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混凝土灌注施工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分析

阅读: 评论:0

钻孔桩混凝土灌注施工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分析
分析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灌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现象,提出预防及应对处理措施。
标签:钻孔桩;混凝土灌注;常见问题;预防与处理
1 概述
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较为成熟常见的桩基形式,近年来在桥梁、地基处理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钻孔桩作为隐蔽工程,施工工艺较复杂,质量控制难度较大,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往往会引发一些质量问题,给工程质量、进度、成本带来影响,而且处理起来费时、费力、费钱,所以,有效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才是根本,下面就钻孔桩常见的几种问题现象作一简单分析、探讨。(1)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桩位放样—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进成孔—一次清孔—下钢筋笼—下灌注导管—二次清孔—混凝土灌注—钻机移位—桩基检测。(2)主要影响环节。灌注水下混凝土是影响成桩的关键性工序,是决定灌注桩能否顺利成桩的关键所在,施工中务必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每一个细节,不得马虎,确保一次性成桩。
自动拖把
2 混凝土灌注施工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sis压片2.1 泥浆从灌注导管下口倒灌
多媒体操作系统
2.1.1 影响因素
(1)第一批封底混凝土的数量不够,或者是在满足数量要求的前提下,灌注导管的下口与孔底的距离超过规范规定,导管下口未能被混凝土完全有效包裹,此时泥浆就会从导管下口倒灌进来;(2)灌注导管间的接头出现松动,胶垫陈旧破损,螺栓经多次反复松拧破损,泥浆也有可能从此进入;(3)混凝土灌注中导管埋深由于测算出现差错,导致导管下口拔出混凝土面,泥浆就从底部进入导管。
2.1.2 应对措施
为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应在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中周密考虑应对措施,一旦发生以上情况,应详细调查原因所在,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1)针对第一种情况,可将导管全部拆除移至孔外,利用大比重泥浆循环将第一批灌注的混凝土清带出孔,必要时需将钢筋笼提出孔外,采取重新下钻搅动混凝土加以泥浆夹带清除的方法,再重新灌注混凝土。(2)如
焊锡炉>木材烘干炉
果是第二、第三种原因引起的,应将原导管换掉,若是采取重新安放导管措施,应待导管插进混凝土一定深度后,再将导管内的泥浆清除干净,再继续正常灌注水下混凝土。如果此时混凝土量已经灌注较多,混凝土上升面距离孔口泥浆面很近,可考虑以混凝土材料制作的塞子将导管底口塞紧,再次将导管插入混凝土。待混凝土灌满导管后将导管上提少许,利用混凝土的重量将塞子挤出导管底口,再恢复正常混凝土灌注。
超高功率石墨电极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15:15: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243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混凝土   导管   灌注   泥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