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珠丝杠电动推杆
实习性质参观实习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1前言
生产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生产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了解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2实习内容
2.1实习概况
2014年5月28日上午我们在秦皇岛玻璃博物馆中的工作人员及学校老师指导、带领下,我们初步了解了玻璃的发展史以及玻璃的各种工艺及工业概况,并实地参观和认识了相关玻璃制品。
2.1.1实习前——动员大会
5月19日上午化学工程学院实习带队老师和领导给我们11级全体学生在1-C108教室召开了动员大会。会议内容如下:
1.明确了本次生产实习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实习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积极意义,重点强调了实习期间的安全和纪律问题;
2.实习工作初步部署:安排了实习单位及时间,指定了负责人及分组,要求带队老师认真负责,做好具体实习细节和任务的安排工作;
红豆绒3.鼓励同学们利用两天时间积极进行理论知识的储备及心理准备,通过上网或进图书馆查询与实习内容有关的资料,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同时也作好克服困难、转换角、适应新环境等的思想准备工作。
4.布置任务:要求实习期间认真学习,做好记录,实习完毕后做实习报告。2.1.2实习前——准备资料
通过上网、图书馆查阅资料,初步了解了陶瓷的工艺流程以及此次所要实习的唐山龙英制瓷有限公司的概况。为见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实习中——玻璃博物馆概况
2.2.1玻璃博物馆基本情况
手机镜片
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成立于2010年12月,是我国第一家国有玻璃专题博物馆。整个园区依托始建于1922年的耀华玻璃厂遗址建设,建筑遗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路44号,总占地11.25亩,建筑面积2822平方米。该馆由展览区、遗址公园、主题餐厅和办公区四部分组成,是集收藏、研究、教育、展示、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设施。
牙疳药2.2.2博物馆简介
博物馆展览的主题展示为“天地凝光”,分为“古代玻璃及发展”,“中国玻璃工业摇篮”,“中国当代玻璃工业”,“璀璨神奇的玻璃世界”四个展示区域。
博物馆的展品,品类繁盛、传承明晰,既包含我国玻璃文化开端,又涵盖我国历代玻璃工艺的演变,
更有玻璃工业辉煌鼎盛时期的生产状态。即有反映民俗文化的琉璃饰品,又有体现当代艺术的玻璃艺术珍品,更有汇聚异国风情的舶来异宝,充分显现了玻璃在民众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与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
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全景图
2.3实习中——走进展览,感受玻璃历史的神奇
在展厅内,学校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各种精美的玻璃及玻璃制品,有我们生活中所需的日用的灯、酒杯;还有明清时期的鼻烟壶,屏风以及各种饰品;还有工业上的防弹玻璃以及应用于航天等等。随后这个工作人员带领我们进入馆内,参观了博物馆的所有展区。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博物馆以““传承文明、打造亮点、寓教于乐、服务社会”为目标,建成一座全面展示中国玻璃历史、玻璃文化和玻璃艺术精品的专题性博物馆”的目标以及“记载历史、普及科学、打造精品、服务社会”的办馆
宗旨。
电子标签生产设备纵观展览,《天地凝光》基本陈列是对玻璃历史、玻璃工艺、玻璃艺术的综合性展示。共分“古代的玻璃”、“中国玻璃工业的摇篮”、“中国当代玻璃工业”、“璀璨的玻璃艺术”四个部分。布展面积1500平方米,总投资人民币1500万元。一千多件文物全面、生动地展示我国玻璃文化开端,演变、发展及不同时期的生产状态。上展展品既有体现当代艺术的玻璃艺术珍品,又有反映民俗文化的玻璃饰品,还有汇聚异国风情的舶来异宝,充分显现了玻璃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与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
2.3.1序厅
走进馆中,迎面而来的就是博物馆序厅的主题雕塑——“天地凝光”。“天地凝光”由浑然一体的三部分组成:雕塑下方为裂开粗糙的自然岩石;中间是流动的曲线体,意味着向上升腾的火焰;上方是一个晶莹剔透的琉璃晶体。雕塑的创意独具匠心,以艺术的手法展现玻璃源于大地,经火淬炼,终成无瑕的过程。接下来,我们进入的是第一展区。
2.3.2第一展区——古代的玻璃
古代的玻璃展区共分西方古代玻璃与中国古代玻璃两单元。以艺术场景《西亚玻璃产生的传说》作为展览的起点。西方古代玻璃展柜展示了古西亚出土的横贯4000年历史的“釉沙”“卷芯”“模制”“吹制”几大
工艺的代表作。景观墙“中世纪教堂彩绘玻璃”主要表现中世纪欧洲玻璃工艺演变与玻璃艺术同宗教的融合。一组西方使节进献清代皇帝的玻璃工艺品,将中西方古玻璃展区自然连结,逻辑严谨。中国古代玻璃展示从西周开始直至明清,这些文物精品让中国古代玻璃历史发展脉络清晰可见。通过颜神镇街面场景复原,直观再现了明清时期的玻璃之都——博山颜神镇的市井风貌,集历史真实与艺术魅力于一身,渲染了整个展览的气氛与节奏,配合古代玻璃文物展品,还原了我国古代玻璃生产的历史记忆。玻璃在我国古代不但是物质范畴的珍宝,更被历代文人墨客、高僧大德赋予文学、宗教彩。《汉乐府》曾将玻璃做的耳饰比作明月,故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的佳句。玻璃古时又称“琉璃”是佛教“七宝”之一、“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馆内一组佛塔地宫出土的玻璃葫芦,是盛放佛骨舍利的至高容器。佛教认为琉璃是千年修行的境界化身。在所有经典中,都将“形神如琉璃”视为是佛家修养的最高境界。《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在某种意义上说,玻璃是一种人格、一种精神、一种境界的象征。明澈的玻璃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心愿。(照片:古代的玻璃展
区、古代玻璃生产重镇颜神镇--街景图)
2.3.3第二展区——工业的摇篮
中国玻璃工业的摇篮展区,主要介绍耀华玻璃厂的发展及辉煌历程,通过耀华厂历史文物、珍贵照片
、生产工具所组成的展览详细记录和重温了那段民族工业跌宕起伏的岁月。耀华玻璃厂与中国近代工业有着同样的命运。在“实业救国”口号中建厂,解放前的各个时期无不体现出先天不足的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的抗争与妥协。从“中比合办”到“日本强占”再到“官商合办”时期的一本本会议记录提醒着观众我国民族工业曾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图存。几十年的蹂躏、几十年的抗争,终于在1949年的那一天扬眉吐气,我国玻璃工业的近代史,几乎就是中华民族近代史的缩影。浩荡历史,风云际会。从“十年建设”到“改革开放”,从“公有制”到“股份制”改革,从“弗克法”和“浮法”两种玻璃制作工艺的改革到等比例生产线电子模型的应用。从犹如穿越了时空,一段段自豪与忧伤如历史的海浪冲洗着记忆的沙滩,留下了满岸的瑰宝,一路观赏,一路创造。
2.3.4第三展区——中国当代工业红外感应水龙头
随着我国玻璃行业的发展,各种玻璃企业如星火燎原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玻璃产品的种类愈加繁多。为适应生产、生活对玻璃的需要,玻璃被再加工为器形不一的新型产品。新产品的产生源不同行业于对玻璃特殊材质的需求,其具有透明、导热、绝缘、耐腐蚀的特点,注定成为难以替代的材质。所涉及行业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汽车、建筑、医疗行业;涉及国计民生的交通运输、矿业、仓储行业;探索未知的宇航、潜水、微电子行业。它是一种神奇的材料,新的属性等待我们继续发现,空白领域需要我们继续探索。中国当代玻璃工业展区的展品组合是当代博物馆综合展示的典型之作。这组由大展柜、合成图和26类311件玻璃展品组成的大型组合展示,艺术而震撼地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当代玻璃工业的辉煌成就。其中防弹玻璃、自洁净玻璃、航天玻璃等多项产品填补了中国玻璃工业的空白,向公众传达了玻璃的产生、发展、应用的科普知识。
2.3.5第四展区——璀璨的艺术
玻璃艺术展示是整个展览重心,也是博物馆整体格调的提升与升华。这里云集了清华大学、上海大学、琉璃工房、台湾琉园、吴子熊博物馆、百工坊等国内顶级玻璃艺术团体、学术机构、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完美诠释了玻璃的变幻多端、风情万种的艺术特质。琳琅满目的当代玻璃艺术品或意象清新、质朴自然,闪烁着记忆的温暖,或造型夸张、动感灵气,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