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二胺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胺加氢
均匀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2.n-氢化牛脂基-1,3-丙撑二胺,cas号为68603-64-5。在常温下为白或微黄固体,加热时可变为液体,并具有轻微氨味,不溶于水,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中,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在空气中与co2反应。主要用于沥青乳化剂、润滑油添加剂、矿物浮选剂、粘结剂、防水剂、腐蚀抑制剂等方面,也是生产相应季铵盐的中间体,应用于涂料的添加剂及颜料处理剂等行业中。
3.在n-氢化牛脂基-1,3-丙撑二胺与
氢气混合反应时,现有技术存在混合不均匀,混合时间长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速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胺加氢均匀混合装置,通过气体分布器的加入,使得氢气与二胺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均大大提升,而且通过回流装置将液体回流回
反应釜,经过高压喷雾器将液体雾状喷出,再次增大了混合均匀程度,提高了反应速率。
5.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6.
所述的二胺加氢均匀混合装置,包括釜体,釜体的上方设有氢气入口管道,氢气入口管道下方与气体分布器相连,釜体下方设有反应釜出料口,反应釜出料口上方通过回流吸收板与回流吸收管相连,反应釜出料口下方通过回流泵与高压喷雾器相连。
7.所述的釜体外侧设有保温层,用于对反应釜进行保温。
8.所述的氢气入口管道上设有氢气入口管道阀门,用于控制氢气的进出。
9.所述的气体分布器为镲型,开口向下,中间设有气体分布器氢气入口,四周设有氢气排出口,氢气进入气体分布器后,先与气体分布器下方液体接触,然后随着氢气的不断加入,其开始通过气体分布器周围的氢气排出孔开始排出,与上方的液体均匀混合。
10.所述的回流吸收板上设置有多个回流吸收管,回流吸收管上设有回流吸收孔,回流吸收孔均匀的分布在回流吸收管上。
11.所述的反应釜出料口通过反应釜出料口管道与回流泵相连,反应釜出料口管道下方设有三通接头,一侧通过回流阀与回流泵相连,另一次设有反应釜出料口阀。
12.所述的釜体上方设有反应釜进料口,用于原料的加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胺加氢均匀混合装置,通过气体分布器的加入,使得氢气与二胺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均大大提升,而且通过回流装置将液体回流回反应釜,经过高压喷雾器将液体雾状喷出,再次增大了混合均匀程度,提高了反应速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胺加氢均匀混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体分布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回流吸收管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釜体;2、氢气入口管道阀门;3、氢气入口管道;4、保温层;5、气体分布器;6、回流吸收管;7、回流吸收板;8、反应釜出料口;9、反应釜出料口管道;10、反应釜出料口阀;11、反应釜进料口;12、高压喷雾器;13、回流阀;14、回流泵;15、气体分布器氢气入口;16、氢气排出口;17、回流吸收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0.实施例1
21.如图1所示,所述的二胺加氢均匀混合装置,包括釜体1,釜体1的上方设有氢气入口管道3,氢气入口管道3下方与气体分布器5相连,釜体1下方设有反应釜出料口8,反应釜出料口8上方通过回流吸收板7与回流吸收管6相连,反应釜出料口8下方通过回流泵14与高压喷雾器12相连。釜体1外侧设有保温层4,用于对反应釜进行保温。氢气入口管道3上设有氢气入口管道阀门2。气体分布器5为镲型,开口向下,中间设有气体分布器氢气入口15,四周设有氢气排出口16,氢气进入气体分布器5后,先与气体分布器5下方液体接触,然后随着氢气的不断加入,其开始通过气体分布器5周围的氢气排出孔开始排出,与上方的液体均匀混合。回流吸收板7上设置有多个回流吸收管6,回流吸收管6上设有回流吸收孔17,回流吸收孔17均匀的分布在回流吸收管6上。反应釜出料口8通过反应釜出料口管道9与回流泵14相连,反应釜出料口管道9下方设有三通接头,一侧通过回流阀13与回流泵14相连,另一次设有反应釜出料口阀10,通过反应釜出料口阀10和回流阀13控制反应釜内液体进入下一装置,还是回流回反应釜。釜体1上方设有反应釜进料口11,用于原料的加入。
22.上述二胺加氢均匀混合装置,工作时,包括以下步骤:
23.(1)通过反应釜进料口11将二胺加入釜体1内,升温至指定温度;(2)打开回流阀13,开启回流泵14,使得二胺通过回流吸收管6、回流吸收板7进入反应釜出口管道,经过回流泵增压后,进入高压喷雾器12,二胺呈雾状返回釜体1内;(3)打开氢气入口管道阀门2,将氢气引入气体分布器5内,氢气与二胺均匀混合。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均等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二胺加氢均匀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釜体(1)的上方设有氢气入口管道(3),氢气入口管道(3)下方与气体分布器(5)相连,釜体(1)下方设有反应釜出料口(8),反应釜出料口(8)上方通过回流吸收板(7)与回流吸收管(6)相连,反应釜出料口(8)下方通过回流泵(14)与高压喷雾器(1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胺加氢均匀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1)外侧设有保温层(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胺加氢均匀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气入口管道(3)上设有氢气入口管道阀门(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胺加氢均匀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分布器(5)为镲型,开口向下,中间设有气体分布器氢气入口(15),四周设有氢气排出口(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胺加氢均匀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吸收板(7)上设置有多个回流吸收管(6),回流吸收管(6)上设有回流吸收孔(1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胺加氢均匀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出料口(8)通过反应釜出料口管道(9)与回流泵(14)相连,反应釜出料口管道(9)下方设有三通接头,一侧通过回流阀(13)与回流泵(14)相连,另一次设有反应釜出料口阀(1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胺加氢均匀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1)上方设有反应釜进料口(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胺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胺加氢均匀混合装置。所述的二胺加氢均匀混合装置,包括釜体,釜体的上方设有氢气入口管道,氢气入口管道下方与气体分布器相连,釜体下方设有反应釜出料口,反应釜出料口上方通过回流吸收板与回流吸收管相连,反应釜出料口下方通过回流泵与高压喷雾器相连。所述的釜体外侧设有保温层,用于对反应釜进行保温。所述的氢气入口管道上设有氢气入口管道阀门,用于控制氢气的进出。通过气体分布器的加入,使得氢气与二胺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均大大提升,而且通过回流装置将液体回流回反应釜,经过高压喷雾器将液体雾状喷出,再次增大了混合均匀程度,提高了反应速率。提高了反应速率。提高了反应速率。
技术研发人员:
庞杰 高成森 李拥军 张宝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山东欣广化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31
技术公布日:
20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