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知识点
第1课 地球的表面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2.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
地形 | 海拔 | 特点 |
高原 | 海拔较高,在1000米以上 | 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
山地 | 海拔较高,在500米以上 | 地势起伏很大,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幽深的山谷 |
盆地 | 无一定标准 | 四周高,中间低 |
丘陵 | 可控硅触发器海拔较低,在500米以下 | 地势起伏较大,山顶浑圆,山坡坡度不大 |
平原 | 海拔较低 | 地势起伏很小,宽广平坦 |
| | |
3.观察世界地形图
(1)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2)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表示不同的地形。如蓝表示海洋,绿表示平原,黄表示低山和丘陵,棕褐表示山地和高原,还有些地形图会用白或淡紫表示积雪和冰川。
4.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高,多高原、山地;东部
低,多平原、丘陵。
5.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山、风的作用、水的作用等。 第2课 地球的结构
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三个圈层。
(1)地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 (2)地幔: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之上,是岩浆的发源地。
发热器
(3)地核: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
2.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1)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玄武岩、浮石、花岗岩都是岩浆岩。 (2)由泥、砂、岩石碎屑在水中沉积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都是沉积岩。沉积岩里常有化石——古代动植物的遗骸或痕迹。
(3)地表的岩石被深埋于地下时,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大理岩、板岩都是变质岩。
3.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 4.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第3课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1.地震成因的模拟实验
(1)迅速拉开时,可以看到泥层断裂。迅速挤压时,可以看到泥层隆起。
(2)泥层模拟的是岩层。
2.地震的成因:地壳在不断运动,当地下的岩层发生弯曲、断裂、错
动等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3.地震的危害
(1)地震后,房屋倒塌,道路损毁,人员伤亡,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
(2)地震会使地面出现裂缝、塌陷,铁轨也扭曲变形。
(集成供应链管理系统3)地震会使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4.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
5.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
(1)能逃离室内的要尽量快速逃到室外,迅速逃离至开阔处。在室外不要私自盲目避震,要避开已倒塌物体,野外要远离桥、湖及山边等。
(2)在不能逃离室内时,应立即结实、不易倒塌的物体掩护身体。如结实的柜子下、靠立在墙根,地震时一定不要乘坐电梯。
第4课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1.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火山喷发时,会使地面产生裂缝,并
有熔岩喷涌。
2. 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火山岩小山、火山岛、火山口湖等。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引发地表变化的内在因素,其主要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
3.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湖,由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喷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在火山口处形成盆状凹陷,时间一长,积水成湖。
4.微拟球藻火山喷发成因的模拟实验
(1)用番茄酱模拟熔岩,用土豆泥模拟地壳。
(2)注意事项:①必须戴护目镜,防止加热后的番茄酱喷射到眼睛。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③用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可以使熔岩更容易喷发出来。
(3)实验现象:洞口处薄薄的土豆泥裂开形成“火山口”,“火山口”喷发出“熔岩”,还可能发生“山体”裂开,流出“熔岩”的现象。
(4)实验结论: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地球内部的压力会使熔岩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5.火山喷发带来的危害: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
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
6.火山喷发带来的好处
(1)火山喷发后,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
(2)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3)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
第5课 风的作用
1. 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缓慢的作用。
2. 我们可以用砂纸打磨岩石,来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不断磨蚀的过
3. 当大风卷起的沙子从岩石上刮过时,可能会发生碰撞,这个过程就像砂纸对岩石表面不断“打磨”使岩石表面变得光滑。
4. 敦煌的雅丹地貌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
5.戈壁和沙漠的形成
(1)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
(2)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
6.与地震和火山喷发相比,风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是缓慢的,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
第6锂电保护芯片课 水的作用
1.在地表的变化过程中,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降落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都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2.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
(1)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的沙子的目的是便于观察实验现象。(2)实验中用喷壶喷水模拟降雨。
(3)降雨前小山丘比较圆,红沙子大多数在山丘顶部。降雨后小山丘上出现了很多小沟,一些红沙子被冲到了山丘底部。
(4)结论:降雨会改变地表。
3.降雨对地表产生的影响
(1)雨水会把地表上的泥沙带走,汇聚成径流,在土地上留下沟壑。(2)雨水因携带泥沙而变得浑浊,当水流平缓时,水中的泥沙又会沉积在地面上。
4.河流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
(1)当河水流速快时,侵蚀作用为主;当河水流速慢时,沉积作用为主。
(2)乾坤湾的凹岸(凹进去的河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凸岸(凸出来的河岸)水流速度慢,以沉积作用为主。
(3)一般河流人海口的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沉积作用强,泥沙堆积会形成三角洲,如黄河入海口的沙洲、长江三角洲等。
第7课 总结我们的认识
1.几种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
序号 | 地形地貌 | 形成的主要原因 |
1 | 弯曲的岩层 | 地震(岩层受到挤压) |
2 | 长白山天池 | 火山喷发形成 离子风机aryang |
3 | 敦煌的雅丹地貌 | 风的作用 |
4 |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 水(降雨)的作用 |
5 |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 水的作用(沉积作用) |
| | |
2.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山、风的作用、水的作用,此外还有冷和热的作用、动植物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