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操作
做过的评估项⽬挺多,涉及资产评估的挺少,这⾥把有关资产评估的经验总结⼀下,信息较为零散,留着⾃⼰看为主,同业交流为辅。压花器
国内资产评估机构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可能涉及资产的情况主要是两种,被评估企业主体在国内部分资产在国外的,被评估企业主体在国外的。 拥有⾹港、澳门地区资产的被企业姑且可以归为资产分布在国内,本⽂主要讨论被评估资产彻彻底底在国外的情况。
(⼀)被评估企业主体在国内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被评估企业⼀般为国内企业法⼈,很多时候是国有⼤、中型企业。当然也不排除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等情况,但总的来说企业的主要办事机构、⽣产基地位于国内。
国内企业因其经营需要,在国外购置资产,或将原本位于国内的资产移⾄国外使⽤或委托国外企业代管。常见的情况是: 1.企业为了贸易往来⽅便或为了享受某些地区性优惠政策,在国外设置办事机构、代表处。2.企业为了向国外客户提供现场服务,为了完成国际招投标项⽬需要,在国外派驻管理、⽣产⼈员,临时或长期在国外某⼀地区从事以项⽬为单位或零星客户为服务对象的劳务输出机构。
3.企业为了集中利⽤其所需的国外资源,在国外设⽴以获取国外资源⽬的为主的运⾏机构或部门。这类机构可以为企业收购的国外矿⼭、国外零部件供应基地、国外原材料供应基地、为充分利⽤国外技术⼒量⽽设⽴的国外研发基地。
4.为开拓或占领国外市场⽽在国外设⽴或收购的集产、供、销功能为⼀体的分公司、分⼚等。(⼆)被评估企业主体在国外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被评估企业⼀般是某些国内企业的⼦公司,主要股东在国内;被评估企业的主体部分,包括场所、⼈员、财产等基本位于国外。具体有:
1.国内企业因国内外销售及原材料市场情况需要或享受优惠政策的需要,将原本位于国内的主体机构整体迁⾄国外。
2.国内企业因投资策略影响,在企业设⽴之初即直接将其主体机构设置在国外。
3.国内企业收购的原属于国外企业控股的独⽴企业法⼈。
⼆、国外资产或国外企业评估时需要特别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纵然被评估的资产或企业整体位于国外,但是并不影响资产评估或价值评估基本原理的科学性,所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因“位于国外”这⼀现实情况影响⽽产⽣。具体如下:
(⼀)新的价值类型定义
⽆论在何种情况下,评估师均应对评估价值的价值类型做出明确定义,尤其是涉及了国外资产的那⼀部分,应当在报告中对价值类型中,评估结论所针对的市场环境部分进⾏特别描述。
(⼆)现场勘察、调查的困难t梁预制
这⾥提到的主要是指因被评估资产或企业规模过⼩,或者由于客观条件(例如时间、经费等)的限制,评估⼈员⽆法到达资产所在现场对被评估资产或企业的状况和相关信息进⾏现场实地调查。
这时,评估师实际是处于评估条件⼤部分⾸先的情况之下。⾸先要注意的是,需要在评估报告、评估
结论中特别提⽰,做出评估结论时的受限因素。如果整个报告所涉及的评估对象⼤部分或均属此类情况,则应当尽可能与评估委托⽅协商,出具评估咨询报告⽽不是严格意义的资产评估报告,以区别评估结论的法律效⼒。
当然,对评估对象具体情况的调查了解和评估值的测算尚可通过电话、函件、⽹络等沟通渠道进⾏。
例如,对于由国外其他企业代管的资产(⽐⽅说集装箱、船舶、存货等),可以向对⽅发送询证函。
对于国内企业在国外派驻了管理⼈员的资产,可以通过电话、电⼦邮件等,由对⽅配合评估师需要,以纸质⽂件、电话、照⽚、录像等⽅式提供资料。
(三)国外评估现场⼯作开展中的困难建筑钢模
某些项⽬涉及的国外资产数量庞⼤、种类繁多,或者被评估企业整体位于国外。在这种情况下评估师如果需要出具评估报告就必须要求委托⽅提供开展国外现场⼯作的条件,由评估机构派出⼯作⼈员赴国外⼯作。
1.⼈⾝安全问题
不是所有国家的治安和环境都像中国这样好,某些国家社会秩序混乱,甚⾄正在进⾏战争,有的国家
去毛刺毛刷
或地区存在恶性流⾏疾病等。评估师在承揽项⽬之始就应当正确评价国外安全情况,确定是否承接项⽬。在项⽬承接后,应当合理派出⼈员;被派出⼈员也应尽可能注意⾃⾝安全。
手动榨油机2.语⾔障碍
语⾔障碍主要发⽣在:了解资产状况、当地政策法规了解、询价等⼯作过程中。
主要看被评估资产或企业在国外是否由国内⼈员进⾏管理,国内派出的企业⼈员是否了解国外当地情况,国内派出的企业⼈员是否在国外当地有⼀定的关系⽹络或沟通渠道等。
在适当的项⽬、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本国政府或本国其他⼤型企业驻外机构的⼒量开展业务。
3.估价⼯作难点
实际上,国外资产或企业的评估核⼼的难点就在于估价以及对评估对象法律权属状况的关注。
(1)因当地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价格信息的搜集存在困难。
这种情况多见于外汇、敏感物资、⼟地、建筑⼯程。所搜集到的价格信息尚需采⽤适当的汇率对之进⾏折算。
(2)因当地特殊政策影响,资产权属的确定存在困难。89c2051
这种情况多见于车辆权证、不动产权证、知识产权证明等的搜集。
在某些国家,资产权属证明的形式可能以契约⽽并⾮证书的形式存在。
在某些国家,不动产不允许外国⼈(法⼈、⾃然⼈)买卖或持有,国内企业只能通过变通的⽅式(例如以当地⼈名义)购置不动产。
在某些国家,对资产权属的法定保护期限与国内存在差异(例如知识产权)。
在某些国家,对某些资产甚⾄不存在权属保护(例如某些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度不够)。
在发⽣权属认定困难时,评估⼈员应当在充分分析当地政策法规的前提下,明辨有效权证。在涉及持有⽅式特殊的财产权利时(例如以当地⼈名义持有的⼟地),应当从资产、价值理论的根本出发,合理分析财产权利⼈对财产能够享有的权利。
实际上,对资产的评估本质上是对财产权利的评估,抓住这个根本,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解。
(3)评估参数的选取和确定存在困难
A.成本法评估时,在确定存货、固定资产等的运费、安装费、关税时,需要在辨明资产实际来源(国内采购还是当地采购)和评估⽬的(向当地⼈购买?在当地卖给当地⼈?在当地卖给我国或第三国⼈?运回国内变现?按照现状持续使⽤?转让股权予当地⼈?向当地⼈购买股权?在当地有原持有者持续使⽤?)的基础上,适当运⽤替代原则(例如,国内运去的东西也可以在当地买),合理确定费率指标,准确确认评估价值中是否需要考虑我国及资产所在国的关税、消费税、海关监管费⽤等。在评估价值中应当将前述因素合理、充分考虑。
B.成本法评估时,涉及参考当地银⾏费率的(存款利息、贷款利息、贴现息、⼿续费、汇率等),需要对当地银⾏费率情况进⾏充分调查,根据被评估资产的实际状况,结合评估⽬的科学合理地对资产价值进⾏评估。
例如,在评估银⾏票据的时候需要采⽤贴现的⽅式,这就需要对当地银⾏贴现息进⾏调查。
C.在成本法和收益法评估时,需要关注被评估企业、资产在当地是否享有税收优惠,还要关注我国税法对国内企业在国外享有的税收优惠是否涉及补征、重征的情况。
税收问题影响到企业负债(应交税⾦)的评估,以及收益法税盾的确定。
D.在进⾏成本法及收益法评估时,需要借助国外当地资本市场的信息,当国外当地资本市场不发达时,需要考虑借⽤被评估资产或企业的内涵报酬率等因素。
有必要的,需要搜集当地的统计年鉴、国际经济组织统计数据(例如:IMF统计的PPI)等⼀切可⽤信息。
E.在进⾏收益法评估时,在采集当地数据后,还需了解数据的内涵、属性,防⽌数据的错误适⽤。如果某些评估过程中必须借⽤的数据存在某种统计缺陷或市场先天缺陷,评估师应当采⽤适当的⽅法消除数据缺陷可能给评估结论带来的影响。
F.在进⾏市场法评估时(主要为运输⼯具、不动产),需要调查当地消费者对被评估资产的消费⼼理、消费习惯,有可能涉及当地的国家习惯、民族习惯(例如:选择房屋朝向及环境等)。
当然,也需要根据评估⽬的的不同,在资产购买者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对可能存在的⾮当地资产购买者的消费习惯和⼼理进⾏调查了解。
例如:评估⽬的是国内某企业通过协议把在坦桑尼亚的办公⽤房卖给俄罗斯国籍的俄罗斯族潜在买家。
G.被评估资产在当地涉及诉讼、法律纠纷、权属纠纷的,还应充分了解具体案情,按照最可能的资产价值实现⽅式和资产价值影响因素对其价值进⾏评估。
⽐⽅说,如果国外当地法律对某些知识产权不予以保护,或者对纠纷处理存在特定⽅式及惯例的情况。
4.报告难点
某些报告,因评估⽬的、报告使⽤⼈的需要,需要评估师出具外⽂表述的评估结论及评估报告书,甚⾄需要评估师出具某些国家(例如美国)有特定格式要求的评估报告。⾯临的难点在于:
(1)报告的翻译或外⽂表述需要清晰、准确,但国内这⽅⾯的⼈才可谓凤⽑麟⾓。
(2)对国外报告使⽤⼈对评估报告格式的特殊要求需要清楚明了,国内这⽅⾯的⼈才还是凤⽑麟⾓。
5.底稿归档的难点
某些报告,因涉及敏感信息或涉密信息,导致评估机构⽆法按照正常底稿归档的⽅式将有关资料搜集或携带回国归档。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与委托⽅协商,采取托管的⽅式完成底稿归档⼯作。
三、有困难,怎么办?
简单罗列困难后必然落实到对困难的解决。其实前⽂对某些评估⼯作难点已经提供了部分解决⽅案。这⾥将有关思路整理汇总⼀下。
(⼀)好好学习专业外语,这很重要
虽然评估师的核⼼⼯作是进⾏价值评估⽽不是充当翻译,但是对于评估⼯作中可能涉及的专业外语(⼀般为英语)务必重视并有所涉猎。由外⾏翻译专业资料毕竟会发⽣误译,造成表述分歧是⼤家都不希望看到的事。国际评估准则的最初翻译就是个典型的例⼦,现在的翻译版本总算把marketing这个词翻译准确了,但是评估界对“评估⽅法”、“评估途径”还是“评估模式”的争论还是没有平息。
(⼆)尽可能多了解国外关于评估报告特定格式及评估资质的规定
和招投标⼀个道理,你的标书不合格,⼈家看都不看,不带你玩。这个道理不⽤多说。
(三)尽可能多了解国外政治经济的政策法规
和资产权属认定、税费收取有关。
(四)尽可能多了解国外当地及特定资产交易⽅的风俗习惯
有助于把握市场⼼理,不⽤多说。
(五)灵活合理地利⽤专家
能够到⼀个国外了解情况的当地⼈并与之充分沟通是⼀个好办法。要是能够与当地评估机构沟通或业务合作当然更好。
但是,利⽤专家的前提是评估师⾃⼰对当地情况有⼀定的认识,能够审查专家⼯作结果,保证评估结论的科学、公允性。
(六)认真钻研价值论的基本原理
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是评估⾏业的哲学基础,学习好基本原理就可以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解决很多新情况、新问题。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不能⽚⾯迷信国际评估准则、英美的评估标准(准则)以及国外的教材。毕竟,中国⼈对哲学的理解和分析能⼒⾼于外国⼈,了解多少公式并不重要,关键要把道理辨清。
(七)锻炼好⾝体
有利于在当地保证⼈⾝安全,同时珍爱⽣命、远离疾病。
版权说明:感谢每⼀位作者的⾟苦付出与创作“”均在⽂中备注了出处来源。若未能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创作者看到,欢迎
联系“”认领。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创作者看到,欢迎联系
时间处理,⾮常感谢!
请发送消息⾄公号后台,将在第⼀
请发送消息⾄公号后台,将在第⼀时间处理,⾮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