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式保温循环水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式保温循环水养殖池。


背景技术:



2.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3.现有的养殖方式中,绝大部分采用鱼塘换水养殖模式,不仅养殖过程受环境影响较大、水资源浪费,同时,育苗养殖过程的残饵及排泄物等固型物的堆积不容易清理干净,存在环境污染和捕捞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温可控的、循环利用水、降低养殖污染和生态效益好的集装箱式保温循环水养殖池。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集装箱式保温循环水养殖池,包括集装箱的箱体、养殖池、生物滤池和污物固液分离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一侧开有门,另一侧安装换气装置,箱体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并联的养殖池,所述的养殖池顶部均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的养殖池底部均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的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通过水泵连接;所述的箱体内部设置有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温度调节装置、照明装置、故障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的养殖池的一侧设置有污物固液分离桶,所述的污物固液分离桶的输入端通过排水管与水泵连接,输出端连接生物滤池;所述的生物滤池输出端通过入水管与所述养殖池的顶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的生物滤池一侧设置有气泵,所述的养殖池内部设置有第一微孔增氧管,所述的生物滤池内部设置有第二微孔增氧管,所述的第一微孔增氧管与第二微孔增氧管均通过进气管与所述气泵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生物滤池的内部设有多孔填料,所述多孔填料位于所述生物滤池的上部。
9.进一步的,所述的养殖池中部设置有可拆卸式的出液管,所述的出液管的上部设有出水孔。
10.进一步的,所述的箱体的内部设置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和第三保温层。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温层为岩棉层、矿棉层、保温聚苯板、泡沫聚苯板中的任意
一种,所述第二保温层为铝膜气泡隔热膜、纤维板、高硅氧棉板、炭化软木板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三保温层为复合保温石膏板、膨胀珍珠岩板、岩棉板、玻璃棉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中的任意一种。
12.进一步的,所述的箱体内部进行防锈封闭处理后,涂装水性环保生态材料。
13.进一步的,所述的污物固液分离桶的内部竖直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包括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上设有透水孔,所述排水管延伸至所述污物固液分离桶的内部并位于所述下隔板的一侧。
14.进一步的,所述透水孔设置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扇形,所述透水孔在所述上隔板上呈均匀矩形阵列排布。
15.进一步的,所述污物固液分离桶包括桶体和设置在所述桶体的底部用于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脚,所述桶体上部为圆柱型,下部为圆锥型,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桶体上部的内腔。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1、养殖区占地少,不需要新开挖鱼塘,不改变原来的土地地貌和用途,节约用地,建设周期短,移动性强,安装简单,能够迅速形成生产力;每个集装箱里养的鱼都是一套单独的系统,管理上科学规范,并且节省劳力,特别适宜山地内陆地区的渔业发展;
18.2、集装箱养鱼还可以集中收集鱼的粪便,然后运到农田进行二次利用,实现了养殖废水和废弃物的零排放,减少了养殖过程中有机物的污染,保证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生态效益明显。
19.3、养殖模式科技含量高,集装箱内的养殖环境可以完全不受外界影响,达到养殖水体温度、溶解氧、氨氮、ph值等各项指标的可控性;同时抗灾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集装箱式养殖可以有效地抵御台风、洪水、高温和寒潮;
20.4、在箱式设备里高密度水产养殖,可集中投喂,精准控制,与传统池塘养殖相比,可减少全水池洒料时产生的浪费;
21.5、集装箱内水的流动性较大,箱内水体亚硝酸盐、氨、氮含量低,溶氧量高,鱼的体质相对较好。正因为鱼时时处于快速游动状态,因此集装箱养鱼效率惊人,产量是传统鱼塘养殖模式的10倍左右;
22.6、由于箱式推水养殖换水量大、水质好,因此病害发生的机率相对大大减少;容易观察,提前做好病害防控;另外养殖区域集中,使用许多药物进行病害防治的用药量也大大减少。
23.7、相比池塘养殖,集装箱内水体流动性强,鱼类发病率低,捕捞成本也大大下降,收鱼时,只需降低水位,两名工人在出鱼口即可完成收鱼工作。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污物固液分离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生物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箱体;1-1、门;1-2、室外机;1-3、室内机;1-4、照明装置;1-5、故障检测装置;1-6、报警装置;1-7、控制装置;1-8、换气装置;2、养殖池;2-1、进水管;2-2、出液管;2-3、出水管;2-4、入水管;2-5、第一微孔增氧管;3、污物固液分离桶;3-1、排水管;3-2、透水孔;3-3、排污管;3-4、连接管;3-5、隔板;3-6、支撑脚;4、生物滤池;4-1、多孔填料;4-2、进水口;4-3、第二微孔增氧管;5、气泵;5-1、进气管;6、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如附图1~6所示,一种集装箱式保温循环水养殖池2,包括集装箱的箱体1、养殖池2、生物滤池4和污物固液分离桶3;所述的箱体1一侧开有门1-1,另一侧安装换气装置1-8,箱体1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并联的养殖池2,所述的养殖池2顶部均设置有进水管2-1,所述的养殖池2底部均设置有出水管2-3;所述的进水管2-1与出水管2-3之间通过水泵6连接;所述的箱体1内部设置有分别与控制装置1-7连接的温度调节装置、照明装置1-4、故障检测装置1-5和报警装置1-6;所述的控制装置1-7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温度调节装置可以是由室内机1-3和室外机1-2组成的空调器,温度调节装置用于调整箱体1的内部温度;照明装置1-4可以是照明灯,照明装置1-4用于对箱体1的内部提供照明,从而调整箱体1的内部光照情况;故障检测装置1-5可以是故障检测器,故障检测装置1-5用于故障检测,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1-7,通过控制装置1-7控制报警装置1-6进行报警;报警装置1-6可以是报警器,用于故障报警;控制装置1-7可以是控制器,控制装置1-7起到总体控制的作用;所述的养殖池2中部设置有可拆卸式的出液管2-2,所述的出液管2-2的上部设有出水孔。
33.所述的养殖池2的一侧设置有污物固液分离桶3,所述的污物固液分离桶3的输入端通过排水管3-1与水泵6连接,输出端连接生物滤池4;所述的生物滤池4输出端通过入水管2-4与所述养殖池2的顶部连接。
34.所述的生物滤池4一侧设置有气泵5,所述的养殖池2内部设置有第一微孔增氧管2-5,所述的生物滤池4内部设置有第二微孔增氧管4-3,所述的第一微孔增氧管2-5与第二微孔增氧管4-3均通过进气管5-1与所述气泵5连接;所述生物滤池4的内部设有多孔填料4-1,所述多孔填料4-1位于所述生物滤池4的上部。
35.所述的箱体1的内部设置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和第三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为岩棉层、矿棉层、保温聚苯板、泡沫聚苯板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二保温层为铝膜气泡隔热膜、纤维板、高硅氧棉板、炭化软木板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三保温层为复合保温石膏板、膨胀珍珠岩板、岩棉板、玻璃棉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箱体1内部进行防锈封闭处理后,涂装水性环保生态材料。
36.所述的污物固液分离桶3的内部竖直设置有一隔板3-5,所述隔板3-5包括上下两
部分,所述隔板3-5上半部分设有透水孔3-2,所述排水管3-1延伸至所述污物固液分离桶3的内部并位于所述隔板3-5下半部分的一侧;所述透水孔3-2设置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扇形,所述透水孔3-2在所述上隔板3-5上呈均匀矩形阵列排布;所述污物固液分离桶3包括桶体和设置在所述桶体的底部用于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脚3-6,所述桶体包括圆柱型设置的上桶体和设置在所述上桶体底部的圆锥型设置的下桶体,所述隔板3-5位于所述上桶体的内部。
37.该集装箱式保温循环水养殖池2,采用先内循环后内外双循环的养殖方式,在养殖前期采用内循环有利于生物絮团的形成,养殖水体中形成的大量生物絮团有利于降低饲料消耗率,为养殖提供了稳定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养殖品的生长速度,还净化了水质;在养殖后期内外双循环联合使用有利于硝化细菌等功能微生物菌的形成和持续稳定,降低了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从而维持良好的养殖水质,还有效维持了水体中生物絮团的稳定性,促进了养殖品的生长;这种养殖方法节水、节能、环保无污染,水体较小,便于管理,养殖风险较低,养殖设施建设、运行和维护成本较低,可随时移动,灵活性强,满足了不同地区的临时使用,不破坏农田土地,异地使用无需重建,可立即投入使用,坚固耐用,搬运容易,可叠层使用,有效利用空间,养殖成功率高,可以大规模复制推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可常年养殖,稳定性好,用水少。
38.具体实施中:
39.1)首先,建立箱体1,箱体1的内部设置保温层,保温层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和第三保温层,第一保温层为岩棉层、矿棉层、保温聚苯板、泡沫聚苯板中的任意一种,第二保温层为铝膜气泡隔热膜、纤维板、高硅氧棉板、炭化软木板中的任意一种,第三保温层为复合保温石膏板、膨胀珍珠岩板、岩棉板、玻璃棉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中的任意一种,箱体1的材质为碳素钢、合金钢、铝合金、玻璃钢中的任意一种,一般地,箱体1从外到内依次由瓦楞钢、岩棉层、铝膜气泡隔热膜和复合保温石膏板组成;
40.然后,在箱体1的一侧开设门1-1,在箱体1的另一侧设置换气装置1-8,换气装置1-8可以为换气扇,并在箱体1的内部设置温度调节装置、照明装置1-4、故障检测装置1-5、报警装置1-6和控制装置1-7,温度调节装置、照明装置1-4、故障检测装置1-5和报警装置1-6均与控制装置1-7连接;
41.2)在箱体1的内部设置若干个呈并联设置的养殖池2,具体地,养殖池2的个数为3个,每个养殖池2的直径为2m且水深为1m,养殖池2的顶部设有进水管2-1,养殖池2的中部设有可拆卸式连接有出液管2-2,出液管2-2的上部设有出水孔,出水孔的大小小于所养殖鱼虾类的大小,通过更换不同出水孔大小的出液管2-2来适应不同大小鱼虾类品种的养殖,同理,也可以在出液管2-2的外部覆盖不同孔径的网布,通过更换不同孔径的网布来适应不同大小鱼虾类的养殖,养殖池2的底部设有与出液管2-2相连通的出水管2-3,进水管2-1和出水管2-3在养殖池2的外部通过水泵6连接,出水管2-3、水泵6、进水管2-1和养殖池2形成内循环;
42.3)在养殖池2的一侧设置污物固液分离桶3,污物固液分离桶3的输入端通过排水管3-1与水泵6连接,污物固液分离桶3包括桶体和设置在桶体的底部用于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脚3-6,桶体包括圆柱型设置的上桶体和设置在上桶体底部的圆锥形设置的下桶体,下
桶体的底部设有排污管3-3,污物固液分离桶3的内部竖直设置有一隔板3-5,隔板3-5位于上桶体的内部,隔板3-5包括上隔板3-5和下隔板3-5,上隔板3-5上设有透水孔3-2,透水孔3-2呈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扇形设置,透水孔3-2在上隔板3-5上呈均匀矩形阵列排布,排水管3-1延伸至污物固液分离桶3的内部并位于下隔板3-5的一侧;
43.污物固液分离桶3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3-4连接有生物滤池4,生物滤池4的底部设有进水口4-2,连接管3-4由污物固液分离桶3的输出端一直延伸至生物滤池4的底部的进水口4-2,生物滤池4的输出端通过入水管2-4与养殖池2的顶部连接,生物滤池4的内部设有多孔填料4-1,多孔填料4-1位于生物滤池4的上部,出水管2-3、水泵6、排水管3-1、污物固液分离桶3、生物滤池4、入水管2-4和养殖池2形成外循环;
44.4)在生物滤池4的一侧设置气泵5,养殖池2的内部设有第一微孔增氧管2-5,生物滤池4的内部设有第二微孔增氧管4-3,第一微孔增氧管2-5和第二微孔增氧管4-3均通过进气管5-1与气泵5连接;
45.5)以养殖凡纳滨对虾为例,在养殖池2内注入洁净的海水,通过温度调节装置控制箱体1的内部温度为27℃,启动内循环,水循环量为4循环/天,放入凡纳滨对虾虾苗,虾苗的养殖密度为530尾/m3,通过气泵550提供氧气,维持水体溶解氧为5mg/l,养殖30天;
46.6)启动外循环,水循环量为2循环/天,继续养殖50天,得凡纳滨对虾成虾。
47.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上述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或变形,以及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集装箱式保温循环水养殖池,包括集装箱的箱体(1)、养殖池(2)、生物滤池(4)和污物固液分离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一侧开有门(1-1),另一侧安装换气装置(1-8),箱体(1)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并联的养殖池(2),所述的养殖池(2)顶部均设置有进水管(2-1),所述的养殖池(2)底部均设置有出水管(2-3);所述的进水管(2-1)与出水管(2-3)之间通过水泵(6)连接;所述的箱体(1)内部设置有分别与控制装置(1-7)连接的温度调节装置、照明装置(1-4)、故障检测装置(1-5)和报警装置(1-6);所述的控制装置(1-7)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的养殖池(2)的一侧设置有污物固液分离桶(3),所述的污物固液分离桶(3)的输入端通过排水管(3-1)与水泵(6)连接,输出端连接生物滤池(4);所述的生物滤池(4)输出端通过入水管(2-4)与所述养殖池(2)的顶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保温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滤池(4)一侧设置有气泵(5),所述的养殖池(2)内部设置有第一微孔增氧管(2-5),所述的生物滤池(4)内部设置有第二微孔增氧管(4-3),所述的第一微孔增氧管(2-5)与第二微孔增氧管(4-3)均通过进气管(5-1)与所述气泵(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保温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4)的内部设有多孔填料(4-1),所述多孔填料(4-1)位于所述生物滤池(4)的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保温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池(2)中部设置有可拆卸式的出液管(2-2),所述的出液管(2-2)的上部设有出水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保温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的内部设置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和第三保温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保温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为岩棉层、矿棉层、保温聚苯板、泡沫聚苯板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二保温层为铝膜气泡隔热膜、纤维板、高硅氧棉板、炭化软木板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三保温层为复合保温石膏板、膨胀珍珠岩板、岩棉板、玻璃棉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中的任意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保温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内部进行防锈封闭处理后,涂装水性环保生态材料。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保温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物固液分离桶(3)的内部竖直设置有一隔板(3-5),所述隔板(3-5)包括上下两部分,所述隔板(3-5)上半部分设有透水孔(3-2),所述排水管(3-1)延伸至所述污物固液分离桶(3)的内部并位于所述隔板(3-5)下半部分的一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保温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3-2)设置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扇形,所述透水孔(3-2)在所述隔板(3-5)上呈均匀矩形阵列排布。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保温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物固液分离桶(3)包括桶体和支撑脚(3-6),所述桶体上部为圆柱型,下部为圆锥型,底部设置有排污管(3-3),所述隔板(3-5)位于所述桶体上部的内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式保温循环水养殖池。包括集装箱的箱体,所述的箱体一侧开有门,另一侧安装换气装置,箱体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并联的养殖池,所述的养殖池顶部均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的养殖池底部均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的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通过水泵连接;所述的箱体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温度调节装置、照明装置、故障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的养殖池的一侧设置有污物固液分离桶,所述的污物固液分离桶的输入端通过排水管与水泵连接,输出端连接生物滤池;所述的生物滤池输出端通过入水管与养殖池的顶部连接。节水、节能、环保无污染,养殖风险低,经济效益好。益好。益好。


技术研发人员:

常志强 陈钊 王德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2022.09.07

技术公布日:

2022/12/1

本文发布于:2022-12-16 00:56: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341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滤池   箱体   装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