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UV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标签纸上的应用与流程

阅读: 评论:0


一种环保uv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标签纸上的应用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高分子胶黏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uv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标签纸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2.uv胶又叫无影胶水或紫外线胶,是一种单组分uv可见光固化改性丙烯酸脂结构胶。uv胶固化原理是uv固化材料中的光引发剂(或光敏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吸收紫外光后产生活性自由基或阳离子,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和接支化学反应,使胶黏剂在数秒钟内由液态转化为固态。uv胶不仅粘接强度高,透明度高,不黄变,不发白,耐候性好,而且粘度适中,对塑料与塑料,塑料与金属粘接有较高的强度,被广泛应用于标签产业。
3.标签主要包括防粘纸等底纸、胶黏剂以及面纸,而其中,胶粘剂的质量对于标签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丙烯酸酯uv胶固化前后体积收缩率较大,通常高于5%,所以现有技术中将丙烯酸酯uv胶作为标签纸的胶黏剂使用时,由于丙烯酸酯uv胶固化收缩较大,会使得标签纸出现卷翘变形等问题,标签纸容易从被粘物品上剥离,难以满足标签纸粘贴牢固、持久黏贴的需求。
4.针对上述相关问题,发明人认为现有的uv胶存在体积收缩较大影响胶体剥离强度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uv胶的固化收缩率,提升uv胶在标签纸应用中的粘结性能,本技术提供一种环保uv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标签纸上的应用。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环保uv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环保uv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25-35份;聚乙烯醇树脂10-15份;丙烯酸酯类单体35-45份;光引发剂3-5份;改性填料5-7份;偶联剂0.5-1.5份;流平剂0.5-0.7份;其中,所述改性填料由改性拌合料制备得到,改性拌合料原料中包括质量比为(0.3-0.5):(1-1.2):(0.8-1):(0.5-0.7):(1-1.2)的羟甲基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玻璃纤维、纳米滑石粉和纳米石英粉;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和2-甲基-2-丙烯酸-3,3,5-三甲基环己基酯中的一种;所述聚乙烯醇树脂选自平均分子量为16000-20000的聚乙烯醇树脂。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体系中加入了改性填料,改性填料中含有特定比例组
合复配的羟甲基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玻璃纤维、纳米滑石粉和纳米石英粉,这些组分中纳米滑石粉和纳米石英粉能够在胶体内部形成海岛结构,稳定胶体尺寸,从而降低胶体的固化收缩率;玻璃纤维能在胶体中起到类似钢筋的作用,进而有助于降低收缩比;大豆分离蛋白中包含很多活性基团,如-cooh、-nh2和-oh等,一方面能够增加胶体与基材之间的极性吸附点,进而增强胶体对基材的附着力,剥离强度提升;另一方面纳米滑石粉、纳米石英粉和玻璃纤维能够和大豆分离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稳定和完整的交联蛋白复合物,这种交联蛋白复合物能够与其他组分一起促进胶体内部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而增强胶体体系的粘结紧密性和稳定性,不仅有助于降低胶体的固化收缩率,使得胶体具有了较好的附着力,而且能够在胶体剥离时使胶体具有较好的剥离完整性,不会留有残胶,进而节省了清除标签纸后对残胶的清理工作。
8.本技术中通过选用特定的预聚物、活性单体、增粘树脂、光引发剂、偶联剂、流平剂、以及在体系中加入改性填料,这些组分在特定比例下协同配合,使得制得的uv胶整体性能较好,持粘性、剥离强度较好、固化收缩较小,胶体对基材附着力得到显著提升,还使得胶体具有较好的剥离完整性,胶体中不含有有毒物质,且大豆分离蛋白还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使得胶体安全环保、性能优异。
9.优选的,所述改性填料中羟甲基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玻璃纤维、纳米滑石粉和纳米石英粉的质量比为0.4:1.2:0.9:0.6:1.2。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羟甲基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玻璃纤维、纳米滑石粉和纳米石英粉以特定的比例组合复配能够发挥更好的协同作用,使得改性填料对胶体的改性更加充分,且在特定的比例配合下改性填料中各组分能够在合适的范围内取得最佳的相容结合效果,进而有助于实现改性填料与胶体的良好适配,稳定胶体体系,增强胶体性能。
11.优选的,所述大豆分离蛋白为改性后的大豆分离蛋白,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如下:a.将蒸馏水和大豆分离蛋白按比例混合溶解,配置得到质量分数为5%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b.取用500质量份大豆分离蛋白溶液,加入5质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搅拌均匀,用1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溶液ph为3.5,静置沉降,待固液分层后将下层凝聚物分离出来,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大豆分离蛋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十二烷基磺酸钠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激活剂,在大豆分离蛋白溶液里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后,十二烷基磺酸钠能使大豆分离蛋白的氢键、疏水键打开并结合到蛋白质分子上,形成大豆分离蛋白-十二烷基磺酸钠复合物,进而增强大豆分离蛋白与改性填料中其他组分之间的相容性,有助于提升改性填料整体性能。
13.优选的,所述改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按质量比为(0.3-0.5):(1-1.2):(0.8-1):(0.5-0.7):(1-1.2)称取羟甲基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玻璃纤维、纳米滑石粉、纳米石英粉;s1-2,将大豆分离蛋白、羟甲基纤维素、玻璃纤维、纳米滑石粉、纳米石英粉和30质量份的水混合,球磨30-40min,得到改性拌合料;s1-3,将混合料干燥至恒重,破碎研磨混合料,得到细度≤50nm的改性填料。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述组分一起混合球磨,大豆分离蛋白和羟甲基纤维素溶解在水中,将玻璃纤维、纳米滑石粉、纳米石英粉粘结在一起,各组分在球磨中充分的交织融合,形成具有一定粘度的交联蛋白复合物,得到改性拌合料;干燥拌合料,水分蒸发后拌合料固化形成组分均匀的固体填料;再对固体填料进行破碎研磨,得到细度适宜的改性填料,改性填料均匀分散在胶体中,与胶体的相容性较好,能够促进胶体固化过程中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而提升胶体整体的连接性能,降低胶体固化时产生的内应力,减少胶体固化前后的体积收缩,进而提升胶体对基材的附着力。
15.优选的,所述流平剂为byk-353、byk-356、byk-359中的一种或多种。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流平剂能够迁移到胶体表面,使本技术制得胶体在交联固化前具备较好的表面张力,上述流平剂还能和改性填料共同作用,减少胶体在搅拌涂刷过程中产生的气泡,进而提升制得胶体的性能。
17.优选的,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a151、a171、a172中的一种。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改性填料中使用了玻璃纤维、纳米滑石粉和纳米石英粉等,选用硅烷偶联剂能够更好的改善改性填料中玻璃纤维和无机矿物在胶体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进而有助于提升改性填料对胶体的改性效果,胶体稳定性较好。
19.优选的,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异丙基硫杂蒽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中的一种或多种。
20.光引发剂是整个体系固化的关键组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独或混合使用上述光引发剂,能够使uv胶快速固化,固化后胶体性能较好。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环保uv胶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环保uv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树脂、丙烯酸酯类单体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s2,将改性填料、偶联剂和流平剂加入混合物a中,搅拌均匀,得到基料;s3,将基料升温至80-85℃,滴加光引发剂进行反应,滴加完成后,保温1-1.5h,降温至室温,过滤出料,得到环保uv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树脂、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混合,再加入改性填料和助剂,使得基料中各组分能够充分分散,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光引发剂进行反应,得到的胶体结构均匀、性能稳定。
23.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环保uv胶的应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环保uv胶的应用,采用上述制得的环保uv胶用于标签纸的胶黏剂。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制得的uv胶,安全环保,在标签纸使用过程中,uv胶固化后体积收缩较小,对基材的附着力较好;且清除标签后胶黏剂具有良好的整体剥离性,减少了清除残胶的工作,使得标签纸的使用便捷实用。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在胶体体系中加入了改性填料,改性填料中纳米滑石粉和纳米石英粉能够在胶体内部形成海岛结构,稳定胶体尺寸,从而降低胶体固化前后的体积收缩率;玻璃纤维能在胶体中起到类似钢筋的作用,进而有助于降低收缩比;大豆分离蛋白中包含很多活性基团,如-cooh、-nh2和-oh等,一方面能够增加胶体与基材之间的极性吸附点,进而增强
胶体对基材的附着力,剥离强度提升;另一方面纳米滑石粉、纳米石英粉和玻璃纤维能够和大豆分离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稳定和完整的交联蛋白复合物,这种交联蛋白复合物能够与其他组分一起促进胶体内部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而增强胶体体系的粘结紧密性和稳定性;本技术通过胶体中各组分之间的配合,以及改性填料对胶体的改性,使得制得的胶体固化收缩率较小,制备过程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气泡较少,胶体对基材的剥离强度较高,而且能够在胶体剥离时使胶体具有较好的剥离完整性,不会留有残胶,胶体安全环保、性能优秀;2.本技术改性填料中使用的大豆分离蛋白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改性的大豆分离蛋白,十二烷基磺酸钠能使大豆分离蛋白的氢键、疏水键打开并结合到蛋白质分子上,形成大豆分离蛋白-十二烷基磺酸钠复合物,并增强大豆分离蛋白与改性填料中其他组分之间的相容性和粘结性,有助于提升改性填料整体性能,提升改性填料对胶体的改性效果;3.本技术制备得到的改性填料中羟甲基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玻璃纤维、纳米滑石粉和纳米石英粉以特定的比例组合复配能够发挥较好的协同作用,有助于实现改性填料与胶体的良好适配,使得改性填料对胶体的改性更加充分,稳定胶体体系,增强胶体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制备例
26.制备例1本制备例公开一种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1000ml蒸馏水,边搅拌边加入50g的大豆分离蛋白,室温下搅拌溶解6h,得到质量分数为5%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b.取用500ml的质量分数为5%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加入5g十二烷基磺酸钠,用1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溶液ph为3.5,静置沉降,待固液分层后将下层凝聚物分离,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大豆分离蛋白。
27.制备例2本制备例公开一种改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按质量比为0.3:1:0.8:0.5:1称取5.83g羟甲基纤维素、19.44g大豆分离蛋白、15.56g玻璃纤维、9.72g纳米滑石粉、19.45g纳米石英粉;s1-2,将大豆分离蛋白、羟甲基纤维素、玻璃纤维、纳米滑石粉、纳米石英粉和30g的水混合,以80r/min的速度,球磨30min,得到改性拌合料;s1-3,将混合料放入烘箱中,在65℃下干燥至恒重,将干燥后的混合料投入研磨机中,以1100r/min速度进行研磨,得到细度≤50nm的改性填料。
28.制备例3一种改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按质量比为0.5:1.2:1:0.7:1.2称取7.61g羟甲基纤维素、18.26g大豆分离蛋白、15.22g玻璃纤维、10.65g纳米滑石粉、18.26g纳米石英粉;s1-2,将大豆分离蛋白、羟甲基纤维素、玻璃纤维、纳米滑石粉、纳米石英粉和30g的水混合,以80r/min的速度,球磨40min,得到改性拌合料;s1-3,将混合料放入烘箱中,在65℃下干燥至恒重,将干燥后的混合料投入研磨机中,以1100r/min速度进行研磨,得到细度≤50nm的改性填料。
29.制备例4一种改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按质量比为0.4:1.1:0.9:0.6:1.1称取6.83g羟甲基纤维素、18.78g大豆分离蛋白、15.37g玻璃纤维、10.24g纳米滑石粉、18.78g纳米石英粉;s1-2,将大豆分离蛋白、羟甲基纤维素、玻璃纤维、纳米滑石粉、纳米石英粉和30g的水混合,以80r/min的速度,球磨35min,得到改性拌合料;s1-3,将混合料放入烘箱中,在65℃下干燥至恒重,将干燥后的混合料投入研磨机中,以1100r/min速度进行研磨,得到细度≤50nm的改性填料。
30.制备例5一种改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按质量比为0.4:1.2:0.9:0.6:1.2称取6.51g羟甲基纤维素、19.53g大豆分离蛋白、14.65g玻璃纤维、9.76g纳米滑石粉、19.55g纳米石英粉;s1-2,将大豆分离蛋白、羟甲基纤维素、玻璃纤维、纳米滑石粉、纳米石英粉和30g的水混合,以80r/min的速度,球磨30min,得到改性拌合料;s1-3,将混合料放入烘箱中,在65℃下干燥至恒重,将干燥后的混合料投入研磨机中,以1100r/min速度进行研磨,得到细度≤50nm的改性填料。
31.制备例6一种改性填料的制备方法,与制备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大豆分离蛋白选用制备例1制得的改性大豆分离蛋白。
32.制备例7一种改性填料的制备方法,与制备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s1-1中,按质量比为1:1:1:1:1称取14g羟甲基纤维素、14g大豆分离蛋白、14g玻璃纤维、14g纳米滑石粉、14g纳米石英粉。
33.制备例8一种改性填料的制备方法,与制备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大豆分离蛋白替换为等量的花生蛋白。
34.制备例9一种改性填料的制备方法,与制备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纳米滑石粉和纳米石英粉均替换为等量的陶瓷粉。
35.制备例10一种改性填料的制备方法,与制备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玻璃纤维替换为等量的石棉纤维。实施例
36.实施例1-5实施例1-5公开一种环保uv胶,包括以下原料: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25-35份、聚乙烯醇树脂10-15份、丙烯酸酯类单体35-45份、光引发剂1-5份、改性填料5-7份、偶联剂0.5-1.5份、流平剂0.5-0.7份;其中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二六丙烯酸酯和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所述聚乙烯醇树脂选自平均分子量为16000-20000的聚乙烯醇树脂。
37.实施例1-5公开上述环保uv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树脂、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00r/min的条件下搅拌10min,得到混合物a;s2,将改性填料、偶联剂和流平剂加入混合物a中,在常温下,转速为100r/min的条件下搅拌15min,得到基料;s3,将基料升温至80-85℃,滴加光引发剂进行反应,滴加完成后,保温1-1.5h,降温至室温,过滤出料,得到环保uv胶。
38.实施例1-5的原料投加量(单位:g)和反应温度(单位:℃)具体详见表1。
39.表1表1
对比例
40.对比例1-4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改性填料分别对应选用制备例7-10制得的改性填料。
41.对比例5-7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各原料的组分含量不同,具体详见表2。
42.表2表2
43.对比例8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在于:胶体选用市售的同类标签纸用uv胶。性能测试实验
44.1.固化收缩率测定:按照iso 3521-1997《塑料不饱和聚酯和环氧树脂总体积收缩率的测定》中的试验方法对本技术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uv胶进行检测。
45.2.180
°
剥离强度检测试验:按照gb/t 2792-1998《压敏胶粘带180
°
剥离强度试验方法》中的试验方法对本技术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uv胶进行检测。
46.3.持粘性检测试验:持粘性按照gb/t 4851-1998《压敏胶粘带持粘性试验方法》中的试验方法对本技术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uv胶进行检测。
47.4.起泡性能观测:将实施例和比较例制得的uv胶取涂抹在100mm
×
25mm的玻璃板基材表面,涂覆量为20g/m2,紫外灯照射250w,灯距为5cm,固化完全,每个实施例和对比例对应50个样品,观察50个样品中uv胶涂层产生气泡的样品数量,然后对起泡性能进行等级评定;起泡等级评判如下:a级:0-3个样品起泡;b级:4-10个样品起泡;c级:11-20个样品起泡;d级:21-35个样品起泡;e级:36-50个样品起泡。
48.5.剥除效果:将以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环保uv胶作为背胶的标签纸粘贴在100mm
×
25mm的pp塑料板的同一部位上,每个实施例和对比例对应10个样品,等待3天后,将贴有标签纸的塑料板浸泡在100℃的热水中10min,取出后将标签纸剥离,观察留胶情况。
49.实施例1-5和对比例1-8的性能检测数据详见表3-表4。
50.表3表3
51.表4
52.根据表3中实施例1-3和对比例8的性能检测数据对比可得:本技术实施例1-3制得的uv胶相较于比较例8的普通市售uv胶固化收缩率明显降低,180
°
剥离强度加大,且胶体持粘性达到了32h,持粘性较高,说明实施例1-3制得胶体对基材的粘结性较好;特别地,本技术实施例1-3制得的胶体作为背胶在标签纸清除时能整片剥离、无残胶,剥离完整性较好。
53.本技术在胶体中加入了改性填料,改性填料中纳米滑石粉、纳米石英粉、玻璃纤维、大豆分离蛋白和羟甲基纤维素按照特定的比例协同作用,形成稳定和完整的交联蛋白复合物,这种交联蛋白复合物能够与其他组分一起共同作用,增强胶体体系的粘结紧密性和稳定性,进而使制得的胶体固化前后的收缩率减小,制备过程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气泡较少,胶体对基材的附着力较好,而且能够在胶体剥离时使胶体具有较好的剥离完整性,不会
留有残胶,胶体安全环保、性能优秀。
54.实施例4中对改性填料中纳米滑石粉、纳米石英粉、玻璃纤维、大豆分离蛋白和羟甲基纤维素的组合配比做了进一步的限定,使得上述组分之间能够发挥更加的协同效果,进而使得实施例4制得的uv胶相较于实施例1-3制得uv胶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55.实施例5中大豆分离蛋白选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改性的大豆分离蛋白,形成大豆分离蛋白-十二烷基磺酸钠复合物与改性填料中其他组分之间的相容性提升,协同反应效果增强,改性填料对胶体的改性效果明显,使得实施例5制得uv胶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56.根据表4中对比例1-4的性能检测数据对比可得,对比例1中改性填料中的纳米滑石粉、纳米石英粉、玻璃纤维、大豆分离蛋白和羟甲基纤维素之间的组合配比超出了本技术限定的范围,改性填料中组分含量配比不能很好地适配本技术的胶体体系,使得对比例1制得的uv胶的性能下降。对比例2中将大豆分离蛋白替换为等量的花生蛋白、对比例3中将纳米滑石粉和纳米石英粉均替换为等量的陶瓷粉、对比例4中将玻璃纤维替换为等量的石棉纤维;对比例2-4分别将改性填料中的组分进行了替换,对比例2-4制得uv胶的性能相较于实施例3制得uv胶的性能明显下降,进而说明了本技术改性填料中各个组分的选择是特定的,各个组分之间的组合复配也是特殊的,当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替换后,替换后的物质之间难以产生较好的协同配合作用,进而无法使改性填料起到对胶体充分改性的技术效果。
57.对比例5-7中胶体各组分的投加量均超出了本技术限定的范围,表4中对比例5-7制得uv胶的性能检测数据和实施例1-5制得uv胶的性能检测数据对比,直观明显的反映出,本技术胶体中各组分之间的含量配比是特定的,超出了本技术限定的配比范围,胶体中各体系之间难以达到较为平衡稳定的分散相容状态,组分之间的结合性较差,胶体中高分子聚合物的含量过少而填料助剂含量较多时,改性填料与胶体中高分子聚合物的相容性和结合性较差,改性填料的存在反而影响了胶体的粘接强度和附着力;当胶体中高分子聚合物的含量过多而填料助剂含量较少时,改性填料起不到对胶体固化收缩缓解的作用,也难以增强胶体结构的整体连接性,进而使得胶体固化收缩率过大,影响胶体粘结,并在胶体剥除时产生大量残胶。本技术中各组分之间通过特定的比例组合复配得到安全环保的uv胶是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每个组分都对制得胶体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些组分的协同配合下制得了固化收缩率较低、剥离强度较高且剥离完整性较好的uv胶。
5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环保uv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25-35份;聚乙烯醇树脂10-15份;丙烯酸酯类单体35-45份;光引发剂3-5份;改性填料5-7份;偶联剂0.5-1.5份;流平剂0.5-0.7份;其中,所述改性填料由改性拌合料制备得到,改性拌合料原料中包括质量比为(0.3-0.5):(1-1.2):(0.8-1):(0.5-0.7):(1-1.2)的羟甲基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玻璃纤维、纳米滑石粉和纳米石英粉;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和2-甲基-2-丙烯酸-3,3,5-三甲基环己基酯中的一种;所述聚乙烯醇树脂选自平均分子量为16000-20000的聚乙烯醇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uv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填料中羟甲基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玻璃纤维、纳米滑石粉和纳米石英粉的质量比为0.4:1.2:0.9:0.6: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uv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分离蛋白为改性后的大豆分离蛋白,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如下:a.将蒸馏水和大豆分离蛋白按比例混合溶解,配置得到质量分数为5%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b.取用500质量份大豆分离蛋白溶液,加入5质量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搅拌均匀,用1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溶液ph为3.5,静置沉降,待固液分层后将下层凝聚物分离出来,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大豆分离蛋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环保uv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按质量比为(0.3-0.5):(1-1.2):(0.8-1):(0.5-0.7):(1-1.2)称取羟甲基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玻璃纤维、纳米滑石粉、纳米石英粉;s1-2,将大豆分离蛋白、羟甲基纤维素、玻璃纤维、纳米滑石粉、纳米石英粉和30质量份的水混合,球磨30-40min,得到改性拌合料;s1-3,将混合料干燥至恒重,研磨混合料,得到细度≤50nm的改性填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uv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为byk-353、byk-356、byk-359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uv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a151、a171、a172中的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uv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异丙基硫杂蒽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中的一种或多种。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环保uv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树脂、丙烯酸酯类单体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s2,将改性填料、偶联剂和流平剂加入混合物a中,搅拌均匀,得到基料;
s3,将基料升温至80-85℃,滴加光引发剂进行反应,滴加完成后,保温1-1.5h,降温至室温,过滤出料,得到环保uv胶。9.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环保uv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标签纸的胶黏剂。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环保UV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标签纸上的应用,UV胶原料包括: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树脂、丙烯酸酯类单体、光引发剂、改性填料、偶联剂、流平剂;改性填料中包括质量比为(0.3-0.5):(1-1.2):(0.8-1):(0.5-0.7):(1-1.2)的羟甲基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玻璃纤维、纳米滑石粉和纳米石英粉;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和2-甲基-2-丙烯酸-3,3,5-三甲基环己基酯中的一种;聚乙烯醇树脂的平均分子量为16000-20000。本申请具有降低UV胶的固化收缩率,提升UV胶在标签纸应用中的粘结性能的效果。果。


技术研发人员:

周俊超 张敏 袁健 杨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柏仁新材料(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03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

本文发布于:2022-11-25 14:17: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25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胶体   填料   大豆   蛋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