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平压平模切机的清废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废机的叉板机构。
背景技术:
2.模切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模切刀、钢刀、五金模具、钢线,通过压印版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印品或纸板轧切成一定形状。若是将整个印品压切成单个图形产品称作模切;若是利用钢线在印品上压出痕迹或者留下弯折的槽痕称作压痕;如果利用阴阳两块模板,通过给模具加热到一定温度,在印品表面烫印出具有立体效果的图案或字体称为烫金;如果用一种基材复在另一种基材上称为贴合;排除正品以外其余的部分称为排废;
3.现有技术中,这种平压平模切机的清废以及对模切后的正品进行收集都是通过两道人工来完成的,不仅费时费力,工人劳动强度较大且变相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
4.为此本技术人提供了一种清废机,其包括清废机架,清废机架一端设有向外延伸并插入平压平模切机输出端的纸张输入部,纸张输入部靠近平压平模切机输出端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清废机架另一端设置有拆标蜂窝板,清废机架在拆标蜂窝板远离纸张输入部的一端为排废开口,拆标蜂窝板下方安装有下拆标
组件,清废机架上设有绕设于纸张输入部、拆标蜂窝板及下拆标组件外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上均布有送纸框,还包括有与清废机架并排设置的收集架,收集架中设有可沿垂直地面方向往复运动的升降台,收集架与清废机架远离地面的一端架设有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呈垂直的横梁,横梁位于收集架中的一端安装有可沿横梁往复移动的上拆标组件,上拆标组件上安装叉板机构,本专利申请属于清废机的叉板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6.提供一种清废机的叉板机构。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清废机的叉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于上拆标组件两侧的插接活动板,所述插接活动板一端安装有间隔分布的多个叉板,插接活动板另一端设置有驱动两插接活动板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驱动
结构。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结构同时驱动两侧的插接活动板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初始状态下,插板机构的插接活动板是处于远离状态的,当需要置于顶针上的成品进行收集时,通过驱动结构驱动插接活动板相互靠近,使得两插接活动板上的叉板形成一个支撑面,待顶针回位后便将成品留在叉板上,通过叉板将成品运送到升降台处,无需采用机械手,结构相对简单且造价比机械手低,降低购置成本。
9.上述的一种清废机的叉板机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一端与插接活
动板固定连接的驱动座,上拆标组件上安装有与两驱动座分别连接的联动结构以及同时驱动两联动结构促使驱动座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驱动源。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上拆标组件上的一个驱动源同步驱动两个联动结构分别联动与插接活动板连接的驱动座同时靠近或者远离,采用一个驱动源同步驱动两个驱动座,结构更合理,生产成本较低,且可以保证两侧插板的同步度。
11.上述的一种清废机的叉板机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结构包括联动板,所述联动板一端安装有第一联动座,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联动座,第一联动座通过联动轴与驱动座连接,上拆标组件在联动板对应位置安装有丝杆
螺母副,所述联动板架设于丝杆螺母副上方,丝杆螺母副的丝杆螺母与联动板相对安装第一联动座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联动座固定连接,两丝杆螺母副的安装方向相反,所述驱动源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安装有第一同步带轮,丝杆螺母副在与第一同步带轮处于同一直线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拆标组件上通过丝杆安装座安装两副丝杆螺母副,将联动板架设在丝杆上方,联动板的一端安装第一联动座另一端安装第二联动座,第一联动座通过安装在第一联动座中的联动轴与驱动座两端连接,通过第二联动座与丝杆螺母副的螺母固定连接,在上拆标组件上安装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安装第一同步带轮,在两丝杆螺母上均安装于第一同步带轮处于同一直线的第二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将第一同步带轮及第二同步带轮传动连接,当驱动电机转动时,由于两丝杆螺母副的安装方向相反,驱动电机便通过第一同步带轮及同步带驱动两丝杆螺母副上的丝杆螺母沿各自的丝杆同步靠近或同步远离,从而使与联动板另一端的第一驱动座固定连接的驱动座同步靠近或同步远离,结构巧妙,同步度高。
13.上述的一种清废机的叉板机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拆标组件上还安装有对驱动座两端分别进行
导向的水平导向结构。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驱动座只通过联动板沿水平方向运动,而驱动座的长度一般都较长,仅通过与联动板的连接点进行水平方向驱动,无法保证驱动座两端的水平位置处于同一直线上,即驱动座在运动时的水平度得不到保证,因此设置该水平导向结构,保证驱动座运动时两端尽可能的处于同一直线上,保证各个插板相对连接插接活动板的另一端在运动时处于同一直线,提高叉板效果。
15.上述的一种清废机的叉板机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导向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上拆标组件上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中穿设有可沿导向座移动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导向杆通过导向块与驱动座固定连接。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座中穿设的导向杆一端通过导向块与驱动座固定连接,当两驱动座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同步靠近或者同步远离时,导向杆在导向块的作用下沿导向座中移动,从而起到保证驱动座两端同步性的作用。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实现平压平模切机成品收集的自动化,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清废机的立体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清废机架及设置于清废机架上的零部件后的立体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拆标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1。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拆标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2。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拆标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1。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侧的叉板机构立体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拆标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2。
26.图8为转向板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参见图1-图8所示:一种清废机,包括清废机架1,清废机架1一端设有向外延伸并插入平压平模切机的输出端的纸张输入部11,纸张输入部11靠近平压平模切机输出端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清废机架1另一端设置有拆标蜂窝板2,清废机架1在拆标蜂窝板2远离纸张输入部11的一端为排废开口12,拆标蜂窝板2下方安装有下拆标组件3,清废机架1上设有绕设于纸张输入部11、拆标蜂窝板2及下拆标组件3外的输送机构4,输送机构4上均布有送纸框41,还包括有与清废机架1并排设置的收集架5,收集架5中设有可沿垂直地面方向往复运动的升降台6,收集架5与清废机架1远离地面的一端架设有与输送机构4的输送方向呈垂直的横梁7,横梁7位于收集架5中的一端安装有可沿横梁7往复移动的上拆标组件8,上拆标组件8远离横梁7的一端安装有可张合设置的叉板机构;
2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将清废机的纸张输入端置于平压平模切机的输出端后方或者输出端的下方,使经过模切机模切后的纸张进入清废机的纸张输入端上的送纸框中,送纸框为现有技术可参考拆标机的送纸框,其可以调节自身形成的空间以便适配外部输送的纸张的大小,随后通过输送机构将纸张输送到拆标蜂窝板上,上拆标组件沿横梁运动到拆标蜂窝板正上方,下拆标组件中的顶针沿拆标蜂窝板的蜂窝伸出将位于拆标蜂窝板上经过模切后的纸张成品向上顶起,当然,顶针的具体排布以及其形成的形状需要根据具体产品进行调整,(这种顶针结构的下拆标组件在拆标机中大量运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叉板机构合拢将成品纸张托住,被下拆标组件的顶针顶起的成品被叉板机构托住,上拆标组件待叉板机构托住成品后沿横梁向收集架运动,同时,收集架中的升降台上升,待上拆标组件完全运动到收集架中且升降台运动到位时,叉板机构张开,使成品纸张做自由落体运动掉落在升降台上,由于升降台是经过上升的,因此成品纸张与升降台之间的垂直距离很小,不会使得成品纸张自由掉落时使纸剁分散开,造成难以收集整理的情况,同时,完成分离后的废弃纸张则随着送纸框沿输送机构继续运动,当运动到排废开口时,由于送纸框在此处会绕着下拆标组件转动并回到纸张输入端处,送纸框中的废纸在送纸框绕下拆标组件运动后,就会自由落体掉落在排废开口处,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清废机,工作人员不需要对经过平压平模切机后的纸张进行整理并将其搬运至后续的拆标机或者其他设备中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操作,再人工对成品及废纸进行分离及整理,而是可以省略中间的工序,直接从升降台处收集成品,从排废开口处收集废纸,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及人工成
本,且本技术方案使用下拆标组件及叉板机构对成品进行收集,取代市面上使用机械手装置等造价高昂的机构对成品进行收集,变相地提高了企业的实际利润;
29.叉板机构包括相对设置于上拆标组件8两侧的插接活动板81,插接活动板81一端安装有间隔分布的多个叉板82,插板82之间的间隔可以根据实际来设置,以适配实际纸张情况,插接活动板81另一端设置有驱动两插接活动板81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驱动结构;
30.通过驱动结构同时驱动两侧的插接活动板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初始状态下,插板机构的插接活动板是处于远离状态的,当需要置于顶针上的成品进行收集时,通过驱动结构驱动插接活动板相互靠近,使得两插接活动板上的叉板形成一个支撑面,待顶针回位后便将成品留在叉板上,通过叉板将成品运送到升降台处,无需采用机械手,结构相对简单且造价比机械手低,降低购置成本;
31.驱动结构包括一端与插接活动板81固定连接的驱动座802,上拆标组件8上安装有与两驱动座802分别连接的联动结构以及同时驱动两联动结构促使驱动座802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驱动源84;
32.设置在上拆标组件上的一个驱动源同步驱动两个联动结构分别联动与插接活动板连接的驱动座同时靠近或者远离,采用一个驱动源同步驱动两个驱动座,结构更合理,生产成本较低,且可以保证两侧插板的同步度;
33.联动结构包括联动板831,联动板831一端安装有第一联动座832,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联动座833,第一联动座832通过联动轴834与驱动座802连接,上拆标组件8在联动板831对应位置安装有丝杆螺母副835,联动板831架设于丝杆螺母副835上方,丝杆螺母副835的丝杆螺母8351与联动板831相对安装第一联动座83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联动座833固定连接,两丝杆螺母副835的安装方向相反,驱动源84包括驱动电机841,驱动电机841的驱动轴8411上安装有第一同步带轮8412,丝杆螺母副835在与第一同步带轮8412处于同一直线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同步带轮8352,第一同步带轮8412与第二同步带轮8352之间通过皮带8353传动连接;
34.在上拆标组件上通过丝杆安装座安装两副丝杆螺母副,将联动板架设在丝杆上方,联动板的一端安装第一联动座另一端安装第二联动座,第一联动座通过安装在第一联动座中的联动轴与驱动座两端连接,通过第二联动座与丝杆螺母副的螺母固定连接,在上拆标组件上安装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安装第一同步带轮,在两丝杆螺母上均安装于第一同步带轮处于同一直线的第二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将第一同步带轮及第二同步带轮传动连接,当驱动电机转动时,由于两丝杆螺母副的安装方向相反,驱动电机便通过第一同步带轮及同步带驱动两丝杆螺母副上的丝杆螺母沿各自的丝杆同步靠近或同步远离,从而使与联动板另一端的第一驱动座固定连接的驱动座同步靠近或同步远离,结构巧妙,同步度高。
35.上拆标组件8上还安装有对驱动座802两端分别进行导向的水平导向结构;
36.由于驱动座只通过联动板沿水平方向运动,而驱动座的长度一般都较长,仅通过与联动板的连接点进行水平方向驱动,无法保证驱动座两端的水平位置处于同一直线上,即驱动座在运动时的水平度得不到保证,因此设置该水平导向结构,保证驱动座运动时两端尽可能的处于同一直线上,保证各个插板相对连接插接活动板的另一端在运动时处于同
一直线,提高叉板效果;
37.水平导向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上拆标组件8上的导向座85,导向座85中穿设有可沿导向座85移动的导向杆86,导向杆86一端安装有导向块87,导向杆86通过导向块87与驱动座802固定连接;
38.导向座中穿设的导向杆一端通过导向块与驱动座固定连接,当两驱动座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同步靠近或者同步远离时,导向杆在导向块的作用下沿导向座中移动,从而起到保证驱动座两端同步性的作用;
39.收集架5与横梁7之间安装有转向板9,驱动座802上还安装有在驱动座802相互远离时与转向板9抵触促使驱动座802沿联动轴834转动的弧形导向结构;
40.由于叉板在互相远离是水平平移的,而升降台与叉板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叉板上成跺的成品在落入升降台时容易散开造成不易收集的情况,通过设置弧形导向结构,使得叉板在互相远离打开的过程中通过驱动座与横梁之间的配合使得驱动座沿联动轴转动使叉板沿圆周运动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得叉板上成跺的成品可以沿叉板的斜面滑入升降台上,减小成品落入升降台的垂直距离,也可以说是减小成品纸张落入升降台时的落差,减少散乱,提高收集效率。
41.弧形导向结构包括l型导杆91,l型导杆91一端安装于驱动座802上另一端在位于转向板9正投影下方的位置安装有一可转动设置的导向轮92,转向板9上设有向下倾斜设置的导向斜面901,l型导杆91与驱动座802之间设有在导向轮92沿导向斜面901移动时促使l型导杆91与驱动座802之间保持涨紧的涨紧结构;
42.通过设置l型导杆,l型导杆一端安装在驱动座上另一端安装了导向轮,该导向轮位于转向板的正投影下方,在转向板上设置向下倾斜的导向斜面,当驱动座在导向杆的作用下向使叉板处于张开状态时,导向轮运动到导向斜面处时l型导杆在涨紧结构的作用下使得导向轮沿导向斜面转动,从而促使整个叉板机构在导向轮与导向斜面的配合下张开,提高弧形导向结构的稳定性;
43.涨紧结构包括一端穿设于联动轴834中的涨紧关节块93,涨紧关节块93另一端包覆于导向块87远离导向杆86的一端且架设于驱动座802上并与l型导杆91固定连接,导向块87与涨紧关节块93之间安装有一端抵接于导向块87另一端抵接于涨紧关节块93的两个涨紧件94;
44.由于在弧形导向的过程中,驱动座802在导向轮92的作用下会上下移动一段距离,为保证在移动过程中l型导杆在导向轮受到导向斜面的作用力都集中在导向轮这一端,设置涨紧件使得l型导杆始终保持涨紧状态,保证了导向过程中的准确性;
45.涨紧件94为涨紧弹簧,通过将涨紧件设置为涨紧弹簧,降低制作难度及生产成本,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清废机的叉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于上拆标组件两侧的插接活动板,所述插接活动板一端安装有间隔分布的多个叉板,插接活动板另一端设置有驱动两插接活动板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驱动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废机的叉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一端与插接活动板固定连接的驱动座,上拆标组件上安装有与两驱动座分别连接的联动结构以及同时驱动两联动结构促使驱动座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驱动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废机的叉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结构包括联动板,所述联动板一端安装有第一联动座,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联动座,第一联动座通过联动轴与驱动座连接,上拆标组件在联动板对应位置安装有丝杆螺母副,所述联动板架设于丝杆螺母副上方,丝杆螺母副的丝杆螺母与联动板相对安装第一联动座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联动座固定连接,两丝杆螺母副的安装方向相反,所述驱动源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安装有第一同步带轮,丝杆螺母副在与第一同步带轮处于同一直线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清废机的叉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拆标组件上还安装有对驱动座两端分别进行导向的水平导向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清废机的叉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导向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上拆标组件上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中穿设有可沿导向座移动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导向杆通过导向块与驱动座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废机的叉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于上拆标组件两侧的插接活动板,所述插接活动板一端安装有间隔分布的多个叉板,插接活动板另一端设置有驱动两插接活动板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驱动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实现平压平模切机成品收集的自动化,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
李喜武 阮臣义 李良进 张宜兵 江留涛 谢远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瑞安市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5
技术公布日:
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