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地震的成因及作用》优质课教案

阅读: 评论:0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第3课。在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地壳的组成及地壳的运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地震的成因及其对改变地形地貌的作用。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围绕地震的成因、地震时的情景以及地震对地表的影响,提出本课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探索,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通过阅读、分析资料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表带来的变化,并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地震发生时自救、互救的知识。第三部分——研讨,引导学生运用证据再次解释岩石弯曲现象,并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梳理,理解地震对地表的影响是强烈的。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对于地震现象有了一些了解,并且知道它是一种灾害性地质现象,但对于地震发生的原因以及地震导致地形地貌的具体变化并不是非常清楚。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搜集、分析资料等方法探究地震的成因以及地震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内部的构造以及地壳运动对岩层的影响。这些都是学生进行本课学习的知识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2.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siro-1967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2.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分析地震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3.能够制作关于抗震防灾的手抄报,宣传抗震防灾的常识。
淤泥固化科学态度目标
1.保持对地震现象的探究热情,乐于参加模拟实验。
2.能基于证据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增压供水1.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发生的原因。
难点:结合真实情景及模拟实验中获得的证据,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分组活动材料:一次性饭盒、保鲜膜、泥土、水、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大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本课首页图片,请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情景。
2.讲述:地震后,公路的路面被破坏了,出现了塌陷、断裂的现象。
3.提出本课聚焦问题: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地震后路面的真实情景的描述,帮助学生对地震造成的影响形成初步认识,由此提出本课的聚焦问题,揭示本课研究的主要内容,使他们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行探究地震现象的学习活动。
二、探索
吸附树脂
(一)了解地震的成因
1.提问: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来交流一下对地震成因的想法。
2.引导学生依据前面所学知识对地震成因进行猜测,并将学生提出的假设整理后记录在黑板上。
3.出示模拟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注塑加工料筒(1)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保鲜膜。
(2)用水将土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保鲜膜的小盒中。
体验台
(3)等泥变干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
(4)观察发生的现象。
4.提问:模拟实验中每一部分材料分别代表什么?(教师明确:两半拼接的小盒代表地壳中的两个板块,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岩层,拉开或挤压是模拟岩层受到的作用力。)
5.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要求学生不仅观察“地面”的变化,还要注意观察“地面”断裂、隆起的位置与“板块”对接边界的位置关系。
6.出示岩层弯曲、断裂、错位的图片,学生结合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
设计意图:实验前引导学生依据前面所学知识对地震的成因进行假设,明确模拟实验的目标。同时,指导学生明确实验中每一部分材料分别代表的含义,使学生将自然现象与模拟实验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将实验中获得的证据用于解释自然现象。
(二)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表带来的变化
1.交流在电视、网络上看到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
2.提问:地震会给地形地貌带来怎样的改变呢?教师提供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的资料,请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图片。
3.学生交流从资料、图片中获得的信息:地震会使地表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分析地震对地形地貌产生的影响,培养从学生阅读、分析资料中获得有用信息的能力。
(三)搜集地震中自救、互救的相关知识,制作成海报
1.提问: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与互救?学生交流相关经验。
2.搜集相关知识,做成宣传海报,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三、研讨
1.提问:根据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我们能推测出岩石弯曲的原因吗?
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说说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吗?会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这些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
3.学生研讨交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共同梳理地震的成因以及地震给地表带来的各种变化,从而形成全面的认知。
设计意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地壳运动及其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引导学生运用证据再次解释岩石弯曲的原因,完善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同时,通过第二个问题的研讨,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地震对地表的影响是剧烈的。
四、练习题
1.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23:48: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222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地震   学生   发生   现象   本课   模拟实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