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心电监护仪
重症医学科A区
心电监护仪管理一、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1】
(一)心率监测护理
1、安放监护电极时,必须留出并暴露病人的心前区,以不影响在除颤时放置电极板。 2、选择平坦的、肌肉较少的地方作为安放电极的部位,并参照如下方法对皮肤进行处理:
(1)如有必要剔除电极安放处的体毛;
(2)轻轻的摩擦电极安放处的皮肤,以去除死去的皮肤细胞;
(3)用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不可使用乙醚和纯酒精,因为这会增加皮肤的阻
抗);
(4)安放电极前,让皮肤完全干燥;
(5)在电极安放前先安上夹子或按扣。
3、将电极安放到病人身上。定期更换电极片安放位置,防止皮肤过敏和破溃,电极应与皮肤紧密接触,出汗时电极易于脱开,应根据波形图象显示的清晰程度随时更换。
4、RESP的监护是依靠RA和LL两个电极两端的电压差变化而测得的呼吸波形,故应对角安放白和红电极以便获得最佳呼吸波。
5、一般首选Ⅱ导联。
6、要排除干扰:交流电干扰、肌电干扰、基线漂移、振幅过低。
7、对于起搏病人,必须开启起搏脉冲分析功能。
(二)血压监测的护理
1、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设定测压间隔时间和报警上下限;如病人应用血管活或病人的情况不稳定时,应随时监测。 2、如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所怀疑时,调整位置复测,或其他方法检查病人的生命体征,然后再检查监护仪的功能是否完好。 3、测压的肢体手臂和右心房同高,并外展45度。
4、除非病情需要,不必频繁测量血压
5、长期测压应经常观察远端肢体血运(水肿),更换不同肢体测量。
6、特殊病人:严重低血压收缩压小于50-60mmHg和严重高血压收缩压超过
250mmHg的,测量结果可能有所偏差,当遇到此类情况时,可适当采取手动测量的方法确认;病人用人工心肺机连接,将不能进行测量;
7、特殊测量:连续测量和间隔一段时间自动测量;连续测量时,结果可能有偏差,这是因为连续测量时,会对病人血流和循环造成影响,导致测量结果有所偏差,应尽量避免;
(三)呼吸监测的护理
1、呼吸监护不适用于活动幅度很大或呼吸运动不明显的病人,否则可能导致错误的报警。
2、因呼吸参数容易干扰,所得的结果应与实际对比,只能作为参考。使用呼吸机病人,应以呼吸机上的呼吸频率为准。
社交游戏制作3、监护仪上显示呼吸暂停时,首先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胸廓起伏、面等)(四)血氧饱和度监测的护理
1、不要在同一肢体上同时进行SpO2和 NIBP的测量。
2、探头使用时,注意对病人测量部位的处理;同时尽量避免与有袖套的手臂、动脉导管或者腔内管路的肢体上使用;
3、不要长时间在同一手指测量, 定期更换血氧饱和监测夹,并观察指端状况。
4、要求病人指甲不能过长,不能有任何染物、污垢或是灰指甲。
5、尽量避免强光照射和运动等外部干扰因素,以减少对机器的影响;病人端,若静脉注射染药物,可能对血氧值造成影响;
6、有良好脉搏搏动的血管床部位都可作为测量部位
7、婴儿可以测量脚
8、成人一般情况下手指是最常用部位
二、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3】
(一)监护仪报警设置原则
1. 保证病人安全。
2. 报警音量的设置必须保证护士在工作范围内能够听到。
3. 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除非患者处于临终状态,家属放弃抢救及;正在抢救时也可以暂时关闭报警。
4. 报警范围的设定不是正常范围,而应是安全范围。无菌棉签
5. 报警范围应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至少每班检查一次设置是否合理。交接班时,及时调整。
6. 转运过程中,转运监护仪上的报警设定必须与床边监护仪相同。
7. 要求护士在20S内处理黄和蓝报警,5S内处理红报警。
(二)报警参数设置【4】
1、心率报警设置
(1)正常心率(60-100次/分),若无特殊情况,上限设100次/分,下限设60
次/分。
(2)异常心率:参考平时心率维持的范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待。
1)心动过速:上限上浮5-10%,最高不超过140次/分;下限下浮10-20%,或
遵医嘱设报警限。
2)心动过缓:上限上浮15-20%,下限根据血流动力学情况,可调至45-50次/
分,或遵医嘱设报警限。
风刀干燥机
3)有心脏起搏器的心率:上限上浮10-20%,或遵医嘱设报警限;下限设置起搏
器下限的频率。
2、血压设置
(1)正常血压:(90-140/60-90mmHg),如无特殊情况,收缩压上限设140 mmHg,
下限设置90mmHg,舒张压上限设90 mmHg ,下限设60mmHg;
(2)高血压:应询问平时血压的控制范围,以基础血压上下浮10-20%,或遵医嘱
设报警限;
(3)需要严格控制血压或使用血管活物的患者(如主动脉夹层、液体复苏过
程控步进衰减器系统
程),遵医嘱设报警限。
(4)血压高于正常:上限设在现有血压上浮5-10%,下限设在现有血压下浮
10-20%;或遵医嘱设报警限。
(5)血压低于正常:上限设在现有血压上浮10-20%,下限设在现有血压下浮5%;
或遵医嘱设报警限
3、氧饱和报警值的设置:
立体巴士氧饱和度常规设置上限100%,下限为95%;如因某些原因或吸氧状态无法维持在95%,如COPD患者上限设99%,下限设为90%,或遵医嘱设报警限。
三、心电监护仪常见报警形式、级别及方式【5】
(一)报警形式:报警分为三种类型:生理报警、技术报警和一般报警。
1.生理报警:通常也称为参数报警,是指病人的一些生理参数超限而触发的报警,例如心率(HR)超出报警限。
2.技术报警:是指因系统故障而造成某种监护功能不正常或者造成监护结果失
真时触发的报警。
3.一般报警:是指由那些不属于以上两种报警类型,但又必须关注的因素触发的报警。
(二)报警级别:
1.高级报警:表示病人有生命危险或者监护仪出现严重的技术问题,是最严重的报警。
2.中级报警:表示严重警告。
3.低级报警:仅表示一般警告。
(三)报警方式:本监护仪有三种报警方式:文字报警、灯光报警和声音报警。
1.文字报警:当测量的参数超过设定的报警限时,该参数值将闪烁,并在屏幕右上方参数报警区显示的带“*”符号的文字报警。其中“***”表示高级报警,“**”表示中级报警,“*”表示低级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