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教学设计

阅读: 评论:0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的第五个单元《地表剧烈变化》的第二课。在学生认识了地球板块运动、地壳抬升、高山形成的一些秘密之后,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搜集处理信息资料认识地震灾害,地震的前兆以及避震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第一课“地表探秘”的学习,探究了地球板块运动、地壳抬升、高山形成的一些秘密,经历科学假设提出的过程,了解了地表形成过程中的一些剧烈变化。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查资料等途径探究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现象的有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地震的概念。
能说出地震会引起哪些灾害。
2、科学探究目标:静态破碎剂
能用模拟实验感受地震给人类及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
能描述自己对地震给人类带来危害的感受。
能通过搜集资料,弄清发生地震时应当采取的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gis地图制作能把自己的感受与其他同学交流。
花生油能通过交流发现自己在演习时,哪些行为需要改进。
对古代的科学发明产生兴趣并对科学家产生敬佩之情。
4、STSE目标:
对了解世界上什么地方发生地震的事情感兴趣。
愿意了解科学家预防地震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四、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模拟和查阅资料了解地震的危害。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有关地震的文字资料。
2、竹筷子(每人一根)、书本、铅笔盒、橡皮泥、积木等。
教师准备:
1、地震的视频资料、课件资料(地震危害、前兆、保护、实验要求)
2、实验材料:托盘。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空调用制冷技术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很多日子令我们难忘。(课件出示)你们看,9月10日是?(生答)对!在这一天我们会深切的对老师们说:“你们辛苦了!”1月1日是(元旦),这一天我们会互相祝愿新年好!5月12日,看到这个日子,你想起了什么?
生:汶川大地震。
师:是啊,2008年5月12号,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痛苦而难忘的。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这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又一次在我国发生的大地震。你们看,四川汶川原本是一个美丽的小县城,楼房拔地而起,人们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可是一场灾
难降临了。(播放地震现象视频)
师: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学生交流感受。
【采用惊心触目地震情景引入新课,目的是要激发学生探究地震的发生、危害、前兆以及如何自救等知识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本课任务。
师:确实,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关于“地震”,你想了解哪些知识呢?
学生可能会提出:
1、地震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危害?
2、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3、地震发生前,可能会出现什么异常的现象?
4、如果地震发生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5、世界上什么地方容易发生地震?……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多!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地震的危害,(板书:危害)地震的前兆,(板书:前兆)和避震的方法。(板书:避震方法)
(三)交流反馈,资源共享
1、地震的危害
师:地震的发生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呢?谁能根据你收集到的信息来说一说。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随机板书:房屋倒塌、人身伤亡、交通中断等)
txue师:同学们可能都没有经历过地震,没有切身的体会,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学生回答:想)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模拟实验一的要求)。
受话器学生交流实验感受,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
师:同学们的体会很深刻,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课件出示实验二的要求)。
师:谁来说说你做这个实验的感受。
生答。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模拟实验理解抽象的知识。】
2、地震的预兆
师:既然地震这么可怕,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危害,如果能早一点知道也许就会把危害降低。那么,在地震来临前有没有什么征兆呢?(学生汇报)教师展示相关内容。并随机板书:动物、井水、天气……
师:这些是人们根据长期观察而得到的经验,其实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地震了。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发明了一个预测地震的仪器叫什么?(教师展示相关材料)比欧洲同类仪器早多少年?
师:讲到这你有什么感想?
生答。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3、避震的方法
师:地震有时像洪水猛兽一样让我们无法抗拒,但如果掌握了避震措施,也许会让我们险中求生。谁来汇报一下,你收集到了哪些避震的方法?(学生汇报,教师展示相关知识,随机板书)
师:现在我们正在上课,如果突然发生地震,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讨论交流。
师:掌握一定的避震措施确实能使我们在地震中脱险,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使很多人丧失了宝贵的生命,但有一所学校的2300多名师生却在这次地震中全部脱险,无一伤
亡,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我们来看一下。(播放视频课件)
师:看来熟练掌握避震知识和进行一定的实战演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视频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意识到掌握避震知识和进行演练的重要。】(四)鼓励学生,延伸探究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地震的危害、前兆和避震方法三方面的内容。你一定还想了解更多的有关地震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做进一步的探究。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在地震预测和预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教学反思:
⑴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思想,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也使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⑵此外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课前分组收集资料,而且分小组分专题,小组内成员做好具体分工,做到人人有职,人人有责,达到共同参与的目的。从这节课的上课情况来看,我预想的教学目的达到了。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23:40: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222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地震   学生   资料   发生   危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