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7802 (2007-03-02) 点击数:1527
水对于园艺植物栽培生产是至关重要的。灌溉与排水是园艺植物栽培生产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不但耗时长,用工多,而且随着水资源供应的急剧减少,对园艺植物灌排水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依据植物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规律等特性,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适时排灌,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对我国这样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农业大国尤为重要。
一、灌溉
(1)灌溉依据
植物体没有水便无法生存,水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植物体内生长发育活跃部分的含水量达到80%以上,没有水植物便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代谢过程受阻。一般来说蔬
菜产品的含水量为80%~95%,果品的含水量为75%~95%,不同花卉含水量不同,花卉产品中鲜切花含水量在5%~10%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萎蔫现象,大大降低花卉产品的商品价值,可见植物不能缺水,适时灌溉(irrigation)对植物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2)灌溉方式
①地面灌溉:地面灌溉需要很少的设备,投资少,成本低,是生产上最为常见的一种传统的灌溉方式,包括漫灌、树盘灌水或树行灌水、沟灌、渠道畦式灌溉等。平原区果园地面灌水多采用漫灌、树盘灌水或树行灌水、沟灌等灌溉方式。蔬菜植物多畦栽,因而地面灌溉多采取渠道畦式灌溉。畦田种植的草本花卉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木本观赏植物的灌溉方式基本上同果树灌溉。此外,漫灌适用于夏季高温地区大面积种植,且生长密集的草坪,沟灌也适宜大面积、宽行距栽培的花卉、蔬菜。地面灌溉虽简便易行,但灌水量较大,容易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而且耗水量较大,近水源部分灌水过多,远水口部分却又灌水不足,所以只适用于平地栽培。为了防止灌水后土壤板结,灌水后要及时中耕松土。 ②喷灌:喷灌又称为人工降雨,是利用喷灌设备将水分在高压下通过喷嘴喷至空中降落到
地面的一种半自动化的灌溉方式。喷灌可以结合叶面施肥、药物防治病虫害等管理同时进行,具有节约用水、易于控制、省工高效等优点,不破坏土壤结构,能冲刷植株表面灰尘,调节小气候,适用于各种地势。但其设备投入较大,在风大地区或多风季节不能应用。应用喷灌方式灌溉时雾滴的大小要合适。面袋
喷灌有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3种方式。果园中树冠上喷灌多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喷头射程较远。树冠下灌溉一般采用半固定式灌溉系统,也可采用移动式喷灌系统。草坪的喷灌系统多安装在植株中间,以避免花朵被喷湿,降低质量。果园喷灌按喷水高度又分3种:一是高于树冠的;二是树冠中部的;三是树冠以下临近地表面的,后者用小喷头,又称微喷。
以原有的喷灌技术为基础,在园艺植物温室自动化栽培控制上,尤其是花卉的温室化生产中,有条件的地方已开始逐步推广微喷技术。微喷是一种高效、经济的喷灌技术,微喷系统是根据园艺植物棚室生产特点而设计的,特别适合于各类花卉和蔬菜设施规模生产。微喷系统水带采用上走式,喷水雾化程度高,喷水时如同下着绵绵细雨,不易损坏各种植物,且能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既能节水,节省人工,又可结合肥料、农
药喷洒,不会引起水土流失,药肥损失。综上,微喷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雾化程度极佳,覆盖范围大,湿度足,保温、降温能力强,提高产量;第二,造价低廉,一次性投资回收快,且安装容易,快捷;第三,具有防滴设计,省时,省水、省力,可结合自动喷药,根外施肥;第四,使用年限长,且喷头更换容易;第五,也可适用于果园喷灌(如荔枝、龙眼),对植物的叶子、果实均能均匀喷洒。总之,微喷系统克服了以往棚室生产中拖带喷水的各种不足,简便实用。
③滴灌:滴灌是直接将水分或肥料养分输送到植株根系附近土壤表层或深层的自动化与机械化结合的最先进的灌溉方式,具有持续供水、节约用水、不破坏土壤结构、维持土壤水分稳定、省工、省时等优点,适合于各种地势,其土壤湿润模式是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最佳模式。现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花卉生产中,但其设备投资大,而且为保证滴头不受堵塞,对水质的要求比较严格,滤水装备要精密,耗资很高,从节水灌溉的角度来看,滴灌在未来将是一个很有前途的灌溉模式。
④地下灌溉:地下灌溉是将管道埋在土中,水分从管道中渗出湿润土壤,供水灌溉,是一种理想的灌溉模式。该方法具有利于根系吸水、减少水分散失、不破坏土壤结构、水分分布均匀等优点。但由于管道建设费用高,维修困难,因而目前该方法正逐步被替代。
此外,在果树灌溉中还采用树盘积雪保墒的办法,对于春季干旱、水源缺乏又无灌溉条件的地区来说,这种方法切实可行。利用冬季积雪增加土壤水分,从而减轻春季的干旱,同时又可以提高地温,减轻根系冻害。为减少积雪蒸发,须将积雪整平压实,春季解冻时溶入土中供果树利用。在花卉上,尤其是容器栽培的花卉,还可以利用浸灌的方法进行灌水,其做法是将花盆或容器放在盛有水的池子中,池中水面不能超过花盆上的边缘,这样水从花盆底部的小孔慢慢渗入盆土,供水充足,又可节约用水,且不破坏土壤结构,但相当费时费工,所以多用于花卉和蔬菜的播种繁殖。
(3)灌溉时期
不同园艺植物由于生育特性不同、环境因子不同、栽培条件不同等原因,造成适宜灌溉期之间存在着差异。
①果树灌溉时期:萌芽开花期,供水充足可以防止春寒、晚霜的危害,可促进新梢生长,增大叶面积,促进光合作用,有利于开花结果,为丰产打下基础。水晶版画
花后幼果膨大期,是果树需水的临界期,供水不足会引起新梢生长与果实生长之间的水分
竞争,严重时能引起生长势减弱,落果严重。对于国光苹果来说,花后灌水可极大地提高坐果率。
果实生长期,一般是6-8月份,是多数落叶果树果实膨大和花芽大量分化的重要时期,此时气温高,蒸发量大,需水较多,因而保证水分供应十分重要。
新方法 灌冻水,一般在果实采收后至土壤冻结前的这段时期,结合施基肥进行灌水,可增强树体冬季的抗寒能力,为来年果树的正常萌发生长打下基础。
此外,进行果树灌水要在不同种类、品种、树龄、气候环境等综合条件影响下灵活把握最佳灌水时期。在水分缺乏的地区可以只灌花前水、花后水和封冻水,无条件灌溉的情况下,要重视抓好蓄水保墒工作。
②蔬菜灌溉时期:不同种类、品种的蔬菜对水分需求差异较大,有的蔬菜需水较多,消耗水分也多,如甘蓝、莴苣、黄瓜、白菜、绿叶菜类等;有的蔬菜需水多而耗水少,如葱蒜类等;有的蔬菜要求水分适中,如南瓜、菜豆、番茄、辣椒、马铃薯等;有的蔬菜需水、耗水均少,如西瓜、甜瓜、胡萝卜等;有的蔬菜则长年生长在水中,如莲藕等。因此把握
最佳灌水时期首先要把握生态习性,而且不同蔬菜在生长的各个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也有一定的规律。
种子发芽期,要求一定的土壤湿度,满足种子吸水膨胀以后才可以完成内含物的转化利用,根系生长和胚轴生长都需要水分,水分不足势必影响出苗,所以播种前要充分灌水。
幼苗期,叶片较小,蒸发量小,需水较少,但土壤的蒸发量较大,易引起土壤干旱,所以需水量很大。
养分积累期,是植物积累并形成养分的时期,又是植株细胞体积增大的主要时期,此时植株生长最为旺盛,是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应勤浇水,多浇水,保证植株生长、养分积累的水分需求。
开花期,对水分较为敏感,水分亏缺易引起落花落果,水分过多又会引起植株徒长,所以果实、蔬菜在开花初期应适当节制浇水,待第一茬果实坐果后再大量供水。
③花卉灌溉时期:花卉灌水与季节及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在春天生长初期生长量较小,耗水量少,每隔一两天浇1次水即可。入夏以后生长进入旺盛期,气温也开始升高,
自动化检测日照延长,蒸腾旺盛,耗水量较大,需要较多的灌水,宜在每天早上和中午稍后各浇1次水。冬季温度相对降低,植株生长缓慢或进入休眠阶段的花卉应少浇水或停止浇水,若需要浇水,一般视情况三四天浇1次或更长时间浇1次。
花卉浇水还要本着“见干见湿”的原则,即浇时要浇足。盆栽花卉多表土发白时浇水,浇至盆底渗出水为止。另外,花卉品种繁多,种类各异,不同品种对水分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异,浇水还要因品种、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特性而适时、适量浇水。
将花卉按水分需求分类,不同各类间存在着差别。旱生花卉,如仙人掌科和景天科的多浆植物,需水量少,生长旺盛期浇水要在第1次浇水后盆土完全干燥时再浇第2次水,宁干勿湿,冬季要求完全干燥;湿生花卉,如观叶海棠、网纹草、蕨类植物、凤梨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等,一般需水量较大,表土略有干燥就应浇水,宁湿勿干,一年四季都要保持盆土湿润;中生花卉,大多数盆栽花卉都属于这一类,对水分的要求介于以上两者之间,浇水比较勤,表土稍干就开始浇水,见干见湿,冬季温度低于10℃时要减少浇水次数。
从生长习性角度来分类,一二年生花卉由于根系较浅,对水分要求量大,浇灌时间间隔要短,灌水要勤;宿根、球根类花卉,尤其是球根类花卉,浇水过多会引起地下器官腐烂,
因而灌水时间间隔稍长;木本类花卉,其根系达到较深土层,吸收深层地下水的能力强,所以灌水时间间隔较长。
此外,有些花卉植物对水分特别敏感,若浇水不慎就会影响生长和开花,甚至导致死亡。如大岩桐、蒲包花、秋海棠的叶片淋水后往往会腐烂;仙客来球茎顶部的叶芽、非洲菊的花芽等淋水后也会腐烂、枯萎;兰科花卉和牡丹分株后,在新根生出以前,灌水量过大也会引起腐烂。
(4)灌水量 互联互通软件
灌水量应根据植物的种类、品种、季节、土壤含水量、降雨、空气湿度、生长发育特点、生态习性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所以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并且不同灌溉方式间灌水量也不尽相同。
果树灌水量一般遵循以下原则:适宜的灌水量要在1次灌溉中达到根系分布的主要区域,并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尤其是春季灌溉要1次性浇透,这样有利于土温升高。夏季灌水量宜少,但要增加灌水的次数,利于降低土温。冬前灌冻水要量大,使水分
渗透到1m或1m以下的土层,有利于果树越冬。沙土增加浇水次数,盐碱地灌溉量不宜太大,果树的灌水量从理论上讲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
灌水量=灌溉面积×土壤浸润深度×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灌溉前土壤湿度)
蔬菜灌水量可根据下列公式进行理论上计算:
m=100rh(p1-p2)1/η
其中,m——灌水量(mm);r——土壤容重(g/cm3);h——根秒分布层的土壤厚度(cm);p1——灌水后要求达到的土壤含水量上限(占干土重的%);p2——灌水前土壤含水量下限(占干土重的%);η——灌溉水有效系数(0.7~0.9)。
灌溉量过少达不到效果,且易引起根系浅化;灌水量过多,土壤通透性差,不利于根系呼吸,影响生长发育。
此外,灌溉水的水质对于观赏植物,尤其是盆栽花卉,有一定的要求,最好用雨水或是河流、池水等矿物质少的软水,一般不用井水,经常使用含矿物质多的水对花卉生长不利,
特别是兰花,矿物质过多容易造成伤根。家用自来水需放置一段时间再用,水温最好与土温相接近。