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海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


背景技术:



2.当下国际社会对于海洋的利用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包括海洋运输,海洋捕捞,海上油气田的开发,海洋生物、矿物质的勘探研究等等,这也造成了当下海难事故的频繁发生,船舶可能发生侧倾、翻船或者沉没等各种情况,如果船体没有开裂破损,多数船舶都会漂浮在海面上,只是姿态千差万别。
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 210455121 u公开的一种救援型海上登靠步桥,属于海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通过在桥梯的梯端铰接过渡登梯,所述过渡登梯可以相对于桥梯进行俯仰运动,所述过渡登梯的梯端设置有救助平台,所述过渡登梯通过万向铰连接所述救助平台,所述救助平台可以相对于过渡登梯进行俯仰运动和回转运动,所述救助平台上设有万向轮、抓杆、立柱以及扶手索,有效解决了救援船舶与遇难船舶间的相对运动及相对距离的问题,能够在高海况环境中对于遇难船舶以及落水人员进行安全、快捷的施救。
4.但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
5.登靠步桥的主要作用是辅助遇难人员快速攀登救生船只,而上述专利所涉及的设备可灵活变更桥体的倾斜角度,缩短设备与海平面的距离,使得设备可在高海况下及时对遇难人员进行施救,但该设备仍存在一些不足,因该设备在变更桥体角度后,无疑会缩短桥体在海平面上的延伸长度,同时也会导致桥体的倾斜角度过大,遇难人员在水中游动后其体能受到较大消耗,进而严重影响遇难人员登桥的速率。
6.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通过设备中的位置变更机构和平台登陆机构,启动位置变更机构中的驱动部件,快速下降救生舱的高度,当触点传感器的底部在与海面接触后,其表面受到水面的压力,所获取的信息会以电信号迅速输入进设备的系统中,并控制位置变更机构内驱动部件的关闭,同时微距摄像头实时拍摄设备前端的图像,并由设备系统,快速测算遇难人员与设备间的大致距离,进一步开启电动伸缩杆,持续缩短救生舱与遇难人员的距离,当u型座的延伸长度调节完成后,开启平台登陆机构中的驱动部件,快速更改救生舱的角度,最终使含有梯台的一端对准遇难人员,此时遇难人员可轻松从梯台处座立到坐垫上,当人员登陆完成后,微量改变救生舱的角度,将遇难人员重心向后偏移,并将救生舱移动至桥体的攀登端。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
平台,包括装配基座,所述装配基座的正表面焊接有嫁接板,所述嫁接板的内部设置有位置变更机构,所述位置变更机构的内部包含有平台登陆机构,所述装配基座的底部设置有电磁吸附机构;
9.所述位置变更机构包括内开槽,所述内开槽的内壁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洞a,所述安装孔洞a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轴内表壁固定插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壁旋转连接有活动板a,所述活动板a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衔接板;
10.所述平台登陆机构包括安装孔洞b,所述安装孔洞b的内表壁固定插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套设有u型座,所述u型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l型杆,两个所述l型杆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接线箱,所述接线箱的正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洞c,所述安装孔洞c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微距摄像头,所述接线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触点传感器,所述u型座的内壁两侧之间活动插设有联动杆,且联动杆的外表壁固定套设有活动板b,所述活动板b的外表壁焊接有连接金属架,所述连接金属架的外表壁固定套设有救生仓,所述救生舱的内表壁分别包含有梯台和坐垫,所述坐垫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扶手。
11.优选的,所述内开槽的正表面焊接有两个滑轨,所述衔接板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t型滑块,两个所述t型滑块的外表壁分别活动置于滑轨的内部,设置t型滑块,利用滑轨和t型滑块间的活动连接性,有效制约活动板a上下移动产生的晃动幅度,提高活动板a及其相连的多个部件移动时的稳定性。
12.优选的,所述内开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组金属杆,一组所述金属杆的外表壁固定套设有连接套环,所述连接套环的内表壁固定插设有伺服电机,设置伺服电机,可为救生舱的高度调节提供动力支持。
13.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套筒,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表壁活动置于限位套筒的内部,所述传动杆的底部固定插设在螺纹杆的内部,设置限位套筒,可有效限制传动杆转动时产生的左右幅度,提高伺服电机做工时的稳定性。
14.优选的,所述衔接板的内部固定插设有金属滑杆,所述u型座的内部预设有滑孔,所述金属滑杆的外表壁活动插设有在滑孔的内部,所述金属滑杆的外壁一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扣,设置金属滑杆,利用滑孔和金属滑杆间的活动连接性,可在u型座移动时,提供稳定的支持效果,避免在海风的作用下,对乘坐在救生舱中的遇难人员造成影响。
15.优选的,所述u型座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端贯穿u型座的外壁一侧,并与联动杆的外壁一端相连接,设置转向电机,可为救生舱的角度变化提供动力支持。
16.优选的,所述电磁吸附机构包括环槽,所述环槽开设在装配基座的底部,所述环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通电磁板,所述通电磁板的接线端和装配基座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设置通电磁板,当通电磁板通电后,其表面产生的吸附效果,可将装配基座的底部紧紧固定在甲板表面。
17.优选的,所述装配基座的外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外接板,两个所述外接板中一个的内部均开设有一组连接孔洞,设置连接孔洞可与船只甲板上的预设孔洞对齐,并在两者间依次安装固定零件。
18.优选的,所述装配基座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的内壁底部固定安
装有光伏面板,所述光伏面板的接线端和装配基座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设置光伏面板,当外界阳关直射在光伏面板的表面时,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为设备内的多个用电部件提供能量支持。
19.优选的,所述内开槽开设在嫁接板的内部,所述安装孔洞b开设在活动板a的内部,确定内开槽和安装孔洞b与设备整体间的连接关系。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发明通过设置位置变更机构和平台登陆机构,当设备启动后,利用位置变更机构中的驱动部件,快速下降救生舱的高度,过程中当触点传感器的底部在与海面接触后,其表面受到水面的压力,致使内部产生极化现象,所获取的信息会以电信号的形式迅速输入进设备的系统中,并控制位置变更机构内驱动部件的关闭,同时微距摄像头实时拍摄设备前端的图像,并锁定遇难人员的位置,当该数据输入进设备系统中后,快速测算遇难人员与设备间的大致距离,进一步开启电动伸缩杆,缓慢带动u型座及其连接的多个部件向前移动,持续缩短救生舱与遇难人员的距离,当u型座的延伸长度调节完成后,开启平台登陆机构中的驱动部件,快速更改救生舱的角度,最终使含有梯台的一端对准遇难人员,此时遇难人员可轻松从梯台处座立到坐垫上,当人员登陆完成后,微量改变救生舱的角度,将遇难人员重心向后偏移,其目的为防止人员的再次落水,当救生舱移动至桥体末端时,因遇难人员脱离水的束缚后,进而可轻易攀登上桥体,本机构采用机械传动的方式,灵活变更救生舱的高度和延伸长度,降低人员的登陆难度,有效弥补单一的登靠步桥所带来的局限性,可充分辅助遇难人员的登桥速率,缩短每次救援船只的搜救时间,降低因救援不及时,导致部分遇难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问题。
22.2、本发明通过设置电磁吸附机构,因靠登步桥或该补偿设备均安装在救援船只上,然而海平面相对陆地风速较大,机构采用两种限定方式对设备进行固定,因船只甲板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利用磁性材料对金属的吸附,当通电磁板通电完成后,电流产生的磁场会磁化别的物体,磁化后的物体会产生电场,电场之间的互相作用产生力,将通电磁板的底部紧紧吸附在船只甲板上,当连接孔洞和甲板安装孔洞间的固定零件在强风下发生断裂后,通电磁板产生的吸附效果可充分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一种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中主视结构立体图;
24.图2为本发明一种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中底侧结构立体图;
25.图3为本发明一种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中位置变更机构结构放大立体图;
26.图4为本发明一种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中平台登陆机构结构放大立体图;
27.图5为本发明一种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中u型座结构放大立体图;
28.图6为本发明一种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中救生舱放大立体图;
29.图7为本发明一种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图2中a处结构放大立体图;
30.图8为本发明一种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图3中b处结构放大立体图。
31.图中:
32.1、装配基座;
33.2、嫁接板;
34.3、位置变更机构;301、内开槽;302、安装孔洞a;303、轴承;304、螺纹杆;305、活动板a;306、衔接板;307、滑轨;308、t型滑块;309、金属杆;310、连接套环;311、伺服电机;312、限位套筒;313、传动杆;
35.4、平台登陆机构;401、安装孔洞b;402、电动伸缩杆;403、u型座;404、l型杆;405、接线箱;406、安装孔洞c;407、微距摄像头;408、触点传感器;409、活动板b;410、连接金属架;411、救生舱;412、梯台;413、坐垫;414、扶手;415、滑孔;416、金属滑杆;417、定位扣;418、转向电机;
36.5、电磁吸附机构;501、环槽;502、通电磁板;503、外接板;504、连接孔洞;
37.6、矩形凹槽;
38.7、光伏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0.请参阅图1-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包括装配基座1,装配基座1的正表面焊接有嫁接板2,嫁接板2的内部设置有位置变更机构3,位置变更机构3的内部包含有平台登陆机构4,装配基座1的底部设置有电磁吸附机构5。
41.根据图1-4所示,位置变更机构3包括内开槽301,内开槽301的内壁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洞a302,安装孔洞a302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轴承303,轴承303的内轴内表壁固定插设有螺纹杆304,螺纹杆304的外表壁旋转连接有活动板a305,活动板a305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衔接板306。
42.根据图1-6所示,平台登陆机构4包括安装孔洞b401,安装孔洞b401的内表壁固定插设有电动伸缩杆402,电动伸缩杆402的输出端固定套设有u型座403,u型座40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l型杆404,两个l型杆404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接线箱405,接线箱405的正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洞c406,安装孔洞c40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微距摄像头407,接线箱4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触点传感器408,u型座403的内壁两侧之间活动插设有联动杆,且联动杆的外表壁固定套设有活动板b409,活动板b409的外表壁焊接有连接金属架410,连接金属架410的外表壁固定套设有救生仓411,救生舱411的内表壁分别包含有梯台412和坐垫413,坐垫4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扶手414。
43.根据图1-2和图7所示,内开槽301的正表面焊接有两个滑轨307,衔接板306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t型滑块308,两个t型滑块308的外表壁分别活动置于滑轨307的内部,通过设置t型滑块308,利用滑轨307和t型滑块308间的活动连接性,有效制约活动板a305上下移动产生的晃动幅度,提高活动板a305及其相连的多个部件移动时的稳定性。
44.根据图3和图8所示,内开槽3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组金属杆309,一组金属杆309
的外表壁固定套设有连接套环310,连接套环310的内表壁固定插设有伺服电机311,通过设置伺服电机311,可为救生舱411的高度调节提供动力支持。
45.根据图3和图8所示,伺服电机3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套筒312,伺服电机3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313,传动杆313的外表壁活动置于限位套筒312的内部,传动杆313的底部固定插设在螺纹杆304的内部,通过设置限位套筒312,可有效限制传动杆313转动时产生的左右幅度,提高伺服电机311做工时的稳定性。
46.根据图1-2和图4所示,衔接板306的内部固定插设有金属滑杆416,u型座403的内部预设有滑孔415,金属滑杆416的外表壁活动插设有在滑孔415的内部,金属滑杆416的外壁一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扣417,通过设置金属滑杆416,利用滑孔415和金属滑杆416间的活动连接性,可在u型座403移动时,提供稳定的支持效果,避免在海风的作用下,对乘坐在救生舱411中的遇难人员造成影响。
47.根据图1-2和图5所示,u型座403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向电机418,转向电机418的输出端贯穿u型座403的外壁一侧,并与联动杆的外壁一端相连接,通过设置转向电机418,可为救生舱411的角度变化提供动力支持。
48.根据图2所示,电磁吸附机构5包括环槽501,环槽501开设在装配基座1的底部,环槽5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通电磁板502,通电磁板502的接线端和装配基座1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通过设置通电磁板502,当通电磁板502通电后,其表面产生的吸附效果,可将装配基座1的底部紧紧固定在甲板表面。
49.根据图1-3所示,装配基座1的外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外接板503,两个外接板503中一个的内部均开设有一组连接孔洞504,通过设置连接孔洞504可与船只甲板上的预设孔洞对齐,并在两者间依次安装固定零件。
50.根据图1和图3所示,装配基座1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凹槽6,矩形凹槽6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光伏面板7,光伏面板7的接线端和装配基座1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通过设置光伏面板7,当外界阳关直射在光伏面板7的表面时,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为设备内的多个用电部件提供能量支持。
51.根据图1-2和图4所示,内开槽301开设在嫁接板2的内部,安装孔洞b401开设在活动板a305的内部,确定内开槽301和安装孔洞b401与设备整体间的连接关系。
52.其整个机构达到的效果为:首先将设备移动至登靠步桥一侧,此时装配基座1和外接板503的底部充分与船只甲板接触,将每个连接孔洞504分别与甲板上预设的连接孔洞对齐,并在两者内部依次安装上指定的固定零件。
53.当设备装配完成后,外界阳关会持续照射在光伏面板7的表面,经转换后电能会持续对设备内的多个用电部件进行供电,当环槽501中的通电磁板502获取电能后,其底部产生的吸附效果,紧紧锁定在甲板表面。
54.进一步启动连接套环310中的伺服电机311,并作用于传动杆313,利用轴承303的特性,使得螺纹杆304在内开槽301的内部匀速转动,并带动活动板a305及其相连的多个部件持续向下移动,当接线箱405中的触点传感器408在与海水接触后,获取的信号会迅速反馈至设备系统中,控制伺服电机311的关闭。
55.与此同时开启安装孔洞c406中的微距摄像头407,实时拍摄设备前端的图像,并将所获取的数据持续输入到设备系统中,快速识别遇难人员的位置,并初步判断u型座403和
人员之间的距离,启动安装孔洞b401中的电动伸缩杆402,缓慢带动u型座403及其连接的多个部件进行移动,并将u型座403移动到系统所测算的数值范围内,再启动u型座403上的转向电机418,并作用于联动杆和活动板b409,带动救生舱411进行角度变更,最终使安装有梯台412的一端对准遇难人员的行进方向。
56.此时遇难人员通过脚踩每阶梯台412,进入到救生舱411的内部,并座立到坐垫413的表面,双手紧握扶手414,再次反向启动转向电机418微调救生舱411的角度,使得人员在救生舱411的内部处于平躺的状态,进一步回缩电动伸缩杆402,逐渐将救生舱411移动到登靠步桥的攀登处,因救生舱411与登靠步桥间的距离较短,进而没有水的牵制,遇难人员可轻松横跨救生舱411进入到桥体内。
57.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基座(1),所述装配基座(1)的正表面焊接有嫁接板(2),所述嫁接板(2)的内部设置有位置变更机构(3),所述位置变更机构(3)的内部包含有平台登陆机构(4),所述装配基座(1)的底部设置有电磁吸附机构(5);所述位置变更机构(3)包括内开槽(301),所述内开槽(301)的内壁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洞a(302),所述安装孔洞a(302)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轴承(303),所述轴承(303)的内轴内表壁固定插设有螺纹杆(304),所述螺纹杆(304)的外表壁旋转连接有活动板a(305),所述活动板a(305)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衔接板(306);所述平台登陆机构(4)包括安装孔洞b(401),所述安装孔洞b(401)的内表壁固定插设有电动伸缩杆(402),所述电动伸缩杆(402)的输出端固定套设有u型座(403),所述u型座(40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l型杆(404),两个所述l型杆(404)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接线箱(405),所述接线箱(405)的正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洞c(406),所述安装孔洞c(40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微距摄像头(407),所述接线箱(4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触点传感器(408),所述u型座(403)的内壁两侧之间活动插设有联动杆,且联动杆的外表壁固定套设有活动板b(409),所述活动板b(409)的外表壁焊接有连接金属架(410),所述连接金属架(410)的外表壁固定套设有救生仓(411),所述救生舱(411)的内表壁分别包含有梯台(412)和坐垫(413),所述坐垫(4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扶手(4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开槽(301)的正表面焊接有两个滑轨(307),所述衔接板(306)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t型滑块(308),两个所述t型滑块(308)的外表壁分别活动置于滑轨(307)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开槽(3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组金属杆(309),一组所述金属杆(309)的外表壁固定套设有连接套环(310),所述连接套环(310)的内表壁固定插设有伺服电机(3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3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套筒(312),所述伺服电机(3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313),所述传动杆(313)的外表壁活动置于限位套筒(312)的内部,所述传动杆(313)的底部固定插设在螺纹杆(304)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306)的内部固定插设有金属滑杆(416),所述u型座(403)的内部预设有滑孔(415),所述金属滑杆(416)的外表壁活动插设有在滑孔(415)的内部,所述金属滑杆(416)的外壁一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扣(41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座(403)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向电机(418),所述转向电机(418)的输出端贯穿u型座(403)的外壁一侧,并与联动杆的外壁一端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吸附机构(5)包括环槽(501),所述环槽(501)开设在装配基座(1)的底部,所述环槽(5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通电磁板(502),所述通电磁板(502)的接线端和装配基座(1)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基
座(1)的外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外接板(503),两个所述外接板(503)中一个的内部均开设有一组连接孔洞(504)。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基座(1)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凹槽(6),所述矩形凹槽(6)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光伏面板(7),所述光伏面板(7)的接线端和装配基座(1)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开槽(301)开设在嫁接板(2)的内部,所述安装孔洞b(401)开设在活动板a(305)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包括装配基座,所述装配基座的正表面焊接有嫁接板,所述嫁接板的内部设置有位置变更机构,所述位置变更机构的内部包含有平台登陆机构,所述装配基座的底部设置有电磁吸附机构,所述位置变更机构包括内开槽,所述内开槽的内壁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洞A,所述安装孔洞A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平台登陆机构包括安装孔洞B,本机构采用机械传动的方式,灵活变更救生舱的高度和延伸长度,降低人员的登陆难度,有效弥补单一的登靠步桥所带来的局限性,可充分辅助遇难人员的登桥速率,缩短每次救援船只的搜救时间,降低因救援不及时,导致部分遇难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问题。致部分遇难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问题。致部分遇难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叶晓帅 仇思凯 邵琦 钱方琦 张海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杭州国辰正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9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

本文发布于:2022-12-17 14:39: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348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孔洞   步桥   开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