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
废水处理车。
背景技术:
2.废水处理车是用来处理有害污水的机动性车辆,使得污水处理与车辆合二为一,实现污水处理相关设备的灵活转运效果,而在废水处理车在废水处理时,需要将处理后干净的水流导入储水箱内收集,以满足后续的使用需求。
3.现有的废水处理车在储存干净水流时,通常采用空腔式的储水箱进行储存,使得水流在储水箱内自由流动,当
机动车在行驶时产生颠婆现在时,颠簸冲击力会导致水流在储水箱内剧烈晃动,并产生浪涌现象,并对储水箱的结构造成较大的冲击影响,导致储水箱在频繁受力冲击后容易发生连接结构晃动甚至松脱的现象,不利于储水箱的安全稳定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采用在储水箱内安装上下错位的隔板结构,降低水流在储水箱内晃动幅度,避免储水箱长时间受力冲击后发生晃动甚至脱落现象的一种移动式废水处理车。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废水处理车,包括机动车,
所述机动车上设置有车厢:
6.所述机动车上设置有向驾驶室内循环送风的正压防护组件;
7.所述车厢的内部设置有废水处理组件;
8.所述机动车的底部设置有与废水处理组件连接的储水箱,且储水箱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上下错位分别的隔板。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正压防护组件包括设置在机动车驾驶室内的出风口,出风口的外侧设置有导风管,且导风管上设置有活性炭
过滤器,且活性炭过滤器的进风侧设置有风机。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废水处理组件包括设置在车厢内的导入管,且导入管的出水侧依次连接有固液分离器、预过滤器、超滤过滤器、两级反渗透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设置有与保安过滤器出水侧连接的进水管,且进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储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储水箱的内壁顶端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机动车上设置有发电机。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机动车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大工具箱和小工具箱。
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2.所述机动车的底部设置有调整支脚。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4.所述机动车的尾部铰接有爬梯。
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废水处理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该废水处理车通过在储水箱内设置的上下错位分布的隔板,可以在储水箱内形成多个对水流阻挡的结构,使得储水箱内储存的水流在颠簸晃动时,利用隔板的阻挡作用降低水流的晃动幅度,从而避免储水箱内的水流发生浪涌的现象,确保机动车在行驶时储水箱内的水流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降低水流对水箱的冲击影响,避免水箱在长时间受压后发生晃动甚至松脱的现象。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废水处理车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废水处理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机动车;2、正压防护组件;21、出风口;22、导风管;23、活性炭过滤器;24、风机;3、车厢;4、调整支脚;5、储水箱;51、进水管;52、电磁阀;53、出水管;54、隔板;55、液位传感器;6、大工具箱;7、小工具箱;8、爬梯;9、导入管;10、固液分离器;11、预过滤器;12、超滤过滤器;13、两级反渗透过滤器;14、保安过滤器;15、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34.如图1-图3所示,一种移动式废水处理车,包括机动车1,机动车1上设置有车厢3:
35.机动车1上设置有向驾驶室内循环送风的正压防护组件2,可以向机动车1的驾驶室内循环导入干净的空气,使得驾驶室内的气压大于驾驶室外的气压,从而防止车厢3内飘散出来的有害气体进入驾驶室内对驾驶员造成危害;
36.车厢3的内部设置有废水处理组件,可以对废水进行车载式的移动处理效果;
37.机动车1的底部设置有与废水处理组件连接的储水箱5,且储水箱5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上下错位分别的隔板54,使得隔板54可以在储水箱5内形成多个对水流阻挡的结构,使得储水箱5内储存的水流在颠簸晃动时,利用隔板54的阻挡作用降低水流的晃动幅度,从而避免储水箱5内的水流发生浪涌的现象,确保机动车1在行驶时储水箱5内的水流保持相
对稳定的状态,降低水流对储水箱5的冲击影响,避免储水箱5在长时间受压后发生晃动甚至松脱的现象。
38.正压防护组件2包括设置在机动车1驾驶室内的出风口21,出风口21的外侧设置有导风管22,且导风管22上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器23,且活性炭过滤器23的进风侧设置有风机24,启动风机24使其抽取外接的空气进入活性炭过滤器23内,将空气内的有害物质和颗粒物吸附掉,并将过滤后干净的空气送入导风管22,并最后通过出风口21进入到驾驶室内,即可在驾驶室内形成正压环境,防止外界的有害气体进入到驾驶室内。
39.废水处理组件包括设置在车厢3内的导入管9,且导入管9的出水侧依次连接有固液分离器10、预过滤器11、超滤过滤器12、两级反渗透过滤器13和保安过滤器14,导入管9连接废水供水管道,将含有颗粒的废水通过导入管9导入固液分离器10内,将废水中的大颗粒固体从废水中过滤下来,之后依次经过预过滤器11、超滤过滤器12、两级反渗透过滤器13和保安过滤器14的多重过滤后,获得干净的水流,从而实现废水的高效处理效果。
40.储水箱5的顶部设置有与保安过滤器14出水侧连接的进水管51,且进水管51上设置有电磁阀52,储水箱5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53,储水箱5的内壁顶端设置有液位传感器55,液位传感器55与车载电脑连接,液位传感器55可以对储水箱5内的水流液位高低进行实时检测,并且在检测到储水箱5内水流液位过高时,及时控制电磁阀52关闭,停止向储水箱5内进水,而储水箱5内的水流则通过出水管53向外排放。
41.机动车1上设置有发电机15,可以为机动车1上的用电元器件提供所需的电力,确保废水处理的正常运行。
42.机动车1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大工具箱6和小工具箱7,使得大工具箱6和小工具箱7用来存放不同体积大小的工具器材。
43.机动车1的底部设置有调整支脚4,调整支脚4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机动车1的底部四个位置,调整支脚4由液压缸和支撑架组成,在液压缸的作用下驱动支撑架下移,并与地面接触,即可对机动车1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44.机动车1的尾部铰接有爬梯8,爬梯8通过转轴与机动车1连接,且机动车1上设置有驱动爬梯8转动的液压缸,即可驱动爬梯8以转轴基点旋转开闭。
45.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式废水处理车,包括机动车(1),所述机动车(1)上设置有车厢(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1)上设置有向驾驶室内循环送风的正压防护组件(2);所述车厢(3)的内部设置有废水处理组件;所述机动车(1)的底部设置有与废水处理组件连接的储水箱(5),且储水箱(5)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上下错位分别的隔板(5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废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防护组件(2)包括设置在机动车(1)驾驶室内的出风口(21),出风口(21)的外侧设置有导风管(22),且导风管(22)上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器(23),且活性炭过滤器(23)的进风侧设置有风机(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废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组件包括设置在车厢(3)内的导入管(9),且导入管(9)的出水侧依次连接有固液分离器(10)、预过滤器(11)、超滤过滤器(12)、两级反渗透过滤器(13)和保安过滤器(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废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5)的顶部设置有与保安过滤器(14)出水侧连接的进水管(51),且进水管(51)上设置有电磁阀(52),所述储水箱(5)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5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废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5)的内壁顶端设置有液位传感器(5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废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1)上设置有发电机(1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废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1)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大工具箱(6)和小工具箱(7)。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废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1)的底部设置有调整支脚(4)。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废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1)的尾部铰接有爬梯(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废水处理车,包括机动车,所述机动车上设置有车厢:所述机动车上设置有向驾驶室内循环送风的正压防护组件,所述车厢的内部设置有废水处理组件,所述机动车的底部设置有与废水处理组件连接的储水箱,且储水箱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上下错位分别的隔板。本实用新型中,该废水处理车通过在储水箱内设置的上下错位分布的隔板,可以在储水箱内形成多个对水流阻挡的结构,使得储水箱内储存的水流在颠簸晃动时,利用隔板的阻挡作用降低水流的晃动幅度,从而避免储水箱内的水流发生浪涌的现象,确保机动车在行驶时储水箱内的水流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降低水流对水箱的冲击影响,避免水箱在长时间受压后发生晃动甚至松脱的现象。动甚至松脱的现象。动甚至松脱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
张洋 徐凡 王军 王健 刘彬 黄建伟 冯希旺 杨涛 郭海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天津天元博睿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01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