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精选虫害实习报告4篇

阅读: 评论:0

2023年精选虫害实习报告4篇
虫害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通过园林植物病虫害课程的实习,在其过程中通过对林木病变组织的形态学观察,掌握基本林木疾病的病原以及其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对所捕捉的昆虫的标本制作,分类鉴别,更好地巩固森林昆虫学知识。最重要的是,通过野外实践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的内容和方法
  ①园林植物病害观察及采集
  ②园林昆虫观察及采集
玻璃瓶盖  ③标本的观察
  ④林木病害病原菌镜检
  ⑤园林昆虫标本的制作及观察
  ⑥采集标本的鉴定及整理
  三、实习工具及试剂
  工具:镊子、修枝剪、纸袋、胶卷盒、广口瓶、捕虫网
  试剂:乙酸乙酯、酒精
  四、实习的时间和地点
  6月27日 临安天目山(园林病害标本及园林昆虫的采集)
  6月28日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病害标本及园林昆虫的采集)
  6月29日 内业(园林病害标本及园林昆虫的采集)
  6月30日 内业(园林病害的鉴定及园林昆虫的标本制作和分类)
  7月1日 杭州植物园及内业(园林病害的鉴定及园林昆虫的标本制作和分类) 7月2日 撰写实习报告
  五、内业
  园林植物病害山药去皮机
  1、植物标本采集所需的工具
  标本纸——用于植物病害标本的压制作用
  吸水纸——用于压制标本并吸收水分的作用,一般为吸水性强的麻皱纹纸
  采集袋——采集中用于装新鲜标本之用
  信封——采集时用于将个标本分开,并记录各标本的病害和记住植物名称
  剪刀——用于采集植物病害时剪断树枝
  记录本——用于记录植物的名称、产地、病害名称等各种事项
  绳子——用于捆压标本夹和吸水纸
  2、植物标本的采集
  4.2.2.1采集对象和要求
  采集野外标本时应该尽量采集有代表性的病害标本。而且在采集时必须记录本标本病害的名称、采集地、采集时间、记住名称等、
  3、标本的压制和整理
  压干法是制作标本的主要方法,将采集回来的植物病害标本夹在两张吸水纸之间,并
  做好标签,然后用绳子捆紧,前三天每一天换一次吸水纸,后来几天每两天换一次吸水纸,直到标本干燥为止。
  .4、实验室镜检
  将植物病害标本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确定其病害类型和观察寄生微生物的形态。
  (一)实习结果
  1. 梨锈病
  症状:
  主要危害梨树的幼嫩绿部分,如幼叶、叶柄、幼果及新梢。梨锈病的诊断要点可以概括为:“病部橙黄、肥厚肿胀、初生红点渐变黑、后长黄毛细又长”。
  幼叶:叶片被害后叶片正面产生圆形小病斑,中央橙黄有光泽,边缘淡黄,周围具有黄晕圈。随着病斑的扩大,病斑中央产生蜜黄微凸的小粒点(病菌性孢子器),潮湿时小粒点上溢出淡黄黏液(性孢子),黏液干燥后黄小粒点变成黑。之后病斑组织变肥厚,正面凹陷,背面隆起并长出几根至十几根灰白或淡黄的细管状物(锈孢子器),内有大量褐锈孢子,成熟后从锈孢子器顶端开列散出。 幼果:被害初期与叶片症状相似,后期病部长出锈孢子器,发病严重时果实畸形并早期脱落。
  叶柄、果柄:受害后病部橙黄,并膨大隆起呈纺锤形,病斑上也可长出性子器和锈子腔。
回油弯
  病原和发病规律:
  梨锈病原属担子菌亚门胶柄锈属真菌。性孢子器葫芦形,埋生于表皮下;性孢子纺锤形,单胞无。锈子器长简形,丛生于叶背面。锈孢子近圆形,橙黄,表面有瘤状细胞。冬孢子双胞,萌发生出先菌丝,4胞,每胞生一小梗,顶端生一担子孢子。担孢子无,单胞,大小为10—15×8—9微米。
  病菌以冬孢子角在桧柏上越冬。次年3月,冬孢子角吸水后膨胀成黄胶块,并散出担孢子借风力传播到梨树的新梢、嫩叶和幼果上为害,产生性孢子器和锈子腔,但不再侵染梨树,5、6月间再借风力传播到桧柏上完成其生活史。
  防治方法
  1、在梨园5公里内不种植桧柏,中断转主寄主。
  2、若梨园附近有桧柏,则在 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桧柏上喷波美1一2度石硫合剂或350倍的,杀灭越冬后的冬孢子和担子孢子。网眼面料
  3、从梨展叶开始至5月下旬止,可喷1:3∶200—240倍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开花期不能喷药,以免产生药害。
  2.桃穿孔病
  症状:
促进剂ns
  为害叶片、新梢及果实。叶片受害,开始时产生半透明油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整圆形,紫褐或褐,周围有淡黄晕环。天气潮湿时,在病斑的背面常溢出黄白胶粘的菌脓,后期病斑干枯,在病、健部交界处,发生一圈裂纹,仅有一小部分与叶片相连,因此,很易脱落形成穿孔。有时叶片边缘多数病斑互相愈合,使叶缘表现焦枯状。病叶变黄,容易早期脱落。
  枝梢受害后,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病斑:一种称春季溃疡,另一种称夏季溃疡。
  春季溃疡在去年夏末秋初病菌就已感染,病斑油浸状,微带褐,稍隆起;由于病斑很小,当时不显著。但到第二年春季逐渐扩展成为较大的褐病斑,中央凹陷,病组织内有大量细菌繁殖。春末病部表皮破裂,溢出黄的菌脓,为病害初次侵染的主要________。
建模仿真
夏季溃疡是在夏季发生于当年抽生的嫩梢上,开始时环绕皮孔形成油浸状、暗紫斑点,以后斑点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褐或紫黑,周缘隆起,中央稍下陷,并有油浸状的边缘。夏季溃疡的病斑不易扩展,并且会很快干枯,故传病作用不大。 果实被害,产生暗紫圆斑,边缘有油浸状晕环。病斑表面和它的周围常发生小裂缝,严重时发生不规则的大裂缝。
  病原物和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呈短杆状,两端圆,大小0.4~1.7×0.2~0.8微米,单生或连成短链。一端生鞭毛1~6根,有荚膜,无芽孢。格兰氏染阴性反应,好气性,在牛肉汁琼脂培养基上形成黄、圆形菌落,能使兽胶渐渐液化,并使牛乳浑浊胨化。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最高38℃,最低7℃,致死温度为51~52℃ 10分钟。病菌暴露在阳光下经30~45分钟即失去生活力,在于燥条件下可存活10~13天,在枝梢溃疡组织内可存活1年以上。落于地面病组织内的病菌,约经6个月后死亡。

本文发布于:2023-06-30 22:38: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589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标本   孢子   采集   园林   病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