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
茶叶翻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生产用自动翻炒装置。
背景技术:
2.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 别名茶、槚,茗,荈。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3.目前刚采摘下来的茶叶是不能直接用来泡饮的,在茶叶制作的几道工序中,需要对茶叶进行翻炒,而翻炒的步骤是极其关键的,茶叶翻炒工序很大一部分决定了茶叶的质量,现今茶叶的翻炒多采用人工翻炒,人工翻炒方式不仅很容易使得茶叶翻炒不均匀,并且不停的翻炒极易造成工人劳累,人力消耗较大,同时效率较低,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生产用自动翻炒装置,以解决现今依靠人工翻炒效率较低同时人力消耗较大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茶叶生产用自动翻炒装置,包括
箱体,
所述箱体内固定固定安装有翻炒罐,所述箱体内中间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的内侧与翻炒罐的两侧贴合连接,所述翻炒罐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旋桨,所述箱体的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顶部贯穿箱体和翻炒罐与螺旋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顶盖组件,所述箱体的两侧下端均固定板安装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的输入端与翻炒罐的底部两侧相连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收集机构内部的鼓风机,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启动鼓风机鼓动外界的空气经过收集箱和连接管输送到翻炒罐内部,从而形成由下向上的气流,进而将茶叶吹气,从而将翻炒时所产生的热蒸汽通过隔网盖排出,同时在此期间,由于茶叶被气流吹气,使得茶叶可较好的进行分散,同时与空气接触面积提高,进而进一步的提高了炒制的效率。
8.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固定安装于箱体的两侧下端,所述收集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吸风机,所述收集箱的内侧通过连接管与翻炒罐底部相连通,所述吸风机的输入端与收集箱内上端外侧相连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收集机构,可在使用时,通过吸风机运行,即可将炒制完成的茶叶吸入到收集箱内,方便收集下料。
1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箱的内侧下端滑动连接有收集抽屉,所述收集抽屉的正面上端两侧均设有扣锁。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收集抽屉且通过扣锁固定,可在使用时打开扣锁,将收集抽屉内收集的茶叶取出,方便使用。
12.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箱内上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
设置于吸风机输入端和连接管之间。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过滤网,可在使用时通过过滤网对收集箱的上端进行过滤,进而避免炒制好的茶叶进入到吸风机内。
14.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底部与收集箱的顶部相连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鼓风机可在设备运行时进行鼓风,进而提高炒制效率,同时还可避免炒制过程中茶叶通过连接管进入到收集箱内,提高翻炒稳定性。
16.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箱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桥式扶手,所述收集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垫。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桥式扶手,可通过手握桥式扶手即可拉动收集抽屉,进而便于取出收集抽屉,同时设置支撑脚垫,可提高支持本设备的稳定性。
18.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盖组件包括隔网盖和通孔,所述通孔开设于翻炒罐内上端两侧,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销,所述隔网盖的两侧均开设有卡孔,所述限位销插接于卡孔内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顶盖组件,可在使用时,通过通孔内的限位弹簧带动限位销插接到卡孔内部,即可将隔网盖固定。
2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孔的内侧切面形状为弧形,所述限位销的外端切面形状也设置为弧形。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弧形的卡孔内侧形状和限位销的外端形状,可在拆装隔网盖时,通过弧形斜面导向,进而便于卡孔的拆装。
22.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网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隔网盖的俯视形状为圆形。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拉环,可在使用时,通过拉动拉环即可取出隔网盖。
24.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正面铰接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的右侧设有抠槽。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检修门,可在设备使用完成后,通过拉动抠槽打开检修门,即可对设备进行检修,方便使用。
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第一、在使用时,首先打开隔网盖将需要翻炒的茶叶加入到翻炒罐内,此时启动电机热板对翻炒罐进行加热,在此期间,通过启动驱动电机运行,即可带动螺旋桨对翻炒罐内部的茶叶进行翻滚搅动,从而使得茶叶翻炒更加均匀,同时翻炒烘干效率较高,有效地提高了加工效率;
28.第二、通过设置收集机构内部的鼓风机,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启动鼓风机鼓动外界的空气经过收集箱和连接管输送到翻炒罐内部,从而形成由下向上的气流,进而将茶叶吹气,从而将翻炒时所产生的热蒸汽通过隔网盖排出,同时在此期间,由于茶叶被气流吹气,使得茶叶可较好的进行分散,同时与空气接触面积提高,进而进一步的提高了炒制的效率;
29.第三、通过设置收集机构,使得在使用时,当炒制完成后,通过启动吸风机运行,吸
风机通过收集箱和连接管从翻炒罐内部吸收空气,此时通过驱动电机反转带动螺旋桨反向转动,即可将茶叶传送向下,此时通过连通管吸收到收集箱内部,经过过滤网的阻隔后落到收集抽屉内部,而一旦过滤网堵塞,便可启动鼓风机并停止吸风机,即可将堵塞过滤网的茶叶吹出,从而使得本装置加工完成后便可下料,进一步的提高了使用加工的效率;
30.第四、通过设置顶盖组件,使得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通孔内部的限位弹簧带动限位销插接到卡孔内部,从而辅助固定隔网盖,同时当隔网盖需要取出拆卸时,通过拉动拉环,即可带动限位销抵触卡孔,由于限位销和卡孔均为弧形,即可通过弧形斜面相互作用,使得限位销收缩入通孔内,进而便于将隔网盖拆卸,方便向翻炒罐内部加料或者清洗检修翻炒罐。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3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图。
34.附图标记:1、箱体,2、翻炒罐,3、电加热板,4、螺旋桨,5、驱动电机,6、顶盖组件,61、隔网盖,62、通孔,63、限位弹簧,64、限位销,65、卡孔,66、拉环,7、收集机构,71、收集箱,72、吸风机,73、收集抽屉,74、过滤网,75、鼓风机,76、桥式扶手,77、支撑脚垫,78、扣锁,79、连接管,8、检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实施例1
37.参考图1-3,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用自动翻炒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固定固定安装有翻炒罐2,箱体1内中间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加热板3,电加热板3的内侧与翻炒罐2的两侧贴合连接,翻炒罐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旋桨4,箱体1的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顶部贯穿箱体1和翻炒罐2与螺旋桨4的底部固定连接,箱体1的顶部设有顶盖组件6,箱体1的两侧下端均固定板安装有收集机构7,收集机构7的输入端与翻炒罐2的底部两侧相连通。
38.通过设置收集机构7内部的鼓风机75,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启动鼓风机75鼓动外界的空气经过收集箱71和连接管79输送到翻炒罐2内部,从而形成由下向上的气流,进而将茶叶吹气,从而将翻炒时所产生的热蒸汽通过隔网盖61排出,同时在此期间,由于茶叶被气流吹气,使得茶叶可较好的进行分散,同时与空气接触面积提高,进而进一步的提高了炒制的效率。
39.实施例2
40.参考图1-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达到提高本设备翻炒烘干效率的目的,本实施例对收集机构7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收集机构7包括收集箱71,收集箱71固定安装于
箱体1的两侧下端,收集箱7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吸风机72,收集箱71的内侧通过连接管79与翻炒罐2底部相连通,吸风机72的输入端与收集箱71内上端外侧相连通,收集箱71的内侧下端滑动连接有收集抽屉73,收集抽屉73的正面上端两侧均设有扣锁78,收集箱71内上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网74,过滤网74设置于吸风机72输入端和连接管79之间,收集箱7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鼓风机75,鼓风机75的底部与收集箱71的顶部相连通,收集箱7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桥式扶手76,收集箱7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垫77;通过设置收集机构7,可在使用时,通过吸风机72运行,即可将炒制完成的茶叶吸入到收集箱71内,方便收集下料,设置收集抽屉73且通过扣锁78固定,可在使用时打开扣锁78,将收集抽屉73内收集的茶叶取出,方便使用,通过设置过滤网74,可在使用时通过过滤网74对收集箱71的上端进行过滤,进而避免炒制好的茶叶进入到吸风机72内,设置鼓风机75可在设备运行时进行鼓风,进而提高炒制效率,同时还可避免炒制过程中茶叶通过连接管79进入到收集箱71内,提高翻炒稳定性,通过设置桥式扶手76,可通过手握桥式扶手76即可拉动收集抽屉73,进而便于取出收集抽屉73,同时设置支撑脚垫77,可提高支持本设备的稳定性。
41.实施例3
42.参考图1-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了达到提高本设备使用方便性的目的,本实施例对顶盖组件6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顶盖组件6包括隔网盖61和通孔62,通孔62开设于翻炒罐2内上端两侧,通孔62内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63,限位弹簧6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销64,隔网盖61的两侧均开设有卡孔65,限位销64插接于卡孔65内侧,卡孔65的内侧切面形状为弧形,限位销64的外端切面形状也设置为弧形,隔网盖6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环66,隔网盖61的俯视形状为圆形,箱体1的正面铰接有检修门8,检修门8的右侧设有抠槽;通过设置顶盖组件6,可在使用时,通过通孔62内的限位弹簧63带动限位销64插接到卡孔65内部,即可将隔网盖61固定,通过设置弧形的卡孔65内侧形状和限位销64的外端形状,可在拆装隔网盖61时,通过弧形斜面导向,进而便于卡孔65的拆装,通过设置拉环66,可在使用时,通过拉动拉环66即可取出隔网盖61,通过设置检修门8,可在设备使用完成后,通过拉动抠槽打开检修门8,即可对设备进行检修,方便使用。
43.使用原理及优点:在使用时,首先打开隔网盖61将需要翻炒的茶叶加入到翻炒罐2内,然后关闭隔网盖61,此时启动电机热板对翻炒罐2进行加热,在此期间,通过启动驱动电机5运行,即可带动螺旋桨4对翻炒罐2内部的茶叶进行翻滚搅动,并且启动鼓风机75鼓动外界的空气经过收集箱71和连接管79输送到翻炒罐2内部,从而形成由下向上的气流,进而将茶叶吹气,从而将翻炒时所产生的热蒸汽通过隔网盖61排出,由于茶叶被气流吹气,使得茶叶可较好的进行分散,同时与空气接触面积提高,进一步的提高了炒制的效率,炒制烘干完成后,启动吸风机72运行,吸风机72通过收集箱71和连接管79从翻炒罐2内部吸收空气,此时通过驱动电机5反转带动螺旋桨4反向转动,即可将茶叶传送向下,此时通过连通管吸收到收集箱71内部,经过过滤网74的阻隔后落到收集抽屉73内部,而一旦过滤网74堵塞,便可启动鼓风机75并停止吸风机72,即可将堵塞过滤网74的茶叶吹出,设备使用完成后解开扣锁78拉动收集抽屉73即可取出炒制好的茶叶,同时需要检修时,拉动拉环66,即可带动限位销64抵触卡孔65,由于限位销64和卡孔65均为弧形,即可通过弧形斜面相互作用,使得限位销64收缩入通孔62内,此时取下隔网盖61即可对翻炒罐2进行检修,然后打开开合门,即可对箱体1内部进行清理检修,方便使用。
4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茶叶生产用自动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固定安装有翻炒罐(2),所述箱体(1)内中间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加热板(3),所述电加热板(3)的内侧与翻炒罐(2)的两侧贴合连接,所述翻炒罐(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旋桨(4),所述箱体(1)的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顶部贯穿箱体(1)和翻炒罐(2)与螺旋桨(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顶盖组件(6),所述箱体(1)的两侧下端均固定板安装有收集机构(7),所述收集机构(7)的输入端与翻炒罐(2)的底部两侧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用自动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7)包括收集箱(71),所述收集箱(71)固定安装于箱体(1)的两侧下端,所述收集箱(7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吸风机(72),所述收集箱(71)的内侧通过连接管(79)与翻炒罐(2)底部相连通,所述吸风机(72)的输入端与收集箱(71)内上端外侧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用自动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71)的内侧下端滑动连接有收集抽屉(73),所述收集抽屉(73)的正面上端两侧均设有扣锁(7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用自动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71)内上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网(74),所述过滤网(74)设置于吸风机(72)输入端和连接管(79)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用自动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7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鼓风机(75),所述鼓风机(75)的底部与收集箱(71)的顶部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用自动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7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桥式扶手(76),所述收集箱(7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垫(7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用自动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组件(6)包括隔网盖(61)和通孔(62),所述通孔(62)开设于翻炒罐(2)内上端两侧,所述通孔(62)内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63),所述限位弹簧(6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销(64),所述隔网盖(61)的两侧均开设有卡孔(65),所述限位销(64)插接于卡孔(65)内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用自动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65)的内侧切面形状为弧形,所述限位销(64)的外端切面形状也设置为弧形。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用自动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网盖(6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环(66),所述隔网盖(61)的俯视形状为圆形。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用自动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正面铰接有检修门(8),所述检修门(8)的右侧设有抠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生产用自动翻炒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固定固定安装有翻炒罐,所述箱体内中间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的内侧与翻炒罐的两侧贴合连接,所述翻炒罐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旋桨,所述箱体的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收集机构内部的鼓风机,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启动鼓风机鼓动外界的空气经过收集箱和连接管输送到翻炒罐内部,从而形成由下向上的气流,进而将茶叶吹气,从而将翻炒时所产生的热蒸汽通过隔网盖排出,同时在此期间,由于茶叶被气流吹气,使得茶叶可较好的进行分散,同时与空气接触面积提高,进而进一步的提高了炒制的效率。进而进一步的提高了炒制的效率。进而进一步的提高了炒制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曹桂阳 曹桂红 黄立涛 黄茂其 廖开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什邡蓥华山纯天然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30
技术公布日:
202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