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塔筒基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风机的抗震
混凝土塔筒基础。
背景技术:
2.风电塔筒就是风力发电的塔杆,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主要起支撑作用,同时吸收机组震动。
3.风电塔筒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如下:数控切割机下料,厚板需要开坡口,卷板机卷板成型后,点焊,定位,确认后进行内外纵缝的焊接,圆度检查后,如有问题进行二次较圆,单节筒体焊接完成后,采用液压组对滚轮架进行组对点焊后,焊接内外环缝,直线度等公差检查后,焊接法兰后,进行焊缝无损探伤和平面度检查,喷砂,喷漆处理后,完成内件安装和成品检验后,运输至安装现场。
4.塔筒底部的塔筒基础承载着上部的塔筒本体,塔筒基础的抗压强度直接影响整个塔筒的稳定性和平衡性;现大多数的混凝土塔筒基础,都是全部现场浇筑,从而导致工期较长,需要大会大量的时间,且后续整个混凝土塔筒基础无法拆卸,难以二次利用,很是浪费资源,因此,我们设计出一种用于大风机的抗震混凝土塔筒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风机的抗震混凝土塔筒基础,用于解决以下问题:通过使用预制构件和混凝土浇灌二合一的方式,在地基固定上采用钢筋加固的混凝土灌注,使其能更稳定的摆放,在上端暴露处,使用预制构件组装,便于后续拆卸二次利用,有效的解决工期长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用于大风机的抗震混凝土塔筒基础,包括混凝土底座,
所述混凝土底座顶部安装有中心筒,所述中心筒上固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
多个连接槽,所述混凝土底座顶部设置有多个连接基座,所述连接基座通过多个固定螺杆与混凝土底座相连接,所述连接基座上固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位于连接槽内部并与固定环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顶端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正反螺杆,所述正反螺杆两端皆套设有第二滚珠轴承,所述第二滚珠轴承与连接杆固接,所述正反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板,两个所述螺纹板相背离的一面皆固设有限位杆,所述连接杆顶端贯穿固设有第一滚珠轴承,所述第一滚珠轴承底端固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正反螺杆上固设有第二锥形齿轮。
9.优选的,所述连接槽左右两侧皆设置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杆与限位槽插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啮合,所述螺纹板为矩形,所述螺纹板与连接杆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底座底部固设有第一
包裹管,所述第一包裹管内部设置有第
二包裹管,所述第一包裹管与第二包裹管之间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包裹管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预制钢筋,多个所述第二预制钢筋通过多个第一预制钢筋相连接,所述第一预制钢筋、第二预制钢筋通过多个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包裹管相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包裹管与第二包裹管之间灌注有混凝土,所述第二包裹管内部灌注有混凝土。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螺杆将连接基座固定在混凝土底座上,方便拆卸,借助连接杆可加固稳定性,通过转动连接杆顶部的转杆,可使限位杆与限位槽插接,从而使连接杆与固定杆限位连接,不仅能加固稳定,还能便于后续拆卸。
15.2、通过借助第一包裹筒、第二包裹筒可有效的为混凝土的灌注提供便捷,便于混凝土灌注后随意流淌,且借助第一预制钢筋、第二预制钢筋形成的预制钢架,可更好的加强混凝土的强度,使其支撑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包裹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混凝土底座;2、连接基座;3、固定螺杆;4、连接杆;5、中心筒;6、固定环;7、第一包裹管;8、第一连接板;9、第二包裹管;10、第二连接板;11、第一预制钢筋;12、第二预制钢筋;13、凹槽;14、第一锥形齿轮;15、转杆;16、第一滚珠轴承;17、螺纹板;18、限位槽;19、限位杆;20、第二锥形齿轮;21、正反螺杆;22、第二滚珠轴承;23、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1.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2.实施例1
23.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大风机的抗震混凝土塔筒基础,包括混凝土底座1,混凝土底座1顶部安装有中心筒5,中心筒5上固设有固定环6,固定环6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槽23,混凝土底座1顶部设置有多个连接基座2,连接基座2通过多个固定螺杆3与混凝土底座1相连接,连接基座2上固设有连接杆4,连接杆4顶部位于连接槽23内部并与固定环6相连接,连接杆4顶端内部设置有凹槽13,凹槽13内部设置有正反螺杆21,正反螺杆21两端皆套设有第二滚珠轴承22,第二滚珠轴承22与连接杆4固接,正反螺杆21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板17,两个螺纹板17相背离的一面皆固设有限位杆19,连接杆4顶端贯穿固设有第一滚珠轴承16,第一滚珠轴承16底端固设有第一锥形齿轮14,正反螺杆21上固设有第二锥形齿轮20,连接槽23左右两侧皆设置有多个限位槽18,限位杆19与限位槽18插接,第一锥形齿轮14、第二锥形齿轮20啮合,螺纹板17为矩形,螺纹板17与连接杆4滑动连接;
24.在混凝土底座1上放置连接基座2,借助固定螺栓,将连接基座2固定在混凝土底座1上,在借助连接杆4,使连接杆4位于固定环6上的连接槽23内部,随后,转动转杆15,使转杆15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4、第二锥形齿轮20带动正反螺杆21转动,正反螺杆21带动两个螺纹板17向相互背离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限位杆19插入限位槽18中,从而将连接杆4固定在固定环6上,从而能更好的加固稳定性。
25.实施例2
26.如图1-3所示,在其它部分均与实施例1相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混凝土底座1底部固设有第一包裹管7,第一包裹管7内部设置有第二包裹管9,第一包裹管7与第二包裹管9之间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板8相连接,第二包裹管9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预制钢筋12,多个第二预制钢筋12通过多个第一预制钢筋11相连接,第一预制钢筋11、第二预制钢筋12通过多个第二连接板108与第二包裹管9相连接,第一包裹管7与第二包裹管9之间灌注有混凝土,第二包裹管9内部灌注有混凝土;
27.多个第一包裹管7围绕混凝土底座1的中心线呈圆周阵列,借助第一包裹管7、得让包裹管,方便混凝土灌注,使灌注的混凝土可更好的成型,省去在混凝土灌注时需要预制成型模具,且借助第一预制钢筋11、第二预制钢筋12可更好的加固混凝土的硬性,加固其稳定性。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大风机的抗震混凝土塔筒基础,包括混凝土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座(1)顶部安装有中心筒(5),所述中心筒(5)上固设有固定环(6),所述固定环(6)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槽(23),所述混凝土底座(1)顶部设置有多个连接基座(2),所述连接基座(2)通过多个固定螺杆(3)与混凝土底座(1)相连接,所述连接基座(2)上固设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顶部位于连接槽(23)内部并与固定环(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风机的抗震混凝土塔筒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顶端内部设置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部设置有正反螺杆(21),所述正反螺杆(21)两端皆套设有第二滚珠轴承(22),所述第二滚珠轴承(22)与连接杆(4)固接,所述正反螺杆(21)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板(17),两个所述螺纹板(17)相背离的一面皆固设有限位杆(19),所述连接杆(4)顶端贯穿固设有第一滚珠轴承(16),所述第一滚珠轴承(16)底端固设有第一锥形齿轮(14),所述正反螺杆(21)上固设有第二锥形齿轮(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大风机的抗震混凝土塔筒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23)左右两侧皆设置有多个限位槽(18),所述限位杆(19)与限位槽(18)插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大风机的抗震混凝土塔筒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4)、第二锥形齿轮(20)啮合,所述螺纹板(17)为矩形,所述螺纹板(17)与连接杆(4)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风机的抗震混凝土塔筒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座(1)底部固设有第一包裹管(7),所述第一包裹管(7)内部设置有第二包裹管(9),所述第一包裹管(7)与第二包裹管(9)之间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板(8)相连接,所述第二包裹管(9)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预制钢筋(12),多个所述第二预制钢筋(12)通过多个第一预制钢筋(11)相连接,所述第一预制钢筋(11)、第二预制钢筋(12)通过多个第二连接板(10)与第二包裹管(9)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大风机的抗震混凝土塔筒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裹管(7)与第二包裹管(9)之间灌注有混凝土,所述第二包裹管(9)内部灌注有混凝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大风机的抗震混凝土塔筒基础,包括混凝土底座,所述混凝土底座顶部安装有中心筒,所述中心筒上固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槽,所述混凝土底座顶部设置有多个连接基座,所述连接基座通过多个固定螺杆与混凝土底座相连接,所述连接基座上固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位于连接槽内部并与固定环相连接,通过固定螺杆将连接基座固定在混凝土底座上,方便拆卸,借助连接杆可加固稳定性,通过转动连接杆顶部的转杆,可使限位杆与限位槽插接,从而使连接杆与固定杆限位连接,不仅能加固稳定,还能便于后续拆卸。续拆卸。续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
李志会 张金龙 齐政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李志会
技术研发日:
2022.06.06
技术公布日:
202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