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海棠”暴雨及其“4水”转化分析

阅读: 评论:0

第29卷第6期2008年12月
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学 院 学 报
铲雪锹Journa l of Nort h China Institut e of W ate r Conservancy and Hydroe l ec tric Powe r
Vol 129No 16Dec .2008
收稿日期65
作者简介高传昌(5—),男,河北邯郸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水资源方面的研究1
文章编号:1002-5634(2008)06-0004-03
档案管理方法
downlinker郑州市海棠暴雨及其“4水”转化分析
高传昌1,李廉俊1,张洪磊2
(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2.濮阳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河南濮阳457000)
摘 要:2005年7月的“海棠”暴雨对郑州市部分地区造成了极大危害.为改进城市的防洪系统、输水系统,
对“海棠”暴雨的形成、特点及其“4水”转化进行了分析,发现城市的土地大面积硬化和地下输水管道的老化堵塞为影响其转化的主要因素,此分析结果对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改造具有实用价值.关键词:郑州市;“海棠”暴雨;特征分析;“4水”转化中图分类号:T V121+17   文献标识码:A
混凝土模板1 区域概况
2005年7月21日至7月23日,受5号台风“海棠”减弱后的低压槽影响,郑州市出现一次强降雨过程,暴雨中心在荥阳市,其损失最惨重,受强降雨袭击的主要地区还有新密市、二七区及中原区部分地区.
由于郑州市区的绿化面积约占35.45%,绿化
冷轧扁钢区内多及时灌溉,因此蓄水量不会很大.硬化路面的透水性基本为零,在暴雨袭击时仅依靠地下输水管道排水远远不够,会造成道路大面积严重积水.
郑州北临黄河,黄河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以东广大地区,沉积厚84~100m ,地面比降在1∶500左右,有大、小不同洼地分布,河渠密布,为全新统中部1土壤属性为亚砂、轻亚砂和细砂,这种类型的土质在遭到暴雨长时间袭击时会受到大面积冲刷,对京广铁路可能造成威胁.
郑州市区的地形为西南、西部高,东北及东部低,地表径流多为西南向东北向流动.人工地貌主要包括黄河大堤和东风渠等1黄河大堤每年进行淤背,形成了50m 左右宽、高于10m 以上的人工堤防,在境
内长达30km.东风渠为1959年开挖的一条人工河道,穿索须河、贾鲁河,在皋村入市区,折向东南,在市区全长约30km.特大暴雨可能使东风渠水位暴涨,甚至摧毁黄河大堤.
2 暴雨分析
副热带高压西南侧与台风低压外围之间的东南风急流、台风低压倒槽以及冷空气的共同作用是这场“海棠”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地面中尺度辐合线附近强降水回波的持续影响造成大暴雨;较强的东南暖湿气流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抽吸作用”是降水
手动加油泵
加强的动力条件.此次台风暴雨产生的机制是:台风呈现为高位涡结构,其东北部的东南急流南侧能够产生强降雨,而台风到达较高纬度后,高位对于暴雨的增幅具有促进作用.
2.1 “海棠”暴雨对郑州的影响
郑州“海棠”暴雨强度在建国后50多a 的实测资料记录中属罕见.暴雨中心次降水量346.7mm ,暴雨中心最大1h 降水7010mm ,相当于50a 一遇;最大3,6,12,24h 降水分别达16410,210.5,271.8,338.5mm ,相当于500a 一遇.按暴雨(日雨量大于50.0mm )、大暴雨(日雨量大于10010mm )、特大暴雨(日雨量大于20010mm )类型划分,则荥阳市100%的面积被暴雨笼罩,99.2%的面积发生了大暴雨,7810%的面积发生了特大暴雨.
暴雨历时47h,造成荥阳市严重积水,陇海铁路一段路基塌方,索须河下游决口.直接经济损失约3.19亿元.
:2008-0-2:197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23:36: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83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暴雨   台风   黄河   海棠   郑州市   影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