接时,可以使电驱动部的输出端和转轴上的轮齿保持较为平均的传动比,同时所需要的张紧力较小,作用于辊轴的压力也小,可以减少轴承的摩擦损失,并且这种传动装置的结构较为紧凑,能在温度较高、有油污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低,传动结构简单。
40.为了使人力驱动炉辊应急处理装置更加轻便,本实施例中的位于两端的同步轮10的轮径小于其他同步轮10。
4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处理炉,热处理炉包括主体及炉辊应急处理装置,炉辊应急处理装置为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主体上设置有挂设件,在柔性同步件30从多个同步轮10上取下后,挂设件能够挂设柔性同步件30。
4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挂设件为设置在热处理炉主体上的多组挂钩,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挂设件也可以是凸出于主体的平台,凹设于主体的沟槽,等放置柔性同步件的结构。
43.在另一实施例中,挂设件为可进行往复直线运动的支撑机构,可以通过手动和气动或手动和电动使挂设件在伸出和收缩两种状态切换,当热处理炉断电后,手动将挂设件设置为收缩状态,使柔性同步件30接触同步轮10,接着调整柔性同步件30位置使柔性同步件30张紧,充分与同步轮10接触,完成对柔性同步件30的安装,在热处理炉恢复正常时,首先调整性同步件位置,将柔性同步件30放松,然后通过气动或电动将挂设件迅速伸出,伸出的挂设件将柔性同步件30撑开,并使柔性同步件30远离同步轮10,实现对柔性同步件30的快速拆卸。
44.综上,实施本实施例提供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通过在多个炉辊40辊轴的外侧上设置同步轮10,并在所设的同步轮10上设置可快速拆装的柔性同步件30与多个同步轮10配合,通过驱动柔性同步件30运动带动多个同步轮10一同转动,进而使多个炉辊40转动,同时本技术提供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还设置有驱动部20,驱动部20为柔性同步件30的运动提供动力,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时,能够使热处理炉中的炉辊40在设备断电的情况下继续转动,避免了热处理炉断电时,炉辊40停转后因自重和热处理炉内残留的高温而产生变形。
45.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炉辊应急处理装置,用于热处理炉,
所述热处理炉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炉辊(40),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辊应急处理装置包括:多个同步轮(10),多个所述同步轮(10)一一对应的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炉辊(40)的端部,并与对应的所述炉辊(40)同轴;驱动部(20),所述驱动部(20)安装在位于两端的所述同步轮(10)中的至少一个上,以驱动所述驱动部(20)所在的所述同步轮(10)转动;柔性同步件(30),所述柔性同步件(30)呈闭环状,所述柔性同步件(30)的两端套设于位于两端的所述同步轮(10)上,多个同步轮(10)均与所述柔性同步件(30)驱动连接,以使多个所述同步轮(10)能够同步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同步件(30)可拆卸地安装在多个所述同步轮(10)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同步件(30)包括同步链条,所述同步轮(10)包括同步齿轮,所述同步链条套设于多个所述同步齿轮外,并与多个所述同步齿轮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同步件(30)包括同步带,所述同步轮(10)包括同步齿轮,所述同步带内壁设置有多个凸齿,多个所述凸齿沿所述同步带的周向布置,所述同步带套设于多个所述同步齿轮外,并通过多个所述凸齿与多个所述同步齿轮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20)包括驱动摇臂(21),所述驱动摇臂(21)安装在位于两端的所述同步轮(10)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驱动摇臂(21)的转轴与该所述驱动摇臂(21)所在的同步轮(10)同轴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摇臂(21)的转轴外部设置有沿所述转轴周向布置的多个轮齿,所述炉辊应急处理装置还包括具有自备电源的电驱动部,所述电驱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摇臂(21)的转轴之间通过多个所述轮齿驱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部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上的轮齿相啮合。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部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转轴上的轮齿之间通过驱动链进行驱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两端的所述同步轮(10)的轮径小于其他所述同步轮(10)。10.一种热护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炉包括主体及炉辊应急处理装置,所述炉辊应急处理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挂设件,在所述柔性同步件(30)从多个所述同步轮(10)上取下后,所述挂设件能够挂设所述柔性同步件(30)。
技术总结
本申请适用于辊底式热处理炉领域,提供了一种炉辊应急处理装置及热处理炉,本申请所提供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通过在炉辊辊轴的外侧上设置同步轮,并在所设的同步轮上设置可快速拆装的柔性同步件与同步轮配合,通过驱动柔性同步件运动带动同步轮转动,进而使炉辊转动,同时本申请提供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还设置有驱动部,驱动部为柔性同步件的运动提供动力,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炉辊应急处理装置时,能够使热处理炉中的炉辊在设备断电的情况下继续转动,避免了热处理炉断电时,炉辊停转后因自重和热处理炉内残留的高温而产生变形。重和热处理炉内残留的高温而产生变形。重和热处理炉内残留的高温而产生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
柯雪利 袁青峰 王文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西广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3.23
技术公布日:
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